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此刻正是修行時
-
2 # 哇撲哥
40萬!!!不是4千,不是4萬!!!
40萬人在當時,哪怕就是吃光飯(戰國沒水稻,都是粟米,也就是小米),三五天還能挺過去,十天半月呢???
一句話,不坑殺那40萬根本就養不起,舉秦全國之力也養不起一個月。
放回去那更是屁話!!!好不容易徹底打敗趙國主力,又放回去,再來打一遍???
所以坑殺是唯一的出路
-
3 # 非等閒之輩23
不殺 會有兩個後果 第一 這些投降士兵人數多 糧草根本不夠 第二 這些士兵扔下兵器就是農民 撿起兵器就是戰士 所以不得不殺!再者坑殺投降士兵 這也給其他國家造成震懾!
-
4 # 黑羽茗
動機很簡單:因為白起是秦國的統帥,他的行為必須為秦國負責,坑殺趙軍是當時條件下最好的選擇,戰爭自古以來都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其慘烈和血腥程度是生活在和平國度的我們想象不到的,心慈手軟當不了統帥更沒法在亂世生存下來。
關於長平之戰的具體經過就不展開,白起這個人大家更不會陌生,戰國四大名將之首,綽號“殺神”“人屠”等,根據可查的資料統計,自秦孝公開始,至秦始皇十三年為止,秦軍在大大小小的戰役中,斬殺敵軍人數為165.5萬人,其中白起指揮的戰鬥就斬殺了92萬人,最典型的就是長平之戰的40萬可謂觸目驚心,那麼白起為何要如何殘忍呢?其實這也是他沒得選的結果,如何處置這40萬戰俘,我們能想到的白起肯定也能想到,但只有坑殺才是最現實最符合秦國利益的。
第一:40萬人如何養活是個大問題
我們都知道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哪怕是古代的戰爭比拼的也是兩個國家的經濟實力,如果哪方斷糧了也就意味著打不下去了,必須迅速撤兵才能及時止損,要不然用不了敵人動手,自己內部就土崩瓦解了,40萬趙軍斷糧整整46天后趙括還能率軍組織突圍已是非常難得,可惜全部失敗還被射死,本身就軍心渙散戰力盡失又沒了主帥,趙軍根本無法再作戰,投降已經成為能活下去的唯一生機。
那麼秦軍接納了這40萬人該如何養活呢?40萬的青壯年一天得消耗多少食物?秦軍本身也捉襟見肘,在雙方鏖戰過程中秦軍也同樣面臨著糧食的問題,幸虧秦國打通了水路才能用更快捷更方便的把巴蜀之地的糧草運到長平前線,但也算不上很充裕,如果再加40萬人的口糧,秦軍自己也要去喝西北風。
第二:自古燕趙多義士難真心招降
如果白起接納了40萬趙軍,那麼如何管理也是個天大的問題,搞過管理的人就知道有多難何況還是突然空降的40萬,秦軍必須投入巨大的人財物力,趙軍投降是因為斷糧了,一旦得到休整喘息的機會誰能保證他們不會反撲?又有多少人願意離開故土去秦國?有人說可以不殺讓他們去秦國種田做苦力都行,還是那句話我們能想到的白起會想不到?他沒這麼做說明真的行不通!
留著40萬異國軍隊在身邊始終是個大炸彈,一旦出現兵變對秦國的影響是致命的,秦國也沒那麼多時間和機會去逐步分化瓦解,更何況外部還有其他諸侯虎視眈眈,而且即使種田也是一個長時間的投資過程古代糧食也低,且不說秦國有沒有那麼多耕地,估計等不到收成就把秦國吃窮了。
第三:趙軍全軍覆沒秦軍也不樂觀
趙括一直被人笑料還留下紙上談兵這樣的成語,但不得不說他作戰還是挺勇猛的,整個過程給秦國也造成了不小的傷亡和損失,戰爭中趙國投入了45萬人但秦國下的血本更大,累計動員了60萬以上的人,秦昭王更是親自到河內徵調十五歲以上的青壯年集中到長平戰場,用傾全國之力形容也不為過。
顯然秦國的勝利不是輕鬆愉快的,整個過程也傷亡了20萬人,所以更不可能網開一面把40萬趙軍放走了,戰士們都等著透過敵人的鮮血來邀功升官發財呢,而且一下把這麼多趙軍主力逼入絕境這樣機會太難得簡直可遇不可求,尤其當時趙國算是秦國最大的競爭對手,怎麼可能把全國折騰一遍後突然善心大發把人放走前功盡棄?
第四:坑殺趙軍才能達到戰爭目的
地球上所有生物都遵守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如果你想更好的生存就必須足夠狠,沒必要去同情弱者和競爭失敗者,把投降的趙軍全部消滅不僅一勞永逸解決了很多問題隱患,還基本消滅了一個嚴重威脅自己生存發展的對手,更提升了本國計程車氣和自信且震懾了其他對手可謂一舉多得。
當然如果從文明社會的人道主義來看,這樣的行為就是變態的反人類了,白起最終也沒落得好下場,還被秦王下令賜死本來他很不服氣,思索片刻後說長平之戰自己使詐坑殺40萬趙軍的行為就足以至死隨後拔劍自刎,可想而知白起面臨的心理壓力和輿論也是空前的。
可是在戰火紛飛的亂世之中生存都是大問題,又哪有那麼多仁義道德人性可講呢,這點我們是無比幸運的,因為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年代,不對!應該是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度。
-
5 # 煮酒論古今中外史
沒糧食養他們。等於秦趙加起來的兵要吃飯,秦趙對抗三年國內糧食基本沒了,一天幾十萬人要吃飯你想想這糧食的消耗速度,更何況當時糧食的生產力。
放回趙國的話,後續軍隊推進又要再來一次對抗,是你你願意再來一次地獄模式難度?
收編的話,你敢把40萬人放自己家裡嗎?等下來個一呼百應,家裡到處滅火你受得了?這要是收編軍隊發兵器,秦國大機率直接無了。
封建時代,人口是非常重要的因素。耕田,戰爭都是必不可少的,如果能吸收,秦國肯定不會殺的。
-
6 # 白斬雞球評
現在拍的大情婦搞的大殺神白起那麼美化。別人可是戰國第一殺人王,戰國時期一半的戰死人頭都這大神弄的,你擱這說殘忍??在秦統一中國之前,諸侯國與國之間人的分隔是很明顯的。你一下俘虜那麼些人,別說打了三年仗秦趙都供不起這麼只大軍從戰場上撤下來吃飯的問題。放了化流民又是新生戰力,強拉回國這關押歸化也得把秦給耗死。宰了一了百了,直接達到削弱趙國的目的。可惜沒讓他乘勢一舉攻下邯鄲,不然趙國早亡幾十年。李牧也別混了,在秦國當奴
-
7 # 土豆旮瘩
沒東西吃!當時不光趙軍沒吃的了,秦軍也沒糧了,就算趙軍不進攻,拖不幾天秦軍也熬不住了,也得決戰!
都己經掏光各自國家的家底了,而且軍中糧食雙方都不夠自己用一月的,怎麼辦?當時秦軍能選的就以下幾個:一殺俘;二舉國養戰俘然後國家被拖垮;三釋放俘虜;四等俘虜餓慌了拼死一擊。
實際上只能殺俘!秦養不起40戰俘,養半個月都夠嗆。釋放更不可能,雙方己經結了死仇,放回去資敵?也不能等戰俘餓慌了反抗,所以能選的不光是殺俘,而且得趁早
-
8 # 對你何止一句喜歡
長平之戰最終以白起的勝利告終,趙括被秦軍殺死,40萬趙軍全部投降。白起為了防止降卒暴動,做出了不可思議的決定,只留下240名年幼的人回國報信,剩下全部坑殺。剎那間天搖地動,七國震驚,這也為白起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縱然一生戰功無數,但是殺降卒40萬,成為了白起萬口難辨的罪證。
長平之戰後,白起欲乘勝追擊攻打趙國都城邯鄲。但是趙國也使出了反間計,範睢害怕白起的功勞超過了自己,就勸秦昭襄王和談。白起被召回大失所望。一年後秦王讓白起再次攻打趙國,白起以錯過戰機為由,拒不出戰。秦王派王陵出兵攻趙,大敗。於是又請白起掛帥出征,白起斷然拒絕認為出兵必敗。秦王不聽,強行派兵出征,被趙楚魏三國聯軍大敗。白起不免自鳴得意,認為秦王不聽他的建議,才導致失敗的。此話傳到秦昭襄王耳朵裡,秦王大怒,就派範睢親自去請,但是白起倔強如牛,死不從命。一個將軍,既然不能為王所用,只能為王所拋棄。
公元前258年,白起被削爵,降為士兵,遷
居他鄉。在離開咸陽城十里外的杜郵,白起接到了賜死的昭命。白起大呼:“我有什麼樣的罪過,要落得如此下場,也許我本來就該死,趙軍40萬投降,我卻欺騙他們,活埋了他們,我確實該死”。於是舉起寶劍刺向了自己。
在歷代後人眼中,白起都是以“殺神”的形象存在,但是想當年,他的軍事才能無人能及,戰國時期真正的“戰神”,秦國最終能一統天下,和他的赫赫戰功分不開。他的死也許是他性格的缺陷造成的悲劇。
-
9 # TerrorRambo
白起是戰國時期殺敵最多的名將,據說有百萬之餘,字“人屠”。
戎馬一生,最著名的當屬長平之戰,打完後襬在白起面前的可是40萬戰俘,不是4萬,這麼大規模的戰俘,40萬張嘴要吃飯,秦軍規模60萬。
一共100萬人的吃飯問題要解決,咋整?難道給趙國說把糧食運過來,你們的人沒飯吃了?要不40萬人給你們放回趙國吃飯去?
這仗打到最後,人吃人都有,哪還有糧食。
白起說臥槽,這問題特麼咋解決,打贏這仗我們也損失了幾十萬人,放回去這不是搞笑麼,這直接殺也太費勁了,40萬頭豬殺起來都難受,更別說40萬人了。最後想了個辦法,20萬人挖坑埋了另外20萬,然後10萬埋10萬,5萬埋5萬,後面的就好解決了,最後把年齡太小的放回去了些。
白起面對的問題是個死局,除了殺沒別的辦法
回覆列表
白起坑殺四十萬已降趙軍從道義上講是極端錯誤了,但是放在戰國末期的歷史背景下又是不得不做的事。秦趙長平之戰已經耗盡了兩國國力,此時的四十萬已降趙軍就是燙手山芋,繼續關押沒有糧食供養,釋放回去又是趙國繼續與秦國作戰的有生力量,所以白起才在秦王的默許下殺了四十萬趙軍,這對白起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他是秦國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