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如山495
-
2 # 使用者9136121205203
而,指示代詞,這樣的意思.已,有停止,完了的意思.合起來就是"罷了"的意思(而已)罷了。例:
①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撫尺而已。
②如是而已。
④此其心以為天下之知戰得惟我而已。
⑤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
-
3 # 風隨葉兒落873
zòu
①<動>進;運。《庖丁解牛》:“~刀騞然,莫不中音。”
②<動>進獻。《廉頗藺相如列傳》:“相如奉壁~秦王。”
④<名>奏章。《獄中雜記》:“俟封~時潛易之而已。”
⑤<動>演奏。《廉頗藺相如列傳》:“寡人竊聞趙王好音,請~瑟。”《滕王閣序》:“鍾期既遇,~流水以何慚。”
潛文言文中的意思
古籍釋義
康熙字典
【唐韻】昨鹽切【集韻】【韻會】【正韻】慈鹽切,音。【說文】涉水也。【揚子·方言】潛涵,沉也。
又遊也。【注】潛行水中,亦曰遊。
又藏也。【易·乾卦】陽氣潛藏。
又【爾雅·釋言】潛,深也。【詩·小雅】潛雖伏矣。
又漢水之別名。【爾雅·釋水】水自江出為沱,漢為潛。【書·禹貢】沱潛旣道。
又丘名。【爾雅·釋丘】晉有潛丘。
又地名。【春秋·隱二年】公會戎於潛。
又邑名。【史記·楚世家】吳取楚之六潛。
又潛江,縣名。【廣輿記】屬安陸府。
又牛名。【酉陽雜俎】句漏縣大江中有潛牛。
又姓。宋安撫使潛說友。
又【小爾雅】魚之所息謂之潛。【詩·周頌】潛有多魚。【傳】潛,糝也。
又【廣韻】【集韻】慈豔切,音。義同。一曰伏流。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未收錄“潛”字頭,請參考“潛”字:)
涉水也。一曰藏也。一曰漢水為潛。從水朁聲。昨鹽切。
說文解字注
涉水也。上文雲潛行水中。對下文浮行水上言之。邶風傳雲。由厀以上為涉。然則言潛者、自其厀以下於水言之。所謂泳也。
左傳哀十七年。越子以三軍潛涉。又按潛汓等字、後人不甚分明。若水經注江水篇雲。有潛客泳而視之。見水下有兩石牛。此則謂潛全水中矣。一曰藏也。此今日通行義。釋言曰。潛、深也。方言曰。潛、涵、沉也。從水。朁聲。昨鹽切。七部。一曰漢為潛。釋水文。
劉逵注蜀都賦雲。禹貢梁州、沲潛旣道。有水從漢中沔陽縣南流。至梓潼漢壽縣。入大穴中。通岡山下。西南潛出。今名伏水。舊說雲禹貢潛水也。郭樸爾雅音義同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