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捕風plus

    想什麼呢,這就是騙局。另外算一算也知道,6.5萬億枚Luna,如果一枚1美元,那就是6.5萬億美元。2021年,美國聯邦財政收入是多少?4萬億美元。也就是說,一串數字價值6.5萬億美元,那就相當於美國一年半的財政收入了。你覺得這可能嗎?

    印度GDP也才2.9萬億美元,而GDP是一年內所有社會生產的總值,6.5萬億美元相當於14億印度人白乾兩年,還包括印度所有固定資產的增值。想一想可能嗎?

    現在有多少Luna一樣的虛擬幣,每天冒出來的不計其數。就好像騙局一樣多。本質上就是“跑得快”的遊戲。

    另外比特幣等虛擬幣是什麼時候出現的2009年。之前發生了什麼?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以,這玩意到底是怎麼出來的?背後肯定有看不見的手在調控。

  • 2 # 萌新彩虹騎士

    虛擬幣從一開始就是個陰謀,是美國收割世界財富的陰謀。

    往小了看,炒幣就是“擊鼓傳花”,看最後爆雷在誰手裡。往大了看,這就是美國收割世界財富的一種手段。虛擬幣由網路程式產生,程式是美華人編的(中本聰是日裔美華人,給外界的感覺就像虛擬幣是日本人發起的),而國際網際網路也是歸美國管的,虛擬幣的源頭和渠道都在美國手裡,大家可以想像炒幣投入的錢都在誰手裡,而炒幣的人得到的只是網路上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哪天美國找個理由讓虛擬幣崩盤,那大量炒幣資金就順理成章的落入美國之手,就這麼簡單。

  • 3 # 有料TALK

    USDT與USDC是以傳統法幣為抵押的穩定幣,他們聲稱(僅僅是聲稱)毎在區塊上發行一個幣,就在銀行裡存入1美元,以此來保障幣價穩定在1美元。

    不同於 USDT 和 USDC , Terra 是一個演算法穩定幣專案

    Terra專案共發行了兩個幣,一個叫 UST ,一個叫 LUNA 。

    UST 是穩定幣, 1 UST 對標 1 美元。

    LUNA是浮動價值幣,作為UST的後備金庫。

    之間的兌換機制是: 1 個 UST 和價值 1 美元的 LUNA 幣( LUNA 幣價格不固定 )之間可以相互兌換

    舉個例子,當 1 UST = 1.5 美元時, 搬運工會花 1 美元買些 LUNA 幣,然後利用 Terra 的設定,換成 1 個 UST 賣出。這樣就穩賺了 0.5 美元,市面上的 LUNA 幣數量減少,價格上漲; UST 逐漸增多,價格開始下降。

    反過來,當 1 UST = 0.5 美元時,搬運工就會花 0.5 美元買下 1 個 UST ,再利用相互換的機制,兌換成價值 1 美元的 LUNA 幣賣出,也是穩賺 0.5 美元,同時市場上的 LUNA 幣數量增多,價格下降; 而 UST 的數量會減少,價格漸漸上漲。

    於是就利用這種演算法,依靠套利者之間的搬運, UST 的價格就能一直穩定在 1 美元左右。在幾乎 0 抵押的情況下, UST成了僅次於 USDT 和 USDC 的第三大穩定幣

    為了讓 UST 更火熱,專案方還整出一個名叫 Anchor 的協議,大概意思就是說把 UST 存進去,能給你 20% 的年化收益。

    隨著 UST 越來越火, LUNA 幣價格暴漲, 1 個 LUNA 幣從零點幾美元,最高漲到了 100 多美元。

    但質疑的聲音也漸漸開始出現,畢竟其他穩定幣,好歹有在銀行存了美元裝裝樣子,而 UST 和 LUNA 完全就是靠左腳踩右腳螺旋起飛,完全是無根基的空中樓閣,幣價的上漲和穩定都建立在大眾對專案的信心上。

    然而幣圈的一些大鱷早已盯上Terra專案,準備獵殺這個ust穩定幣王國。

    因為Anchor 協議的宣稱的高回報率,市面上絕大多數的 UST 都被存了裡面,甚至很多人不惜用好幾倍的槓桿,借錢存進去。

    而美聯儲宣佈加息,在緊縮型貨幣的貨幣政策下,無論是無論是股市還是幣圈都是一片哀嚎。

    這時獵人們出動了。

    從一個新地址,突然拋售出了 8400 萬美元的 UST 開始,多個大戶開始瘋狂拋售 UST 。由於大部分的 UST 都被存在了 Anchor 裡面,市場根本就沒多少 UST 在流通。

    大戶們這麼一砸,突然有些氾濫的 UST 便開始貶值, 1 個 UST 開始不值 1 美元了。

    這時,把錢存在 Anchor 的使用者們開始坐不住了。

    因為在 UST 價格下降時,那些開槓杆,借錢來拿 20% 年化收益的韭菜們開始爆倉。

    爆倉流入市場的 UST 越多, UST 的價格就越低,價Grand SantaFe低爆倉的人也就越多。

    按照計劃,這時候大量的套利者會開始購買 UST ,兌換成 LUNA 套現,從而抬高 UST 的價格。

    但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在美聯儲加息造成的市場恐慌和 UST 兌換的雙重壓力下, LUNA 的價格開始急轉直下,直到 LUNA 的總市值,甚至小於了 UST 市值。。。

    UST 和 LUNA 市值一倒掛,就說明總有倒黴鬼手上的 UST ,是換不成 LUNA 套現走人,一時間對 LUNA 的擠兌就開始了。

    越擠兌, LUNA 就越不值錢,市場就越恐慌, UST 是作為基於 LUNA 的穩定幣,也越不被看好, UST 就越不值錢,而 UST 價Grand SantaFe低,又說明兌換成 LUNA 越有利可圖,於是又需要去擠兌。。。

    原本牛市 LUNA 和 UST 直接的左腳踩右腳憑空起飛,在這次事件中就成了死亡雙螺旋,加速下跌。。。

    截至目前,luna從最高點的119美元已經跌至0.00011美元。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你在最高點買入價值119萬美元的luna,

    而到此時,你的賬戶的luna的價值只剩下11美元。

    是最高點的十幾萬分之一。。。。

    所以,不論是有法幣抵押的穩定幣,還是luna這種演算法幣,以及BTC等各種虛擬貨幣,本質上都是各種資本割韭菜的工具,靠炒幣發家的只是極個別的,大多數的下場都是血本無歸。

    最後,見證了幣圈太多暴富和暴雷,總結一句話就是

    珍愛生命,珍愛錢包,遠離炒幣

  • 4 # 養基發財

    不可能的不要痴心妄想了。

    先了解一下虛擬幣的鼻祖比特幣,誕生的背景。是2008年次貸危機,美聯儲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大量放水,試圖透過超發貨幣刺激美國經濟。為了對抗傳統金融,才有了比特幣這種,而限定2100萬枚的總量是對政府濫發鈔票無聲的抗議。其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總量恆定,不會超發。

    而LUAN幣不講武德,透過不斷增發現在已經達到270億,而且還在不斷增發中。超發程度遠遠遠遠超美聯儲。

    回顧一下歷史,抗戰時期法幣巨量超發,1936年的時候,當時100法幣能買兩頭牛,到了1942年買兩隻雞,到了1948年時100法幣就只值4粒大米了。無論是虛擬幣還算傳統貨幣,超發都會帶來貶值的結果。

    最後奉勸一句千萬不要對LUNA幣抱有希望了,它已經沒了虛擬幣的初衷了。真的只是一個數字了,沒有任何價值,切勿投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讚美玫瑰花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