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252587077498
-
2 # 範
己亥雜詩第九十六篇原文是用繁體字來書寫的文章。此文中能用繁體字來書寫的字有:雜、詩、九、十、六:雜的繁體是左右結構的雜。詩的訁字旁繁體寫言,詩應寫詩。九、六和十按照數字繁體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寫法寫作玖、陸和拾。因此,此文譯文為:已亥雜詩第玖拾陸篇。
己亥雜詩第九十六篇原文是用繁體字來書寫的文章。此文中能用繁體字來書寫的字有:雜、詩、九、十、六:雜的繁體是左右結構的雜。詩的訁字旁繁體寫言,詩應寫詩。九、六和十按照數字繁體壹貳叄肆伍陸柒捌玖拾寫法寫作玖、陸和拾。因此,此文譯文為:已亥雜詩第玖拾陸篇。
《己亥雜詩》第九十六首
少年擊劍更吹簫,劍氣簫心一例消。
誰分蒼涼歸棹後,萬千哀樂集今朝。
【箋說】
此詩描寫自己遇到靈簫前後的心境變化。
少年擊劍更吹簫,
首句寫道,我年少時就有“擊劍”之志,更有“吹簫”之情。
此句所寫,是龔自珍回想自己一生,自覺自己具有雙重的性情,從行為上來說,就是既喜歡俠客似的豪氣萬丈的擊劍行為,也喜歡仙人月夜清風的吹簫行為;這、從內心的性情來說,就是下句的既有“劍氣”,又有“簫心”。
龔自珍的這種自覺,其實早在二十一歲時的嘉慶十七年(1812)他就西湖之上填詞抒發自己的胸懷,就憧憬此種境界,詞牌《湘月》,並有小序曰:“壬申夏,泛舟西湖,述懷有賦,時予別杭州蓋十年矣。”詞曰:
天風吹我,墮湖山一角,果然清麗。曾是東華生小客,回首蒼茫無際。屠狗功名,雕龍文卷,豈是平生意。鄉親蘇小,更應笑我非計。
才見一抹斜陽,半堤香草,頓惹清愁起。蘿襪音塵何處覓?渺渺予懷孤寄。怨去吹簫,狂來說劍,兩樣銷魂味。兩般春夢,櫓聲蕩入雲水。
這種“簫”與“劍”的意象,經常出現於他的詩中。如此後,嘉慶二十五年(1821)二十九歲《又懺心一首》有句:
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
道光三年(1823),三十二歲《醜奴兒令》雲:
才也縱橫,淚也縱橫,雙負簫心與劍名。
此年的《漫感》詩也雲:
一簫一劍平生意,附近狂名十五年。
道光六年(1826),三十五歲的他在《秋心三首》中又寫道:
氣寒西北何人劍?聲滿東南幾處簫?
道光十年(1830),三十九歲時,他在《紀夢七首》詩的第五首曰:
按劍因誰怒,尋簫思不堪。
龔自珍在《己亥雜詩》寫此詩後,次年在《鷓鴣天·題於湘山舊雨軒圖》詞雲:
長鋏怨,破簫詞,兩般合就鬢邊絲。
排比起這些字句,可見龔自珍早就自覺以“簫”“劍”來描述和塑造自我的性情與文字寫作的風格,也就十分清晰了。
劍氣簫心一例消。
在回顧了自己的簫劍平生後,龔自珍想到自己現在辭官南歸,不禁又感到今不如昔了:我劍似的豪俠之氣,簫一般的幽怨之心,如今都一同地消逝了!
“劍氣”,劍的銳利光芒。常比喻豪俠之氣。南朝梁任昉《宣德皇后令》:“劍氣凌雲,而屈跡於萬夫之下。”
“簫心”,幽怨之心。常用來比喻文人的哀怨、悲涼的心境與文心。如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說:“橫笛短簫悲遠天”。蘇軾在《赤壁賦》中描寫洞簫聲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訴,餘音嫋嫋,不絕如縷。”
“一例”,一樣,同樣。宋胡中功《野燒》:“棗叢怕有芝蘭種,莫把芝蘭一例焚。 ”
首二句,是寫自己如今的心境已不同以往。那麼,我們不禁要問,那是如何的狀態呢?其實他自己早在《己亥雜詩》的第二首中就說過:“百年心事歸平淡”了。這樣理解,那麼第三句的“蒼涼”,第四句的“哀樂”就更好理解了。
誰分蒼涼歸棹後,
第三句說,誰想得到,我回鄉的船上,心境蒼涼——
“誰分”,誰料。唐杜甫《大曆三年春白帝城放船出瞿峽久居夔府將適江陵漂泊有詩凡四十韻》:“此生遭聖代,誰分哭窮途。”仇兆鰲注:“誰分,猶雲誰料。”
此句的“蒼涼”,可以形容環境,也可以形容心境,想來時在夏五月,用來形容江淮氣候環境,未免勉強;但形容龔自珍辭官回鄉,隻身南渡,“蒼涼”二字,還是恰當的。而且可說,“蒼涼”二字,在龔自珍此行中可說多時縈繞其心中,《己亥雜詩》詩中六用此二字,除此外還有:“簴蒼涼行色晚”(第十四首)、“冊府蒼涼六幕孤”(第五十五首)、“誰分蒼涼歸棹後”(第九師留守)、“野燒蒼涼悼達公”(第一百四十五首)、“座客蒼涼半酒醒”(第二百一十七首),可知龔自珍的心境卻是如此。
此一句,語意未完,需要連讀下句,才能體會出“誰分”的意料之外的含義。
萬千哀樂集今朝。
第四句接著寫出了很出意外的事:
“哀樂”,哀與樂。清顧炎武《路光祿書來感嘆成篇》詩:“中年早已傷哀樂,死日方能定是非。”
此句是寫,龔自珍的悲哀和歡樂,悲傷與喜悅,這些極端的感情交織在一起,今天同時來到。可見,此日的酒席宴上,靈簫的出現對於已心境“蒼涼”的他,是何等的震撼與衝擊!在他的心裡,已不知這是喜還是悲?是哀還是樂?或者哀中有樂,抑或樂中有哀?總之是使他“蒼涼”的心,不在“平淡”,而是分不清了是“哀”是“樂”,湧起了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