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鄉村小水

    “暑氣漸消”,處暑是中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四個節氣,“出”表示離開,因此“處暑”意味著酷熱難熬的天氣到了尾聲。處暑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的農作物陸續進入成熟期,穀物逐漸變黃,人們都期望著能夠五穀豐登。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上古農耕文明的產物,是指導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的指南針。在農村只要有人聚集的地方就有農諺的傳播,這些農諺是古代勞動人民結合生產、生活實際總結出來的語言,可以說飽含老祖宗的智慧。在農村有句農諺叫“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老話有理嗎?今年什麼時候出伏?

    2022年三伏天什麼時候出伏?今年處暑是出伏前還是出伏後?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末伏,其中初伏和末伏都是固定的10天。老話說“秋後一庚為末伏”,說的就是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就是末伏的開始時間。

    今年8月7號立秋,這天是“壬辰日”,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在8月15日,這天為“庚子日”,因此今年8月15號入末伏,末伏的持續時間為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因此今年的出伏時間為8月24日23時59分59秒。

    由於每年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不一樣,因此每年入末伏的時間都不一樣,而每年處暑時節都是固定的8月22號~24號,這就會導致出伏的時間要麼在“處暑”之前,要麼在“處暑”之後。今年8月23號處暑,很明顯今年是“處暑在出伏前”,也就是“處暑不出伏”。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句老話的意思不難理解,說的是如果先進入處暑節氣,然後才出伏,那麼糧食的收成就不會很好,表示糧食減產。

    “處暑不出伏”說的就是處暑在出伏之前,這也意味著伏天結束後處暑節氣會更早地結束。處暑節氣總共持續15天,“處暑不出伏”也說明三伏天和處暑節氣重疊,那麼就意味著炎熱的天氣縮短了,涼爽的秋天會很快地到來。

    有句老話叫“立秋有雨樣樣收,立秋無雨人人憂”,立秋時節玉米在抽雄吐絲、稻穀在結實、紅薯薯塊在迅速膨大,此時作物對水分的需求量大,下雨非常有助於農作物高產。農村還有句老話叫“處暑涼颼颼,有籽也難鼓”,說的就是大暑節氣期間如果涼颼颼的,那麼就不利於農作物進行光合作用,農作物光合作用效率低合成的有機物就會比較少,農作物就會出現“貪青晚熟、籽粒不飽滿”的現象,因此處暑時節宜熱不宜涼;如果處暑時節雨水多,不僅不利於作物成熟,而且還會導致道路泥濘,不利於人們從事農業生產。

    “處暑出伏前”說明處暑和三伏天重疊,炎熱的天氣減少了,從這點來看切實會對農作物的生長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必定是災年”就太誇張了,處暑就算在出伏前,那也就兩三天的時間,這麼短的時間對農作物的生長的影響是很小的,根本不能決定糧食是否豐收。

    農諺具有很強的地域性,而中國地域遼闊,不同地區間的氣候差異很大,因此我們根本不能單憑農諺來預測年景。老話說“人勤地不懶”,糧食要豐收除了需要風調雨順外,更多地在於人們的田間管理,中耕、除草、澆水、施肥、打農藥,任意一個環節沒做好都可能導致糧食欠產。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這句話能夠流傳下來,我認為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警示世人多留意節氣的變化”,畢竟古代沒有天氣預報,人靠天吃飯,節氣是指導人們從事農業生產的指南針,這也體現了我們老祖宗對農業的重視。多留意節氣的變化就好比如今的我們多留意天氣預報一樣,這樣可以做到有備無患!

    總結,“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這句話顯然誇張了,糧食是否豐收不可能由處暑和出伏的相對時間來決定,這句話的根本目的就是讓人們重視節氣的變化,以便合理的安排農業生產。

  • 2 # 海之平靜

    “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老話有理嗎?今年什麼時候出伏?

    答:再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知道三伏時間表,和處暑是什麼時間?

    2022年三伏時間表:

    初伏:2022.7.16日——7.25日(10天)

    中伏:2022.7.26日——8.14日(20天)

    末伏:2022.8.15日——8.24日(10天)

    2022年農曆“處暑”是在2022.8.23日,今年的“處暑”在出伏前一天。

    “處暑”是農曆24節氣中的第14個節氣。處暑和出伏時間很相近的,就是看哪一個時間在前。2022年出伏是在8月24日。而“處暑”節氣在8.23日,也就是末伏第九天。

    “處暑”與“出暑”是同音字,處暑就是出暑的意思。從今年的時間看,處暑是在出伏前的,前一天。處暑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天氣變得涼爽。而出伏代表三伏天結束,後續溫度也會逐漸降低,能明顯的感覺到涼爽。人們習慣的把三伏天結束,當作炎熱天氣結束,因此,如果處暑在出伏前面,說明處暑以後還會有持續炎熱天氣,相反,如果處暑在出伏後面,即使未到處暑,炎熱天氣已經逐漸消退。

    題主問到:“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老話有理嗎?今年什麼時候出伏?

    農村有句老話:“處暑初伏前,必定是災年”,“處暑出伏後,遍地是黃金”。這兩句話連起來意思是,農業糧食生產情況,如果“處暑”在出伏前,意味著糧食會一定減產。而反過來,處暑在出伏後,那麼糧食就會增長,到了秋後,玉米水稻都是黃燦燦的,就像黃金萬兩一樣。這兩句話就是以糧食作物的徵收和減產來說的。

    其實“處暑”和“出伏”的時間,前後不過兩三天,主要說的是氣候溫度。如果氣候溫度低了,在出伏和處暑這段時間,正是水稻揚花、玉米將要成熟的時節,如果氣溫突然變低,是很不利於農作物的生長,會讓水稻低不了頭,玉米不飽滿,造成減產情況出現。因此就有了這兩句老話。

    對於“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處暑出伏後,遍地是黃金”這些老話,在以前農業生產條件不好,科學不發達,靠天吃飯的情況下,可能還有一定的科學依據。但到了現在,農業生產條件大有好轉,科學也這樣發達了,這兩句老話,只需要作為參考就行。

    今年處暑就在出伏前一天,一天,差距不大。今年靠著勤勞的農民人定勝天的決心,靠著農民辛勤的努力,一定又是一個豐收年。

  • 3 # 三農科普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是什麼意思?今年處暑出伏了嗎?

    “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時間過得好快,再過兩天就是中伏了,是不是感覺天氣很炎熱?其實,大部分地區的人感覺中伏並沒有初伏和末伏熱,因為,中伏老是下雨。這個時候雨帶由江淮地區轉入黃淮和華北地區,全年一半的雨量將在大暑節氣裡傾瀉,緩解黃淮和華北地區的旱情。

    但是,雨如果下多了,就會出現澇災。所以,每年這個時候,河南、河北等地都要防旱防澇一起抓。因為,這個時候這些地區都是雨季,旱澇無常,一夜之間就有可能由旱轉澇。老話“天旱防雨澇,雨澇防天旱”說的就是這些地區。

    雖然,副熱帶高壓控制了江淮地區,使天氣變得乾旱少雨。但,也不用擔心,咱們現在的灌溉條件要比古時候強多了,我們可以在田間比較乾旱的時候澆一下水。另外,受副熱帶高壓的影響,進入伏旱期的江淮地區,颱風和午後陣雨也會經常光顧,會緩解這些地區的旱情。

    今年的“三伏天”之前咱們數過,一共是40天,從夏至後的第三個庚日開始就入伏了,到第四個庚日就是中伏了。由於,一個庚日是10天,從中伏第一天開始往後數一個庚日,發現並沒有到立秋,也就不符合“秋後一庚數末伏”的說法,所以,只能往後延一個庚日。所以,今年中伏有兩個庚日組成,一個庚日是10天,兩個庚日就是20天。

    那麼今年什麼時候出伏呢?

    剛才已經說了,“秋後一更數末伏”,也就是立秋節氣後的第一個庚日是末伏的開始。我們可以數一下,今年立秋節氣交節的時間是公曆8月7日,農曆七月初十,具體時間是20點28分57秒,這天是“壬辰日”。再往後數,數到立秋後的第一個“庚日”,這天是“庚子日”,對應的公曆是8月15日,也就是說今年8月15日入末伏。由於,一個庚日只有10天,所以我們往後數10天就出伏了。具體出伏時間是8月24日23時59分59秒,這回您瞭解了吧!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是什麼意思?今年處暑出伏了嗎?

    翻看日曆我們能夠看到,今年處暑的交節時間是公曆8月23日,而出伏是在8月24日,顯然能夠看出,今年處暑並沒有出伏。按古人的看法,可能是災年。其實,這種說法拿到現在來說已經不適用了,因為,我們現在的防旱澇的手段要比過去多的多,加上現在作物的抗逆性和抗倒伏能力也要優於過去。所以,只要不是極端的惡劣天氣,基本上是不會造成大面積減產的。

    另外,農諺都是有地域性的,只是一個地方的農民和自然相處總結出來的,並不適合所有地區,我們簡單做一下參考瞭解就可以了。

    關於處暑節氣的農諺還有很多,例如:“處暑天還暑,好似秋老虎”,“處暑天不暑,炎熱在中午”,“處暑處暑,熱死老鼠”,“熱熟谷,粒實鼓”,“處暑雨,粒粒皆是米(稻)”,“處暑早的雨,穀倉裡的米”,“處暑若還天不雨,縱然結子難保米”,“處暑三日稻(晚稻)有孕,寒露到來稻入囤”,“處暑谷漸黃,大風要提防”等等。這些農諺都是古人透過長時間和自然相處總結出來的,雖然,有的不準確了,但還是可以作為參考的!

    五穀和瓜果蔬菜在大暑節氣裡快速生長,不僅需要光照、溫度還需要雨水。所以,我們不應該害怕大暑的熱和雨,沒有這些,五穀多不結,人們就要捱餓了,老話“大暑不暑,五穀不鼓”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呂氏春秋》中有這樣一段話,我認為非常有道理,是這樣說的:“夏之徳暑,暑不信,其土不肥,土不肥,則長遂不精”。大意是說,夏天的特徵就是暑熱,如果暑熱不能按時節來,各種有機質就不能腐爛,土壤就不能肥沃,土壤不肥沃,作物就不能好生長。你看!古人很早就明白這些道理,他們在和自然相處時是充滿智慧的。

    寫到最後:

    “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現在來看並沒有什麼科學依據,並且,說得也有些誇張。但是,我們要注意每年8、9月份降雨量比較多,像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容易出現澇災。再有,江淮地區也進入伏旱期,乾旱少雨,要防旱災。所以,我認為,古人留下的這句農諺,主要目的是讓人們重視節氣的變化,做好相應的防範措施。

  • 4 # zys老三屆

    今年是八月二十三日處暑,八月二十四日出伏。老農村彥語有一定的科學道理,但不是絕對的。彥語是前人從生活生產實踐中總結的警示語句,作為人們在生活生產過程中的提醒依據;現在科學發達了,天氣預報非常及時準確,對於舊時的彥語也就過時不適用了;沒必要去計較那些模稜兩可、難以判斷的事或物,相信科學,利用科學。對於《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這一舊時彥語,在當時沒有科學依據的時代,起到一定的作用,警示人們注意時令的預警,但不絕對,所以現代人沒必要考慮這些了。

  • 5 # 沾喜公

    今年三伏天一共40天,到8月25日出伏。肯定是在處暑之後了。我故意反著說,是想講:祖國地大物博,個別地方有災,會八方支援,科技也發展了,比之純靠天吃飯的年代,災年基本上不成問題。提前預警,有所準備,就會人定勝災。

    順便提示,請看農曆: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年景。

  • 6 # 三郞看世界

    叫人算計不要一下公曆一下農曆。二十四節氣,我不懂什麼規律,但可以肯定是按農曆算和天干地支五行等為參考,並且有它地方特色。

  • 7 # 7080致敬經典音樂

    感謝邀請,這句俗語:“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所表達的只是古人對氣候突變的一種擔心。放在科技日新月異,農業生產力發達的今天來說,這句俗語更多是對人們的一種警示,提醒人們要注意實時氣候變化,做好相應的措施,做好田間管理,旱澆澇排,搶收搶種,促進秋季豐收。

    《七夕處暑》

    (清)胤禛

    天上雙星合,人間處暑秋。

    稿成今夕會,淚灑隅年愁。

    梧葉風吹落,璇霄火正流。

    將陳瓜葉宴,指影拜牽牛。

    《秋日喜雨題周材老壁》

      宋-王之道

    大旱彌千里,群心迫望霓。

      簷聲聞夜溜,山氣見朝隮。

      處暑餘三日,高原滿一犁。

      我來何所喜,焦槁

    免無泥。

  • 8 # 農夫寫字

    這句話是民間彥語流傳下來,說明這句話可信有用在理。古人根據生產農作時總結出的經驗制定24節氣來指導人們生產生活。就是科技發達的今天仍有它的實用性揩導性。2O22年處暑農曆8月23日,出伏是農曆8月24日。處暑在出伏前,是災年。今天是2o22年7月25日,一年過去一多半,百姓收入不樂觀,農民工大量返鄉,靠一畝三分地,養活誰?本來每個人命運不同,豐收之年也有不收之家,就現在打工狀況來看,大多數收入來源少了,為就業發愁。我個人覺得今年特別災,4月12歸晚上被車撞後到現在一百多天了,傷熱好些了,準備再出去打工,打聽到訊息不好,工地少,人多。令人不爽。

  • 9 # 一請按上次一樣幫忙一

    處暑都在出伏前、極少年份在處暑邊、那句話沒有道理′處暑離夏至至少有六十好幾天、出伏離夏至多在四十八九天、處暑怎可能在出伏之後呢

  • 10 # 東山蜜蜂園

    中華民族萬年農耕交化,璀璨輝煌,農曆諺語出自西岐及中原地區,隨著人口大遷徙,中南江南華南等廣大地區,指導農耕,疆域繁榮,發揮了積極作用。

    今年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只能說說而已,依我看水災只是侷限嶺南部分地區,四川盆地及中原高溫熱浪,熾盛於往年,比較歐洲的熱浪,好太多了。三號颱風暹芭登陸中國第一號颱風,從華南貫通到東北,帶來多少甘露,充沛的水氣,連續月餘,滋潤廣大農業種植區,有雨有晴有高溫,大面積豐收在望。根據積溫,中南江南地區八九月,高溫繼續,部分地區有少許乾旱,中晚稻灌漿成熟期,問題不大,但是要提醒東北地區及海拉爾油菜產區,防低溫九十月突然襲擊。

  • 11 # 使用者一葉

    “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這句老話雖然有些道理,但不是絕對的。

    處暑在農業種植上,確實是決定一年收成的,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有關諺語還有“處暑不出頭,割了喂老牛”。說的是莊稼到了處暑還不能秀穗,籽粒就很難長成熟了。

    每年立秋節一般都在三伏之內,立秋下一個節氣就是處暑。今年的初伏是7月25日,中伏是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8月15日是三伏,8月26日出伏。伏天一共是四十天,

    伏天氣候炎熱雨水連綿,陰天多晴天少,對抽穗期的農作物生長於分不利。處暑若在出伏前來到,農作物受伏天的氣候影響較多,收成會減產,若出伏以後來到相對影響會減小。

    今年處暑是8月23日,三伏最後一天是8月是8月25日,處暑顯然是出現在伏前的,那麼今年是災年嗎?

    在過去靠天吃飯的年代,人們很依賴季節天氣的變化,現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科學種田己經很普及,特殊年份的季節變換,即使對農作物有一定影響,也會想辦法克服不利因素,達到增產增收。

    所以“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這句老話在現代農業時代,是提醒意思大於實際意義的。

  • 12 # 越努力越幸運0524

    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

    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首先得知道三伏天的時間節點。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10天。

    2022三伏天有40天。在小暑和大暑節氣之間,正值盛夏酷暑,今年更是多地開啟“蒸烤”模式,溫度高達40度以上。

    我不會用太深奧的話來解讀,那就用白話來淺淺地解讀一下。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到了處暑的節氣了,三伏天還沒有結束。那就預示著這一年將是災年,不是個豐收年,或許還有天災。

    今年的處暑在8月23日,而三伏天結束也就是出伏的時間是8月24日,那麼就是說到了處暑的日子了還沒有出伏。也就是說今年的夏天來得晚了,春季時間比較長,出現了倒春寒的現象。倒春寒對於農作物的災害影響非常大。

    本來到了處暑節氣天氣開始變得涼爽,這個時候是農作物結果的關鍵季節,今年處暑節氣卻還是三伏天,天氣異常的炎熱,對於農作物結果生長是極其不利的。

    該熱不熱,五穀不結;該冷不冷,五穀不豐。農作物有自己的生長週期,而天氣出現了異常會導致糧食產量減少,農民沒辦法獲得豐收。

    所以說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說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當然這是我們古人的智慧的結晶,雖不是絕對,也是側面告訴我們,應該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耕種的人安排好農耕時間,沒有耕種的話也要合理安排工作的時間,特別是高溫作業的人群更應該避開這酷暑,守護自己的健康,預防中暑等高溫疾病。古人的智慧即便是放在當下也是有很好的警示作用的。

    今天剛好是中伏,離8月24號還有挺長一段時間,大家要做好防暑的工作呀

  • 13 # 正義凜然907U

    現在世界氣侯都在發生巨大的變化中!由於人類在發展進化中忽略了世界環境!地球在升溫!所以現在用老話來預示氣候變化己無作用了!

  • 14 # 幸運少華

    就是說伏天氣候炎熱雨水連綿,陰天多晴天少,對抽穗期的農作物生長於分不利。處暑若在出伏前來到,農作物受伏天的氣候影響較多,收成會減產,

  • 15 # 孫毛毛的生活碎片

    二十四節氣在中國傳統農耕社會中佔有極其重要的位置,大自然的自然規律,與農耕息息相關。

    處暑,是秋季的第二個節氣。

    處暑,就是炎熱離開的意思。

    處暑的到來意味著夏天就要過去了,秋天即將要到來了,天氣也要慢慢的冷下去。

    處暑有很多民俗活動,如吃鴨子、放河燈、開漁節、煎藥茶、拜土地公等。

    2022三伏天總共有40天。

    今年的處暑時間:8月23日。

    “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

    這句諺語的意思是說,說的是如果先進入處暑節氣,再出伏。那預示著這一年將是災年。

    為什麼這麼說呢?

    主要還是與農民的糧食生產有關係。

    那麼糧食的收成就不會很好,表示糧食減產。

    處暑節氣還沒出伏,說明三伏天來得遲,春季時間長,會出現了倒春寒。

    倒春寒對於農作物的災害影響非常大,極大的影響了農民的生產。

    到了什麼季節,天氣變化要隨著季節而來,一旦出現異常,就會造成糧食減產。

  • 16 # 馨寶麻麻66

    2022年的三伏天時間較長,今年處暑的時間是在8月23日,而出伏時間為8月25日,所以處暑不出伏。我們都知道處暑為24節氣的第14個節氣,太陽黃經到達150°,由於太陽照射角度與時間等原因,暑氣已漸消,但是倘若出現“處暑不出伏”,則標誌著天氣與節氣並不和諧。在農村諺語中,向來有“處暑不出伏,年頭無春秋”的說法,意思為暑氣會蓋過秋天,而寒氣會蓋過春天,春冷秋熱,四季中會缺少春天和秋天,實則是一種不好的天氣狀況,會對農業發展產生影響,甚至有的老人認為“處暑不出伏,必定是災年”。

    但是“處暑出伏前,必定是災年”,“處暑出伏後,遍地是黃金”這兩句話連起來看,不是說社會的大災難,而是說糧食生產情況,如果處暑是在出伏的後面到來,那麼就意味著糧食會有一定的減產,反過來說,處暑在出伏以後到來,那麼糧食就會增長,玉米和稻穀都是黃燦燦的,鋪在地面上,就像黃金萬兩一樣,這兩句話是從糧食作物的徵收和減產來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椰島鹿龜酒獲得的哪些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