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薩沙

    網路上對滿清的歌頌其實說來說去,只剩下兩條,第一就是所謂的龐大版圖,第二就是人口增長。

    這兩個都是偽命題,版圖的事情我已經說了很多遍了,這裡不做多說,就看看1912年滿清滅亡以後,中國實際控制的領土還有多大就知道了。

    關於滿清人口增長的偽命題,其實也很容易解釋。

    判斷人口增長,無非是三個因素,第一王朝初期人口數量,第二實際增長人口速度,第三同時代世界人口增長速度。

    這三點一個也不能少,少了一個就是耍流氓。

    那麼,滿清初期人口有多少?

    以往為了抬高畫質朝,往往選擇最低的數字,也就是8500萬。

    但今天研究人口的學者基本達成共識,明末有大量隱藏的人口,目的是逃避繁重的稅收。

    所謂的8000多萬人,其實是“丁口”(納稅的成年男子)大概約是1900萬,換算成人口是8500萬。

    那麼,明末清初究竟有多少人口?

    學者葛劍雄認為清初有1億多人,其他幾個學者的觀點也是類似。

    一般認為,清代初期人口是過億的。

    而1912年清朝滅亡時,全華人口為3億4000萬人。而1812年清朝人口其實就是3億多人,等於100年時間清朝人口並沒有增長,反而還倒退了。

    我們就按照清末的1912年3億4000萬來計算,等於長達250年的時間,滿清人口增長了2億2000萬。

    這個增長數字很多嗎?

    當然不是。

    同樣在1600年,英國500萬,德國1200萬,俄國1520萬。在1900年,英國3750萬,德國4300萬,俄國1億。

    由此可見,各華人口都有非常大的提高,其中英國是原來的8倍多,德國是3倍多,俄國是7倍。

    而滿清則是2倍多。

    退一步說,我就就按照滿清時代人口最多的1851年,人口4億來算,也不過是3倍多。

    由此可見,在世界範圍橫向比較,滿清人口增速根本不快。

    實際上,中國歷史上人口增速超過滿清的時代,真的是數不勝數。

    唐朝初期人口大約是1000多萬,而僅僅100多年後的唐玄宗天寶十四年(755年),唐朝人口就猛增到8000萬到9000萬,是之前的6到7倍之多,遠遠超過滿清時代增速。

    同樣道理,北宋太宗時代,全華人口只有400多萬戶。到了100多年後北宋徽宗時代,已經達到2000多萬戶,也是之前的4倍以上。

    類似的人口增速還有很多。

    以滿遺分子最仇恨明代為例,朱元璋建國初期人口為5000萬,現代學者葛劍雄認為,200年後1600年明朝實際人口大約197,000,000人,明朝人口峰值接近2億。等於明代頂峰人口,是最初的3到4倍,還是大大高於滿清。

    類比起來,滿清有人口增速又有什麼稀奇?

    其實這種低劣的吹噓滿清,真不知道如何能夠站得住腳,還能流傳這麼廣泛。

    試問研究清史和人口史的學者,都在幹什麼?就任由這些人胡咧咧什麼大清的英明統治?

  • 2 # 歷史百小生

    清朝末年,中山先生在發表演講的時候,總會說一句:“我四萬萬中國同胞”。

    這個四萬萬的資料,中山先生到底是從哪裡來的,不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知道,在清朝末年,中國的人口總數是4個億。

    4個億,對於我們現在的14億人口來說,太小兒科了,不值一提。但是,這個數字,已經創下了2000年來所有王朝中的最高紀錄了,大唐盛世,疆域遼闊,也不過1億人口。

    但是,清朝入關的時候,由於多年戰亂,人口已經降低到5000萬左右,到了康熙時代,人口也不過7000萬左右。

    康雍乾三朝,是大清的巔峰時代,到乾隆末期,人口發展到3億,從道光開始,清朝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尤其是清末,農民起義,列強入侵,但是,人口卻沒有下降,反而小幅上漲。

    到了清末,竟然上漲到了4億。

    一般來說,人口的變化,是和王朝的興衰是成正比的,王朝末年,戰亂不斷,人口就會急劇下降,新王朝建立,社會穩定,經濟發展,人口就會上升。

    但是,清朝卻走出了一個“反比”,王朝末期的人口,居然是最多的,而且,還創下了歷屆王朝的最高紀錄。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經濟壓力減少,多生有好處

    2017年,國家放開二胎,鼓勵大家生孩子,但是,效果不理想,2021年,政策繼續放鬆,允許生三胎了,但是,從目前來看,還是沒有多少人願意生。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養娃成本太大了。

    養一個孩子,從出生到大學畢業,沒有幾十萬就下不來,如果“不幸”生個男孩,還有“一套房”在等著你,而這一套房,可是比養大一個孩子的成本還大。

    所以說,生與不生,完全取決於“經濟基礎”。不僅僅是現代,古代同樣如此。

    古代養孩子很簡單,有口吃的就行,但是,古代人的“稅賦”壓力很重,一個農民耕種一年,大部分都要上交賦稅,留下來的僅僅夠個口糧,甚至還要倒欠朝廷的。

    在雍正之前,清朝的賦稅徵收是按人頭的,家裡的人越多,要交的“賦稅”也越多,這就限制了人們的生育慾望。

    有個男孩能傳宗接代就行了,多生一個,就多一個負擔,如果生個男孩還好,最起碼能幹活,如果生個女孩,那就是“賠錢貨”了。

    一個國家的強盛與否,人口是一個重要的指標,人口增長,就代表國力強盛,人口增長,也能給國家帶來更多的稅收,兵源。

    為了解決人口問題,1712年,康熙皇帝下旨:“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就是從1712年後出生的男孩,不用繳納賦稅。

    這個政策,大大刺激了老百姓的生育慾望。

    同樣是種二畝地,每年的產量是有限的,但是家裡多一個人,就多一份賦稅,勞動時間不變,勞動成果不變,勞動成本卻是直線上升。

    如今,有了這個政策,就可以多要幾個男孩,去種更多的地,或者去經商,做手工業,為家裡增加收入。至於養孩子的成本,完全可以忽略不計,相當於是成本不變,利潤翻倍,這種好事,當然搶著去幹。

    因此,從康熙開始,清朝的人口就開始出現大幅的增長。

    “按人頭收稅”這個制度,在早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隨著土地兼併的不斷進行,大量的土地掌握在了少數的地主階級手中,但是,他手中的土地數量和他家裡的人口是嚴重不成比例的。

    即便是手握百畝,千畝,萬畝的大地主,家裡無非也就是幾個孩子,全家人口不會超過10個,一個“富得流油”的地主和一個“一貧如洗”的佃農,每年要上交的賦稅沒有多大差別。

    這就會造成兩種後果。

    第一,國家會損失很多的稅收。一個大地主,他所創造出來的財富是普通人的千倍,萬倍,但是,這些財富,國家沒有機會徵稅,全部被地主給佔有了。

    第二,百姓會越來越窮。一個普通百姓,終其一生都沒有剩餘的財富,更不可能實現什麼階層躍遷。

    因此,到了雍正時代,他勇敢的打破了這個規則,提出了“攤丁入畝”。

    所謂“攤丁入畝”,就是改變按人頭收稅的規則,開始按照實際佔有土地的數量徵稅,誰佔有的土地越多,誰交的稅就越多,不管你家裡有幾口人。

    因此,從雍正到乾隆,清朝人口數量激增,直接突破一億大關,邁入3億。

    糧食品種豐富,吃飯問題解決了

    在明清之前,人們的主要糧食還是“米麥”,但是,“米麥”算是比較嬌貴的農作物,需要人的精心照顧,一旦碰上天災,可能就絕收了,一旦絕收,那就是饑荒。

    在中國的歷史上,人口的減少主要有兩種原因,第一是戰爭,第二就是饑荒。

    但是,自從明朝萬曆年間,原產美洲的農作物,紅薯,土豆,玉米這三寶傳入中國後,饑荒問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緩解。

    其中紅薯的傳入,破有一番周折,是靠著“偷渡”,才來到中國。

    萬曆年間,有個叫“陳振龍”的秀才,考了多次都沒有考上舉人,心灰意冷之下,就決定下南洋經商去。

    在菲律賓,陳振龍見到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農作物,特別好養活,從地裡刨出來就能吃,最主要的是產量大,一畝地能產出6000斤,而在當時的中國,一畝地的小麥產量只有300斤。

    這種農作物,就是我們現在的“紅薯”,也叫“番薯”。

    這種農作物,其實也不是菲律賓的原產,他原產於美洲,因為當時菲律賓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為了解決當地的糧食問題,西班牙把紅薯從美洲帶到了菲律賓。

    陳振龍想帶幾顆紅薯苗回去,但是遭到了拒絕,西班牙人不允許。

    於是,陳振龍就想了一個辦法,把紅薯苗混在吸水的粗繩子裡,然後買通了碼頭的工作人員,悄悄的混上了船,最終將這幾顆珍貴的紅薯苗給帶回了中國。

    回到中國後,正好碰上當年大旱,而陳振龍種下的紅薯,依然獲得了豐收,大大的紅薯非常誘人。在報告給了衙門後,衙門決定,大力推廣這種農作物。

    紅薯這個東西,在缺少糧食的年代,是一種非常好的活命糧食。

    現在的人可能很難理解,為什麼紅薯能夠活命,說實話,我也不是很理解,但是,聽我父親講,在三年自然災害的時候,沒有什麼東西吃,就只能吃紅薯,天天都是紅薯,導致他現在根本就不吃紅薯,因為小時候吃的太多了。

    紅薯,土豆,玉米,這三種農作物,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澱粉含量非常高,容易讓人飽肚子,但是,在中華菜譜中,這三個卻很少出現,因為他們做不出什麼花樣,紅薯,只能蒸一蒸,土豆,只能炸薯條,玉米,只能做成粥。

    雖然口感一般,但是,它們卻能救命,在糧食減產,發生饑荒的時候,這三種農作物就派上了用場。

    清朝在經過康雍乾三朝後,社會趨於穩定,新式農作物被廣泛的種植,因為饑荒至死的人口也少了很多。

    新生人口在增加,人口壽命在延長,人口數量自然就上去了。

    統計口徑變化,從“戶”到“人”

    乾隆時期人口的激增,和統計口徑的變化,也有很大的關係。

    以前的人口統計,是以“戶”為單位,康熙初年,統計的全華人口是不到1000萬戶,至於一戶人家有幾口人,不確定,這也導致具體的人口數是不固定的。

    雍正時代,統計人口發生變化,是以“丁”為單位,所謂“丁”就是成年男子,這樣女子和兒童就被忽略,也不能真實的反應全國的總人口。

    乾隆時代,統計口徑再次發生變化,不再以“戶”和“丁”為單位,而是以“人”為單位,有一個算一個,這就和我們現在的人口普查有點像了。

    正是因為統計口徑的變化,讓以前隱藏起來的人口,統統暴露了出來,人口數量也發生了一個大幅的上漲。

    這種統計口徑的變化,其實是乾隆耍的一個小聰明,人口數量越大,證明國家越強大,乾隆也是想透過人口數量,向外界炫耀一下,他是一個多麼厲害的皇帝。

    雖然清朝的人口,200多年間激增了不少,康熙和雍正也做出了一個有利於百姓的決定,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一個事實,清朝的盛世,僅僅是權貴階層的盛世,普通的底層百姓,生活依然很苦。

    英華人馬戈爾尼來中國,原本他是想尋找馬可波羅筆下的東方大國,沒想到,滿眼看到的都是貧窮,他在書中寫到:

    遍地都是驚人的貧窮,人們衣衫襤褸,我們扔掉的東西,他們都搶著吃。不管是在舟山,還是在去北京的路上,沒有看到任何人民豐衣足食。房屋通常是泥牆平房,茅草蓋頂。

    藏富於國,而不是藏富於民,也許,這就是清朝走向滅亡的原因之一。

  • 3 # 圍爐煮酒話春秋

    明末清初,中國經歷了大混戰之後,人口銳減;從康熙帝開始,人口開始快速增長,巔峰時期達四億人之多,是這麼做到的?

    其實,這主要得益於康雍乾時期採取了一些非常積極的措施,讓百姓減輕了負擔,從而促進了人口的快速增長。

    01,明末清初人口銳減的原因。

    崇禎年間,爆發了大規模農民起義,李自成、張獻忠等人發起了推翻清朝的運動,明朝陷入了無休止的內戰當中。

    農民起義的初衷是好的,但過程卻充滿了血腥,起義軍一方面嚴厲打擊清軍,實施無差別殺戮;另一方面,無辜百姓也被殃及,造成了嚴重的人口減少。

    就拿四川來說吧,這裡是明末大混戰的主戰場之一,張獻忠進入四川之後,實施了歷史上著名的屠蜀運動,七百多萬人口只剩下五十萬左右,死亡的六百多萬人要麼被血腥屠殺,要麼死於瘟疫和飢餓,只有少數人逃到了外省。

    除了農民戰爭之外,清軍入關之後與南明小朝廷的戰爭,漢人抵禦剃髮令,以及康熙時期的三藩之亂,都造成了嚴重的人口損失。

    到三藩之亂平定之後,清朝的人口只剩下七千萬左右,不過康熙帝為了解決人口問題,實施了一系列措施,人口開始逐漸恢復。

    02,康熙帝做了什麼事來增加人口?

    康熙年間,康熙帝任命張德擔任四川巡撫,張德來到四川之後,發現曾經的天府之國,現如今卻斷壁殘桓、人煙稀少。

    張德為此感到十分擔憂,於是給朝廷上了個奏摺,提出了從人口大省向四川移民的策略,康熙帝看到奏摺後,同意了張德的請求,於康熙三十三年下達了《招民填川詔》,提出從湖廣地區向四川移民的策略。

    事實上,康熙帝早就知道,四川只是全華人口銳減的一個縮影,為了快速恢復人口,增加勞動力,從而增強國力,康熙帝從即位之初,就開始採取了一些措施,具體說來有以下幾項:

    第一,停止圈地,開墾荒地。

    清朝初期,滿清貴族圈地嚴重,大量肥沃的土地變成了貴族的私有土地,這就造成百姓手裡的土地嚴重減少,非常不利於人口發展。

    就拿鰲拜來說吧,他就是個圈地狂魔,為此還與其他大臣產生了激烈矛盾,進而引發了殺戮。

    康熙帝智擒鰲拜之後,順勢下達了停止圈地的命令,同時將大量土地還給百姓,並積極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增加耕種土地面積,並許諾新開墾的土地,十年內免賦稅。

    自後圈佔民間房地,永行停止,其今年所已圈者,悉令給還民間。

    基於這一政策,民間開始了大規模開墾荒地運動,百姓有了更多田地,就能生產出更多糧食了,而有了糧食,人口就自然開始增加了。

    第二,輕徭薄賦,赦免錢糧。

    明朝末年,為了應對無休止的戰爭,朝廷頒佈了各種苛捐雜稅,給百姓造成了嚴重的負擔,但清朝建立之後,尤其在康熙帝在平三藩、收臺灣之後,國家就沒有大的戰事了,因此康熙帝實施了輕徭薄賦策略,也就是減少賦稅和徭役,減輕百姓負擔。

    儘管如此,康熙帝依然覺得百姓過得不太好,為此他前後赦免錢糧三十二次,主要集中在雲貴川以及其他相對貧窮的省份。

    康熙五十一年,康熙帝甚至在全國範圍內赦免錢糧,“凡遇蠲免之年,免業主七分佃,戶三分”。

    據不完全統計,在康熙帝在位的六十一年間,清朝各級官府總計赦免錢糧達五百餘次,總計赦免了一億五千萬兩白銀,這是相當大一筆數字,要知道康熙時期一年的總財政收入,最高也只有三千多萬兩白銀而已。

    由於康熙採取了許多與民生息的策略,百姓的負擔減輕了,人口自然就開始增長了。

    第三,滋生人丁,永不加賦。

    人丁稅有一個很合理的地方,即不管土地多少,百姓都要按人頭繳稅,這就造成地主土地多,繳納的稅收卻跟普通百姓一樣多;而百姓的土地少,有時候繳納完人丁稅之後,剩下的糧食還不足滿足日常需求。

    由於人丁稅的存在,百姓不敢生太多孩子,畢竟土地是有限的,如果生的孩子過多,就要繳納更多的人丁稅,這樣糧食就更不夠吃了。

    由於人丁稅的負面影響,歷史上長期存在“溺嬰”現象,百姓只保留一定數量的孩子,再生下孩子就養不活了,與其拖累家庭,不如放到水裡淹死。

    尤其在清朝初期,溺嬰現象十分嚴重,為了解決人丁稅的負面影響,康熙帝下令百姓多生的人口不再徵收賦稅了,這是雍正時期攤丁入畝的雛形,而什麼是攤丁入畝,我後面會說到。

    這一政策是在康熙晚期實施的,因此作用還不夠明顯,但給了雍正帝很好的啟發,因此康熙帝也是有很大功勞的。

    第四,鼓勵甘薯、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種植。

    萬曆年間,福建人陳振龍冒險從菲律賓引進甘薯,甘薯產量高,抗旱性強,非常容易種植,很快就在浙江、山東、臺灣等地流傳開來。

    康熙時期,康熙帝見甘薯、玉米和馬鈴薯等農作物都很高產,且營養價值高,可以解決水稻等糧食生產不足的問題,於是在全國範圍內推廣。

    隨著這些高產農作物的普及,不但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飢餓問題,而且百姓口糧的選擇更豐富了,這樣百姓的生育願望就更強了,人口自然就增長了。

    第五,治理水患、疏通漕運。

    康熙帝即位之初,曾將“三藩、河務、漕運”作為亟待解決的三大問題,其中河務、漕運是與民生息息相關的。

    清朝初期,黃河氾濫成災,經常決堤造成嚴重損失,為此他花費了十數年時間,花費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來解決黃河水患問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並且,康熙帝在治水的同時,採取一些辦法進行引流,從而形成了很多漕運通道,比如永定河和安定河,等等。

    治理水患和疏通漕運,對糧食生產和糧食運輸,以及貿易的進行提供了極大便利,這也是造成人口增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以上是康熙帝採取的一些增加人口的措施,不過康熙帝在位期間國事繁雜,很多政策沒有完全落實到位,因此人口雖然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但並不是特別明顯,而雍正帝繼位之後,又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繼續為人口增長打基礎。

    03,雍正帝做了什麼事來增加人口?

    康熙帝雖然釋出了“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的政策,但沒有從根本上解決人丁稅的不合理性,因為地主和農民繳稅還是一樣多,這樣很不公平,也不利於國家稅收增長。

    為了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雍正帝決定徹底取消人丁稅,實施攤丁入畝政策,即將稅收與土地的多少掛鉤,而不是人口的數量。

    那麼,什麼是攤丁入畝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地主有十畝地,就必須繳納十畝地的稅;一個農民只有一畝地,就只需要繳納一畝地的稅。

    不再根據家庭人口多少來決定繳納的賦稅,而是根據一個家庭田地的多少,這是攤丁入畝的精髓所在。

    攤丁入畝,按地畝之多少,定納稅之數目。地多者多納,地少者少納,無地者不納。

    不僅如此,雍正帝還規定三十畝以下土地擁有者,繳納更低的賦稅;六十畝以上土地擁有者,則繳納的賦稅更多,這是為了將賦稅從低收入者向高收入者轉移。

    這麼做的好處也很明顯,窮苦農民的負擔極大減少,這部分受益人群達到總人口的八成左右,而大地主階級的負擔則開始加重,繳納的賦稅遠大於窮人。

    可以說,攤丁入畝是封建王朝歷史上最偉大的稅收改革之一,農民自此之後負擔大大減輕了,生育的意願就更加強烈了,這也是清朝人口增長的最主要原因。

    當然了,國家有了好的政策,據必須維護下去,這個時候吏治問題很重要了,保證農民不被官員盤剝,農民才能真正得到實惠,人口才會增長。

    事實上,自康熙晚期開始,清朝官場腐敗問題就日益嚴重了,他們肆意盤剝百姓,各種名目的苛捐雜稅層出不窮。

    雍正帝繼位之後,深感吏治問題不解決,民生問題就無從談起,於是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官紳一體當差一體納糧,再比如火耗歸公和養廉銀製度,等等。

    這其中,必須重點講一下的是養廉銀製度,即我們現在所謂的高薪養廉,給官員更高的待遇,讓他們不再滋生腐敗。

    養廉銀是從火耗(碎銀加火鑄成銀錠時的折耗,亦稱耗羨)中來的,最開始火耗都被官員們私吞了,雍正帝採取火耗歸公策略,將火耗一分為三,一部分用於填補虧空,一部分用於官員的生活補助,一部分用於地方政府公用。

    清朝時期,官員的工資很低,但養廉銀卻很多,是工資的十倍到一百倍,比如總督一年的養廉銀高達一萬到兩萬兩,一個縣令一年也有幾百兩。

    養廉銀製度的誕生,既有助於稅收,又有助於廉政,對國家和百姓來說都是件大好事。

    當然了,為了防止官員太貪,一方面拿著養廉銀,另一方面又盤剝百姓,雍正帝制定了更為嚴厲的措施,即對腐敗官員實施嚴厲懲罰。

    雍正帝用最殘酷的刑罰當眾殺掉腐敗官員,對其他官員形成震懾,同時規定腐敗官員的家產要被抄沒,家人也會被流放,不存在腐敗官員死掉了,錢還可以留給子孫的情況。

    總之,在雍正帝的努力下,官場確實清白了許多,甚至有人說雍正朝五官不清。

    由於官場風氣很好,這就給百姓們創造了一個好的生存環境,百姓生育的意願自然就強烈了,人口自然就增加了。

    一個數據可以說明雍正帝的成果,他去世的時候,國庫中存銀高達七千萬兩,而且天下百姓生活安康,大有盛世太平的景象。

    乾隆帝繼位之後,繼承了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各項政策,人口終於迎來了大爆發,但乾隆帝本人也不是啥貢獻沒有。

    04,乾隆帝做了什麼事來增加人口?

    乾隆帝繼位的時候,國庫充盈,國力強盛,戰爭也少了很多,這正是人口發展的大好時期。

    乾隆帝需要做的事情其實並不多,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嘛,康熙和雍正時期的政策開始逐漸發揮作用,人口迎來了大爆發。

    乾隆六年的時候,清朝人口超過了一億四千萬;乾隆五十八年的時候,清朝人口達到了三億;到了道光末期,清朝人口又上升到了四億。

    乾隆帝一方面繼續推行康熙帝、乾隆帝時期的各項國策,另一方面繼續開墾荒地,雍正時期全國可耕地面積有683萬餘頃,乾隆三十一年的時候,這個數字已經變成741萬餘頃了。

    尤其是,乾隆帝加大對新疆、甘肅等偏遠地區的扶持力度,在當地開墾荒地,實施錢糧赦免政策,並採取金融措施鼓勵當地商業發展,為當地人口增長創造了很好的條件。

    除此之外,乾隆帝對外發動戰爭鞏固清朝對新疆等地的統治,對內興修水利,鼓勵農業和商業的發展,繼續大力推廣高產、抗寒、抗旱農作物, 為百姓創造了好的生存環境,從而引發了人口的增長。

    05,清朝人口談不談得上大爆發?

    明朝初期,人口大約六千萬左右,到萬曆時期達到鼎盛,大約一億五千萬人;清朝初期(康熙時期),人口大約七千萬左右,到道光時期達到鼎盛,大約四億人。

    從人口增長比例來說,明朝人口增加了2.5倍,清朝人口增加了5.7倍,是明朝的兩倍以上,完全稱得上是大爆發。

    當然了,由於統計方式不同,再加上隱匿人口,所以有人認為,清朝初期(康熙時期)人口實際上不止七千萬,大約有一億兩千萬人。

    如果按照這個資料來計算,那清朝的人口增長率應該是3.3倍,只比明朝高一點點,談不上爆發式增長。

    事實上,持這個觀點的人忽視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人口從六千萬增長到一億五千萬,與人口從一億二千萬增長到四億,難度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們都知道,一個國家的能夠承載的人口,其實是有上限的,尤其古代生產資源有限,生產力普遍落後的情況下,人口增長就更加困難了。

    清朝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採取了很多措施,增加了國家可承載人口的上限,也就是說生產所得可以養活更多人了。

    這一點是非常了不起的,康雍乾三位皇帝所做很多事情,是明朝之前所有朝代都幾乎無法完成的,比如說攤丁入畝,永久取消人丁稅,這種觸動貴族利益的改革,失敗的風險是非常大的,就拿宋朝的王安石變法,明朝的張居正改革來說,無不以失敗而告終。

    那清朝為什麼能夠取得成功呢?還在於清朝是封建王朝的集大成者,中央集權程度(也就是皇權)是歷朝歷代之最,這才有能力發起顛覆性改革。

    因此,我們對比人口增長,不能只看增長率,而是要考慮國家可承載人口的上限,清朝突破了這個上限,達到了封建王朝歷史人口的最大值,這就稱得上爆發式增長,我們不能因為清朝不是漢人作為統治者,而對其感到不屑,做得好就值得肯定。

    試想,如果不是因為清朝人口爆發式增長,清末民初我們在面對外敵入侵的時候,拿什麼來取得勝利呢,難道僅僅靠國土寬廣帶來的戰略縱深嗎?

    一代代先輩為了抵禦外敵入侵而倒下,僅在抗日戰爭中就死傷軍民三千五百餘萬,這個損失沒有讓我們的民族倒下,我們不但戰勝了所有來犯之敵,而且快速恢復過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人口的體量足夠大。

    以此,清朝人口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稱得上是爆發式增長,只不過清朝中後期也遇到了人口發展的瓶頸,這當然是另一個話題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扶蘇沒有奉詔自盡,而是與蒙恬起兵勤王,勝算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