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殘雪影視5N9K

    中國有“四大顯學”:墨家、道家、儒家、法家。

    墨家主張有位格一神論,道家預設位格不明顯的自然神論,儒家坦承神不可知論,法家鼓吹無神論。

    儒家稱“人之初,性本善。”;法家說“人之初,性本惡。”;墨家認可善惡二重性,類似基督教觀念;道家則希望“棄知絕智”、“復歸於嬰兒”。

    墨、儒、法積極入世,道家則消極遁世。

    墨家宣揚“兼愛”、“非攻”;(平等博愛、反對暴力侵略。)

    道家提倡“無為而治”;

    儒家鼓吹“仁義道德”;

    法家主張嚴刑峻法,統治天下。

  • 2 # 使用者8904405529436

    三字經開篇說:

    “人之初,性本善。”

    大多數也都這麼認為,就算明明知道不盡然,但大家也要這麼認為,因為這是對人類自己的一種美好願望,人活著總是需要一些希望不是。

    也有人反其道而說,那就是荀子,荀子的性惡論很有名的。

    他說“性者,天之就也;情者,性之質也”,就是說天生的就是“性”,性怎麼樣是看不出來的,怎麼才能看出來呢,就是過人的行為表達出來,就叫做“情”,所謂性情性情,就是這麼個意思。又說“性之好惡、喜怒、哀樂,謂之情”。這是說,性天生有好惡的可能,所以荀子其實不是說人之初,性都是惡的,而是說好惡都有可能。不過荀子特別又強調人要是受教育就會慢慢變得“善”,於是荀子就寫了那個著名的《勸學篇》,讓大家都好好去學習。

    老子則認為人之初,性本樸。樸為樸素之樸,所謂“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也有人將性本樸理解為人之初生就象一張白紙,於是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說法。

  • 3 # 使用者4033929602154

    人之初,性本惡”是戰國時期荀子的觀點,出自於《荀子·性惡》。《荀子·性惡》中的原句:


    今人之化師法,積文學,道禮義者為君子;縱性情,安恣孳,而違禮義者為小人。用此觀之,人之性惡明矣,其善者偽也。


    白話譯文:現在的人,能夠被師長和法度所感化,積累文獻經典方面的知識、遵行禮義的,就是君子;縱情任性、習慣於恣肆放蕩而違反禮義的,就是小人。由此看來,那麼人的本性是邪惡的就很明顯了,他們那些善良的行為則是人為的。


    擴充套件資料:


    荀子論述“人性本惡”,相對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個進步。既有邏輯,不像孟子信口雌黃;又有論證,不像孟子胡攪蠻纏。與孟子明顯不同的是,他對人性下了定義:“生之所以然者謂之性。”


    就是說:性,是天賦的、與生俱來的原始質樸的自然屬性,是不待後天學習而成的自然本能。與“性”相對的是“偽”。“偽”是人為、後天加工的意思。比如,仁義禮智信就是“偽”,是人為教化的結果。


    荀子對各家都有所批評,唯獨推崇孔子的思想,認為是最好的治國理念。荀子以孔子的繼承人自居,特別著重的繼承了孔子的“外王學”。


    他又從知識論的立場上批判的總結和吸收了諸子百家的理論主張,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明於天人之分”的自然觀、“化性起偽”的道德觀、“禮儀之治”的社會歷史觀,並在此基礎上,對先秦哲學進行了總結。

  • 4 # 紅色警戒之中國崛起

    荀子認為人的本性具有惡的道德價值,從而強調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性惡論在名聲上自然沒有性善論那麼入耳。其實,就如同性善論並不能使人自動行善一樣,性惡論的含義也並非准許人隨意作惡。性惡之惡就其本義而言,是指人類作為一種生物,所本來具有的生存本能。是生物就要生存,就一定要求生。

    既然一定要求生,也就沒有必要否定它,迴避它。荀子的做法只是沒有迴避它而已。從這一點來看,荀子直指人的本性,較之孟子的多方論辯更具有“因人情”的一面。孟子的學說是以性善論作為開端的,但是卻以詆距楊墨作為結束。荀子揹負性惡的惡名,但卻具有更多的合理性。

    性惡論並非一定會給社會帶來不好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波爐響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