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平凡人生156358192
-
2 # 慌慌張張
三國是繼東漢而出現的時代稱號,由於魏、蜀、吳三個國家鼎立而得名。三國始與220年魏國代漢,終於265年晉代魏。但史家往往以184年爆發黃巾起義為三國上限,以280年晉滅吳為三國下限,或以220年至280年為限。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定都洛陽,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曆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稱帝,定都成都,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定都建鄴,國號“吳”,史稱東吳,至此三國正式成立。
此後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後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後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進入晉朝時期。
對東漢和三國之間如何劃分,學術界存在著不同的看法,我們看看《辭海》本身是如何界定的:
1.三國 時代名。繼東漢後出現的魏、蜀(蜀漢)、吳三國鼎立的歷史時期。從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起,到280年吳亡止,共歷六十一年。一般也將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時期和赤壁之戰後魏、蜀、吳建國前的歷史劃入三國時期。(P1598)
2.漢 ④朝代名。公元前206年劉邦(即漢高祖)滅秦,後又戰勝項羽,於公元前202年稱帝,國號漢,建都長安(今陝西西安市西北),歷史上稱為“西漢”或“前漢”……25年,遠支皇族劉秀(即漢光武帝)重建漢朝,建都洛陽,歷史上稱為“東漢”或“後漢”。……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稱帝,東漢滅亡。漢代共歷二十七帝,四百零六年。(P700)
3.東漢 亦稱“後漢”。朝代名。從公元25年劉秀(即漢光武帝)稱帝起,到220年曹丕代漢止,共歷十四帝,統治一百九十六年……(P397)
此外,本書附錄中的《中國歷史紀年表》,對於220年的標註是“延康三1⊕”、“文帝(曹丕)⊕黃初⊕”(分別見P2599、2600)。意思分別是:漢獻帝在220年三月改年號為延康,但於同年十月覆滅;魏文帝曹丕於220年十月即位,建年號黃初。也就是說,在220年十月以前仍算作東漢時期。
從上面所列詞條和附錄來看,特別是根據“三國”這一詞條的解釋,那麼對三國和東漢的劃分,就有兩種不同的方法:
其一,將220年視為東漢與三國的分界年份,且是將曹丕代漢稱帝這一事件作為劃分的標準,那麼公元25年到公元220年是東漢時期,公元220年到公元280年就是三國時期。這是傳統的劃分方法。
其二,則將三國的起始時間大大提前,把漢末的軍閥混戰特別是赤壁之戰以後的歷史也歸於三國。這是比較新的觀點,但在本書中似乎居於次要地位的觀點,因為在上述資料中只有一處提到這一觀點,而在本書其他地方暫時還沒有找到重複了這一觀點的詞條。
-
3 # 空運哥Simon
208年,曹操統一北方後,率大軍南下,取荊州後,虎視江東。
同年,劉備與孫權雙方結盟,共抗曹軍。孫、劉聯軍以少勝多,大敗曹軍於赤壁。曹操退回北方,三足鼎立的局面開始出現。
之後孫權、劉備雙方也開始各自爭奪荊州。
211年,曹操擊敗馬超、韓遂等部,統一北方。同年劉備率部進入益州,逐步佔據了原來劉璋的地盤。
214年,劉備趁勢佔據荊州五郡
219年,劉備奪得漢中。同年,關羽也向曹軍發起進攻,但是孫權遣呂蒙襲殺關羽,佔領荊州大部,隔三峽與漢軍相持。
220年,曹丕稱帝,建都洛陽,國號“魏”
221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漢”
東吳孫權雖然到229年才正式稱帝,但三國已經開始形成。
劉備稱帝后,為報孫權奪荊州、殺關羽之仇,率大軍東討孫權。
222年,猇亭一戰,劉備被吳將陸遜擊敗,退回益州,不久便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不久,在諸葛亮、孫權的努力下蜀漢、東吳恢復結盟關係,共抗曹魏,至此,三國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回覆列表
東漢後出現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三國的分界時間是公元220年魏取代了東漢到265年晉代魏結束了三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