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老沈man

    01


    帕金森定律


    英國著名歷史學家諾斯古德 · 帕金森曾長期調查研究,寫出一本名叫《帕金森定律》的書。他在書中闡述了機構人員膨脹的原因及後果:一個不稱職的官員,可能有三種選擇:


    第一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幹的人;第二是讓一位能幹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


    第一條路是萬萬走不得的,因為那樣會喪失許多權利;第二條路也不能走,因為那個能幹的人會成為自己的對手;看來只有第三條路最適宜。於是,兩個平庸的助手分擔了他的工作。


    自己只需發號施令,他們也不會對自己構成威脅。兩個助手若無能,就會上行下效,再為自己找兩個更無能的助手。如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於事,相互扯皮,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


    02


    破窗效應


    心理學將一種現象叫「破窗效應」:一個房子若窗戶破了,無人修補,隔不久,其它窗戶也會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牆,若出現一些塗鴉沒清洗掉,很快牆上就佈滿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正如一個很乾淨的地方,人們會不好意思丟垃圾。若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現,人就會毫不猶疑地也丟,絲毫不覺羞愧。這真是很奇怪的現象,心理學家研究的就是這個「引爆點」。


    情況究竟要壞到什麼程度,人們就會自暴自棄任由壞到底。任何壞事,若最初沒及時阻攔,形成風氣後就難改了。就像河堤,一個小缺口沒及時修補,可以崩壩,造成千百萬倍的損失。


    03


    鳥籠效應


    當你掛個漂亮的鳥籠在房間最顯眼的地方,過不了幾天,一定會做出以下兩個選擇之一:一是把鳥籠扔掉,二是買一隻鳥回來放在鳥籠裡,這就是鳥籠效應。


    原因在於,只要有人走進房間看到鳥籠,就會忍不住問你:「鳥呢?是不是死了?」當你回答:「我從沒養過鳥。」人們會問:「那你這鳥籠幹嘛用?」最後你不得不在兩個選擇中二選一,因這比無休止的解釋要容易得多。


    在生活中,這樣無意識被操控的情況,正是鳥籠效應的體現。人們常常為了湊單買的衣服或物品,卻需要再花金錢和精力,為了搭配而大費周折。


    04


    責任分散效應


    1964年某日凌晨3點,在美國紐約郊外某公寓前,一位年輕女子在結束酒吧工作回家的路上遇刺。當她絕望地喊叫,附近住戶亮起了燈,開啟窗戶,兇手嚇跑了。


    當一切恢復平靜,兇手又返回作案。當她又叫喊時,住戶又亮起燈,兇手又逃跑了。當她認為已無事,回到自己家上樓時,兇手再次出現將其殺死在樓梯上。整個過程中,每次呼救至少有38人到窗前觀看,卻無一人施救及報警。


    事件引起紐約社會轟動,引起社會心理學工作者的思考,把這種眾多旁觀者見死不救的現象,稱為責任分散效應。大量的實驗調查發現:不同的場合人們的援助行為是不同的。


    當只有一人能提供幫助時,他會意識到自己的責任。若有許多人在場,幫助的責任就由大家來分擔,造成責任分散。從而產生一種「我不去救,由別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05


    霍桑效應


    心理學上的一種實驗者效應。20世紀20 - 30年代,美國研究人員在芝加哥西方電力公司霍桑工廠進行的工作條件、社會因素和生產效益關係實驗中,發現了實驗者效應,稱霍桑效應。


    實驗第一階段是工作條件和生產效益的關係,設為實驗組和控制組。結果不管增加或控制照明度,實驗組產量都上升,且照明度不變的控制組產量也增加。另外試驗了其他因素,均看不出工作條件對生產效益的直接影響。


    第二階段著重研究社會因素與生產效率關係。卻發現生產效率的提高,主要是由於被實驗者精神方面的變化。參與試驗的人因受到各方關注,覺得自己是工廠的重要部分,從社會角度方面被激勵,促進產量上升。


    這說明,當人受到公眾關注或注視時,當一個人感覺到自己被重視時,學習等效率就會提升。受到更多人關注和讚賞的人,會更不斷地進步。


    06


    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效應在動物和人類研究中被廣泛探討。實驗表明,訓練狗可越過屏障來逃避實驗者的電擊。若狗曾受到不可預期且不可控制的電擊(如電擊中斷不依賴於狗的行為),即使之後有機會逃離電擊,也變得無力逃離。


    並且還表現出沮喪和壓抑、主動性降低等。這是由於它們在實驗中受到無助感侵襲。認識到無論如何都不能控制終止電擊,狗會意識自己無法改變外界控制而感到無助。


    人若遇到習得性無助,會發展成深度絕望和悲哀。因此,在學習和生活中,應開闊眼光,客觀看待真正決定事情的因素,避免陷入絕望。也認識自己的習得性無助,勿用經驗限制自己。


    07


    Mustang結局


    非洲草原上有一種吸血蝙蝠,常叮在Mustang的腿上吸血,不少Mustang會被它們吸血後死掉。動物學家表示:蝙蝠吸血量很少,遠不足致死。這些Mustang真正死因是暴怒和狂奔。


    Mustang在被吸血後的劇烈情緒反應,是造成死亡的直接原因。吸血蝙蝠對於Mustang只是外界挑戰。因小事而暴跳如雷,大動肝火,是用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會像這類Mustang一樣,造成傷害自己的結局。


    懂得管理情緒的人是智慧的,領先了容易情緒失控者一大步。當事情不如意時,選擇冷靜總是沒錯的。

  • 2 # 啊巨魔

    一.蝴蝶效應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氣象學家洛倫茲(Lorenz)認定他發現了新的現象:“對初始值的極端不穩定性”。又稱“蝴蝶效應”,亞洲蝴蝶拍拍翅膀,將使美洲幾個月後出現比狂風還厲害的龍捲風! 蝴蝶效應說的就是“一件事”對結果的影響,就象只改動了一點資料計算的結果都會相差十萬八千里。

    二.木桶效應

    一隻木桶,裡面可以裝多少水,取決於最短的那根木板。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應"

    三.羊群效應

    一個羊群(集體)是一個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衝右撞。如果一頭羊發現了一片肥沃的綠草地,並在那裡吃到了新鮮的青草,後來的羊群就會一哄而上,爭搶那裡的青草,全然不顧旁邊虎視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還有更好的青草。

    四.鯰魚效應

    挪威人愛吃沙丁魚,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後,如果能讓它活著抵港,賣價就會比死魚高好幾倍。但是,由於沙丁魚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很長,因此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就死了。只有一位漁民的沙丁魚總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魚槽裡有一隻鯰魚。原來當鯰魚裝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就會四處遊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已分子後,也會緊張起來,加速遊動,如此一來,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所謂的“鯰魚效應”。

    五.暈輪效應

    人們對人的認知和判斷往往只從區域性出發,擴散而得出整體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個人如果被標明是好的,他就會被一種積極肯定的光環籠罩,並被賦予一切都好的品質;如果一個人被標明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否定的光環所籠罩,並被認為具有各種壞品質。

    六.第一印象效應

    讓兩個學生都做對30道題中的一半,但是讓學生A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前15題,而讓學生B做對的題目儘量出現在後15道題,然後讓一些被試對兩個學生進行評價:兩相比較,誰更聰明一些?結果發現,多數被試都認為學生A更聰明。這就是第一印象效應。人與人第一次交往中給人留下的印象,在對方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著主導地位,這種效應即為第一印象效應。

    七.近因效應

    在多種刺激一次出現的時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決於後來出現的刺激,即交往過程中,我們對他人最近、最新的認識佔了主體地位,掩蓋了以往形成的對他人的評價,因此,也稱為“新穎效應”。多年不見的朋友,在自己的腦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實就是臨別時的情景;一個朋友總是讓你生氣,可是談起生氣的原因,大概只能說上兩、三條,這也是一種近因效應的表現。在學習和人際交往中,這兩種現象很常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儀表盤顯示ecu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