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張傻瓜的生活
-
2 # 春鎖瀟湘
都是獨生子女惹的禍。計劃生育一家一顆獨苗,被溺愛澆灌成了溫室裡的花朵。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兄弟姐妹們一大堆,連飯都吃不飽,你想做少奶奶都做不成。現在衣食無憂,富二代拆二代彼彼皆是,讓其從小不學而術不勞而獲才創造出了現在的少奶奶。
-
3 # 鄉村四月豔陽天
怎樣看待農村少奶奶的現象?你覺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有很多,不同的人也有很多不同,不過,我覺得最主要是有兩個方面。
1.現在農村的彩禮都很高,娶個媳婦,幾年甚至十幾年攢的錢都花光了。並且現在的離婚率也很高,好不容易娶的媳婦如果再離婚了,那豈不是人才兩空。農民掙點錢很不容易,如果再娶個媳婦,彩禮錢都不知道哪裡弄。
2.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從小就是嬌生慣養,飯不會做,衣服不洗,什麼活也不會幹。這種人大多都是不知道別人的辛苦。所以,她們結婚之後也還是如此,老公寵著,公婆慣著,飯不做,孩子不領,活不幹,只知道吃喝玩樂,沒有錢了就伸手向老公要,不給就生氣。久而久之,這就成了習慣。
-
4 # 木原園
“少奶奶”在過去主要是有錢有勢人家的僕人對主人的兒媳婦的一種稱呼,這個在很多古裝影視作品中都是很常見的。這些“少奶奶”每天都是穿著華麗,基本上什麼事情也不用幹,凡事都有丫鬟、僕人給張羅著。可以說“少奶奶”們過的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在以前少奶奶是一種尊稱,而近年來少奶奶一詞的性質也發生了變化,其帶有很濃的貶義色彩。而在近年來,農村裡確實也有不少的“少奶奶”,他們在嫁到婆家了以後,一天基本上什麼事情也不做,婆婆就像是她的丫鬟一樣,還要反過來伺候她。為何會出現越來越
多的“少奶奶”?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對於這種現象,農夫認為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父母教育方面的原因。農夫要先宣告一點,這種現象不只是農村裡有,在城市裡可能更加普遍,所以農夫也不是針對農村。在過去父母對於子女的教育都是非常嚴格的,老一輩人信奉的都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孩子不聽話了不是罵,就是打。並且在當時,孩子們從小就要幹很多的農活、家務活,所以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的習慣。可是近些年生活水平提高了,教育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對於孩子的教育很多的家長都是比較寵愛的。在社會上還甚至有著“兒子窮養,女兒富養”的說法。所以在這樣的思想影響下,有太多的女孩子成家了以後,也不知道如何洗衣做飯。因為在沒出嫁以前,這些都是父母來幫忙搞定的。而成家了以後,婆婆也會為了家庭和睦而遷就她們,時間久了就讓她們產生了錯覺,反正自己不做,也會有人做。家庭教育的缺失讓一些年輕人從小就沒有樹立起正確的價值觀。
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男多女少。當前在農村裡,誰家的孩子娶媳婦、成家了,那就是很有面子的事情。畢竟現實就是男多女少,農村小夥能娶到媳婦確實不容易。對於很多的農村父母來說,只要兒子能成家,那自己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所以媳婦娶進門以後,她們有些愛耍小姐脾氣,也只能是儘量依著。不幹家務活,也是儘量自己來幹,父母是要想方設法來滿足媳婦的要求。因為現在女孩子在農村是非常金貴的,就算是二婚、三婚的女人,在農村依然很搶手,彩禮依然還是很高。而男人則不一樣了,娶一個媳婦已經讓家裡負債累累了,如果男人還二婚,那更是困難重重。所以為了兒子們的幸福,父母們當牛做馬也只能是忍了。
至於為啥家人最擔心媳婦出去打工,這個也是很好理解的。因為在農村裡有不少的年輕夫妻,出去打工一段時間以後,夫妻倆就離婚了。在我們村裡這樣的年輕夫妻就有好幾對。主要的原因是外面的世界充滿了誘惑,當女人在見了世面,開闊了視野之後,就會有追求更好生活的想法,於是不願意再回到農村去過苦日子,這樣如果男人無法滿足她們的要求,自然就會以離婚而收場了。而家人害怕這樣的事情發生,所以就儘可能避免媳婦外出打工,哪怕在家裡好吃好喝的“供著”,他們也是心甘情願的。
-
5 # 手機使用者就事論事
農村少奶奶,只是個別人的無知和自大自希的表顯。並不是農村女人都是那樣,原因是現在的男多女少的社會問題造成的。再就是有的女人不知足,男人對她好。她認為離開這個男的還有很多人在等她所以都是人為貫的毛病。
-
6 # 牧人印象
少奶奶是舊社會大戶人家娶回來的媳婦,是少爺的媳婦,生了孩子後就成太太了,電視裡都這麼演。而如今少爺這個稱呼沒人說了,而少奶奶卻平民化了。究其原因其實顯而易見的。
少奶奶本來是不需要幹活的,可以說吃喝拉撒都有丫頭伺候,不高興還能訓斥下人。只是現在的伺候少奶奶的人由丫頭變成婆婆,公公,還有“少爺”。
1.農村少奶奶現象的出現從大環境來看,是適婚男女比例的失衡。男多女少,造成了農村媳婦身價暴漲。
2.獨生子女家庭多,父母都捨不得孩子幹活,結果就是書沒讀成,別的也沒學會。
3.隨著社會的發展,新事物,新思想接受的快,傳統的好的東西沒有傳承下來,而那些新的不太好的風氣卻學會了不少。
4.還有目前的農村情況,讓剛過們沒多久的媳婦跟著下地幹活不太可能,想賺錢可能就要去城裡打工,很多情況都是小夫妻出去打工,結果把媳婦丟了,老人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甘願自己苦點累點,避免這種情況出現。
-
7 # 一鳴姐的私塾
“少奶奶”是舊社會大戶人家有錢有勢人家的一種特定稱謂。為什麼在現代社會,尤其還是農村,“少奶奶”這個稱謂又復辟了?我認為原因只有一種,文化的滯後與家庭富裕程度之間的矛盾。伴隨著社會發展以及扶貧攻堅,農村不再是貧窮的代名詞。日益脫貧的家庭不再迫切需要集約化勞動,加之短影片等泛娛樂的興起,並受到受教育程度的限制,使得很多年輕人短期內感到茫然無措。可以說“農村少奶奶”是一種短期應激現象。
-
8 # 老薛說農
隨著城鎮化的快速推進,農村的生活條件也越來越好,但與此同時,一些奇怪的現象也愈演愈烈,其中最被詬病的怪象就是農村少奶奶現象。
何為農村少奶奶?其實這是廣大農民朋友對其的一種貶義稱呼,家庭條件一般,卻有著少奶奶的各種毛病:好吃懶做,指手畫腳,大手大腳等等。許多人對其是無奈又糾結。而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當下娶妻難;我們都知道,當下農村光棍是越來越多,許多適婚青年到了而立之年,都在找老婆的路上,但無奈現在男多女少。當然造成娶妻難的問題還有許多,比如農村女孩的留守,天價彩禮等等。在這些原因的綜合性,女孩也成了“香餑餑”,生活中即使有點毛病,只要不影響夫妻關係,家庭關係,大家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第二,當下思想觀念;如今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女孩子多少會有些公主病,在自己傢什麼都不做,嫁去婆家當然一時半會兒自然也改不了。
-
9 # 海岱名川
農村這種少奶奶的現象,主要原因是一個跟著一個學,跟風的問題。還有自身修養素質的問題,再者就是男女比例失調,農村娶妻難問題,物以稀為貴,天價彩禮助長的風氣,你10萬嫌多啊,有不嫌多的,咱15萬,這個氣焰厲害。還有就是農村啊,只要兒子能找個媳婦,不管合不合理,有錢沒錢,那真是百依百順,要啥辦啥,搞得比掌上明珠還要珍惜,能不出現少奶奶現象嘛。五六十年代婆婆是老一,婆婆一句話,兒媳大氣不敢喘,可以說是小心翼翼,低三下四的。風水輪流轉,現在輪到兒媳當政了。當然這種情況也不能一概而論了,也有通情達理,尊老愛幼兒媳了。有些事就是這樣,根據自己家庭情況,因地適宜,合理安排了,如果自己的兒子沒有多大能耐,作為父母如果在不遷就,這個少奶奶也保不住呀。
-
10 # 好糾結呦
不可否認,大多數農村很窮!真不知道從哪來的勇氣,當少奶奶?就因為農村女的少?城市裡拿著工資甚至是高工資的女的,都沒當少奶奶的心思!不知道這些農村裡的窮女人,哪來的自信
回覆列表
農村少奶奶都是公公婆婆自己老公慣的。都住在農村?你又不是老闆的老婆太太。太嬌氣了。除非家裡面有幾千萬生意,那你就可以當個善良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