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名廬書社許高鑑
-
2 # 宇航點贊思考
說在前面。在古代,七夕不是情人節!
七夕,在古代是不會當成情人節過的,因為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結局不好,沒有人嚮往自己的愛情會是一年只見一面的結局。至於當成情人節來過,我想大概是近年來和西方的情人節分庭抗禮吧。
七夕在古代叫做乞巧節,是女孩子乞求自己有一雙巧手,據說織女是掌管女紅的神,在農曆七月初一到初七這幾天,凡間的女子要敬巧娘娘(織女),迎巧娘娘,企圖得到織女的眷顧,使自己女紅之術得到提升。
在這幾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進行著一些神奇的聚會,而整個過程,是沒有男人什麼事的,也不像我們民間說的那樣,齊刷刷坐在葡萄架下聽牛郎織女竊竊私語。(人家一年才見一次面,能不能給點隱私)
那麼乞巧節,女孩子們聚在一起都幹什麼呢?
比穿針
大家聚在一起,相互切磋技藝,都是女紅的活計那麼就都離不開針線,大家就聚在一起比一比,在娛樂之餘相互學習。
拜侄女
一系列神秘的程式,拜巧娘娘,唱巧娘娘,迎巧娘娘,巧娘娘元神一到,可能會開個培訓會,交給大家一些技巧,大家跟著喊喊口號。
還有就是染染紅指甲,用露水洗臉,以針影占卜等,總之就是一些女孩子玩的。畢竟是女人的節日,玩的什麼稀奇古怪的,男的就別操心了吧。
至於現在,還是當個情人節過吧!以前的七夕是女人的節日,現在還是一樣。不同的是,以前女人們玩一些稀奇古怪的不要你管,現在的七夕,沒禮物?你就等著跪板子吧。
-
3 # 鳳凰花兒開
有必要說一下,七夕情人節是現代人的發明創造,中國古代的情人節不是七夕,約定成俗的是元宵節。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溼春衫袖。(歐陽修)這首詞講的就是情人節的故事。
我們是不是有打算把魔掌伸向元宵節,把元宵節重新搞成情人節,然後和2.14的情人節一起過?其實這兩個節日離得很近,有時候甚至重合。然後還有5.20,小情人們是不是該樂瘋了。
扯遠了,古代的七夕,叫乞巧節。乞巧節是幹啥的吶?是希望自己有一雙靈巧的雙手。靈巧的雙手幹啥呢?女紅啊。繡花、織布、縫衣服,做裁剪,諸位美女,要不要試試。
另外還有其它的活動:孃家接閨女,文人曬書,所以又稱為“女兒節”“曬書節”。
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西京雜記》記載:“漢綵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是說七夕之夜,女子手執五色絲線和連續排列的九孔針(或五孔針、七孔針),藉助月光,連續穿針引線,將線快速全部穿過針孔者稱為“得巧”,即獲勝者。這其實是宮廷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我覺得這跟祖師崇拜有關。大約古代的女子把織女當作了女紅的祖師,在這個時候祭拜,透過一些活動,希望得到織女的賜福。現代人聯想到七夕的鵲橋,然後就把情人節牽出來了。
七夕還是曬書節。“遙憐弄針婦,空嫁曬書人”,這是清代詩人孫枝蔚《七夕憶內》的詩句。東漢崔寔《四民月令》雲:“七月七日,曝經書及衣裳,不蠹。”唐杜牧《西山草堂》:“曬書秋日晚,洗藥石泉香。”《宋會要》也有記載,宋朝儀制以七月七日為“曬書節”,當天三省六部以下,各由皇帝賜錢開筵舉宴,為曬書會。
七夕曬書歷史上還有很多故事。東晉名士郝隆,後來辭官回鄉隱居。七夕這天,他見富裕人家暴曬綾羅綢緞炫富,他就仰躺在太陽下,露出腹部。人家問他幹什麼,他回答:“我曬書”。
不說了,回家曬書去。
-
4 # 予安何時安
七夕節在古代稱為乞巧節,是古代女子祈求嫻熟針織手藝的節日。
人們會擺上瓜果美酒,祭祀牽牛織女星之後的活動,也是以比賽針織技藝為主,比如在月光下穿針引線等等,誰的技藝最嫻熟,就稱為“得巧”。
還有的地方會擺上紅棗,花生,桂圓,瓜子,祈求能早生貴子。
還有的讀書人會在這一天祭祀“魁星”,求能早日中功名。
......
回覆列表
每年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是中國漢族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因為此日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是少女,而節日活動的內容又是以乞巧為主,故而人們稱這天為“乞巧節”或“少女節”、“女兒節”。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個節日,也是過去姑娘們最為重視的日子。在這一天晚上,婦女們穿針乞巧,祈禱福祿壽活動,禮拜七姐,儀式虔誠而隆重,陳列花果、女紅,各式傢俱、用具都精美小巧、惹人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