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達摩院蘇漂兒
-
2 # 豆豆公主j2dA
男人拉不下臉,開麻將館可不是一般人能幹的。女人出面湊局,打電話發微信,來不來的或者有些人說話不中聽,都無所謂,但換做男人就不一樣了,沒有面子,傷自尊。其實不但是開麻將館,面對困難和挫折男人的抵抗力遠遠不如女人,男人是鋼,女人是水。相比於男人,女人為人處世更加靈活,能開麻將館的女人,一般情商都夠用,所以湊局由女人出面比較穩妥。
-
3 # 葡萄爺爺
差不多八點鐘了,昨天深夜從貴州旅遊回來的老妻,正安逸地睡在十分安靜的空調房裡,我不想打擾她,為的是旅遊後的勞累。
“嘀玲玲玲”……,不用說,鎮上王大屁股打來的電話,這東西真是腦殼上插天線,訊息靈通呀,她家開了個麻將館,妻子也是常客之一,這不,爭奪生員來了。
房裡沒有動靜,俄頃,電話又響了起來,我躡手躡腳輕輕地開門,想把電話拿過來,剛一開門,妻子正在電話中說就來就來,只是還冒起床。電話那頭不知調侃了些什麼,妻子罵了一句,馬上來了。
我也打牌。什麼麻將撲克跑得快三吃一都玩,只是老了,既跑得不快又老是被人吃,得了一個尊稱:孔夫子的書包,所以便釣魚,空軍;便上網,小白。
那末任重道遠,把輸過的重擔交給妻子,期望她能不負重望贏了過來,這王大屁股頭小屁股大,一些精力全用在屁股上了,她雖為主人有時也只能湊桌,橫著良心死接她幾個“炮”罷。
“不急!明天再來!在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來”!
我無言,是的,我默默無言。既然要獲得,當然就要付出,更何況,我這個退休的“老書記”,身不在其位,便不能謀其政吧?
我默默無語地把做好的晚餐端上桌:
“吃飯吧”。
妻子說道:
“明天她不打電話就不去了”。
明天,王大屁股,請你打別個“背時鬼”的電話吧!我妻子的手機就要欠費了!
-
4 # 黑哥162939434
現在50開外,60歲左右的女人,大家可能在網上都能看到這些大媽們扎堆激情跳廣場舞,扎堆旅遊。社群活動等(就是旅遊,你看,哪個團隊不是老孃們多,男的多半都在家收拾家務,很少出門),現在由於疫情,哪也去不了!這些大媽們為了安全起見,也就儘量不出門了,只好在小區,找幾個身處“綠碼”不錯的姐們兒,也就只好踏實坐下來,打打麻將,消遣時光了!
-
5 # W無記J
正所謂:無利不起早!下面我就簡單地給你算筆帳吧。
我們這裡開麻將館的,如果是家裡有四張麻將桌,每張麻將桌就打算抽臺費20元(每個人5元),那麼,下午一輪,晚上一輪,如果是滿員的話,就是每天至少能收入160元。
而且,這還只是按照最少的演算法。如果是每天有一桌客人打大麻將,或者是遇到逢年過節在包間裡賭大錢,那麼,每桌至少是抽臺費80~200元。
另外,麻將館的利潤空間,大概是75%左右。也就是說,每桌客人只需要泡杯茶,再加上一兩盤水果就行了。只要有客人來打麻將,就不愁沒有利潤。
開麻將館的,最怕的就是客人借錢。
據我所知,有很多開麻將館或者棋牌室的人家,只要是開張了三五年時間,家裡的賬簿上,就會密密麻麻地記滿了麻友欠下的欠款數額。
一般來說,少則會有五六萬,多則會有十幾萬。而且,其中還有部分是:永遠也討不回來的爛賬。
開麻將館不單要往外借錢,還要加上不厭其煩地使勁吆喝,才會有錢賺,才會有客源生意。
從這方面來說,女人就比男人有很多的自身資源優勢。
比如說,同樣是喊一批客人來打麻將。女人可以嬌聲嬌氣地喊著別人“大哥”“大姐”,甚至於還可以在三缺一的情況下,親熱地拽著女人的胳膊,一邊和男人打情罵俏,一邊拖拽著他們來打麻將。…
而男人就不行了,如果男人是這個德行喊客、催客人,就會使客人產生厭煩心理,甚至於還會招來不必要的麻煩。
久而久之,家裡就斷了客源,麻將館就不容易生存下去。
男人喊客人來打麻將,一般都是用嘻皮笑臉地方式,當面向客人遞煙。用喊、用催、用老臉皮厚的方式,男人拉不下這個臉來。
其實,家裡開麻將館的,不管是女主人還是男主人,但凡遇到三缺一,自己上去湊局的,是很少很少。
即使是上去湊局,也是遇到有客人來了,馬上就讓客。因為開麻將館的沒有人不知道:十賭九輸這個簡單的道理。
不然的話,開麻將館一年至少有好幾萬的純利潤,從哪裡來呢!
所以,最好還是不要喊人來打麻將。喊客人來打麻將,很容易使人家夫妻倆產生矛盾。你說呢?
-
6 # 才高八斗小戰士
從做生意的角度來看,女人是佔先天優勢的,我曾經去見一個老闆對接一個業務,從進門坐等一個多小時沒見著面,後來我安排了一個長相不錯的女業務員去聯絡,結果不僅事情辦的很快速,而且還請女同事吃了飯,所以,女人開麻將館也是這樣,但凡喜歡打麻將的基本都喜歡女人,你想想有女人陪著打麻將是什麼感覺啊!輸了也想打,還有女的做事細緻入微,也容易招攬顧客,女的打麻將的也多,好色的還能促成苟且之事,所謂奸出人命賭出賊就是這個道理,最後奉勸各位麻友耗子尾汁吧!
-
7 # 郭桂茂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我是廣東梅州人。在我的家鄉,不管是大街小巷,還是偏僻鄉村,都有很多的麻將館。人們在工作之餘,很喜歡打麻將。
俗話說:小賭怡情,大賭傷身。我們那邊的人們,打麻將輸贏都不大,一天下來,輸贏個幾十塊、百把塊而已。贏者不得意忘形,輸者不垂頭喪氣,大家在牌桌上談天說地,談笑風生,親情、鄉情,溢於言表。
而在我長期工作、生活的廈門,大街小巷裡面,卻很少見到麻將館。我所認識的本地人,很少有喜歡打麻將的。那些開麻將館、喜歡打麻將的,基本上都是外地人。
那麼,這是不是就表明,廈門人勤快,而我們客家人懶惰呢?我看,並不見得。華人,不管是哪個地方的,都吃苦耐勞,都很勤勞,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最優良的傳統!要說為什麼廈門人不喜歡打麻將,而我們客家人很喜歡打呢?我覺得,這還要從地域文化和族群性格方面來分析吧!
來廈門十多年,我所交往的本地朋友並不多,原因嘛,我認為跟他們的性格有關係。本地人之間,包括親戚之間,平時都很少走動的,更別說跟我們這些外地人了。我曾經跟一位本地房東聊過天,他說,如果他的親戚跟鄰居吵架了,那麼,很可能兩家人從此就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來了。而作為親戚,他也不得不跟親戚的鄰居不說話、不交往,以免傷了親戚的面子。
而在我們梅州以及客家地區,不管吵得多厲害,鄰里之間,要不了多久,就會和好如初、和睦相處的。彼此的親戚朋友之間,更是穿針引線、互相勸解,成為了彼此和解的促成者、和事佬。因此,不管是鄰里之間,還是兄弟姐妹、親戚朋友之間,有了矛盾和誤會,一般都會理性對待、協商解決,很少有記仇記恨、一輩子老死不相往來的。
逢年過節,客家人很喜歡呼朋喚友、齊聚一堂,把酒言歡、共敘親情。我們那邊有個說法:逢年過節,誰家來的親戚朋友多、誰家最熱鬧,他家就是最會做人、最有人氣和勢力;反之,如果你家冷冷清清、門可羅雀,那麼,十有八九,這戶人家就是不會做人、勢單力薄的了。
而在廈門十多年,我發現,本地人親戚朋友之間,逢年過節是很少走動的。像我這樣的外來戶,在我們那邊,跟本地人混熟了,早就請你大碗喝酒、大塊吃肉了,然而,在廈門,我從來沒有被本地人邀請過去他家做客。也許有人會說是不是你人品不行啊?但是,我問過很多像我這樣的外來人員,基本上沒有人享受過這樣的“殊榮”。
這就是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民風的原因吧?我並沒有貶低廈門人或者抬高我們客家人的意思,只是為了解釋,為什麼我們那邊人喜歡打麻將,而廈門人卻不喜歡的原因。一孔之見,聊作笑談。
至於為什麼麻將館都是女人在呼朋喚友,找人湊局?當然了,她是老闆娘,招呼多點的人來打牌,關係到她的收入嘛!
回覆列表
很正常,男的都在外面打工賺錢養家,女的在家帶孩子,孩子上學後就沒事了,約在一起打麻將,消遣時光,小玩怡情,大玩傷身又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