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武哥18956789
-
2 # 小伊評科技
4月20日,華為常務董事、終端業務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宣佈,“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名稱走過了十年的道路,今天我們更名為華為終端業務,全面進軍商用市場”。
餘總的官宣,意味著華為已經將戰略重心從C端(消費者端),轉向了B端(企業端)以及G端(政府端),這是一個很明確的訊號。其實,華為進軍商用領域是必然。
其背後的目的主要有兩個——
1、快速彌補由於受到制裁影響的消費者業務的銷售額,對於現階段的華為來說,B端和G端產業是最能發揮其優勢、揚長避短的領域。
眾所周知,在晶片被制裁之後,華為在C端也就是消費者市場已經基本失去了競爭力,很多消費者之所以還在堅持購買華為的手機以及其他生態裝置,要麼是為了鴻蒙生態,要麼就是真的熱愛華為,僅此而已。
現階段華為釋出的C端產品確實不具備太強的競爭力,作為一個數碼博主以及華為的粉絲,如果站在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我不推薦大家購買現在華為的手機以及其他的數碼產品,綜合性價比確實不高。
道理也很簡單,C端消費者對於一款產品的聚焦密集度往往會很高,就拿手機來說,消費者在買手機的時候,會把自己的目光主要聚焦在手機的效能,螢幕,快充,後攝等等非常微觀的層面,並不會考慮互聯互通,端到端通訊這些比較宏觀的東西,這也很正常,因為普通消費者根本沒需求也用不到。
越微觀,對於單獨某一個零配件的要求就會更高。所以,現階段手機其實已經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大規模民用商品裡面技術集中度最高的產品之一,甚至沒有之一。手機的處理器採用的都是全球最頂級的工藝,手機的螢幕素質也代表了面板廠商所能達到的最高水準。
然而對於華為來說,他被限制的恰恰就是獲得這些頂級零配件的能力,譬如獲取頂級晶片,頂級螢幕的能力,這也就直接導致華為在民用產品領域的競爭力大打折扣。
雖然華為還可以生產諸如顯示器,電腦等其他領域的產品,但是由於手機業務被限制,這些產品也都成了無根之木。因為根據華為曾經的1+8+N戰略,1代表的是手機,從他的定位大家就可以看出,手機是整個C端生態的核心,是大腦,大腦一旦跟不上,華為的整個C端生態戰略就只能暫時的擱置。
但是在B端市場就不是這樣了,相較於C端市場的微觀,B端市場的使用者則更加註重宏觀的東西,並不會聚焦到某一個細節的產品上來,而且相較於零售市場,B端市場的消費者擁有更多的資本。
就拿鴻蒙OS來說,如果你買了一臺搭載鴻蒙OS的手機或者其他裝置,鴻蒙OS給你帶來的提升基本沒有,但是如果你家裡買了華為其他的物聯裝置,那麼華為強大的端到端能力就能給予你很不錯的體驗提升。
有些人會說了,做物聯網生態還有很多廠商也在做,譬如小米,OPPO,VIVO等。但是大家不要忘了,華為本身就是一家做通訊起家的企業,在端到端的通訊層面華為擁有其他廠商根本無法媲美的能力,如果大家用過華為鴻蒙OS的互聯裝置以及其他品牌的互聯裝置你就能發現,單就無線互聯的穩定性,延遲,裝機負載等等,華為做的是最好的。
而這種優勢對於C端使用者沒有什麼意義,100ms的延遲和40ms的延遲沒什麼區別,都能用,但是對於B端以及G端使用者來說,可就不一樣了,而這就是華為的優勢所在,再加上華為曾經在B端以及G端市場的影響力以及渠道建設,華為在B端拓展市場會非常的順利。
如果大家投過標應該都知道,在評標的時候,如果一個標的的價格非常低,那麼它不僅不會成為加分項反而會成為減分項,這就是B端使用者和C端使用者的差異所在。
所以,在B端市場,華為憑藉自己在通訊領域積攢的優勢,可以快速地拓展,而且目前商用裝置市場當下正步入雲和AI的3.0時代,商用辦公電子裝置向著高效能、智慧化、全聯接和新形態演進,這剛好適配華為得技能點。
2、減少被媒體,被普通老百姓聚焦的機會,重回之前那個低調的華為。
華為轉向B端市場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就是減少曝光,人怕出名豬怕壯,這句俗語雖然很粗鄙,但是蘊含著大道理。一旦被聚焦到聚光燈下,這也就意味著這家企業所有的決策,行為都會被無限地放大,有些時候確實會明顯的干預決策層的思路,並且還會招致到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而做C段市場,不可避免就會被聚焦,就像2019-2020年的華為是一樣的,被聚焦是一把雙刃劍,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就是這個道理,而對於現階段的華為來說,不被聚焦是最為妥當的。
END 希望可以幫到你
-
3 # 漢良367
對於這個事情,我的看法是,這很華為!華為本身擅長的就是做B端業務體系,無論是5G網路,還是到網路建設,字啊到這兩年的華為雲服務業務都體現了華為在企業級的B端業務的優勢,以過硬的技術,以及非常良好的企業口碑,讓華為可以更好的去打造企業級的產品!
如今華為消費者終端業務正式升級為了終端業務,全面進軍商用領域!說明了華為希望透過B端業務來帶動終端業務的發展,不說別的就說電腦領域,早期的企業化定製方面,聯想、清華同方、戴爾以及惠普吃下了很大的紅利!
當然伴隨著電腦業務,還有印表機,還有路由器,還有很多的產品體系!
如今華為這兩年的沉澱,終端業務產品也已經多樣化,智慧屏、路由器、電腦(桌上型電腦、一體機、筆記本都有),也開始有了印表機。智慧辦公釋出會也釋出過了。智慧出行也有了汽車了;那麼華為完全可以為很多企業或者政企打造很多出行的方案以及辦公方案!
而終端業務也就意味著還有一個很大的優勢,那就是定製化,產品的定製化生產,產品賦予企業logo支援,最核心的是從系統級的網路搭建,智慧辦公管理等等一體化,這個消費場景還是非常大的!
抓住這個市場第一方面是華為比較擅長的業務方式,第二方面可以更好的整合華為的業務體系,從而讓華為的B端業務和C端業務融合,做出更多的個性化的產品!不過還是一點華為的整體產品都比較貴,今天還聽同事反饋,同樣是買域名,華為雲比阿里、騰訊等平臺都貴一些!所以接下來華為應該重視經濟實惠,重視貴的價值背後的塑造,不要讓使用者產生誤會,這個是一個非常大的事情,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
回覆列表
一是,符合數字政府的要求,讓數字跑起來,讓群眾少跑腿,或者不跑腿。
二是,符合廉潔高效率政府的要求,透過大資料,提高辦事效率,同時可以杜絕浪費,讓政府更透明。
三是,符合穩定保密要求,使用本國的軟硬體不會被卡脖子,也不會輕易被後門偷走資料。
四是,中國市場足夠大,要爭奪的領域很廣,何必在手機這個紅海爭個你死我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