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614245403259
-
2 # 呦呦我心知我心
提問中提到的紅山遺址應該指的是鴻山遺址。
鴻山遺址位於無錫市新區鴻山街道,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春秋戰國時期的墓葬類遺址,分佈範圍7.5平方公里。2003年-2005年,經過對其中7座墓葬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共出土珍貴文物2300餘件。
因鴻山遺址具有珍貴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先後入選200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2006年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十一五"全國100項、"十二五"全國150項重點保護大遺址工程之一。2010年11月,鴻山遺址被國家文物局評定為首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
自2008年以來,相繼完成鴻山遺址博物館、邱承墩本體保護展示、農業生態展示區、溼地生態展示區等文化、生態保護展示專案,成為蘇南乃至長三角有一定影響力的文化生態休閒度假區。鴻山遺址"統籌兼顧、科學共贏"的保護利用工作經驗,得到國家文物局肯定,被稱為大遺址保護"無錫模式"。
而良渚文化遺址位於杭州城北18公里處杭州市餘杭區瓶窯鎮。因首次發現的良渚時期黑陶罐於浙江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於1959年依照考古慣例按發現地點良渚命名,是為良渚文化。1936年發現的良渚遺址,中心地區在太湖流域,而遺址分佈最密集的地區則在太湖流域的東北部、東部和東南部。實際上是餘杭區的良渚、瓶窯、安溪三鎮之間許多遺址的總稱,瓶窯鎮是良渚文化的遺址中心。是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居的地方。年代距今5300-4300年左右。是長江下游良渚文化的代表性遺址。遺址總面積約34平方公里。2012年良渚遺址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2019年,將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
5000年前的某一天,紅山先民在西遼河流域紮根定居,他們修壇建廟,崇龍尚玉,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樂章在這裡奏響;5000年前的某一天,良渚的先王們,率眾來到太湖之濱,他們修城築壩,琢玉祭天,中華文明五千年的序幕從這裡拉開。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代表性文化,南北兩個不同的文化系統,穿越千年歷史,凝望彼此。1月12日,“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在赤峰博物館開幕。
舊石器時代,人類開始運用自己的智慧製作一些簡單的工具,這些粗糙而又實用的工具陪伴先民們度過漫長的矇昧期。隨著製作經驗的增長,先民們開始製作精緻的磨製石器,併發明瞭陶器,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中晚期,先民們的手工業水平已經到達了整個原始時代的頂峰,為文明社會奠定了物質基礎。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年~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廣泛分佈於西遼河流域,因內蒙古赤峰紅山後遺址而得名。良渚文化是距今約5300~43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主要分佈於環太湖地區,因浙江杭州良渚遺址而得名。兩種文化一南一北,都有著發達的祭祀系統和精美的玉器,為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文明起源格局提供了實證。
據瞭解,《雙璧同輝——紅山·良渚文化展》以浙江省博物館、赤峰博物館及赤峰地區多家博物館的館藏精品文物為主體,以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為主題,分為“禮天法地”“樂趣天成”“珠環玉繞”“社會生活”“琢石成玉”五個單元,展出了一百四十餘件(組)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品文物。在新石器時代紅山文化中展出一件玉斜口筒形器,該玉器呈扁圓筒狀,斜口外敞。斜口靠長璧的一邊較平,緣面磨製較薄;內壁近中部有掏取內芯時的鑽痕;平口端緣面磨平。其功能尚不清楚,有人認為是束髮用的玉箍,也有人認為其為璧飾或腕飾,此外,還有實用器的說法。
在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展出的是玉琮,該器身近似圓柱體,中間對鑽孔,孔壁打磨光滑。以轉角為中軸琢刻兩節神人獸面紋,上下相疊的神人與獸面之間以淺槽分開,以此使紋樣呈現出立體造型。獸面紋兩側各雕刻有一鳥形象,鳥首朝外,有小尖喙,鳥首下有垂囊或鳥爪樣紋飾。
“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精美的玉器、分明的等級制度、完善的農業手工業體系,彰顯著那個時代人類文化所能達到的高度。雖然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最終走向了衰落,但他們的文化因素並沒有完全消亡。”赤峰市文物局相關領導表示,紅山文化和良渚文化與中華大地上的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一道,化作涓涓細流共同匯聚成中華五千年文明長河之源流。在滿天星斗般閃耀的中國新石器時代,不論是紅山文化、良渚文化,還是其他的文化,都有著更多的故事和秘密等待著我們去發現和了解。
“本次展覽是紅山文化與良渚文化首次在博物館裡相見,二者雖素未謀面,卻一見如故。”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介紹,展覽透過對比展示的方式,展現兩種處於文明起源階段的不同文化在一定歷史時期內的共性與特性。紅山文化的壇廟冢與玉龍,良渚文化的祭壇與琮璧鉞,各有特色而殊途同歸,用不同的方式展示了中華文明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