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範兒

    爸爸:「女兒,你發的這個表情包真有趣,怎樣收藏下次用呀?」

    爸爸:「新增完了,咦,我還是找不到它呀?」

    我:「跟我上次,上上次,上上次教你的那樣,接著…… 爸,你拿媽的手機接下電話,我電話上教你。」

    (圖片截自教程影片)

    目前小助手共提供 11 個教程,包括加好友、調整字型、傳送圖片、發語音、影片 / 語音通話和發表情包等,主要以微信基礎溝通功能為主,也是父母最常用的幾個功能。每個教程包含 1-2 分鐘的短影片和詳細的分步驟圖文說明。影片由真人演繹,使用口語解說,在關鍵步驟會突出演示。

    (真人演繹教程)

    在此之前,我已經透過多次電話教學和手把手教學,讓我爸學會打字、語音和影片通話。但如何在聊天中發表情包鬥圖,則是屢教屢敗。小助手上線,我將「儲存聊天中的表情」和「聊天中發表情」這兩個教程發給了我爸,讓他一邊看教程,一邊用我媽的手機練習。

    超 2 億的科技產品「弱勢群體」漸受關注

    今年 8 月民政部公佈的《2016 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 2016 年底,全國 60 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 2.3 億人。

    而國家統計局和中國網際網路絡中心的資料顯示,2012-2016 這 4 年間老年網民增長了 96.57%,到 2016 年底,全國 50 歲以上網民的數量為 6900 萬,網際網路滲透率為 16.33%。

    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進入生活,公眾的生活方式也正隨之改變,雖說專為老年人定製的科技產品也不少,但日常高頻使用的科技產品,無論硬體或者軟體,鮮有考慮和最佳化中老年使用者的使用者體驗。可以說,全國超過 2 億的老年人,都是日常科技產品中的「弱勢群體」。

    (蘋果 CEO 庫克與若宮正子)

    今年 8 月蘋果 WWDC 開發者大會上,最年長的開發者是日本一位 82 歲高齡的老奶奶,名叫若宮正子。60 歲退休後,她覺得市場上幾乎沒有一款應用或者遊戲認真考慮過老人家的感受,對此深深失望的若宮正子,決定開始學習程式設計。目前,她正在開發一款老人家玩的遊戲,名為「Hinadan」。

    蘋果 CEO 庫克曾問若宮正子是如何確保老年人可以使用她所開發的遊戲,若宮正子回答說:「我在程式設計中曾考慮過這一點——承認老年人失去聽力和視力,手指可能不會很靈活。」

    社交軟體,讓年輕人連線了更多的朋友,卻限制了老年人的發言和表達。購物軟體,讓年輕人能夠買到世界各地的商品,但大多數老年人都學不會網上買菜次日達。還有正在普及的移動支付、無人售貨等,讓年輕人的生活更便利了,但對於那些不會使用智慧手機進行支付的中老年人而言,卻仍然毫不相干。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可支配收入逐漸增加、行動網路滲透率持續增長,這些因素開始讓老年人群體逐漸成為一些科技產品的目標人群。

    滴滴打車敬老版上線,錘子手機 Smartisan OS 的遠端協助功能,以及更多產品上出現可以放得更大的字型、聲音。針對老年人的智慧硬體也在湧現,多在醫療、智慧穿戴領域,致力於解決老年人的某種疾病或生理缺陷,具有監控、防走失、定位等功能。

    這個人口超過 2 億的「弱勢群體」,開始逐漸進入主流視線。

    報告還顯示,微信的中老年使用者,平均每天傳送 44 條訊息,其中語言訊息超過 1/5。在音影片通話方面,老年使用者每月人均使用音影片通話 9 次,人均時長達到 82 分鐘,超過 95 後以及 80、90 後典型使用者的 65 分鐘。在發紅包上,老年使用者每月人均發出 25 個紅包,金額為 380 元。

    總而言之,老年使用者在增長,也日漸活躍。

    在一些長輩的群裡,曾流轉過一份網友整理的《中老年微信使用指南》,內容從「什麼是微信」、「如何傳送圖片」,到「如何不讓某些朋友看到我的朋友圈」,甚至還有「老人手機使用家規」、「微信群友自律歌」,內容東拼西湊,還摻雜了不少廣告。這份在老年使用者中流傳甚廣的指南,並不能教會他們使用微信,甚至還會誤導他們的使用。

    這道出了很多父母的心聲,孩子出門在外,他們想透過朋友圈照片和心情瞭解孩子的近況,生日快到了想給孩子發個紅包,家裡的近況也想拍張照片發個語音告訴他們,而孩子回到家裡注意力卻依然在手機上。當老年人也能夠流暢使用微信,他們能夠了解孩子的喜好,更好地溝通。

    使用者被魚龍混雜的群聊、日漸聒噪的朋友圈耗費過多的注意力,成為重度低頭族,面對面之間的交流開始被削弱減少。此時,微信則和使用者一起探討應該如何使用社交網路,一起思考科技與人性的矛盾。今年 3 月,微信和使用者一起做了次實驗,拍了一部名叫「微信實驗室」的影片,找來 6 個身份不同的人,讓他們關閉微信 12 小時,並記錄了期間發生的故事。

    微信不能取代面對面的交流,選擇微信來維持聯絡也不意味著全然放棄面對面的溝通,兩者其實是互補的關係。作為一款無處不在的國民應用,公眾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微信,使用微信的群體也會越來越多元和豐富。而微信團隊也在低調踏實地最佳化產品,提高使用者體驗,營造更加健康、包容的微信生態。

  • 2 # 教育小程式

    據民政部公佈的《2016 年社會服務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6年底,全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約2.3億人。中老年人,無疑是中國以後的一個龐大的群體,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漩渦,人口老齡化指的是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壽命延長導致的總人口中因年輕人口數量減少、年長人口數量增加而導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應增長的動態。華人口結構出現不平衡,呈老年狀態,進入老齡化社會,有更多的老年人需要照顧,中國現代年輕人在市場飽和的中國競爭激烈,加上獨生子女較多,獨生子女的家庭中上有四老下有小孩,平時工作繁忙更是照顧不到位。然而當今社會,手機和網路已經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活因素,便於人們的生活,在手機使用上面老人沒有辦法,比較困難的去掌握這些使用,中老年人微信小程式,在微信使用上利於中老年人的理解和學習,讓他們能儘快融入到這個社會中去,也能有自己的網路社交和集體,提升了中老使用者的產品體驗,很好的和家人和朋友保持聯絡,微信關照到日常科技產品中的“弱勢群體”,我是灰常感謝的,也幫助了我父母使用。

  • 3 # 有隻貓咪叫雞翅

    下面我們來看看小助手如何使用。

    怎樣使用?

    So easy ~

    如果看了影片後不記得了~想找回瀏覽過的影片?可以在<觀看歷史>裡找到瀏覽記錄。

    有趣的是,「微信使用小助手」竟然還涉及了小程式的使用功能,小程式對於現代年輕人來說都還屬於“新潮”玩意,想不到微信連小程式都完全普及到使用者群體去~「微信使用小助手」小程式絕對是中老年人的福音阿~,學習微信的利器,讓他們跨越空間的距離,經常與子女聯絡,而不再是隻能聽到冰冷的電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性生育到底有多大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