-
1 # 佩瑤旅食記
-
2 # 風趣孤獨的浪子
我有個同事小李,小李曾經在殯儀館工作了十多年。後面趕上好時候了,被調動道到我們公司做經理了。
有一次我和小李在一起吃飯,吃飯的時候我問道:人去世的時候,可以穿自己的衣服嗎?他給我講了一個發生在他身上的故事。
2017年的時候,小李的發小(小黃)爺爺去世了。找到了小李。因為當地政策不讓土葬,既汙染了空氣,還會造成大量種植地流失。火葬既環保,費用普通家庭也能承擔起。不會給後人帶來很大的壓力。
自打政策下來之後,小黃那邊都跟隨政策,不管誰家老人去世,都要送到火葬場。
小黃當時和我問的問題一樣。
為什麼人去世後,不能穿自己的衣服,必須要穿壽衣呢?
小黃的爺爺在凌晨一點鐘走的。後來被救護車給拉到醫院進行搶救無效死亡,所以小黃的爺爺凌晨一點鐘被送進了太平間。
事情發生後,小黃一大家人來不及傷心,便急匆匆的開始操辦起老人的後事。事後第二天小黃找到了小李所在的殯儀館,小李知道後,便開始給小黃的爺爺聯絡靈車。早上八點鐘靈車就將小黃爺爺的遺體送到了殯儀館內。
小李開始給小黃介紹了殯儀館費用的同時,還順說起了專案:遺體面容化妝、洗浴、等等,大概七八項,全部加起來高達五六萬。
但當時由於小黃一大家人身上沒多少錢,先只選擇了一個遺體面容化妝,費用是2800元。在這時小李把小黃拉到一邊說道:老爺子的骨灰盒要在我們這邊購買,平常穿的我衣服也要脫掉,必須購買純棉加厚的壽衣。
小黃立馬跑到附近的壽衣店,準備後面用得到的東西。小黃看中了壽衣店內的一套價值1000元的純棉加厚中山款式的壽衣。
小黃拿起了手機給他父親打去了電話,小黃父親覺得,這件壽衣價格過高,火化掉也是一種浪費。小黃父親時說了句:你爺爺在世的時候,很喜歡西服。家裡也有好多套你爺爺的西服,你爺爺在世的時候一次也沒穿過。不如你現在回家去拿你爺爺的西服,也算是讓你爺爺走好最後一程。
當小黃把西服從家裡拿出來後,直奔殯儀館。當小黃他們一大家準備給小黃的爺爺穿西服時。小李看到後說道:不要穿平常穿的衣服,要買純棉加厚的壽衣,你們快點去買,要不你爺爺就火化不了,我們殯儀館這裡也有賣壽衣的,趕快去準備,不要耽誤時間。
小黃包括他們一大家人聽到後,都比較憤怒,但爺爺的遺體在這裡,因為小黃的爺爺在生前是一個很樂觀的人,特別討厭發脾氣的人。所以小黃一大家只能一致點頭示意。
這時小黃家的親朋好友已經到達了殯儀館大廳處,如果這時在跑外面去買,時間有些趕不及。
殯儀館出售壽衣店外,小黃替爺爺看中了一套純棉加厚中山裝,向售貨人員詢問起價格,售貨人員回答道:這是我們店內價效比最高的一套壽衣了,只需2300元,不接受砍價的。
小黃的脾氣控制不住了,大聲的說道:這套壽衣和外面的一樣,為什麼比人家貴1300元。你這是趁火打劫,死人的錢不都放過,你們心真黑。
去世後的人為什麼不能穿日常的衣服?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小黃,直到小黃得爺爺火化後,小黃找到小李,小黃才知道其中的事情,對於小黃來說,他們只是為了多掙錢吧。
一.以免浪費資源。
爺爺70大壽的時候,小黃一大家合資買了一套高達45000元的西服。
爺爺一次也沒有穿過,一直在衣櫃裡放著。如果火化掉,有一點可惜的。
還有一些高產家族中的老人衣服,都是幾十萬的,如果過世後就燒掉,或者穿在身體上下葬,未免有些可惜了。還不如把這些衣服賣給回收二手衣服的店內,還可以幫助後人解決經濟帶來的壓力。
我覺得不妥,逝者喜歡的衣服,就應該穿在身上,一起下葬。
二.習俗無法改變。
現在市面上的壽衣,大部分都是純棉加厚的。當然也有一些昂貴的壽衣,比如天蠶絲等等。
這些壽衣都有一個共同特徵,壽衣材質是不參雜毛皮和綢緞的。
各個地方的習俗不同,有些地區的習俗是不準人去世後穿著毛皮和綢緞的衣服下葬。
還有一種說法:穿著毛皮和綢緞的衣服,下輩子都會轉世為獸類動物,後續還會斷掉香火。
這只是一種習俗,我們還是要相信科學的。
三.穿純棉短袖壽衣能夠預防大小便流出體外。
在人去世後的兩到三天內,遺體火化的時候會出現一些異樣。
在人去世後,身體各個器官會變成很鬆弛,包括尿道和肛門。這時大小便往外漏,在人去世後24小時內,身體也會腐爛。
遺體腐爛的過程中,會流露出一些腐爛的液體。和大小便同時從尿道流出來,而這時純棉加厚的壽衣就能起到吸收作用,很好的阻止排洩物往外流。
如果這個時候遺體穿的是平常的衣服,排洩物會弄的到處都是。讓逝者很沒有尊嚴,火化的師傅也會就地起價。
以上幾點都是小李親口告訴小黃的。但是我並不認同,從大局來說還是為了一絲利益。
那麼人去世後,能不能穿日常的衣服呢?
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地區習俗不同,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習俗。尤其是在喪葬這一方面,尤其是一些老人對習俗特別看重。
也有個別老人,在世的時候就已經為自己準備好了壽衣。
有些地區不讓穿日常的衣服下葬,我總結了一下,例舉幾條。
1.當地的殯葬習俗。
有些地區的殯葬習俗規定,人死後是不能穿衣服的,必須穿上壽衣。
如果讓逝者穿爛衣服、破衣服,是對逝者的大不敬,也是一種侮辱。
2.表達後人對逝者的孝心和尊重。
現在的殯儀館對逝者的身體和穿衣都很有講究,比如現在都要給逝者得面部進行化妝,懟身體進行洗澡。
這樣做是為了讓智逝者體面的走。
子女給逝者送壽衣,表達了子女對逝者的尊重,也表達了自己的一片孝心。
人去世後,逝者的日常生活的衣服該怎麼處理呢?
1.做陪葬品
一些細心的子女,會把逝者生前的所有衣服當代棺材得兩側。一方面是為了讓棺材內充實,在抬棺的時候防止遺體左右晃。
最重要的一點還是,逝者生前喜歡這些衣服。放到棺材內也表達了,逝者可以把這些衣服帶到其他地方去。
2.燒掉。
有些地區的風俗,家中有人去世後,找到一個空曠的地方把逝者生前的衣服、被子、床上用品都燒掉。
3.留作念想。
有些子女和逝者關係較好,無法接受已經發生的事實,從而儲存逝者生前的衣服留作念想。
總結一下
有人去世後,不能再穿生前的衣服了,這是殯儀館給出的說法。避免浪費資源,防止逝者身上的排洩物流出,最主要的一點是為了利益。
由於地區差異化,有一部分地區不能穿生前的衣服是因為習俗。
你覺得殯儀館說的有道理嗎?你怎麼看待這種事情?
-
3 # 半桶
在殯儀館工作的朋友告訴我:人死後最好不要穿日常衣服,否則會引起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煩,甚至連火化都無法進行!
俗話說死者為大,在中國喪葬文化中,人死之後一定要將其風風光光地送走,以體現對死者的尊重以及子女們的孝心。
一般來說,整個治喪過程都是十分嚴謹和莊重的,每一個環節都有講究。比如人死以後一定要穿壽衣,而且什麼時候穿、穿幾件以及由誰來穿等等,都有相關的規定和要求,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差錯都可能被外人看笑話。
那麼人死之後為什麼不能穿日常衣服?穿壽衣有什麼講究嗎?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這個話題。
1、先簡單瞭解一下壽衣
壽衣是去世之人穿的衣服,“壽”字寓意健康長壽,表達的是對已逝之人的尊重,而且老人的年齡越大,死後在穿壽衣方面就越講究,穿的件數就越多。
很多地區在老人還未去世的時候,就已經開始著手準備壽衣了,以免事發突然,手忙腳亂。比如在慶陽,老人過了60歲,子女們就開始為老人定製壽衣,這樣才有充足的時間為老人準備一套合身的、精美的壽衣。
記得2017年時,奶奶舊病復發,病得很嚴重,醫生都表示回天乏術,叫我們有所準備。大伯他們就為奶奶準備了壽衣等喪葬物品,以免奶奶去世後手忙腳亂。
可誰曾想,在打了一個禮拜點滴以後,奶奶的病竟然奇蹟般地好轉了,連醫生都覺得不可思議,於是事先準備好的壽衣暫時就用不上了。如今奶奶已經91歲了,而那套壽衣依舊放在儲物櫃裡。
其實壽衣是一個廣義的概念,並非專指衣服和褲子,而是包括了衾、壽衣、壽帽、壽鞋、壽襪、壽枕和壽被等七件套。
衾是裹屍的包被,有點像斗篷;壽衣包括了衣服、褲子和裙子等;壽帽通常是清朝的瓜皮帽;壽鞋、壽襪都是棉料的;壽枕由紙和布製成,分為頭枕和腳枕;壽被則也分為上下各一床,有墊的,有蓋的。
整套壽衣講究風格一致、色調協調,而且多繡以星月龍鳳、花卉蟲魚等代表吉祥的圖案,寓意著吉祥如意,體現對逝者的尊重。
逝者所穿壽衣的件數也有講究,通常為奇數,而且上衣比下子多兩件。有上七下五、上五下三,也有上二下一的,具體穿幾件跟逝者的年齡有關。年齡越大,所穿壽衣件數越多,而低於50歲去世的,只能穿三件壽衣,也就是上二下一。
在今天,壽衣的款式和種類更加豐富,除了類似唐服的中式壽衣外,還出現了一些西式壽衣,有些年輕人去世後,通常會穿中山裝。
不過總的來說,壽衣的選擇要體現對逝者的尊重,整體風格莊重、嚴肅,並體現逝者最好的一面,宛如重新煥發生機。
2、人死後為什麼要穿壽衣?
在農村地區,老人去世後通常由其子女為其淨身、穿衣,並將遺體放置到冰棺內,之後便在大執事的安排下佈置靈堂。而在城市地區,老人去世後會先聯絡殯儀館,相關喪葬事宜交由工作人員來主持。
但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都少不了為老人穿壽衣的環節,那麼人死之後為什麼一定要穿壽衣呢?
第一,穿壽衣是中國喪葬風俗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逝者的尊重
人死之後穿壽衣的風俗自古有之,從古至今,人死後都需要停屍一段時間,尤其是在過去,停屍時間有時候長達數月。《禮記•王制》中記載:天子七日而殯,七月二葬;諸侯五日而殯,五月而葬;大夫庶人三日而殯,三月而葬。
也就是說,即便是平民百姓去世以後,也需要停屍三天後才出殯,三個月之後才安葬。在出殯之前,逝者的親朋好友都會前來弔唁、瞻仰,那麼為逝者穿好壽衣,就是為了看起來更加體面。
因此穿壽衣是從古代開始就已經存在的喪葬禮儀,是為了讓逝者走得風光、體面,是對逝者的尊重。
第二,穿壽衣是為了保護遺體免收傷害,有利於保持遺體的完整性
在中國喪葬文化中,講究遺體的完整性,如果人死後遺體被破壞或者不完整,就會死得不安寧,死無全屍,是不吉利的體現。
《書儀》中有記載:“不欲使為物所毀傷,故裹以衣衾,盛以棺槨,深藏之於地下。”意思是人死之後,為了不讓外物毀傷遺體,就要用衣衾裹起來,用棺材裝起來,並埋葬在地下。
也就是說,為逝者穿壽衣是為了保護遺體免受損傷,是保護遺體的“軟包裝”,而棺材則是硬包裝,因此穿壽衣有儲存遺體完好的作用。
第三,穿壽衣可以防止遺體腐敗後液體流出,並阻止屍臭過度擴散
在今天,人死之後通常會第一時間將其遺體放置在冰棺內或者太平間,以防止遺體過快腐敗。而且大部分在停屍三天之後就會火化或者安葬,屍體還沒有出現明顯的腐敗現象。
但是在過去沒有冰棺技術時,人死後不到一天時間就會發臭,三天時間就會嚴重腐敗,甚至有液體流出。而壽衣就可以起到防止液體流出的作用,而且即便遺體腐敗了,壽衣的包裹也可以讓逝者更加體面。
總之人死之後穿壽衣是我們千百年來的喪葬風俗,是對死者的尊重,而且壽衣還起到了防止屍體腐敗後的液體滲出,減輕屍臭的擴散程度,給逝者最後的體面。
3、為什麼不能穿日常衣服?
雖然人死之後穿壽衣是喪葬風俗,但沒有任何法律法規要求不能穿日常的衣服。事實上,現在很多年輕人的思想比較開放,會為過世的老人穿上生前喜歡的衣服,這並非不可以。
不過在當前主流喪葬文化中,為逝者穿日常衣服會帶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首先,穿日常服裝雖然無可厚非,但在大部分人為逝者穿壽衣的喪葬習俗下,標新立異會被他人說三道四。而且前來弔唁逝者的親朋好友看到了,難免會表達不同的意見,人死後穿著日常服裝與傳統喪葬風俗是相悖的。
其次,壽衣的材質大多是棉料,這有利於吸收遺體腐敗流出的液體,而日常衣服很多都不是棉質的,如果選擇不當,就起不到壽衣應有的作用了。當然了,選擇棉料的日常衣服同樣可以起到相同的作用。
還有,現在大部分地區已經推行火化,喪葬流程最後一個環節就是火化後出殯。但是殯儀館對遺體的穿著是有要求的,比如不能穿帶有金屬配飾的衣物,皮帶、皮鞋也要脫下來,這些東西是不能焚燒的。
而壽衣幾乎全都是棉料的,連釦子都是棉的,符合殯儀館火化的要求,因此有些殯儀館會要求逝者一定要穿壽衣,否則不安排火化。如果你讓老人穿著日常衣服去火化,很可能要花高價購買殯儀館的壽衣。
所以說,雖然為逝者穿什麼衣服是個人的自由,但在當前喪葬文化中,為逝者穿壽衣才是主流。如果給逝者穿日常衣服,不僅與傳統喪葬風俗相悖,還會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4、穿壽衣有哪些注意事項?
最後我們再來看一下,老人去世後穿壽衣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壽衣由誰來穿?
一般來說,老人去世後壽衣由子女們來穿。逝者是男性的話,就走兒子和女兒來穿,逝者是女性的話,則由女兒和兒媳負責,儘可能避開男女尷尬。
如果是孤寡老人,可以由逝者的侄子侄女、同輩兄弟姐妹等至親之人來負責,也有配偶負責穿壽衣的。總之負責穿壽衣的都是逝者的至親之人,而且儘可能遵循男女有別。
什麼時候穿?
大部分老人的壽衣都是在去世之前就準備好的,有些是在老人還健康的時候,前往壽衣店定製精美、合身的壽衣;有些則在看人病危時,提前一到兩天前往壽衣店購買現成的。
而穿壽衣的時間也有講究,不過不同地區略有區別。有些地區會在老人彌留之際為其穿壽衣,認為在斷氣之前穿好才能“帶走”。而有些人則認為這樣不吉利,一定要等到老人斷氣之後再穿。
但不管怎樣,壽衣都是提前準備好的,而且老人去世前後第一個喪葬流程就是為其淨身和穿衣。
壽衣款式選擇
過去的壽衣只有中式風格一種,有點像唐裝。現在的壽衣款式就比較多樣了,有古典的、現代的,也有中式的、西式的。
家屬完全可以根據逝者生前的喜好來選擇壽衣的款式,不過整體上要款式統一、色調協調,否則會顯得不倫不類。這裡需要注意的是,年輕的逝者一般不穿唐裝,穿一套中山裝比較合適。
總之穿壽衣是有講究的,什麼時候穿、由誰來穿、穿什麼樣的壽衣等,都要在老人去世之前考慮好,避免事發突然而手忙腳亂,鬧出笑話就不好了。
5、結束語
人死之後一般會舉行盛大的喪葬禮儀,為其穿上華麗的壽衣,讓逝者走得風風光光的。不過火化之後也只能化作一縷青煙,剩下不足3公斤的一小堆骨灰,而那華麗的衣裳也都煙消雲散了。
所以人死以後想要穿自己生前喜愛的衣服,未嘗不是滿足逝者願望的做法,穿上日常的衣服火化或者安葬也無可厚非!
關於這個話題,你怎麼看?
回覆列表
在殯儀館工作的老人告訴我“人去世後必須要要穿壽衣,即便價格很昂貴,而背後的秘密只有內行人知道”。
不知道在場人有沒有給親屬操辦過喪事的經歷,如果有過這種經歷的,就一定會知道,在幫親人操辦喪事的時候,
其中就有一個環節就是一定要幫親人購買壽衣,並幫他們穿在身上,否則殯儀館的工作人員就不允許火化。
本來這也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看似簡單的壽衣,價格卻極其的昂貴,一套就往往要去到幾千元的價格,實在是讓人咋舌。
而根據一些這方面的習俗,買壽衣的時候,還不能夠只賣一套,需要買好幾套,所以這樣計算下來,單單就買壽衣的錢,都去到上萬元了。
再加上操辦喪事的其他費用,林林總總地加起來,這一筆費用實在是高得驚人,這對於一個普通的家庭來說,實在是一筆不小的負擔了。
壽衣那麼貴,那不穿不就不好了?只穿日常的衣服,又何必糾結這個問題呢?事實上,壽衣還真的不能夠不穿,也不能夠穿日常的衣服,
在殯儀館工作的老人告訴我“人去世後必須要要穿壽衣,即便價格很昂貴,而背後的秘密只有內行人知道”。
人死為什麼不能穿日常衣服?
那為何人死不能夠穿日常的衣服,而壽衣的價格往往都是那麼的昂貴,所以有人就說了,
這難道不是殯儀館想要賺錢才這樣做的嗎?其實這背後的秘密很多,往往是外界人所不知道的,還真的不是殯儀館想要賺錢。
一種儀式感,讓逝者走得體面
其實給逝者穿壽衣,也是一種儀式感的表現。人剛出生的時候,到滿月了有個滿月酒,而人生日的時候,還買蛋糕或者是好菜等等來慶祝生日。
或者是逢年過節的時候,都要慶祝,這都是一種儀式感,更別說是逝者死去這種問題了。
給逝者穿壽衣,是一種儀式感,而這些壽衣特定的樣式,正符合了逝者的身份,能夠讓逝者走得體面。
不僅如此,人在死去了之後,在壽衣的穿著上,還有一些講究,比如說如果死者是男性,
那麼通常是兒子和女兒幫其穿壽衣,而如果是女性,那麼是由女兒和兒媳來幫其穿壽衣。
而壽衣的材料也很是講究,絕對不會用到皮毛和綢緞,而是多用絹棉,因為怕獸類和斷子絕孫,同時也有取“眷戀”、“緬懷”之意。
給逝者親屬表達感情的一種機會
無論是誰家中有人去世了,心情都會十分的難受,心中充滿了不捨之意,但是又無可奈何。
那麼對於逝者親屬來說,要如何地表達他們對逝者的這種感情和不捨之意呢?
除了讓他們透過哭來發洩之外,還有的就是透過外在的一些表現形式來表達。
比如說葬禮舉辦得很是隆重等等,在這裡也包括壽衣上的表達,總的來說,逝者的親屬要表達對親人的感情,是能夠透過壽衣表達出來的。
而透過這些外在的表現形式能夠稍稍地,緩解一下親屬的這種不捨之意。
跟禮儀有關
中國自古以來被譽為“禮儀之邦”,而禮儀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對華人的影響十分的廣泛,涉及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而禮的形式需要透過“儀”來表達,幾乎在每個節日都會有特定的禮俗,更別論是喪事這種重要的大事了。
在古代的時候,古人比現代人更加的重視喪事,他們視死為視生,所以十分的重視自己死後之後的事情。
比如說古代的皇帝,早就很早之前,就會開始修建自己的陵墓了。他們十分地重視自己的喪事,而在古代還有《禮記》一書,
裡面詳細地記錄了,生活中所涉及到的各種“禮儀”的執行方式,如從服飾、器皿到規格、程式和舉止的方位,都有具體的規定。
而即便到了現代,雖然普通人已經有了更好的物質條件,生活也更加富裕了,而現代的葬禮相比起於古代已經簡單了許多,
但是在壽衣這一件事上,還是要穿的,不能夠穿日常的衣服,穿壽衣也是儀式的一種表現形式。
是給逝者的一種體面
人在死去了之後,身體的機能便會停止工作,由此也會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在人的身體裡面,生存著很多細胞,這些細胞會不斷地生長和繁殖,它能夠抵抗病菌和細菌並且有著很強的免疫能力。而在該生物體死亡了之後,
細胞不能夠控制人體細胞中的酶的正常活動,最後身體便會開始腐敗。
這主要是因為人體的腸道內含有大量的腐敗細胞,消化系統無法工作了之後,這些細菌和酶就開始瘋狂了起來,大量地繁殖,會產生大量的廢氣,這些廢氣會讓身體的某些部位膨脹起來,形成巨人觀的現象。
而由於這些細菌不斷地繁殖,菌群會越來越龐大,最後人體內臟的器官會開始出現消溶的現象,在這個過程中,會液體透過人的嘴、耳朵、肛門等部位滲出。
特別是肛門等處,這些體液不僅味道難聞,而且滲出來了之後也頗為不雅觀,還會加重腐敗的情況。
所以就需要給死者穿上壽衣,不讓體液滲出。日常的衣服,滲水性是很普通的,而壽衣的滲水性,那就很不同了,它不太容易滲出水來,所以也避免了體液的滲出。
在中國的喪葬文化中,有停屍的說法,而如果逝者死去的時候是夏天,那麼天氣炎熱,還會加速身體的腐敗情況,
體液滲出的情況還會更加的嚴重,所以無論從種種的角度出發來看,穿壽衣都是很有必要的。
也是為了給到逝者一份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