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個人窮遊北京

    布達拉宮我去過。很壯觀,高117米,共有13層,也是西藏最著名的建築。始建於1300多年前,松贊干布為了迎娶文成公主和尺尊公主所建築,建成時有999間房子。因為建築在紅山上,所以也叫紅山宮。

    現在的布達拉宮是17世紀後重新修建的,老的建築已經毀於戰火和自然災害。後來修的布達拉宮主體建築分為白宮和紅宮。布達拉的意思就是觀世音菩薩居住的地方。

    布達拉宮最珍貴的是五世喇嘛的靈塔,高三層,用掉黃金8000斤所製作而成。與聖觀音殿內的聖觀音像合稱為鎮館之寶。

    布達拉宮依山而建,在建築美學上達到了建築歷史上的巔峰。布達拉宮在古代主要使用的是人力和畜力把水運上去,很辛苦。

    即使到了2017年,布達拉宮的生活用水還是靠人背的方式,用塑料桶從山下往山上背水。

    現在布達拉宮的水源問題已經可以用水泵解決,水泵可以加壓,可以把山下的水運到山上。布達拉宮建築在紅山上,每年都在風化,這麼風化下去,布達拉宮有一天就會不復存在。所以布達拉宮是珍貴的也脆弱的。

  • 2 # 大徐在旅途

    作為拉薩市的地標建築布達拉宮,雄偉輝煌,是每一個去西藏旅遊的遊客必去的地方,布達拉宮位於拉薩市城關區北京中路35號。

  • 3 # Tommy遊祖國

    我2015年6月份騎著我的小踏板經過貴州,重慶,四川,沿著318國道一直到拉薩。

    經過預約,第2天去買票,參觀了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經過幾個朝代的修建,確實比較雄偉,高高在上。以前在沒有電力的狀況之下,水源肯定靠人背、靠馬奪送。

    到了有電的現代社會,通過抽水機把水抽上布達拉宮,或者自來水加壓送到布達拉宮。

    此外,布達拉宮確實值得一看。希望你能去看看布達拉宮。

  • 4 # 水深其

    而在古代,食用水可能是由人力或者畜力運輸上去的;而且,在古代其實也已實現了類似水泵的裝置——雖然在這裡我更傾向於布達拉宮是使用前者解決水源問題的。布達拉宮作為當時的宗教、政治領袖的居所,會採用這樣「費力」的解決方案也是正常的。

    至於結構方面,肯定會對地形進行一定的處理。而山體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塊堅實的岩石了,無論是將地形處理成多級臺地,還是使用樁來解決,都是可行的。布達拉宮是因借山體而建的,不同部分具有高差,並非完全相平的。將山體剷平的工程量相當巨大,即使在今天也相當少見吧。

    到2017.5.18日為止,布達拉宮內的生活用水的供應,依然是靠人背的方式,用塑料桶從山下背上。紅山每年都在風化,布達拉宮終有一天會不復存在。

  • 5 # 雲熙時代

    迄今為止,布達拉宮內的生活用水的供應,依然是靠人背的方式,用塑料桶從山下背上。

    ps: 紅山每年都在風化,布達拉宮終有一天會不復存在。應該不會再出現任何損壞山體的行為。

    現代的水源應該是使用水泵解決的。自來水是會加壓的,所以這點並不成問題。

    而在古代,食用水可能是由人力或者畜力運輸上去的;而且,在古代其實也已實現了類似水泵的裝置——雖然在這裡我更傾向於布達拉宮是使用前者解決水源問題的。布達拉宮作為當時的宗教、政治領袖的居所,會採用這樣「費力」的解決方案也是正常的。

  • 6 # 如風去遠行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布達拉宮獨特的民族古建築風格令人嚮往。一生值得去的布達拉宮,一生值得去的拉薩,一生值得去的西藏。

  • 7 # 旅途中的隔壁老王

    現代的水源應該是使用水泵解決的。自來水是會加壓的,所以這點並不成問題。

    而在古代,食用水可能是由人力或者畜力運輸上去的;而且,在古代其實也已實現了類似水泵的裝置——雖然在這裡我更傾向於布達拉宮是使用前者解決水源問題的。布達拉宮作為當時的宗教、政治領袖的居所,會採用這樣「費力」的解決方案也是正常的。

    至於結構方面,肯定會對地形進行一定的處理。而山體實際上可以看作是一塊堅實的岩石了,無論是將地形處理成多級臺地,還是使用樁來解決,都是可行的。布達拉宮是因借山體而建的,不同部分具有高差,並非完全相平的。將山體剷平的工程量相當巨大,即使在今天也相當少見吧。

  • 8 # 大超走視界

    我認為現代的水源應該是使用水泵解決的。自來水是會加壓的,所以這點並不成問題。

    而在古代,食用水可能是由人力或者畜力運輸上去的;而且,在古代其實也已實現了類似水泵的裝置——雖然在這裡我更傾向於布達拉宮是使用前者解決水源問題的。布達拉宮作為當時的宗教、政治領袖的居所,會採用這樣「費力」的解決方案也是正常的。

  • 9 # 錦州大海

    布達拉宮位於中國西藏自治區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瑪布日山上,是一座宮堡式建築群,起初是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於17世紀重建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為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1994年,布達拉宮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布達拉宮的主體建築為白宮和紅宮兩部分。布達拉宮被稱為“世界屋脊明珠”,它是拉薩乃至青藏高原的標誌,也是西藏曾經的政權中心。

      宮殿裡收藏著極為豐富的文物和工藝品,同時也珍存著獨有的雪域文化遺產。 建於公元七世紀中葉,整座宮殿具有藏式風格,高200餘米,外觀13層,實際只有9層。由於它起建於山腰,大面積的石壁又屹立如削壁,使建築彷彿與山崗融為一體,氣勢雄偉。

    水源嘛,我想應該是人為抬上去的,現在可以用水泵。

  • 10 # supermatch

    公元17世紀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和碩特王朝)時期固始汗和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的白宮及其圓寂後修建的紅宮,“此後歷代達賴又相繼擴建,終成布達拉宮今日之規模。”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噶廈是執行機構)。

    布達拉宮最初為吐蕃王朝贊普松贊干布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興建。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朝屬國和碩特汗國時期護法王固始汗和格魯派攝政者索南群培重建布達拉宮之後,成為歷代達賴喇嘛冬宮居所,以及重大宗教和政治儀式舉辦地,也是供奉歷世達賴喇嘛靈塔之地,舊時與駐藏大臣衙門共為統治中心。1988—1994年再次大規模修繕。

    到2017.5.18日為止,布達拉宮內的生活用水的供應,依然是靠人背的方式,用塑料桶從山下背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鮁魚兒餃子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