巔峰時期的公孫瓚,在北方的實力是非常強的,甚至可以說是當時東漢末期割據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什麼袁紹,曹操和公孫瓚都不能比。包括後來的蜀漢皇帝劉備三兄弟,以及以單騎救主出名的趙雲,都是那個時期公孫瓚的部下!
但是,這麼強大的一個亂世梟雄,在從巔峰到滅亡只不過是短短的五六年時間。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公孫瓚的發跡過程,可以說還是非常順利的!
公孫瓚的出身,和袁紹有一點相似,雖然出身貴族,但是由於他母親並不是正室,所以公孫瓚在家族中的地位並不是很高。
但畢竟也是貴族出身,再加上公孫瓚有一個天生的優勢:貌美,聲音洪亮,才智也不錯。再加上他的家族優勢,也算是高富帥一枚啊。
所以,他在初擔任郡中小吏時,得到了涿郡太守的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
這個岳丈還把他送到盧植那裡深造學習(和劉備是同學,後來的劉備也憑著這層關係,跑到公孫瓚手下混飯吃)。
到後來,公孫瓚在邊關鎮守,憑著勇敢與機智,在遼東一帶屢破鮮卑,烏桓等少數民族的進犯之敵,屢立戰功,官職也漸漸開始上升。塞外風光的同時,又在河北大破黃巾軍。一時威名大震。
隨後公孫瓚開始擺脫節制他的劉虞,走向獨立發展之路。
隨後在和袁紹的爭奪中,互有勝負,但公孫瓚的地盤卻越來越大。
到了公元193年,公孫瓚攻滅了劉虞,實力再一次大增,地盤也成了諸侯中的最大的。
但是,勢力最大的時候,也是他開始走向下坡路的時候,在隨後的幾年,公孫瓚迅速的衰落。最終被袁紹攻滅。
導致公孫瓚滅亡的原因很多,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導致他失敗的原因,前期運氣太好,導致他太過剛愎自用,不懂用人
由於公孫瓚前期的運氣太好了,在遼西和少數民族入侵之敵打仗,勝利。和黃巾軍打仗,勝利。於是在一連串的勝利下,公孫瓚狂橫無比,也不把大家看在眼裡。沒有容人之量,也缺乏恤人之心。
公孫瓚自立初期,他和袁術結盟,對抗劉虞,袁紹等人。這中間他派他的堂弟公孫越去袁術那裡協助袁術。
後來公孫越和孫堅去攻擊袁紹時,公孫越不幸中流矢而亡。公孫瓚大怒,對袁紹恨之入骨。舉大軍進攻袁紹。
袁紹後來害怕公孫瓚,主動示好,但是公孫瓚根本不理,結果雙方的界橋大戰,公孫瓚大敗。
公孫瓚的剛愎自用還體現在他個人英雄主義太強上面,磐河之戰,他單挑文丑。結果是兩次單挑,均都以失敗告終,而且兩次都是命懸一線。第一次被張飛所救,第二次被趙雲所救。公孫瓚這種行事風格,給他本人和他的部隊都潛伏了巨大的危機。假如一旦失手,基本就是全線大敗了。而公孫瓚手下的武將,象有能力的劉,關,張,趙雲等,均得不到重用。最終都離他而去。
我們後來看三國演義,之所以迷人,不僅僅是英雄武將輩出,還有無數的謀士向世人展示著謀略的魅力。但是我們看公孫瓚身邊,卻沒有一個說得上來的謀士。沒有謀士,行事往往偏於衝動。
第二個原因,太過喜歡武力,卻忽略了道義的存在,導致樹敵太多
公孫瓚前期的一路成功,靠的是武力。所以他就自然忽略了其他的周邊因素。比如民心,比如道義等等。
最初,公孫瓚和劉虞一起討伐烏丸的時候,公孫瓚受劉虞節度。但因為公孫瓚自持兵力強大,便放縱自己的部隊,多次掠奪百姓,而劉虞則對百姓十分仁愛。因此兩人關係逐漸惡化。
後來的公孫瓚攻滅劉虞,也是利用了劉虞愛護百姓的這個弱點。公孫瓚變本加厲的掠奪百姓。劉虞為了阻止公孫瓚的惡行,決定率兵十萬攻打公孫瓚。結轉果很不巧的是,劉虞計程車兵不習戰,又下軍令不準騷擾百姓,不許損害民居,導致久攻不下。公孫瓚於是招募精兵數百人,順著風勢放火,趁勢殺入劉虞兵營,劉虞大敗。
此戰雖然是劉虞敗了,但是公孫瓚卻更加的失去了民心。並且劉虞由於聲望極大,影響力非常強。於是公孫瓚打敗劉虞的同時得罪了整個天下。他受到劉虞兒子、劉虞舊將、袁紹等多方勢力的圍剿,同時還得不到百姓的支援。一時之四面楚歌,被打的無還手之力的公孫瓚隨後逃到易京堅守不出。
最終的失敗原因,經不起挫折
我們說,失敗並不可怕,但是失敗之後,沒有勇氣面對失敗,沒有再次爬起來的勇氣,那就很可怕了。這點上,劉備就是公孫瓚非常好的榜樣,劉備是屢敗屢戰,但人家就是一隻打不倒的小強,部隊沒了繼續招募,老婆沒了重新再娶。但是從不言敗。
公孫瓚就不行了,在被劉虞舊將、袁紹聯軍攻打接連失敗後,然後就完全失去了進取之心。可以說是被嚇破了膽。他竟然做了一個讓所有人感到莫名奇妙的舉動,給自己畫地為牢。
公孫瓚又臨易河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自居其中,以鐵為門,斥去左右,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只與妻妾住在裡面,又囤積糧谷三百萬斛。公孫瓚又讓婦人習為大聲,使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用來傳達命令。公孫瓚又疏遠賓客,致使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了。從此以後,很少出來打仗。
就這樣,他自己給自己建了一個厚實的牢房,厚厚的城牆,雖然能有效阻止別人的進攻,卻也把自己完全的困在了裡面。
很快的,袁紹就把公孫瓚外圍的據點,部下,一個一個的擊破。而公孫瓚卻自己呆在易京不去救援。等到袁紹圍困住公孫瓚的時候,雖然公孫瓚還有一部分外圍兵力可以相救,卻已基本無力迴天。
最後,在袁紹的攻擊中,公孫瓚和他的家人舉火自焚。
可以說,公孫瓚的失敗,完全是自己的咎由自取。不管什麼時候,運氣只是一時的。民心才是發展的動力。堅韌不拔更是長久發展的基礎!
巔峰時期的公孫瓚,在北方的實力是非常強的,甚至可以說是當時東漢末期割據勢力中最強大的一支,什麼袁紹,曹操和公孫瓚都不能比。包括後來的蜀漢皇帝劉備三兄弟,以及以單騎救主出名的趙雲,都是那個時期公孫瓚的部下!
但是,這麼強大的一個亂世梟雄,在從巔峰到滅亡只不過是短短的五六年時間。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我們來看公孫瓚的發跡過程,可以說還是非常順利的!
公孫瓚的出身,和袁紹有一點相似,雖然出身貴族,但是由於他母親並不是正室,所以公孫瓚在家族中的地位並不是很高。
但畢竟也是貴族出身,再加上公孫瓚有一個天生的優勢:貌美,聲音洪亮,才智也不錯。再加上他的家族優勢,也算是高富帥一枚啊。
所以,他在初擔任郡中小吏時,得到了涿郡太守的賞識,將女兒許配給他。
這個岳丈還把他送到盧植那裡深造學習(和劉備是同學,後來的劉備也憑著這層關係,跑到公孫瓚手下混飯吃)。
到後來,公孫瓚在邊關鎮守,憑著勇敢與機智,在遼東一帶屢破鮮卑,烏桓等少數民族的進犯之敵,屢立戰功,官職也漸漸開始上升。塞外風光的同時,又在河北大破黃巾軍。一時威名大震。
隨後公孫瓚開始擺脫節制他的劉虞,走向獨立發展之路。
隨後在和袁紹的爭奪中,互有勝負,但公孫瓚的地盤卻越來越大。
到了公元193年,公孫瓚攻滅了劉虞,實力再一次大增,地盤也成了諸侯中的最大的。
但是,勢力最大的時候,也是他開始走向下坡路的時候,在隨後的幾年,公孫瓚迅速的衰落。最終被袁紹攻滅。
導致公孫瓚滅亡的原因很多,歸結起來,大致有以下幾點。
第一個導致他失敗的原因,前期運氣太好,導致他太過剛愎自用,不懂用人
由於公孫瓚前期的運氣太好了,在遼西和少數民族入侵之敵打仗,勝利。和黃巾軍打仗,勝利。於是在一連串的勝利下,公孫瓚狂橫無比,也不把大家看在眼裡。沒有容人之量,也缺乏恤人之心。
公孫瓚自立初期,他和袁術結盟,對抗劉虞,袁紹等人。這中間他派他的堂弟公孫越去袁術那裡協助袁術。
後來公孫越和孫堅去攻擊袁紹時,公孫越不幸中流矢而亡。公孫瓚大怒,對袁紹恨之入骨。舉大軍進攻袁紹。
袁紹後來害怕公孫瓚,主動示好,但是公孫瓚根本不理,結果雙方的界橋大戰,公孫瓚大敗。
公孫瓚的剛愎自用還體現在他個人英雄主義太強上面,磐河之戰,他單挑文丑。結果是兩次單挑,均都以失敗告終,而且兩次都是命懸一線。第一次被張飛所救,第二次被趙雲所救。公孫瓚這種行事風格,給他本人和他的部隊都潛伏了巨大的危機。假如一旦失手,基本就是全線大敗了。而公孫瓚手下的武將,象有能力的劉,關,張,趙雲等,均得不到重用。最終都離他而去。
我們後來看三國演義,之所以迷人,不僅僅是英雄武將輩出,還有無數的謀士向世人展示著謀略的魅力。但是我們看公孫瓚身邊,卻沒有一個說得上來的謀士。沒有謀士,行事往往偏於衝動。
第二個原因,太過喜歡武力,卻忽略了道義的存在,導致樹敵太多
公孫瓚前期的一路成功,靠的是武力。所以他就自然忽略了其他的周邊因素。比如民心,比如道義等等。
最初,公孫瓚和劉虞一起討伐烏丸的時候,公孫瓚受劉虞節度。但因為公孫瓚自持兵力強大,便放縱自己的部隊,多次掠奪百姓,而劉虞則對百姓十分仁愛。因此兩人關係逐漸惡化。
後來的公孫瓚攻滅劉虞,也是利用了劉虞愛護百姓的這個弱點。公孫瓚變本加厲的掠奪百姓。劉虞為了阻止公孫瓚的惡行,決定率兵十萬攻打公孫瓚。結轉果很不巧的是,劉虞計程車兵不習戰,又下軍令不準騷擾百姓,不許損害民居,導致久攻不下。公孫瓚於是招募精兵數百人,順著風勢放火,趁勢殺入劉虞兵營,劉虞大敗。
此戰雖然是劉虞敗了,但是公孫瓚卻更加的失去了民心。並且劉虞由於聲望極大,影響力非常強。於是公孫瓚打敗劉虞的同時得罪了整個天下。他受到劉虞兒子、劉虞舊將、袁紹等多方勢力的圍剿,同時還得不到百姓的支援。一時之四面楚歌,被打的無還手之力的公孫瓚隨後逃到易京堅守不出。
最終的失敗原因,經不起挫折
我們說,失敗並不可怕,但是失敗之後,沒有勇氣面對失敗,沒有再次爬起來的勇氣,那就很可怕了。這點上,劉備就是公孫瓚非常好的榜樣,劉備是屢敗屢戰,但人家就是一隻打不倒的小強,部隊沒了繼續招募,老婆沒了重新再娶。但是從不言敗。
公孫瓚就不行了,在被劉虞舊將、袁紹聯軍攻打接連失敗後,然後就完全失去了進取之心。可以說是被嚇破了膽。他竟然做了一個讓所有人感到莫名奇妙的舉動,給自己畫地為牢。
公孫瓚又臨易河挖十餘重戰壕,又在戰壕內堆築高達五六丈的土丘,丘上又築有營壘。塹壕中央的土丘最高,達十餘丈,公孫瓚自居其中,以鐵為門,斥去左右,令男人七歲以上不得進入,只與妻妾住在裡面,又囤積糧谷三百萬斛。公孫瓚又讓婦人習為大聲,使聲音能傳出數百步,用來傳達命令。公孫瓚又疏遠賓客,致使身邊沒有一個親信,謀臣猛將都漸漸疏遠了。從此以後,很少出來打仗。
就這樣,他自己給自己建了一個厚實的牢房,厚厚的城牆,雖然能有效阻止別人的進攻,卻也把自己完全的困在了裡面。
很快的,袁紹就把公孫瓚外圍的據點,部下,一個一個的擊破。而公孫瓚卻自己呆在易京不去救援。等到袁紹圍困住公孫瓚的時候,雖然公孫瓚還有一部分外圍兵力可以相救,卻已基本無力迴天。
最後,在袁紹的攻擊中,公孫瓚和他的家人舉火自焚。
可以說,公孫瓚的失敗,完全是自己的咎由自取。不管什麼時候,運氣只是一時的。民心才是發展的動力。堅韌不拔更是長久發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