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老三榮

    說到今天的印度,那不得不說它的前世今生。從歷史上講,在英華人沒有到達印度之前,印度只能作為一個地理範疇而存在,並非一個國家。而今天的印度之所以成為一個國家,更多的是得益於英國的殖民統治。

    實際上,在英華人到達印度之前,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就已經在印度有了自己的領地;但隨著這兩個國家實力的衰弱和英國因工業革命的崛起,二者之間的綜合實力呈現“此消彼長”的態勢,英國最後乾脆把西班牙和葡萄牙驅逐出印度大陸。

    英國殖民統治印度大致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757年——1849年。這一階段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模式主要是透過“東印度公司”來實施。可以看出,當然英國對印度的定位是把其當作工業發展的原料產地和傾銷的市場,並沒有納入“大英帝國”的國家戰略。當然了,這就決定了英國對印度的統治方式較為鬆散。

    第二階段是1849年——1947年。隨著英國對印度侵略的加深,印度各地的王公貴族紛紛破產,從而加劇了英國和王公貴族之間的矛盾,各地區起義不斷,嚴重威脅到了英國在印度的利益。

    為了加強自身的既得利益,英國不得不改變策略,通過出兵鎮壓印度王公貴族的起義,廢除了“東印度公司”,直接從英國本土派出高官到印度任命總督,從而加強了對印度的管理。

    直到二戰結束後的1947年,“蒙巴頓方案”的誕生,印度大陸大致被一分為二,印度和巴基斯坦這兩個自治領地誕生,預示著印度脫離英國取得獨立的權力,但印度真正建國的時間是1950年1月26日。

    從1757年到1950年,英國對印度的殖民統治時間將近200年,在這一期間,英國大肆掠奪,印度爆發了不少反英鬥爭,英國在印度也沒少犯過暴行,鎮壓屠殺印度人的事件也比比皆是,但獨立後的印度為何還保留在“英聯邦”裡,還把十惡不赦的宗主國奉為神明呢?

    從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來看,英國統治了印度近二百年,暫且不說印度在這一期間給印度人造成了多大的傷害,掠奪了多少財富,但我們不可否認的是英國殖民印度的另一個事實是——給印度帶來了現代文明,把印度從原始落後的狀態拖入文明社會。

    【1】幫助印度實現了國家的統一。對印度歷史有所瞭解的朋友都知道,歷史上的印度並不是一個國家,而只是一個地理範疇。在長期的歷史中,都是由信仰印度教及伊斯蘭教的眾邦國組成的地理概念。

    只是由於英國的到來才慢慢改變這一封閉的狀況,透過近二百年的殖民統治,才從形式上統一了印度各邦。要是沒有英國勢力的介入,任由印度大陸演化,可能再給印度100年時間也難以實現像今天的統一。

    因而,不可否認的是,站在國家統一格局上看,印度之所以能成為今日的“亞洲象”,英國可以說功不可沒。

    【4】英國把印度拖入“工業化社會”。

    英華人當初為了滿足自身工業發展的需求,把印度視為自家的原料產地和傾銷產品的市場,於是在印度修建當時亞洲最大的鐵路網。然後到了後期,為了加強對亞洲其他殖民地的控制,印度成為了英國侵略他國的橋頭堡,越來越受重視,於是英國把工廠建立到印度去,這就是為日後的印度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3】讓印度與世界“接軌”

    今天印度人引以為豪的一件事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由於英國近二百年的殖民統治,推行英語教育,因此給印度人留下了英語這一文化遺產,方便了印度人與西方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從而獲得西方的認同感。

    【4】給印度帶來了“政治民主”。

    印度自獨立後,可以說全盤繼承了英國的政治制度及社會各方面的管理手段,他們自認為其所謂的民主制度是最適合印度的統治秩序。因此,印度自稱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人權得到充分的保證。

    當然,正是由於這種不加以區別的全面的“拿來主義”,導至印度的社會改革的不徹底,給今天印度的發展留下無窮的隱患,阻滯了它的前進步伐。

    總而言之,今天的印度人不僅不仇視曾經給他們帶來無盡災難的英華人,反而持一種感激的態度,這對於常人難以理解。但也從側面說明了印度人的一大優點:像“印度國父”聖雄·甘地一樣,以一顆包容之心,重新理性審視歷史,無論曾經有多痛,只要懂得放下,才有未來。

    或許,這就是印度人不埋怨、不仇視英華人的原因吧!對此,你怎麼看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操的主要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