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的悸動
-
2 # 科創電影
字有點多
在各色爭議聲中,終於決定親眼看看這部電影。看完後感想如下:
1、電影的缺陷皆源於這是一部根據真實人物所拍的傳記片,編劇過於尊重史實乃至縮手縮腳。
2、影片的缺陷來自編劇,優點來自導演。冤有頭債有主,大家要找對人。
演員不斷的打破螢幕間隔的間離式敘事手法招致很多人的批評,我並不覺得這是問題。同樣是“被嫌棄的一生”,中島哲也在《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玩得嗨多了:音樂劇、舞臺劇、MV、剝洋蔥式非線性敘事結構...你不會覺得《松子》難以理解,甚至覺得很好看。同樣,我不覺得《黃金時代》非線性敘事結構難懂,當然“去高潮化”的拍攝手法使其並不"好看"。為什麼你能接受《松子》的表達方式而不能接受《黃金時代》的表達方式?因為《黃金時代》的傳主是真實人物,編劇乃至觀眾潛意識中拒絕用過於“誇張”的表達方式。
我所不滿的在於編劇過於謹慎。整部電影象影像化的“親朋好友憶蕭紅”,幾乎每個角色的每句臺詞都有出處,可見編劇的確在蒐集資料方面下了大功夫。當角色們念出臺詞或者對著鏡頭講述時,我甚至覺得螢幕下方會出現“XXX(人名),《XXXXX》(回憶錄書名),XX—XX頁”的字幕。越是知名的人物越尊重史實,這點在魯迅身上體現得尤為明顯。他的臺詞完全是文字式而非口語化,聽著這個“人物”大段大段說出文章中的“臺詞”,這種處理方式我覺得“過了”。
編劇事無鉅細的客觀的描述蕭紅何年何月在何地作了何事,但是他忘了最關鍵的一點:蕭紅為什麼這麼做?或者更進一步:蕭紅是怎樣的女子?這才是很多非蕭紅迷關注的事。我說我想去看《黃金時代》,親友不屑的說:“蕭紅的電影有什麼好看的?”言外之意自然指她身上的“破事”。而我想了解的並非那些“破事”——雖然這些“破事”很具傳奇性——而是蕭紅這個“人”。很遺憾,這正是影片的缺陷。它忠實的表現蕭紅作為,比如她依附於各個男人,她對“政治”的抗拒,卻忽略了她的所思,即人物動機。為何她這樣做?影片語焉不詳。《松子》雖然戲謔,但對人物動機的挖掘相當深入。松子童年缺愛,因此一生尋愛,這使觀眾能對角色有代入感——有趣的是,很多虛擬傳記片都將人物動機歸結為家庭和童年,比如《公民凱恩》。而蕭紅,我們知道她父親對她不好,這在片頭片尾略為提及,但透過影片,我們找不到根源動機。如果你是蕭紅粉絲,對其經歷感同身受,自然能分析其動機;但我不是,透過電影我沒看到我想了解的內容。
這使《黃金時代》夾在兩頭不討好的尷尬境地:不接受其敘事方式的(這其中可能包括蕭紅迷),覺得這電影裝逼且難看;接受其敘事方式的,覺得不夠深入、流於表面。歸根結底,如前所說:這是真實人物的傳記片,編劇不敢表露其態度,因為這可能會招致不同意見者的批評。所以他儘量客觀、尊重歷史,不越雷池一步。如果編劇大膽一些,乾脆用《天鵝絨金礦》的表現手法:影射,真實人物與虛構人物、真實經歷與虛構經歷夾雜在一起,拍攝手法更隨心所欲。觀眾對傳主感興趣?看完電影自己去查資料吧!
作為一部帶有強烈編劇印記的電影,許鞍華作為導演是否好選擇?我個人認為,在技術方面,許鞍華無可指摘。影片節奏舒緩而不拖沓,結構紮實而不鬆散,一些剪輯段落頗有亮點,可見導演的基本功。許鞍華甚至忠實複製了劇本的疏離態度。在三個小時的觀看過程中,我沒有走神。採用非線性敘事結構的中中國產電影不多,《黃金時代》是一個良好嘗試。如果將劇本交於其他導演之手,可能呈現效果更差。不過對於可以預見的票房失敗,身為導演的許鞍華將會揹負主要責任,令人惋惜。
就像《一代宗師》的野心並非《葉問傳》,《黃金時代》也並非聚焦於蕭紅一人。但由於上述問題,出場人物猶如一個個紙片,我們看見他們的經歷,聽見他們的言語,但他們究竟是什麼人?我們不知道(《一代宗師》中,王家衛好歹透過那麼多“金句”把人物立起來了)。也許蕭紅的經歷於你心有慼慼,你會由於自己與蕭紅的相似經歷與處境,而將自己的情感代入電影中的蕭紅。但這並非電影展現於你的。編導選擇“不表達態度”,這也算是一種態度吧。
我所在的影院,《黃金時代》一天排片三場。我看的那一場上座率大約六成,期間溜走了幾名觀眾,退場人數並不多。《黃金時代》於我有所觸動,我可以給它三星至三星半。
-
3 # 就是個2b
片子拍得很嚴謹,片中的場景故事以及臺詞,大都是有出處的。製作方抱著對歷史的敬重,客觀地講述了蕭紅悲慘的一生。沒有八卦——比如沒說蕭紅與魯迅的感情,沒有擅自改編,看過太多將對歷史娛樂化的片子,再看這樣的認真還原,怎能不讓人心生崇敬和感動。採用娛樂的手法的話,可以不用拍得那麼辛苦,可以馬馬虎虎,可以似是而非,很多觀眾還願意買賬,實在是一個討巧的路子。更何況倘若要八卦,在蕭紅的人生故事中是不缺少這樣的元素的。在這一點上,我發自肺腑地要對其點一個贊。陳寅恪曾說,對歷史要有“瞭解之同情”,我覺得這個影片做到了。影片只有講述,沒有褒貶,並且對有些可疑的素材——比如端木蕻良與駱賓基的說法分歧較大的——是有取捨的,此外來自誰的回憶和講述,片中也做了清楚的說明。此前看報道,《黃金時代》試映,獲二蕭後人肯定。我還不以為然呢,是不是在造勢了?蕭軍先生的外孫話劇導演楊申說:“很用心的影片,熟悉他們(主人公)的人一看便知其下的功夫。”現在看來,誠哉斯言!
-
4 # 老劇回憶錄
《黃金時代》這部電影是由湯唯、馮紹峰、王志文、朱亞文、黃軒、郝蕾、袁泉等主演的電影。整部影片以民國時代為大背景,以民國傳奇女作家蕭紅特立獨行的人生以及愛情經歷為引子,塑造當年一群意氣風發的熱血青年,還原了一個充滿自由理想、海闊天空的時代。
在電影院看的時候觸動很大,真沒想到看這樣的情節劇也能感動的渾身散架。三個退伍軍人返鄉後的不同遭遇,臺詞精妙,表演動人、三份戲組合的恰到好處。其實能想到這裡的都有,融入不回以前的生活,接受不了身體的殘疾等等。
整部影片,敘述有耐心,細節處理的也非常好,但對戰後返鄉軍人處境的描摹有點小心翼翼,不敢戳破什麼的童話,現實哪會有如此甘美、順遂。唯一給軍人制造痛苦的反面角色竟然是一個不守婦道,欠缺淑德的妻子形象。女性角色的設定不是意淫出來的王寶釧式的模仿樣本,就是社會的替罪羔羊!
建議大家看看,挺深入人心的一部劇。
-
5 # 海陸豐一家
我在一本雜誌上看到過別人以黃金時代命名的文章,所以一直想有機會能夠看<黃金時代>這本書,可是我看到後........我是個17歲的女生,並不想成為所謂知"性"的女生,<黃金時代>第一篇就讓我足夠震撼,不過剛開始我還是想要堅持看下去,可是越看就越覺得很黃色,最後實在不想看到那些字眼就停了下來,然後跳到<三十而立>重新讀,但是卻不免又雜著.....性這種東西在王二身上未免過於頻繁.這人究竟是個怎樣的人呢,內心深處的猥瑣嗎?我沒有看完,在第一篇後抽了些內容讀,性在書裡出現的頻繁.不知道大家為什麼給予這部小說這麼高的評價,現在我停了下來,不準備繼續閱讀...大概這本書不適合我看.想聽聽大家的想法...
-
6 # 知非Blue
這是由朋友敘述建構而來的女人蕭紅。看完《黃金時代》後,我想,它既不象宣傳海報上拍得那麼美輪美奐,也不象另一些人批評得那麼不堪。平心而論,在當下的中國影壇,它確也算得上一部有追求、有情懷和有水準的藝術電影。由朋友們講述的那個蕭紅,倔強、執拗、軟弱、神經質、受到疾病困擾、對養育孩子沒有責任感,一生經歷傳奇,結局令人扼腕。這是一個有生活氣息的、年輕的、不諳世事的蕭紅,一個讓很多人猜不透的女人。
電影為觀眾留下了許多疑惑。比如,作為現代文學教父的魯迅為何會對年輕的二蕭如此看重?蕭紅為什麼要執意離開蕭軍,一意孤行?蕭紅為什麼會被當時的很多朋友尊敬、幫助和愛護?蕭紅死後為什麼會令那麼多人念念不忘,被大書特書?——難道僅僅因為她傳奇而悲慘的一生?看完一部傳記電影,如果普通觀眾不瞭解傳主身上的非凡特質、對傳主的選擇完全不能認同和理解,未必全是觀眾的欣賞能力,也可能因為電影的表現能力。一部傳記電影有義務在忠實史料的基礎上呈現作家的一生,但也有責任使讀者去進一步認識和理解這位作家對於文學及人類的貢獻。對於後一要求,《黃金時代》顯然力有不逮。
在當年,二蕭被魯迅看重的原因是什麼?難道僅僅因為他們熱情洋溢的來信嗎?這是看《黃金時代》時第一個困惑。可惜電影沒有給予有力的說法。
魯迅與二蕭之間自然有情誼,最初相助,一為文學,二為家國。魯迅看重二蕭的文學才華,為二蕭的第一部著作寫序並幫助出版,二人也因魯迅先生的推薦而為文壇矚目。魯迅對二蕭,有知遇之恩。另一個原因也在於,二蕭是來自東北的青年。他們作品中有東北人民的生活情狀,魯迅希望透過這些作品而使當時的讀者關注東北淪陷。魯迅對蕭紅尤其欣賞,他對她《生死場》的評價是“力透紙背”,有“越軌的筆致”;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也預言,在未來,蕭紅將取代丁玲,正如丁玲取代冰心一樣。以上種種資訊,電影並沒有給予充分交待,因而,我們只看到坐在魯迅家無所事事的蕭紅而沒有認識到這兩位作家有著相近的文學追求。
如果把電影中講述者們放在一起會發現,大概除了許廣平、白朗之外,他們中大部分人都跟蕭軍關係更好,更認同蕭軍的立場。在當年,那些認為蕭紅寫作有問題、認為蕭紅寫作不如蕭軍的其實也是這些朋友。那麼,在蕭紅死後的講述中,這些人的敘述有沒有基於他們立場、人際關係及審美趣味而導致的對蕭紅個人生活選擇上理解的偏差?主創是否應該有辨析?
電影中,二人分手的重場戲裡,蕭軍是擔當的,端木是畏縮的,蕭紅是執拗的,朋友們是遺憾的。仔細想來,這些印象都是全部出於蕭軍及朋友立場。並不全面,也不一定是事實。大概是由於演員,原本有武夫氣質的1米6的蕭軍被塑造得高大、Excelle,平白獲得了很多同情分,出軌都出得都理直氣壯。順著這位男一號的眼睛看去,蕭紅的發脾氣、不高興以及最後分手的情節實在象“作女”。對蕭紅有此等理解的觀眾並非少數。這並非觀眾的問題。
電影並沒有明確給出,年輕的蕭紅有她無數的苦楚。生完孩子後就被婦科病纏身,血流不止,一生都身體衰弱,這是二人夫妻關係不睦的導火索。除了電影表現的,蕭紅早年就曾因家暴出走,蕭軍朋友都冷淡視之,使她無路可走,只得再次回到蕭軍身邊。這在蕭紅的文字裡是有記載的。許多資料顯示,在蕭軍及朋友圈裡,蕭紅只會寫幾筆散文並不會寫小說,很消極,文學成績也並不如蕭軍。對蕭紅文學創作的輕視也一直持續到蕭軍晚年。作為作家,蕭軍至死不能理解八十年代後為何有那麼多人喜歡蕭紅的作品。蕭紅並不按當時寫作套路寫作,也不為時代要求和宣傳而作。這是二蕭文學理念的巨大分歧,這是志不同道不合。
如果一個女人的丈夫家暴,出軌成習慣,同時也並不認同她的創作理念和精神追求,對她所做的一切不屑一顧,她有何理由和他在一起?在蕭軍形象處理上,電影給出的資訊是曖昧的,有意遮掩其不堪一面,何以如此?
有關蕭紅的回憶中,聶紺駑的談話可信性很高,蕭紅提到她對於魯迅精神世界的理解,談到魯迅小說,這些認識都讓聶感到震驚和佩服。在那個場景裡,在文學層面上蕭紅是強大的和自信的。可惜,電影裡卻只引用了聶紺駑象導師一樣鼓勵蕭紅要向上飛。螢幕上,聶紺駑在二蕭分手後有個說明,二蕭從此再沒見過面,並補充說蕭軍後來跟王德芬結婚,一生相守,生育了八個孩子。這話說完,影院裡驚呼一片。補充動機何在?是暗示觀眾,蕭紅離開蕭君是錯誤的選擇?王追隨蕭軍一生固然是事實,但蕭軍後來也多次出軌並使一位女大學生生下孩子。在事實面前,電影裡卻出現這個說明——這樣的交待何其諷刺,這樣的立場何其令人遺憾。
在蕭軍的朋友圈看來,端木膽小而不值得愛,那麼順著這樣的邏輯,蕭紅何以選擇端木,而駱賓基為何會給予蕭紅那樣深切的照顧電影也都一筆帶過。對於蕭紅傳記而言,這是粗暴而不負責任的。因為蕭紅生命中不僅僅只有蕭軍,她的選擇在當時也有她的道理。電影對端木的文學成就隻字未提,除卻為人處事,端木的文學成就也未必遜於蕭軍。只介紹端木為人而忽略其文學成就的作法,是不客觀的,對蕭紅與端木的婚姻也是不尊重的。事實上,蕭紅是因《生死場》、《商市街》成名後成為當年一代文學青年的偶像,而端木與她的文學氣質相近也對她頗為仰慕,這是兩人走到一起的前提,而駱賓基則是蕭紅的讀者和仰慕者。電影中這些資訊並未得到足夠呈現。而這對塑造作家蕭紅的形象極為關鍵。
另一面,關於丁玲的呈現則有過度之嫌。單純堅強樂觀的革命女性只是電影的一廂情願,而且《黃金時代》似乎對丁玲過於偏愛了,她甚至被拿來作為一面鏡子,比照蕭紅的蒼白和軟弱和不堅定。去與不去西北,並不意味著蕭紅必然離世。這種推論,過於膚淺和簡化。
梳理由蕭軍主導的話語系統,整體理解一個作家蕭紅,不難發現一個簡單事實:在1931-1941年間,蕭紅共寫了一百多萬字的作品,一年十萬字,這對於這位疾病纏身、懷孕生子、貧寒交困、備受情感糾葛的青年女性何其不易。而且,在她最後三四年和端木生活的時光裡,她寫下了《呼蘭河傳》、《小城三月》、《馬伯樂》(未完成),這是她一生中創作最為旺盛的時期。離開西北並不意味著她不關心國事,在武漢以及抗戰爆發後,蕭紅也有關於民族興亡的作品——她沒有在革命第一線,並不證明他們沒有家國情懷。她當然支援抗戰,但同時也認為作家寫作終究是對著人類的愚昧和苦悶,她只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個沒有文學生活的蕭紅
跳出“朋友們所說”的視角會發現,作為作家,蕭紅有她的超越時代的一面,她之於現代文學的意義在於“獨具我見,不合眾囂”,她寫作的獨特性恰也是當時她的伴侶、她的朋友們所不能理解的。
忽略了講述者們的理解力和傾向性,對於文學意義的蕭紅沒有足夠的理解力,這是《黃金時代》最致命的侷限。因而,儘管看起來電影在追求真實和史料蒐集上下足了功夫,眾人的穿插講述也自有效果,但由蕭軍朋友們拼湊出來的蕭紅卻蒼白而令人迷惑。
作為作家,蕭紅大部分時光難道不是在寫作嗎?在疾病中、在飢餓中、在奔波中、在痛苦中。電影中關於這些場景很少。這是一位對大時代和卑微個體一視同仁的作家,這樣的選擇和追求,是需要受到尊敬和重視的。蕭紅的寫作在當時影響如何,年輕人如何讀她,同行如何評價她,她如何無視批評執著寫作,全是空白。當別人不能理解她的很多所作所為時她也是被動的和失語的。電影中,只呈現的是眾說紛紜的蕭紅罷了。但那個風暴中心的人,從不為自己解釋。於是,我們只看到了疲於奔命不斷抽菸不負責任的蕭紅,只看到一個跟大時代選擇背道而弛天真地要“找死”的蕭紅,卻看不到她有她的想法,她的特立獨行並非全無意義。甚至你在電影裡都看不到這些文學青年們在一起討論文學,在電影裡,我們甚至沒有看到她的書出版的場景,而這也是她維持生計的方式之一。可是,對於一個作家傳記片,這些鏡頭難道不是必須的嗎?
如果我們的史料不囿於蕭軍朋友圈,那麼我們還會讀到蕭紅當年的其它朋友對她的評價和紀念,茅盾先生在蕭紅去世後為《呼蘭河傳》寫下的序言,詩人戴望舒在蕭紅墓前寫下的詩篇:“走六小時寂寞的長途/到你頭邊放一束紅山茶/我等待著長夜漫漫/你卻臥聽著海濤閒話”。在蕭紅死後,有無數傳記和悼念文字出版,每年都有萬千孩子誦讀她的作品……一個文學層面讓無數同輩後輩深切尊重的作家,一個生逢亂世命運坎坷的青年,當這兩個形象合而為一時,才是完整的蕭紅,也才是今天為何那麼多人紀念和心痛的原因。
《黃金時代》完整還原了蕭紅作為普通人的一生軌跡,卻忽視了她在有生之年所進行的精神跋涉和她的文學成長軌跡;在對民國大時代的想象中,《黃金時代》還原了革命青年的熱血和朝氣,但卻對抗戰時期民國知識分子的自由選擇沒有充分認知。看許鞍華和李檣滔滔不絕的訪問以及各種宣傳,原以為這是一部充滿想象力和理解力的創作,卻不是;《黃金時代》完全可以在塑造蕭紅和民國知識分子方面完成得更好,可惜它沒有。
-
7 # 嘉倫兄
首先我覺得這部電影確實是一部非常值得探討的電影,因為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他能夠看到的是導演想要表達的不同的東西。
蕭紅
在此之前,其實我並不是很瞭解蕭紅這個人,對於那個年代,我一直都抱著一種比較否定的態度,所以我覺得很開心,能夠看到這部電影,因為,這部電影對於較真的,習慣於思索的人來說,已足夠引起興趣,去了解蕭紅這個人。去了解那個時代滾滾的浪潮中獨樹一幟的女性文人,是以怎樣的狀態在面對人生中十之八九的痛苦。
魯迅
很多年以後,我才拿起了那些民國的書,我才能夠去接受那個年代,嘗試著去理解那個年代的美和鋒利,等到學會思考了,沿著文字的脈絡梳理先生的語言,卻發現,先生的尖刻是明顯的,會引起精神緊張的,但是內裡又是溫和的,包容的。讓人如見到一位德高望重的學者一般,發自內心的尊敬和嚮往。
黃金時代 所以在這裡我必須要說到電影裡面所刻畫的這個魯迅,對於這些上學的人來說,魯迅應該是非常熟悉的,《黃金時代》中對於先生的刻畫幾乎是一板一眼。說實話演員本人有一種小市民的觀感,但是從演技來講,還原的非常不錯。當年讀書的時候,印象中的先生,與電影中數個鏡頭亦有很高的重合度。看完電影再去讀《回憶魯迅先生》原文,不禁又流出淚來。
總結
總的來說,我非常喜歡這位作家,作家眼中的作家肯定是不一樣的,那種特別生活化的東西,當他用電影的語言表達出來,有些人可能會覺得非常無聊,但我卻覺得非常的有味道,生活的味道。
回覆列表
美而不足,是我對它的評價。
演員的陣容很強大,湯唯對人物細節是很有表現力的,她的眼神語氣,她的肢體動作,她呈現出的靈氣讓我看到《色戒》中的驚豔感。電影的整體氛圍,文化環境都非常棒,那個年代純真的革命友誼,寫作者的情懷、使命和思考,艱苦歲月裡的生活掙扎都具有非常高的帶入感,屬於那個時代的氣息簡直是撲面而來。
導演的技法也很棒,不同時間段的回憶穿插,不同人物對於蕭紅的陳述,整個片子於是有一種宛如閱讀傳記的感覺,這是一部像一本書一樣的電影。
同時這部片子也給我很大的遺憾感。對於歷史人物,是否是由於過分謹慎而失去了探求真實狀態的他們的慾望。為了歷史人物而歷史人物,是我不怎麼喜歡的,客觀存在的,作為影視藝術而又不得不存在的東西。
這也許是社會價值觀的一種導向。人們不能接受德行不好的偉人,他們之所以為偉人,他們一定是站在道德的高點,他們作為偉人的道德意識得讓我們敬佩,尊敬,和無限崇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