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紅林主人

    紅林悟道《韓非子-六反》 第三章 毀民上

    紅林悟道《韓非子-六反》上一章韓非子為我們例出了後三種“世尊之士”,在韓非子看來其實就是不良之士,他們的行為既違反了社會基本道德,也違反了國家律法。這些人在世為人既不考慮社會環境,也不顧及國家律法,其本質就是自私自利,無法無天,是社會混亂的始作俑者。

    春秋戰國,不僅有諸侯爭霸,還有各種學說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我們看到的是文化與思想的繁榮,當然,百花百豔,但有的卻是毒花。韓非子就將“六民”之說視為毒花。當社會沒有核心思想與價值觀時,類似“六民”的毒花就很容易蠱惑民眾,迷惑君主,使國家走向歧途。當社會沒有統一的道德與行為規範時,同樣,“六民”的思想很容易帶偏民眾,使社會走向混亂。

    本是虛偽之人,用歪理詭辯欺騙君主,玩弄智巧欺負民眾,這樣的人當世之俗卻尊稱為“辯智之士”。當時的普通民眾根本就辨識不了思想的正與反,面對善辯的騙子分不清好與壞,這是韓非子非常著急的地方,所以才會一一例舉“六民”之論。

    本是好勇鬥狠的地痞流氓,私藏武器打架鬥毆,當世之俗卻尊之為“磏勇之士”,認為他們是剛強威武的勇士。這明顯是顛倒黑白,是非不分。春秋戰國之亂,不僅是禍及蕭牆,更是讓基層民眾苦不堪言,各地為了自保都有私人武裝,所謂的“磏勇之士”也隨之興盛起來,要麼成為諸侯重臣的門客,要麼成為地方私人武裝。對於國家來說,這是最大的威脅與隱患。

    本是該判死刑的人,只因他們包庇大盜,隱藏壞人,當世之俗卻尊之為“任譽之士”講義氣有仁義的人。明顯是違法律法,卻說是仁義之士,這是典型的“仁愛治國”論。看到這裡,韓非子還是不忘批評儒家的“仁愛”治國。

    韓非子講完“六民”後,開始講六反,第一:赴險殉誠,死節之民,而世少之曰“失計之民”也。意思是:奔赴國難,獻身君主,本是捨生取義的人,世俗卻貶斥他們是失多得少的人。與“六民”正好相反就是六反,奮不顧身,為國捐軀,本是仁人志士,卻被世俗貶斥為“失計之民”,也就是不懂得計算自身利益的人。此種言論是在摧毀國家的基本精神與文化底蘊。

    第二:寡聞從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樸陋之民”也。意思是:見聞很少,服從命令,本是保全法令的人,世俗卻貶斥他們是淺薄愚昧的人。不被外界邪學所蠱惑,只認同國家正統思想與核心價值觀,堅持傳統道德觀,這樣的人就是法治的維護者,卻被世俗貶斥為“樸陋之民”,也就是見識淺薄之人。其實,這一條更適應當下的人,資訊爆炸時代,移動傳媒更讓人隨時能夠接受到各種資訊,思想更容易被蠱惑,所以學學古人“寡聞從令”,做一個“全法之民”。此種言論是在摧毀國民的基本處世原則與行為準則。

    第三: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而世少之曰“寡能之民”也。意思是:盡心耕作,自食其力,本是創造財富的人,世俗卻貶斥他們是沒有才能的人。這一論與我們前文所說是一致的,普羅大眾是社會財富與國家資源的創造者,他們勤勞耕作,自力更生,卻被世俗貶斥為“寡能之民”,也就是能力單一或沒有才能的人。這真是好笑,貶斥者必是前文所講的寄生蟲,自己本身就是社會的寄生者,卻還貶斥財富創造者是無能之士。此種言論是在摧毀社會基本生產力,尤其是人的主觀能動性。

    社會的進步與國家的發展,正是依靠著“失計之民”的奔赴國難,不計個人得失。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無數的英雄奔赴前線,為國而戰,才有今天我們的自由出行與健康生活。安定和諧的法治社會,正是依靠著“樸陋之民”的忠誠與服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偉大崇高的奮鬥目標,凝神聚力,帶領人民奮勇前進。國家強盛,實力雄厚,正是依靠著“寡能之民”的默默奮獻與辛勤勞動。

    【赴險殉誠,死節之民,而世少之曰“失計之民”也。寡聞從令,全法之民也,而世少之曰“樸陋之民”也。力作而食,生利之民也,而世少之曰“寡能之民”也。】

    任何時代,都需要奔赴國難的英雄和務實前行的實幹家,虛談浮誇只會誤國誤民。社會輿論要起到正確的引導作用,尊顯什麼,貶斥什麼要有明確的態度與主張,不能是非不分,也不能模稜兩可。國家政策要起正確的規範作用,禁止什麼,允許什麼,要有明確的規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急是動詞還是形容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