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曾加

    在我看來,一個優秀的家校溝通軟體應該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應有管理員。尤其是在中小學的班級群裡,學生的發言可能還不太成熟,家長又因為背景、層次相差較大,很難有共同語言,在這個時候,必須要有人來維護秩序。這個維護秩序的人可以是班主任,可以是班幹部,也可以是家長代表,但不能沒有。

    應有日程表。學校上課,家長可能會關心課程進度,老師教到哪兒,孩子學到哪兒,在這個時候,一個比較完善的日程表會很有幫助。

    應有反饋機制。家長們會關心自己孩子的成績怎麼樣,但又不想讓其他人知道,在這個時候,如果方便的把孩子的學習情況傳給家長就會事半功倍。

    以上是從硬機制分析這個問題。從軟機制上,老師們也可以想一些辦法來避免衝突的發生,如:

    投票系統。當發生衝突的時候,採用民主的方式,由大家投票決定是否要禁言家長。

    親子捆綁。若家長有過激行為,學生的表現分也會受到影響。這會督促家長以身作則,謹言慎行。

  • 2 # 快樂庭院

    現在每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交通事故發生,汽車還能繼續使用嗎?

    如果有人質疑汽車在生活中的存在,世人很可能認為此人愚昧不可理喻, 因為汽車已經成了人們不可缺少的一種交通工具。

    (1),方便與聊天、資訊溝通,

    (1),由群主制定一個明確的群規,群中家長和老師共同遵守群規:家長微信群是圍繞孩子學習、作業、臨時事情溝通,避免傳送無關的內容。如果有家長在群中傳送了無關內容,比如廣告或者微店推廣或者點贊等之類,群中有權力或者群員有權力提醒,傳送者應尊重大家的意見。

    所以家長微信群中的衝突是內容的衝突,是微信使用者之間的衝突、微信使用者教育觀念或者教育方式方法的衝突,不是形式的衝突,微信群只是一個形式,就如QQ群或者班會一樣。把微信群中發生的人之間的衝突歸因於微信群這又是一種責任的推脫,實在是一種逃避的解決問題提議。

  • 3 # 鑫時空剪輯

    很多情況下,家長與老師、家長與家長矛盾的爆發都是積怨已久這和老師在溝通問題上的失職是有一定關係的。

    其次,家長的過度緊張,也是班級爆發爭執的重要原因之一。

    老師放個屁都是香的,孩子們4:30下課,不到四點就會有一堆家長等在學校外面。這個時候突然班級群裡蹦出一條訊息:今天學生表現不佳,操場罰站半個小時。

    這時候群裡肯定有一批家長屁顛屁顛地回覆:收到!

    因為你孩子在我手裡。

    為了讓老師明確自己的站隊,必然有很大一部分家長拼命向老師示好。而這種表現則往往會招致其他家長的不滿:至於的嗎,至於這麼舔嗎?

    所以,至於的嗎?

    學生、家長和老師明確自己的分工,做到自己分內的事不就足夠了嗎?那麼拍老師的馬屁,使整個班級的心態出現失衡,出現傾斜,就不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嗎?

    長此以往下來,自然會有家長耐不住這種奇怪的群現象而爆發。

    而這種問題,你要怪到班級群上嗎?刀子會成為殺人工具,所以我們學習一下元朝,沒收所有平民的刀具你看可好?

    最後說說我的看法吧

    今年開學剛剛出現的一個例子:我一朋友家孩子,小學三年級。班主任是語文老師,特別負責任,每次放學都要在班級群裡輔導孩子們古詩詞知識到七八點。大部分家長是表示感謝的,因為安班主任的話說“小學學習任務相對輕鬆,現在語文多背一點,以後上初中了就能給孩子餘下時間學習其它科目。”班級粘性極高,多半數家長全力配合。

    今年開學,那個老師沒帶孩子超過一個星期就換老師了。去學校一打聽原因,合著有一位家長向學校反映自己孩子學習壓力太大,老師給孩子增加負擔,強烈要求換老師,不然人家就退學。

    那家長也有點背景,總之,老師走了,這個班的孩子們全都輕鬆了。

    這個故事可謂是真的重新整理了我的人生觀!那老師招誰惹誰了?小學你就受不了了?我很好奇這家長上沒上過高中。

    由此可見,對自己孩子過分關注的家長才是整個溝通主體的毒瘤。

    誰家的孩子不是孩子?自己多負起責任,又何必追著老師的屁股討好呢?

    理智對待班級群訊息,認真對待孩子學習。如果都在忙著教育孩子,就沒人有時間去群裡吵架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人不願意回家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