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白犀牛
曾經分佈於肯亞等東、中非地區的北部白犀數量已僅存五頭,世界上最後一隻倖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蘇丹”已經被切除犀角24小時守護起來,守護瀕臨滅絕的動物的是4名全副武裝的武裝警察,這一做法是為了挽救這一亞種。
犀牛在野外幾乎沒有天敵,除了人類。現在瀕臨滅絕的動物僅存5頭北部白犀牛,其中僅僅一隻為雄性。仍然生活在肯亞的3只白犀牛處境更加危險。人們曾經將所有的希望都在這隻雄性犀牛能和雌性犀牛繁育後代,在未來10年時間讓種群數量達到30只。但是這一嘗試也失敗了,因為這隻犀牛已經老了。
二、馬來熊
馬來熊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熊,長到成年最大也只有150釐米,民間傳說中的水鬼照片也只是脫了毛的馬來熊。馬來熊也是熊類中唯一一個不需要冬眠的熊,它們食物比較廣泛,從腐肉到白蟻都是它們的盤中餐,但是因為人類的捕殺,目前已經被列為瀕臨滅絕的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威脅馬來熊生存的主要還是人類活動,包括森林砍伐造成的棲息地的退化或喪失,馬來熊在西藏的分佈面積已經不到10,000平方公里。另外就是人類的採捕和干擾,瀕臨滅絕的動物馬來熊容易被當作小黑熊誤捕而意外致死,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三、長耳跳鼠
長耳跳鼠因為那一對長長的大耳朵而出名,因此還有著沙漠米老鼠之稱。長耳跳鼠的長相也是非常的可愛,不過可惜的是,目前長耳跳鼠的狀況堪憂。因為在野外的長耳跳鼠生存不易,現在已經被列為的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這種長耳跳鼠是非常的稀有,甚至具有數百萬年的進化歷史,它看上去非常像一隻小老鼠,但它卻與鼠類截然不同,目前自然界僅有這一種型別齧齒類動物,所以說長耳跳鼠是非常的珍貴的...
四、蘇門答臘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體長240-315釐米,體重550-1100千克,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紅棕色的長毛。蘇門犀在東南亞的數量曾經很多,現在野外僅存200多頭。
現僅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有零星分佈,生活在雨林,沼澤和雲林中。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該物種已成為極度瀕危動物,全球數量僅存200餘頭。雖然綜合數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蘇門犀滅絕的威脅更大因為當地較嚴重的捕獵與棲息地的喪失,而且它們的種群相隔比較遠。
五、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野生揚子鱷原生存在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由於人口稠密且近百年來發展較快,其棲息地不斷被開發為耕地魚塘等農業用地。揚子鱷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野生揚子鱷數量以銳減至不到三百條,生存環境也被壓迫至蘇皖浙交界的狹小地帶。
六、達爾文狐
達爾文狐是一種體形非常小的狐,截止到2012年底,總數量現存大約320只, 在奇洛埃島上有250只,在南美洲大陸上有70只。當它們在冬季離開公園去非保護的私人區域尋覓較溫和的氣候時,它們面對人類的威脅。人們認為這些狐狸侵犯他們的家禽的生命而要把它們藥死,或用陷阱捕捉並殺死。
達爾文狐僅生活在南美洲的智利,島上山林的破壞也是關係到達爾文狐自然保留地的一個主要問題。野犬對狐狸的生存是最大的威脅,家犬也是一樣。總數量現存大約250只,其中成年狐數量相對較少。
七、地中海僧海豹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為現存三種海豹體型最大的一種。最大體長2.78m,體重400kg,一般重250~300kg。頭部很圓,且密被短毛,看起來宛如和尚頭而得名。在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由於蛙人式潛泳獵殺僧海豹為樂,僧海豹所剩已寥寥無幾。
美國聯邦機構證實,只在加勒比海地區出沒的加勒比僧海豹已滅絕,成為第一種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的數量目前分別為1200只和500只,生物學家警告,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也可能面臨相似的命運。
八、麋鹿
麋鹿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動物,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曾經廣佈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
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截至2011年8月,江蘇鹽城大豐溼地麋鹿總數達1789頭。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鵝洲麋鹿保護區麋鹿總數達1016頭。
九、太平洋鼠海豚
太平洋鼠海豚體長1.85米,體重一般在50至60千克之間,是一種較小的齒鯨。以魚為食。主要海岸附近、約20米中等深度並且比較平靜的海域。由於人類捕殺和環境汙染,太平洋鼠海豚瀕臨滅絕。
可怕的水面進入21世紀以來對鼠海豚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海洋的環境汙染,焦油和油層會導致面板壞死,與其它毒質一起它們進一步削弱鼠海豚,其結果是生病和嚴重受寄生蟲侵襲的動物數量增加。
十、銀長臂猿
銀長臂猿棲息在熱帶及亞熱帶的雨林和密林,樹棲性、日行性。生活在高大的樹林中,採用“臂行法”行動,像盪鞦韆一樣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一次可跨越3米左右,加上樹枝的反彈力可以達8-9米,且速度驚人。但是它們在地面上卻顯得十分笨拙。
由於爪哇島人口的增長,而雨林正在迅速消失中。只有百分之四的銀長臂猿的棲息地仍然存在。除了gununghalimun國家公園可能生活著1000只以上的銀長臂猿,其他地區只有分散的小種群,很難維持其生存繁衍,目前野生的銀長臂猿數量不滿2000。
一、白犀牛
曾經分佈於肯亞等東、中非地區的北部白犀數量已僅存五頭,世界上最後一隻倖存的雄性北部白犀“蘇丹”已經被切除犀角24小時守護起來,守護瀕臨滅絕的動物的是4名全副武裝的武裝警察,這一做法是為了挽救這一亞種。
犀牛在野外幾乎沒有天敵,除了人類。現在瀕臨滅絕的動物僅存5頭北部白犀牛,其中僅僅一隻為雄性。仍然生活在肯亞的3只白犀牛處境更加危險。人們曾經將所有的希望都在這隻雄性犀牛能和雌性犀牛繁育後代,在未來10年時間讓種群數量達到30只。但是這一嘗試也失敗了,因為這隻犀牛已經老了。
二、馬來熊
馬來熊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熊,長到成年最大也只有150釐米,民間傳說中的水鬼照片也只是脫了毛的馬來熊。馬來熊也是熊類中唯一一個不需要冬眠的熊,它們食物比較廣泛,從腐肉到白蟻都是它們的盤中餐,但是因為人類的捕殺,目前已經被列為瀕臨滅絕的動物,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威脅馬來熊生存的主要還是人類活動,包括森林砍伐造成的棲息地的退化或喪失,馬來熊在西藏的分佈面積已經不到10,000平方公里。另外就是人類的採捕和干擾,瀕臨滅絕的動物馬來熊容易被當作小黑熊誤捕而意外致死,為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三、長耳跳鼠
長耳跳鼠因為那一對長長的大耳朵而出名,因此還有著沙漠米老鼠之稱。長耳跳鼠的長相也是非常的可愛,不過可惜的是,目前長耳跳鼠的狀況堪憂。因為在野外的長耳跳鼠生存不易,現在已經被列為的最瀕危的物種之一。
這種長耳跳鼠是非常的稀有,甚至具有數百萬年的進化歷史,它看上去非常像一隻小老鼠,但它卻與鼠類截然不同,目前自然界僅有這一種型別齧齒類動物,所以說長耳跳鼠是非常的珍貴的...
四、蘇門答臘犀牛
蘇門答臘犀牛雙角犀屬的唯一物種,是現存最小的犀牛。體長240-315釐米,體重550-1100千克,平均體重僅700千克,最大個體1100千克。身披厚厚的紅棕色的長毛。蘇門犀在東南亞的數量曾經很多,現在野外僅存200多頭。
現僅在馬來半島,蘇門答臘與婆羅洲有零星分佈,生活在雨林,沼澤和雲林中。由於人類過度捕殺和棲息地受到破壞,該物種已成為極度瀕危動物,全球數量僅存200餘頭。雖然綜合數量比爪哇犀要多,但蘇門犀滅絕的威脅更大因為當地較嚴重的捕獵與棲息地的喪失,而且它們的種群相隔比較遠。
五、揚子鱷
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一種鱷魚,是世界上最小的鱷魚品種之一。它既是古老的,又是現存數量非常稀少、世界上瀕臨滅絕的爬行動物。因其生活在長江流域,故稱“揚子鱷”。在揚子鱷身上,至今還可以找到早先恐龍類爬行動物的許多特徵。所以,人們稱揚子鱷為“活化石”。
野生揚子鱷原生存在長江中下游的廣大地區,由於人口稠密且近百年來發展較快,其棲息地不斷被開發為耕地魚塘等農業用地。揚子鱷的生存空間不斷被壓縮,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野生揚子鱷數量以銳減至不到三百條,生存環境也被壓迫至蘇皖浙交界的狹小地帶。
六、達爾文狐
達爾文狐是一種體形非常小的狐,截止到2012年底,總數量現存大約320只, 在奇洛埃島上有250只,在南美洲大陸上有70只。當它們在冬季離開公園去非保護的私人區域尋覓較溫和的氣候時,它們面對人類的威脅。人們認為這些狐狸侵犯他們的家禽的生命而要把它們藥死,或用陷阱捕捉並殺死。
達爾文狐僅生活在南美洲的智利,島上山林的破壞也是關係到達爾文狐自然保留地的一個主要問題。野犬對狐狸的生存是最大的威脅,家犬也是一樣。總數量現存大約250只,其中成年狐數量相對較少。
七、地中海僧海豹
地中海僧海豹是一種古老而稀有的海豹。為現存三種海豹體型最大的一種。最大體長2.78m,體重400kg,一般重250~300kg。頭部很圓,且密被短毛,看起來宛如和尚頭而得名。在突尼西亞和摩洛哥,由於蛙人式潛泳獵殺僧海豹為樂,僧海豹所剩已寥寥無幾。
美國聯邦機構證實,只在加勒比海地區出沒的加勒比僧海豹已滅絕,成為第一種因人類活動而滅絕的海豹。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的數量目前分別為1200只和500只,生物學家警告,夏威夷僧海豹和地中海僧海豹也可能面臨相似的命運。
八、麋鹿
麋鹿又名“四不象”,是世界珍稀動物,因為它頭臉像馬、角像鹿、頸像駱駝、尾像驢,因此得名四不像。曾經廣佈於東亞地區。後來由於自然氣候變化和人為因素,在漢朝末年就近乎絕種。元朝時,為了以供遊獵,殘餘的麋鹿被捕捉運到皇家獵苑內飼養。
在西方發現後不久被八國聯軍捕捉並從此在中國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國購買並繁殖到255頭,並在1983年將部分個體送回中國。截至2011年8月,江蘇鹽城大豐溼地麋鹿總數達1789頭。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鵝洲麋鹿保護區麋鹿總數達1016頭。
九、太平洋鼠海豚
太平洋鼠海豚體長1.85米,體重一般在50至60千克之間,是一種較小的齒鯨。以魚為食。主要海岸附近、約20米中等深度並且比較平靜的海域。由於人類捕殺和環境汙染,太平洋鼠海豚瀕臨滅絕。
可怕的水面進入21世紀以來對鼠海豚最大的威脅來自於海洋的環境汙染,焦油和油層會導致面板壞死,與其它毒質一起它們進一步削弱鼠海豚,其結果是生病和嚴重受寄生蟲侵襲的動物數量增加。
十、銀長臂猿
銀長臂猿棲息在熱帶及亞熱帶的雨林和密林,樹棲性、日行性。生活在高大的樹林中,採用“臂行法”行動,像盪鞦韆一樣從一棵樹到另一棵樹,一次可跨越3米左右,加上樹枝的反彈力可以達8-9米,且速度驚人。但是它們在地面上卻顯得十分笨拙。
由於爪哇島人口的增長,而雨林正在迅速消失中。只有百分之四的銀長臂猿的棲息地仍然存在。除了gununghalimun國家公園可能生活著1000只以上的銀長臂猿,其他地區只有分散的小種群,很難維持其生存繁衍,目前野生的銀長臂猿數量不滿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