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五歲,平時如果不小心撞到別人之類的事情,讓他去跟別人道歉,他都不肯去,要鼓勵很久,說很多道理,哭的稀里嘩啦,都不肯去說一聲對不起。他平時性格比較內向,也很慢熱,不太喜歡和同齡孩子交往,但和熟悉的人就會玩的比較瘋。我對於他的交往問題,我一般都順其自然,因為我覺得內向的孩子你逼他去和別人交往反倒適得其反。但在做錯事這種事情上,我覺得道歉是必須的,所以要求他一定要做,但這樣就好像在逼他做事一樣,每次都鬧的很不愉快。感覺他也知道他做錯了,但就是道歉說不出口,他總是跟我說,說句對不起“好難”,我無法理解,也不知道該怎麼引導他?
-
1 # 寧老師說
-
2 # 瘦子爸爸筆記
道歉是需要很大勇氣的,不光是孩子,大人又何嘗不難呢?承認錯誤就是把自個赤裸裸的展現他人面前,誰都不心甘情願。但人際交往中,不管小孩或大人,道歉都是一種增進情感的催化劑。但引導孩子道歉也是要講方法技巧的。
曾經我也為孩子做錯事,拒不道歉而煩惱。後來終於想出個妙招:
第一次:我故意把兒子做作業的鉛筆摔斷,然後離開臥室。兒子回到房間就和他奶奶急:“你怎麼弄斷我鉛筆啊。”說完就又拍又踢桌子。我躲在一旁偷笑。(我兒子性子急)他奶奶一頭霧水的說,我沒進房間啊!我趕緊跑去圓場,望著鉛筆說:“兒子,對不起,爸爸剛進房間不注意碰到桌子,我給你從削一根吧!原諒爸爸好嗎?”說完,只看見兒子打轉的眼淚立馬收了起來。
第二次:故計重施,我把兒子寫好的生字本給撕了一頁。兒子這回急哭了。我再次表演起來,故作驚訝的詢問道:為什麼哭呀!他就在一旁不停的抽泣,也不答話。
我明知故問說:“是生字本少了一頁嗎?”兒子終於點點頭。我愧疚說道:“真不好意思兒子,爸爸以為這本子沒用,就撕了一張,真的對不起。”經過一通安慰,孩子重寫了那篇生字,並且原諒了我。
沒過幾天,終於逮到兒子犯錯了那天放學,他跑的快,一不小心把他奶奶洗好的菜,一腳碰翻了。默默的低頭把書包放在桌上。然後就呆呆坐在凳子上。估計怕奶奶罵,一動不動坐在那,電視也不看。
我靜靜來到身邊,我問他:“犯錯了?”兒子點點頭。繼續問道:“犯什麼錯了?”兒子不支聲,就傻坐著。一雙眼睛空洞的望著牆壁。後來我跟他目光對視著,安慰開導他:“你犯了錯,不出聲,爸爸也不知你錯哪裡,你說出來,爸爸好幫你呀!”兒子低著頭,支支吾吾說出實情。
總結:言傳身教是最大的力量。作為家長,要想孩子成為什麼樣,首先得自己做到。不能說嚴於孩子,寬於自己。做什麼都要以德服人。
-
3 # 才智寶貝學堂
孩子撞到別人,可能是覺得自己不是故意的,所以沒錯,再加上孩子本身性格內向,很難去開口,這種情況下道歉可能對孩子來說是一件有違本意的事情。
題主對孩子的教育很上心,但是孩子不明白,如果一直逼他,也會適得其反,甚至可能對說出道歉產生厭惡情緒。因而,父母可以耐心地說服孩子理解說道歉的原因,注重孩子本身的意願。孩子雖然是不小心撞到別人,大家都很理解,可能自己也弄疼了,但是如果不是自己粗心,別人也不會被撞到。
所以,父母可以先關心、安慰孩子的感受,然後再慢慢地引導孩子說出來。如果孩子還是不願意,不情願,可以換一種孩子能接受的方式,如把“對不起”改錯“不好意思”、真誠地說出自己不是故意的,並關心對方的情況等。用孩子自己的方式去表達。言傳身教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平時也有類似的行為,不管是家人還是別人,都要道歉,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孩子受到父母的影響,也會逐漸地理解,並且受到正面影響。
-
4 # 育兒的三兩畫技
發現問題
因為我不是很愛出門玩,我帶小孩都是公園轉轉超市溜溜,以至於我家小孩出去後,不太願意跟別的小孩一起玩耍。後來有一次跟小朋友一起玩沙子的時候,我家小孩把沙子不小心倒在別人鞋子上,我教她道歉說對不起,她紅著眼睛就是不說話。她跟小朋友玩的時候對話啥的都很自然,唯獨道歉,她就是不張口。
解決問題回到家後,我跟小孩爸爸說了這事,火速跟他商量並確定了以後在家裡我們說話要多用禮貌用語。比如說小孩幫我拿個東西,我接過來的時候一定會說謝謝你,我"不小心"碰到她了也會當即道歉說對不起,我"不小心"被小孩碰到了,我也會要求她跟我道歉說對不起。
一開始她很犟,不肯開口道歉,我就假裝被她撞的很疼,有點硬逼著她道歉的感覺,所以她哭的哇哇的。
我一看她這樣,我拿出了殺手鐗動畫片,我找到了寶寶巴士中有一集是講社交禮儀的,我放給她看。果然動畫片比我效果好,她會跟著動畫片一起說對不起,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我先是"不小心"弄壞了她的玩具,然後很真誠的給她道歉了,但是她依依不饒仍然哭,等她哭累了,哭到不理我,我再給她說,
"我已經跟你說對不起了啊,就沒有事了啊"
這是她經常說的話,當我還給她的時候她不說話,這時候再去給她講道理她就能聽了。
-
5 # 薯片話梅
孩子不願意道歉的原因: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禮貌、有禮有節,於是從小教育孩子犯錯時要勇於承擔,要知錯能改。然而事實上,很多孩子只是口頭上的“對不起”,並沒有從心裡認識到自己哪裡做錯了,這是因為家長和孩子的標準不一樣,家長認為孩子做醋,孩子並不這麼認為。
在孩子3歲左右,他們以為地球都是圍繞自己轉的,特別主觀,一切都只會為讓自己開心,所以在遊樂場,經常會看到孩子之間搶玩具,而孩子的想法很簡單,我想要那個鏟子,但是鏟子在他手裡,我得拿回來。而家長此時要讓孩子明白,遊樂場有遊樂場的規矩,誰先拿到誰先玩,想玩就要排隊,或者主動跟小朋友溝通,而硬搶是不被允許的。
如果孩子沒有意識到自身錯誤,只是在家長的脅迫下向對方道歉,那麼下次類似的行為還是會發生。而要避免這種情況,家長平時要多引導孩子注意關注自己和他人的感受。只有孩子真正明白自己的行為給別人造成了影響和傷害,他才能真正明白自己的錯誤,下決心改正自己的行為。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道歉:1、家長要教孩子道歉的方法
有些家長認為道歉就是一句“對不起”,沒什麼好教的,但對孩子來說,道歉也是一種技能,是需要學習的。如果之前沒有接觸過,更沒有見過大家道歉的樣子,即使有心跟別人道歉,也不知道要如何開口。
孩子越小,家長的示範行為越重要,所以平時即使家長做錯事,也要主動道歉,把“道歉”視為生活規則的一部分,讓孩子明白道歉並不是羞恥的事情,每個人都可能會犯錯也都需要道歉,孩子自然就不會排斥這件事了。
2、當孩子不想道歉時,不要強迫孩子
有些孩子雖然知道自己做錯了,也會說“對不起”,但當下就是不願意開口,這是因為人在意識到自己錯誤的瞬間,會產生一種壓力,它會啟用我們心理中的應激防禦機制,讓孩子對自己接下來的行為猶豫不決。
如果此時父母是嚴厲的、迫不及待的要求孩子道歉,特別容易激發孩子的防禦堡壘,讓他們因為害怕選擇逃避;而如果父母此時是寬容的、體諒孩子的,孩子反而更願意承認自己的錯誤。所以當孩子犯錯時,建議父母正確引導孩子,但不要強行逼迫,如果孩子態度非常堅決,家長可以先替孩子道歉。
3、允許孩子用不同的方式道歉
每個人的性格不同,有些內向或者自尊心太強的孩子,明明知道做錯了,但就是不好意思當面說“對不起”,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最好不要逼他開口,可以鼓勵孩子用他自己的方式去表達。比如送給小朋友一個禮物、把小朋友扶起來,拍拍身上的土等。
當孩子的行為出錯時,逼他承認不是最終目的,修正他的行為和觀念才是,如果能順便給到改正的建議,讓孩子知道,犯了錯不是事情的終點,只要自己有意願改正,還有挽回的空間,那便再好不過了。
此外,還要讓孩子知道,不管怎樣媽媽都愛你。但千萬不分青紅皁白,上來就批評孩子,或者硬逼著孩子道歉,就算他迫於壓力承認了,也一定不甘心。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玩具也是必不可少的,玩具能夠陪伴孩子玩耍,還能引導孩子智力和創造能力的提升。
但是現在市場上的的玩具種類繁多,而且還沒有明確的分類,有國內和進口的款式,如果想給自己或孩子買玩具可以考慮用網購替代實體店,因為現在實體店一般不會給予拆包試玩的服務,如果買來的玩家孩子不喜歡就浪費了,所以在購買玩具之前最好觀看一些開箱的節目視訊。
我給你推薦一個可以看各種玩具開箱視訊的節目吧,我介紹的是由4399玩具網出品的《阿哦玩具》節目,帶你領略各色玩具,這裡有造型酷炫鎧甲勇士可動人偶、玩法百變的爆裂飛車、開發腦力的樂高積木等等,還有可愛的小姐姐教你如何讓玩具玩的更有趣。在騰訊視訊上或者關注微信公眾號都可以觀看,可以去試看看吧。
-
6 # 瓜瓜呀呱呱
在我家裡,我們夫妻之間不小心碰到了誤傷了等等,我們倆之間會很慎重的說,對不起,我剛才傷到你了,以後我注意點。然後幫對方看看傷勢。得到對方的幫助,我們也會說謝謝,辛苦了。回頭有機會再主動幫助他。
我們倆從一開始就保持這樣的習慣,而且不覺得這很矯情。
在我看來,即便夫妻共處幾十年,對方也不是非有義務要幫助我或者承受我的誤傷。他幫助我是出於情感,我也以同樣的情感表示感激。我誤傷他我應該內疚,而不是無動於衷。
言語的表達和付出行為同樣重要。表達言語後再加上付出行動,錦上添花。
我家孩子會表達謝意和歉意,很主動,我們沒有刻意教。可能他從小看我們這麼做,模仿大人,潛意識裡認為這種做法就是範本。這是從小養成的條件反射,就像邁出左腳後必然邁右腳一樣,受助後必然感謝,傷人後必然道歉。
孩子小時候和我侄女玩,拿玩具時撞到了侄女的頭,小侄女哭了。我家孩子上去抓住她的手說“妹妹對不起,我弄疼你了,我幫你吹吹”,然後小嘴巴噘得鼓鼓的,對著她的頭很認真的吹吹。我當時在旁邊看,心裡感嘆,又是個小暖男,長大了多半是撩妹高手,我可能會不省心哦~
-
7 # 功夫小子2020
我認為:1父母的態度很重要: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往往採取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認為孩子還小,犯點小錯誤沒什麼關係,對孩子的錯誤不管不問,或者代替孩子向別人道歉。
父母嚴格對待犯錯誤的孩子,當孩子犯錯,家長就會責罵孩子,用粗暴的方式逼迫孩子道歉。這兩種態度都是不應該有的。2家長應遵循的原則
當孩子犯了錯誤,家長應慎用批評的態度,更不要隨意打罵孩子,因為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並不是惡意的。
尊重和理解孩子的行為,關注孩子當時的情緒,保持孩子的自尊心。
對孩子來說,從錯誤中學到東西才是最重要的,家長要讓孩子明白該怎麼做,並指導孩子的行為。3讓孩子學會認錯
孩子不會道歉,很大程度上是因為不懂得是非觀念,不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家長應耐心告訴孩子為什麼錯了,錯在哪裡,需要如何做才正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道歉就顯得順理成章。但孩子有可能因為害怕承擔後果而不敢承認錯誤,家長應鼓勵孩子知錯就改,給予孩子安全感,避免對認錯產生畏懼感。
還有的孩子犯了錯,總是尋找各種謊言來逃避責任,家長一定要及時糾正這種行為,讓孩子明白說謊是一種惡劣的行為,比犯錯誤更讓人不可原諒。 4父母向孩子認錯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的很多行為都是在模仿父母。當父母做錯了事或是錯怪了孩子,也應該真誠的向孩子道歉。父母給孩子道歉,不僅可以融洽家庭的關係,也讓孩子明白每個人都會有犯錯的時候,道歉並不是一件丟臉的事情。事實上,父母不會因為向孩子道歉就失去威信,反而更容易得到孩子的尊敬。5適度的懲罰與表揚
孩子犯錯後,家長不可聽之任之,除了讓孩子明白錯誤的原因及補救方法外,還應該根據錯誤的嚴重程度給予孩子必要的懲罰。讓孩子知道做錯事後必須承受後果,從而牢記教訓。家長可以通過目光注視、遠離孩子、拿走孩子的玩具等懲罰措施,讓孩子對自己的錯誤行為產生內疚,從而減少再次犯錯的行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主動道歉後,家長也應該給予適當的表揚,讓孩子明白知錯能改的行為是父母所希望的。
-
8 # 思念何謂
五歲的孩子可能還聽不懂那麼多道理,我比較建議,就是正面管教。做錯事情了,直接告訴小孩子事情的對錯怎麼樣去改正就可以了?不用搞那麼複雜,還有注意說話的語氣,不要總想著想著懲罰,看情況來決定要不要小懲。
還有就是五歲孩子的模仿能力最強,捫心自問,你是不是也是存在這樣的問題?如果有,那就找機會在你做錯事情的時候,當著孩子的面去道歉,讓她明白做錯事是應該道歉的。言傳身教,身體力行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其次就是要讓孩子明白犯錯是正常的,誰都會犯錯?但是犯錯是要自己承擔後果的。舉個例子吧啊,就是我的女兒在遊樂場玩,然後搶了別人的小朋友玩具,被其他小朋友打了。然後他跑過來告狀,我問他為什麼哭,他說他要玩別人小朋友的玩具,然後別人小朋友打了他。就和他說,你看你搶了別人的玩具,所以別人才打你的啊,我女兒就說他也想玩,我告訴他你想玩可以,但是你要等一等,等別人不玩了,你才能玩。我女兒說她不想等,她非要現在玩,我就只能告訴他,那你就只能捱打了。她就很委屈的說她不要被打,我在引導他,那你要不要跟小朋友道個歉呢?後來我女兒就去跟小朋友道歉了,這件事情之後讓他明白了,一旦搶別人的東西是要捱打的,之後他就再也沒有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孩子的成長並不容易,更不是一蹴而就的,為了家長都能夠心平氣和,充滿自信的去面對孩子;你誰?然後那但是隻要孩子的父母一起作出努力,再尊重理解孩子的同時,更加正確地去引導自己的孩子,把孩子培養成一個樂觀自信,自律,有教養的人, 一定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
-
9 # 請你慢一些
其實對於一個內向的孩子不管他多大年齡,讓他說“對不起”真的挺難的。我自己小的時候就不願意跟別人道歉,也不全是因為面子原因,主要是在做錯事的一剎那,我沒有下意識的說出“對不起”或者是“抱歉”,然後再想道歉的話,這時就說不出口了,其實也是知道自己做錯了,但就是說不出口,也可能就是一種偏執。這多少也跟家庭環境有關係,從小我的父母並沒有傳遞我這種意識,我也沒有養成做錯事要馬上說“對不起”的習慣。直到現在我也不願意說“對不起”,更願意說“抱歉”或“不好意思”。自己長大後意識到這個問題,所以在教育我的孩子的時候,我會灌輸他做了錯事要立即道歉。開始的時候孩子也是很少說出口,他不願意說的時候我會替他先道歉,之後再問他“剛才你做的對嗎?做錯了我們是不是應該要跟人家道歉呢?”之類的話,再慢慢引導他。而且,在家裡的時候,如果發生我不小心踩到他的腳或者是拿東西不小心刮到他之類的小事的時候,我都會跟他道歉“媽媽剛才不小心碰到你了,對不起寶寶”,要經常說,孩子聽習慣了後,你會發現有一天他就會在不小心打到你頭的時候會跟你說“媽媽我剛才打到你了,對不起”。現在,我兒子快6週歲了在外面跟小朋友玩的時候,不小心碰到小朋友時會主動道歉。訓練他的這個過程大概要一年的時間吧,不能急,要慢慢來,孩子是要慢慢引導,家長一定要有耐心!千萬不要在他不願意道歉的時候強迫他,你可以先道歉讓他看到這是個很平常的行為。總之,以身作則很重要,還有為人父母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們都要修煉的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
10 # 隨心的無非
犯錯以孩子打架為例
一部分家長認為,孩子做錯事情一定要讓他道歉,這樣才能讓孩子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念,但是也有一部分家長也表示了不贊同,他們認為:孩子無需口頭道歉,只要能用行為來彌補錯誤,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就可以了。
有位媽媽還舉了個例子:“孩子打人,父母要求孩子去說對不起。孩子馬上說了對不起,但是一會兒就會繼續打。”這位媽媽認為孩子的這種說對不起更像是遊戲。
還有家長認為幼兒的認知能力沒有達到知道錯誤並道歉的水平,讓孩子認錯是滿足大人的心理需求,會傷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以後做錯事情會因為要面對責罵和逼迫認錯,而選擇逃避。
不知道大家的看法如何?我聊一聊我的看法:要不要求孩子道歉和怎樣要求孩子道歉其實是兩個方面,需要分開考慮。第一個是基本的社交禮儀和尊重,第二個需要父母的養育智慧和自身素養。
首先,我覺得在傷害了別人的身體、感情或者利益的時候,道歉是應該的,道歉本身是對別人的尊重。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也需要明白這一點。所以,我會鼓勵孩子去道歉。
當然,我也贊成道歉不是全部,最根本的要點是孩子知道自己對別人造成傷害了,沒有這個根本,他們不僅不願意道歉,也不會改變行為和做出補償的。
但是,道歉是行為改變之前的姿態,也是緩解對方委屈和不平的第一步,有時候有了這第一步,後面的彌補才有機會發生。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想想:一朋友的言行傷害了我們的感情或者利益,但是朋友沒有道歉,我們會不會覺得很委屈?有可能我們的朋友心裡是想在以後彌補我們,但是因為彌補的行為或者效果不是當下就看到的,於是,誤會和溝通不暢就華麗麗產生了。這種情況也適用於家人和同事。
很多時候,我們不是希望對方做多少彌補的事情,而很多成人間衝突其實就源於“他欠我一句對不起”。
很多時候孩子在遊戲過程中並沒有充分的機會和時間去彌補原來的錯誤的,況且很多孩子並不知道怎麼彌補錯誤,所以對於被打的孩子來說,一句道歉能讓她的委屈少一些,也同樣向兩個孩子傳遞一個概念:打人是不對的,傷害了別人,別人不舒服,自己其實也不好受。
第二個問題是:對於幼兒來說,他們不能理解道歉的意義嗎?我並不完全贊同這點。
確實,我們不能要求一個孩子寫800字檢討,但是可以讓孩子明白“對不起”意味著告訴對方我不想你傷心和受傷,而且有時候還可以讓剛才和自己發生衝突的小朋友重新和自己一起玩。
如何讓孩子在沒有足夠的語言能力和抽象邏輯思維能力時理解這點呢?反覆講大道理、強迫孩子都顯然是沒有太大效果的。建議的做法有兩個方面:
第一 把道歉和道謝等詞語作為“神奇詞語”。
舉個例子,小包子在幼兒園學了一些“神奇詞語”(magic word),有“謝謝”、“對不起”、“請”、“你好”等。他學了以後就開始在家裡活學活用,比如想要提要求的時候,就會可憐兮兮地看著我,說“please~~~”; 如果我請他幫忙拿什麼東西,但是沒有說“請”,他就會說“媽媽,你忘了那個magic word”了……
5歲的孩子應該是懂得道歉的年齡了,做錯了事就要去真誠的向別人說對不起。也確實是有的孩子,就是不肯,做錯的事就是不肯道歉,怎麼說都不行,這個情況我也遇到過。
那怎麼樣引導孩子去,向別人真誠的道歉呢
1.如果這個時候孩子不道歉,你硬要他道歉,會很尷尬,不如家長先代替孩子,跟人家說對不起,回去再慢慢教育自己的孩子。
2,平時家長在和孩子游戲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家長做錯點什麼事情,然後真誠地跟孩子說,我向你道歉,對不起!
這樣的事情次數多了,孩子自然而然就知道,做錯了事,要道歉了。
3,在家裡當他做錯了什麼事情的時候,你要求他向你道歉。一般在家裡沒有外人,孩子沒有面子的問題,所以他也會向你道歉,久而久之習慣了,在外邊他做錯了事,他也就會向別人道歉了。
這個事情一定要堅持,孩子做錯了事情,就是要道歉,引導幾次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