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潮汕地區,有這麼一種流傳了三千年之久的廣場舞蹈,這種廣場舞蹈融匯了戲劇、舞蹈、武術等成分;這種廣場舞蹈陽剛而恢宏;現在成了人們表達喜慶的一種方式。這種廣場舞蹈,就是英歌舞。 最近,汕頭大學的六位學生,寫出了一篇名為《英歌舞--似錦繁華何日返》的潮汕文化報告。蘇萍就是這六人中的一人。 蘇萍首先介紹了“英歌舞”名字由來的三種說法: 英歌舞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及時雨說”,一種是秧歌說,一種是儺舞說。“及時雨說”就是在明末清初紹興名士張岱的《陶庵夢憶》這本書中“及時雨”一節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一節裡描寫的是求雨的場面。張岱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滸英雄的大哥宋江綽號就叫“及時雨”。秧歌說就是說英歌舞是從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脫胎來的。因為英歌與“秧歌”在潮州話裡的發音是比較相似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英歌是從古代的儺舞進化而來的。儺舞是一種反映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徵的形式。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學者陳景熙也認為,潮汕英歌舞與古代的驅儺儀式有著很深的淵源。陳景熙先生說: 英歌舞是在潮汕區域文化體系裡面具有陽剛之氣的兩種文化事象之一,另外一個就是潮汕大鑼鼓。潮汕英歌舞這樣一種形式,其實是跟中國古代所進行的春季驅儺儀式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它有它的歷史淵源。 英歌舞的舞蹈內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伯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伯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蘇萍說,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一般最多不超過108個人: 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過108個人,現在人數方面就因地而異,表演者主要是當地的居民,所以變數就比較多,很多是因居民的人口或者是當地的經濟環境來決定具體參演人數的多少。而且是以20到40歲左右的青壯年為主。因為英歌舞表演的時間長,體力消耗大。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未婚女子她們組成的英歌舞隊,還有少年兒童啊,老年英歌隊也相繼成立。 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長的圓木棒,稱為“英歌槌”。“英歌槌”的長度一般為1.2尺到1.8尺。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蘇萍介紹說,“英歌槌”的打法,按槌花運動的差異就有直槌和橫槌兩種。 英歌舞的隊形一般是兩列,人數一致,這樣一來就有利於遊行的時候保持隊伍的整齊。同時,這兩列隊伍還能隨時變化成各種對稱或者不對稱的陣形。 英歌舞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節奏的板式來劃分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 按舞蹈節奏來劃分的話,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節奏比較慢,帶有古典宮廷式的特色,典型的就有海門鎮的湖邊英歌隊,還有棉城的平東、鳳東、鳳西、鳳南、鳳北、大南英歌隊。中板的話它的鑼鼓敲擊法就簡單一點,體現“力”和“勢”的藝術美,比較瀟灑,典型的就是金浦的排字英歌隊。快板的話就是比其他兩種的節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點緊湊,陣勢的開合啊,動作的起伏啊,氣氛比較熱烈。 在這三大類中,快板英歌有著獨特的槌法運用,一般分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兩種。 表演英歌的隊員的裝扮,是按梁山好漢的形象來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別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領頭的舞槌人一般來說,左隊頭槌是秦明或者是掛黑鬚的李逵,右隊是楊志或者是掛紅須的關勝,二槌是林沖,三槌是魯智深、武松。 以前,在潮汕地區,尤其是在潮陽的農村,到了農事活動的時候,為了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就會有英歌舞的表演;春節期間的遊神啊,秋收後的慶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動,英歌舞也是保留的節目。而現在,英歌舞從以前祈求神靈保佑的儀式變成了慶祝喜事的活動。蘇萍說: 到了現在,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英歌舞出現的場合也越來越多了。春節啊,勞動節啊,國慶節啊,元旦啊這些節日,迎接外賓啊,或者是學校的剪綵啊,大家都可以欣賞到英歌舞的表演。由之前祈求神靈保佑的那種儀式變成了現在慶祝喜事的活動。
在潮汕地區,有這麼一種流傳了三千年之久的廣場舞蹈,這種廣場舞蹈融匯了戲劇、舞蹈、武術等成分;這種廣場舞蹈陽剛而恢宏;現在成了人們表達喜慶的一種方式。這種廣場舞蹈,就是英歌舞。 最近,汕頭大學的六位學生,寫出了一篇名為《英歌舞--似錦繁華何日返》的潮汕文化報告。蘇萍就是這六人中的一人。 蘇萍首先介紹了“英歌舞”名字由來的三種說法: 英歌舞的由來有三種說法,一種是“及時雨說”,一種是秧歌說,一種是儺舞說。“及時雨說”就是在明末清初紹興名士張岱的《陶庵夢憶》這本書中“及時雨”一節就有這樣的說法。這一節裡描寫的是求雨的場面。張岱認為,可能是因為水滸英雄的大哥宋江綽號就叫“及時雨”。秧歌說就是說英歌舞是從山東魯北的“大鼓子秧歌”和魯西的“柳林秧歌”脫胎來的。因為英歌與“秧歌”在潮州話裡的發音是比較相似的。還有一種說法是現在的英歌是從古代的儺舞進化而來的。儺舞是一種反映宗教意識和藝術特徵的形式。 汕頭大學潮汕文化研究學者陳景熙也認為,潮汕英歌舞與古代的驅儺儀式有著很深的淵源。陳景熙先生說: 英歌舞是在潮汕區域文化體系裡面具有陽剛之氣的兩種文化事象之一,另外一個就是潮汕大鑼鼓。潮汕英歌舞這樣一種形式,其實是跟中國古代所進行的春季驅儺儀式有相當密切的關係,它有它的歷史淵源。 英歌舞的舞蹈內容主要有兩個:一個是梁山伯好漢化妝賣藝攻打大名府,營救盧俊義,還有一個是梁山伯英雄化妝劫法場救宋江。蘇萍說,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一般最多不超過108個人: 英歌舞主要是借梁山泊好漢的英雄故事來表演歌舞的,所以一般最多不超過108個人,現在人數方面就因地而異,表演者主要是當地的居民,所以變數就比較多,很多是因居民的人口或者是當地的經濟環境來決定具體參演人數的多少。而且是以20到40歲左右的青壯年為主。因為英歌舞表演的時間長,體力消耗大。現在也出現了許多未婚女子她們組成的英歌舞隊,還有少年兒童啊,老年英歌隊也相繼成立。 英歌舞主要的表演器具是一根不是很長的圓木棒,稱為“英歌槌”。“英歌槌”的長度一般為1.2尺到1.8尺。女子用的一般比男子用的要短,一般是1.2尺。蘇萍介紹說,“英歌槌”的打法,按槌花運動的差異就有直槌和橫槌兩種。 英歌舞的隊形一般是兩列,人數一致,這樣一來就有利於遊行的時候保持隊伍的整齊。同時,這兩列隊伍還能隨時變化成各種對稱或者不對稱的陣形。 英歌舞的分類有很多種方法,一般的是以英歌舞蹈節奏的板式來劃分的,大致可以分為三大類--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 按舞蹈節奏來劃分的話,英歌舞主要有三大家族,有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慢板英歌節奏比較慢,帶有古典宮廷式的特色,典型的就有海門鎮的湖邊英歌隊,還有棉城的平東、鳳東、鳳西、鳳南、鳳北、大南英歌隊。中板的話它的鑼鼓敲擊法就簡單一點,體現“力”和“勢”的藝術美,比較瀟灑,典型的就是金浦的排字英歌隊。快板的話就是比其他兩種的節奏更加疾速,更加勇猛,鼓點緊湊,陣勢的開合啊,動作的起伏啊,氣氛比較熱烈。 在這三大類中,快板英歌有著獨特的槌法運用,一般分為南山文派和南山武派兩種。 表演英歌的隊員的裝扮,是按梁山好漢的形象來打扮的。司大鼓的有作宋江打扮的,也有作別的梁山英雄打扮的,領頭的舞槌人一般來說,左隊頭槌是秦明或者是掛黑鬚的李逵,右隊是楊志或者是掛紅須的關勝,二槌是林沖,三槌是魯智深、武松。 以前,在潮汕地區,尤其是在潮陽的農村,到了農事活動的時候,為了祭祀神靈,祈求神靈保佑,就會有英歌舞的表演;春節期間的遊神啊,秋收後的慶功或者祭祀民俗活動,英歌舞也是保留的節目。而現在,英歌舞從以前祈求神靈保佑的儀式變成了慶祝喜事的活動。蘇萍說: 到了現在,隨著社會不斷地發展,英歌舞出現的場合也越來越多了。春節啊,勞動節啊,國慶節啊,元旦啊這些節日,迎接外賓啊,或者是學校的剪綵啊,大家都可以欣賞到英歌舞的表演。由之前祈求神靈保佑的那種儀式變成了現在慶祝喜事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