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8589490573092
-
2 # 暗香冬來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在原始社會力因為沒有階級是沒有國家的。在原始社會後期隨著私有制的產生出現了兩大對立的階級,奴隸主階級和奴隸階級。
奴隸主階級為了鎮壓奴隸階級的反抗建立起了軍隊法庭和監獄,這樣的國家產生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國家是夏朝
-
3 # ZCL時光
從廣義的角度看國家是指擁有共同的語言,文化,血統,領土,政府或者歷史的社會群體。
從狹義的角度看國家是指一定範圍內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形式。在社會科學和人文地理範圍,國家是指被人民,文化,地理,語言區別出來的領土,被政治自治權區別出來的一塊領地,一個領地或者邦國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關聯的地區。
一般國家行政管理當局是國家的象徵,它是一種擁有治理一個社會的權利的國家機構,在一定的領土內擁有外部和內部的主權。
西塞羅《共和國》:國家乃人民之事業,而人民是許多人基於法的一致和利益的共同而結合起來的集合體。
韋伯《經濟與社會》(上):國家是一種制度性的權力運作機構,它在實施其規則時壟斷著合法的人身強制。
Duguit:國家是一種人群組織,在這個組織中,人被區分為統治者及被統治者。
Bodin:共和國是對公共事務的主權性管理。
恩格斯:國家是經濟上佔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階級統治的政治權力機構。
總之,是一個成長於社會之中而又凌駕於社會之上的、以暴力或合法性為基礎的、帶有相當抽象性的權力機構。
如果我們將一國之內的諸組成部分依範圍大小列一個表,則國家的位置大概是:社會—政治—國家—政府。
祖國與國家的區別:前者是一個地域、文化、歷史、宗教、有時是民族及人種概念,而國家是一個政治權力機構。
國家與政府的區別:在國家與政府的關係上,有時國家與祖國的概念不分。
在分得十分清晰時,國家大於政府,尤其是國家是主權者的同義詞,而政府只是國家的僕人、權力的執行者、被委託人。
但在國際舞臺上,國家的概念比在國內政治中寬泛很多。
此時國家是國際法中的主體,是該國範圍內的整個社會的代表,是這個國家全體人民的代表,與國內政治中的祖國十分相近。
國家不是與市民社會一起誕生的,它是人類社會生活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產物,或用馬克思主義的觀點看,是社會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
它應當是一個歷史現象,即在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定階段誕生,又會在一定階段消失。
西方政治學界對國家起源的研究有兩種思路。
一種是對人類不同的政治社會形態進行比較,以看出相對於其他政治權力組織形式,現代國家的特殊性。
一種是對西方國家的發展軌跡進行歷史的觀察與描述。
第一種思路的結果是對現代國家三個特點的總結(即國家起源的三個標誌): 1)統治者及官員的專業化。
2)權力中心的集中化。
同時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統一的、金字塔形的法律體系(在法制國家內:憲法—法律—法規—行政命令)或規範體系。
3)政治權力的制度化、非人格化、非家族化。
這首先意味著抽象的公共權力與執政者的分離:執政者不是國家、不是公共權力本身,而只是它的一定時期內的執行者,或最多是代表。
它還意味著公共權力的行使應嚴格限制在法定的範圍之內,其運用應嚴格遵守現行法律,而非統治者的個人好惡,要去除一切不確定性。
透過第二種思路的觀察,我們可以看到,國家是在市民社會中逐漸生長起來的,是為了滿足社會發展的需要而被人創造出來的。
它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過程:在西方:以希臘城邦為代表的城邦制國家(City—State, Etat—Cité)—帝國(馬其頓或羅馬)—現代民族國家(Nation—State, Etat— Nation)。
在以中國為代表的東方,國家出現得比較早,且形式少有變化。
秦王朝便已經奠定了中國現代國家的基礎。
在西方,現代民族國家的建立大概首先從13世紀的英國、法國開始,其典型特徵是王權與教權、封建主權力的鬥爭,而在此過程中,國家相對於市民社會的獨立性也日益凸顯。
第一個階段是王權與教權的鬥爭; 第二個階段是消除農奴、佃農對領主的人身依附關係,使得全華人民都只有一個上級:國王。
在革命之後,這種對國王的忠誠轉化為對民族的忠誠,對祖國的忠誠,則現代意義上的公民就出現了。
第三個階段是各種政治機構、行政機構的出現,如市鎮議會、如各種諮詢機構(逐漸演化成政府各部)等,這是現代官僚政治的開始。
第四個階段是統治者與被統治者之間關係的日益法制化。
這個過程可以從英國大憲章算起,而到1628的Petition of Rihts和 1689的 Bill of Rights初步得以實現。
它將政治權力及其運用規範到了一個成文法的框架之內,成為了後來代議制的先聲。
到了北美獨立戰爭,特別是法國大革命,這一過程基本完成:制訂了成文憲法,制訂了人權與公民權法案,使得個人可以對抗國家的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