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8543401739201
-
2 # 高談淺論
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更迭主要體現出三大特徵。
第一是本身的腐朽導致王朝更迭。如夏,商,西晉,唐,宋,元,清,七個王朝就表現得十分明顯。也就是說王朝本身出現了重大問題,繼而導致治國理政官員吏治出現了大問題(吏治腐敗,制度腐朽),而朝廷又長時間地不去解決,導致形成了無法解決的局面,最終導致王朝的傾覆。這個是中國歷史王朝發生更迭的最主要原因。
第二,是出現了強大的勢力威脅而無法解決。如周朝,漢朝,明朝。他們主要是失去了解決問題的實力。
周朝從東周開始,其實細究起來應該是從西周周宣王開始(因為征伐失敗,軍隊人員遭到大損),天子就逐漸對諸侯國失去了約束力,最終是強大的秦國一統天下。
漢朝也是因為各州豪傑並起,割據局面出現,漢獻帝又沒有屬於自己的武裝,無法解決此問題,從而成為了一個傀儡,隨著曹丕篡漢,漢朝宣告滅亡。
而明朝則是因為後金的崛起,要知道崇禎並非無道昏庸之主,後金的不斷威脅侵擾,使明朝得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內患,最終亡於內患。
第三是王朝本身沒有出現什麼問題,而是發生了繼承人的失誤,導致王朝更迭。
判斷繼承人是否屬於失誤,要看後來的影響。如秦朝的趙高改遺詔,將王朝繼承人改變,繼而發生一系列反應,秦朝迅速走向滅亡。
隋朝也是如此,若不是楊廣繼承帝位,或許歷史將發生改變。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王朝發生更迭的三個特徵。
-
3 # 希望的海洋
夏朝到清朝各王朝更替基本上都是兩種情況一種是經歷戰火使舊王朝覆滅這種情況是比較多的比如商朝替代夏朝、周朝替代商朝等等,另一種是權臣政變推翻舊王朝比如曹丕廢掉漢獻帝等等,但是無論那種情況的王朝更替都是會有很多人要流血犧牲的。
1、九世之亂
九世之亂是商朝自商王仲丁後,連續發生王位紛爭,又屢次遷都,使王朝中衰、諸侯離叛的事件。
商朝的王位繼承製為“父子相傳”和“兄終弟及”相結合的繼承製度,這兩種制度的混用,造成王位繼承處於混亂狀態。
這一動亂歷經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九王,故名“九世之亂”。九世之亂延續近百年,直到盤庚遷殷後才最終結束。
九世之亂使國家衰落,諸侯莫朝。同時此時期是商代由二里崗時期向殷墟期過渡的重要時期。
2、平王東遷
平王東遷是東周初期周王室把都城由鎬京遷到洛邑的歷史事件。
周幽王時,廢掉申後及太子宜臼,立其寵愛的褒姒為後,伯服為太子。公元前771年,申後之父申侯勾結犬戎攻破鎬京。周幽王點起烽火求援,眾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戲而不加理會。
周幽王最後被殺於驪山,西周滅亡。其後眾諸侯擁立太子宜臼為王,是為周平王。因鎬京曾發生過地震受損,殘破不堪,又接近戎、狄等外患威脅之下,於是平王在即位後第二年(公元前770年),在鄭、秦、晉等諸侯的護衛下,將國都遷至洛邑,開始了東周的歷史。
平王東遷是歷史學家劃分時段的重要事件,亦是周朝國勢的轉折點。平王遷都之後的周朝被稱為東周,而由周武王立國至周幽王被殺的時期則稱為西周。
平王東遷後,周天子王權開始衰落,不能擔當共主的責任,諸侯勢力不斷坐大。因為平王是由申侯擁立的,間接犯了弒父罪名,開始得不到諸侯的尊重。
而且,周天子無力自保和抗拒外族入侵,須依賴諸侯國保護,致周天子地位不斷衰落,最終形成春秋時期群雄爭霸的局面。
3、王莽改制
王莽改制又稱王莽新政,是新朝皇帝王莽為緩和西漢末年日益加劇的社會矛盾而採取的一系列新的措施的“託古改制”。包括土地改革、幣制改革、商業改革和官名縣名改革。
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嬰(劉嬰)的禪讓後稱帝,改國號為“新”,改長安為常安,作為新朝都城,王莽開中國歷史上透過符命禪讓作皇帝的先河。王莽開始進行的全面社會改革。
王莽仿照《周禮》的制度推行新政,屢次改變幣制、更改官制與官名、以王田製為名恢復“井田制”,把鹽、鐵、酒、幣制、山林川澤收歸國有、耕地重新分配。
又廢止奴隸制度,建立五均賒貸(貸款制度)、六筦政策,以公權力平衡物價,防止商人剝削,增加國庫收入。刑罰、禮儀、田宅車服等儀式,不停回覆到西周時代的周禮模式。
但王莽的改制不僅未能挽救西漢末年的社會危機,反而使各種矛盾進一步激化,由於政策多迂通不合實情處,百姓未蒙其利,先受其害,朝令夕改,使百姓官吏不知所從,不斷引起天下各貴族和平民的不滿。
到了天鳳四年(17年)全國發生蝗災、旱災,饑荒四起,各地農民紛起,形成赤眉、綠林大規模的反抗。導致新朝的滅亡。
4、王安石變法
王安石變法是宋神宗時期,王安石發動的旨在改變北宋建國以來積貧積弱局面的一場社會改革運動。變法自熙寧二年(1069年)開始,至元豐八年(1085年)宋神宗去世結束,故亦稱熙寧變法、熙豐變法。
王安石變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挽救宋朝政治危機為目的,以“理財”、“整軍”為中心,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社會、文化各個方面,是中國古代史上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
變法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充實了政府財政,提高了國防力量,對封建地主階級和大商人非法漁利也進行了打擊和限制。
但是,變法在推行過程中由於部分舉措的不合時宜和實際執行中的不良運作,也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害(如保馬法和青苗法),加之新法觸動了大地主階級的根本利益,所以遭到他們的強烈反對,元豐八年(1085年),因宋神宗去世而告終。
5、清兵入關
清兵入關是指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滿洲貴族的軍隊在明朝將領吳三桂的帶引下大舉進入山海關內,擊敗李自成、攻佔京師(今北京)開始成為統治中國的中央政府的歷史事件。
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滿洲貴族調滿、蒙、漢兵,幾乎傾巢出動,由攝政王多爾袞率領南下。
此次清軍的行軍路線,仍採用過去入關侵明的者路,即繞過山海關,由長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軍進至翁後(今遼寧阜新附近),接到鎮守山海關的明遼東總兵吳三桂的“乞師”書,立刻改道向山海關進軍。
山海關,依山臨海,形勢險要,是明長城東部的”個重要關口。吳三桂在李自成起義軍攻入北京時,他已率精銳入山海關,李自成曾對其招降,不允,雙方發生激戰。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順軍數幹騎兵進逼山海關西羅城下,城北翼一支明軍起義歸順李自成,山海關城陷在即。
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軍疾馳至山海關,吳三桂開關迎入。在吳三桂與清兵兩軍合力下,李自成起義軍寡不敵眾,只好撤退,於是山海關大門洞開,清軍大批進關馳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隨後逐漸建立了對全中國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