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求我
-
2 # 玉之溪
印度在當代比較拉風,國內新冠疫情,以每日50000例的新增病例在增加。在邊境糾紛中窮兵黷武。在涉及經濟發展中千方百計拉攏世界巨頭公司投資印度,在對中國的經濟交往中,層層設定障礙。在國內開闢多塊經濟開發區,許以優惠政策,招商引資。
迴歸正題,印度的軍力真的超越法國了嗎。答案是個別指標超越法國,但是整體方面有待商榷。
作為軍力大小最為直接的指標,軍隊規模看,印度以超過100要的現役軍人的規模,遠超法國。
作為武器裝備,的總體規模,印度超過法國太多。計有坦克3400多量,裝甲車7000多,火炮,其中牽引火炮4000門以上,自行火炮200以上,多管火箭炮150門以上。海軍各類軍艦150艘,包括兩艘航空母艦,19艘潛艇等,還有兩艘租用的核潛艇。空軍作戰飛機700多架,直升機600架。準軍事部隊100萬以上。後備役240萬人以上。
此外法國得軍事裝備基本都是自己研製、製造,印度是購買。法國是體系作戰,印度是武器疊堆。
小夥伴門,你們說呢!
-
3 # 工商黃頁
印度,若是有硬度,法國是沒法比的。只是印度沒有硬度。這個受迷信和愚弄組織起來的國家,就沒有一隻真正的軍隊,他們貪汙腐敗,鬆散懈怠,從來就不會有戰鬥力。印度人喜歡把逃兵和俘虜奉為英雄。這個國家就是一個奇葩,好比哪些金碧輝煌、高大威嚴的寺廟,就是一種象徵,其實啥也不是,印度軍隊就像兒童玩的紅纓槍前面很鋒利,而後面卻是竹竿把子。印度的軍隊也是這樣,沒有堅實的國家基礎,印度人不知道打仗為誰。平頭百姓大多是低種性人,這些人天生怕死,也沒有為自己改變命運的動力,是高種性人的炮灰,他們只是為了掙錢,不發錢立馬走人?在印度當兵還算比較好的職業。所以,印度軍隊看起來還行,一旦攻破堡壘,就一瀉千里。六二年的中印戰爭就是這樣的,有英中國人在當時有過這樣一段描繪這場戰爭:印度軍隊在開戰前夕,狂妄自大,載歌載舞,彷彿他們已經取得了全勝,而一覺醒來發現中國軍隊就在他們眼前,立馬潰敗,中國軍隊就像趕著一群鴨子,一路狂奔。他們完全忘記了自己手裡還拿著武器。如不是中中國人停止了追擊,印度人會自己跳進他們的母親河淹死!
j
-
4 # 咖哩咖哩醬
印度不能超過法國,法國的軍事力量可以隨時擊敗印度軍隊法國當代裝置如下:一艘40,000噸的核動力航母,四艘戰略核潛艇,十二架戰略轟炸機數以百計的Mirage 2000,陣風戰鬥機,除其他各種先進軍事裝備外,還有26萬現役軍人和50萬後備力量。法國軍隊歷史悠久。自人類航行時代以來,它在世界各地進行了戰鬥,特別是在薩爾斯波託娃港擊敗俄國軍隊,在拿破崙時期入侵俄國,在滑鐵盧戰役中將整個軍隊摧毀,並被納粹德國法西斯主義者擊敗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並派兵前往利比亞。在反覆戰鬥之後,摧毀卡扎菲政權並不勇敢。印度的軍事裝備如下:一艘40,000噸級改裝的常規動力航空母艦,一艘核潛艇租給俄羅斯,我從法國和俄羅斯購買了各種戰鬥機,中國產Arjun坦克和出色的戰士。印度軍隊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軍事體系,並作為僕役部隊參加了英國軍隊的後勤補給任務。在印巴戰爭中,他們擊敗了巴基斯坦鐵。 62年來,他們被中國軍隊擊敗,逃離失敗。他們沒有其他大規模的戰爭經驗。因此,無論是什麼裝備,僅依靠法國軍隊的勇氣將死亡視為世界戰場上的家園,一旦法國軍隊和印度軍隊戰鬥,估計阿三將逃亡!
-
5 # 端木建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要侮辱法軍。
法國陸軍新模式命名為“接觸模式”,於2015年5月正式對外公佈。“接觸”概念意指陸軍與民眾接觸,與盟友接觸,與敵人接觸,廣義上還包括上級與下級、人與武器裝備之間的接觸。陸軍還提出新的宗旨“我們的軍隊,為了你們”,體現了陸軍強調保護職能,加強與民眾的密切聯絡。陸軍新模式改革主要著眼於四個方面:一是能夠應對國內新威脅;二是突出現代戰爭中佔支配地位的作戰功能,如空中作戰、特種作戰、網路戰、情報、指揮功能等;三是依託新型裝備和資訊系統構建組織形式,不再是傳統的組織形式決定裝備;四是體現戰略平衡,長期以來作為外部干預力量的陸軍今後將同樣轉向內部行動。陸軍新模式的組織方式可概括為:保留師、旅、團、連基本層級,體現陸軍屬性;按照基本結構,實施內部重組;指揮體系簡約化,組織結構輕型化;集中空戰力量和特戰力量,便於高效利用。
陸軍新模式改革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2015—2016年為構建階段,陸軍將根據可使用的人員、裝備和財政資源,構建模型。2016—2017年為轉型階段,主要包括展開“接觸模式”的指揮機構;建立新的執行機制,優先效能和輔從性;確認陸軍在國土範圍內主要角色;集中培訓和訓練資源;加強分散式戰備訓練,以逐漸恢復陸軍作戰準備;實施志願服役制度,加強國家凝聚力;完成地面作戰力量7.7萬人的能力提升;圍繞“蠍子”計劃,繼續更新裝備效能。2018—2019年為利用階段,主要涉及逐步穩定和鞏固作戰準備;交付“蠍子”計劃第一批裝備;繼續展開“接觸模式”,優先領土權;積極推動國際行動(兩國、北約和歐盟框架下),強化協同作戰能力、指揮機構與合作能力;提升預備役力量
新形勢下的改革需要
事實上,20年來法國陸軍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歇。1996年,法軍啟動職業化改革,採取了以職業軍人為主的縮編原則,逐步以職業軍人取代義務兵。2008年,在當年釋出的《國防與國家安全白皮書》框架下,陸軍繼續推進職業化程序,進行合理化調整。在2009年至2015年期間,陸軍第1機械化旅、第4空中機動旅、炮兵旅、工兵旅、第2後勤旅陸續撤銷。另一方面,陸軍在20年期間執行了各項作戰任務,贏得了高度的地位認可,也積累了可靠的作戰經驗。隨著國內和國際環境的演變,2008版《國防白皮書》所定義的陸軍模式日益顯現出不足:體系結構過於集中、欠缺靈活性和一致性、難以滿足未來作戰需求。並且在持續裁軍的背景下,陸軍先後減少了20餘個團,對部隊的日常執行、戰備活動、官兵士氣都造成了較大影響。2015年,法國國內發生重大恐怖襲擊事件後,陸軍歷史性地在國土範圍大規模部署,實施警戒反恐行動,更加劇了高強度作戰需求和可使用資源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在這一背景下,2014年底新任陸軍參謀長皮埃爾·波塞上將受領任務,對陸軍實施新模式改革。一方面,通過對地面力量進行合理化重組,拓展使用空間,使陸軍更好地適應形勢變化。另一方面,陸軍重新平衡保護、干預、預防三項職能,提升在保護和預防領域的參與度和存在度,增強國家的抗衝擊能力。
法軍“面向2020”戰略計劃
法國陸軍“接觸模式”改革是在2013版《國防白皮書》和《2014-2019軍事規劃法》的框架下構想和實施。2013版《國防白皮書》提出,在國防支出減少的情況下,軍隊必須通過深層改革,維持一支結構完整、快速反應、戰鬥力強,能夠應對不確定威脅的國防力量。陸軍改革主要涉及:加強指揮機構和特種力量的戰鬥力,確保掌握主動權;各兵種更加專業化發展;重型裝甲旅及其裝備與輕型旅協同作戰等。《2014-2019軍事規劃法》則對陸軍未來六年的改革重點、武器裝備以及兵力規模製定詳細規劃。值得關注的是,為適應新的安全形勢和反恐鬥爭需要,法國總統奧朗德於2015年對這一法案進行了重新修訂。
首先,2016年至2019年期間的國防預算將增加38億歐元,用於為軍隊配置反恐相關的人員和裝備,並且加強網路防禦和情報工作。其次,陸軍參與國內安全保衛的做法將實現常態化。再次,法軍在未來將更有力地執行非洲和中東地區的反恐行動,陸軍作為主要兵力,將使本土安全保護與外部安全乾預結合起來。不僅如此,陸軍新模式改革也是在三軍共同改革的背景下進行,與其他軍種齊頭並進。在法軍提出“面向2020”總體戰略計劃背景下,海軍和空軍分別提出“2025海軍展望”計劃和“團結應對”發展規劃。
陸軍改革後的組織構架將與中央部門和三軍聯合機構保持一致性,如空戰司令部與國防航空裝備局、資訊通訊司令部與諸軍種基礎網路和資訊系統總局、情報司令部與軍事情報局之間都密切關聯,以便融入諸軍種環境,實現順暢合作與聯合行動。法軍“面向2020”戰略計劃體現三大原則:優化行動能力;重視人力資源;精煉總體結構。優化行動能力包括:依據新的作戰任務條約、保證作戰任務質量、確保行動的適應能力、加強盟友間協同作戰能力、採取資源共享和功能細分、調整存在力量和主權力量的兵力部署等。重視人力資源,指的是通過具有吸引力的職業生涯和對人員價值的重視,發展富有活力的軍隊模式,建設一支符合需求、以作戰行動能力為最終目標的軍隊。精煉總體結構涉及:優化中央組織機構執行、簡化行政程式、提高保障效能、強調領土範圍的控制力和影響力、節約合理地使用軍費支出。
法軍“面向 2020”戰略計劃的實施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2014—2016年)任務包括:使作戰態勢適應於內部和外部的反恐鬥爭;保證部隊、領導機構和部門組織間的協調一致;在軍隊轉型的環境下,兼顧作戰準備和人力資源模式革新;優化預備役力量的使用,提出創新方案。第二階段(2017—2018年)任務包括:重新聚合新模式下的三軍力量;保持能力上的總體統一;應對裝備老化問題。第三階段(2019—2020年)任務是對軍隊新模式進行鞏固。
指揮機構合理化重組繼承自職業化改革以來的指揮結構,雖然能夠保證作戰行動效率,但在準備階段組織過於複雜,影響指揮效率。陸軍新模式將通過對陸軍司令部下轄機構的合理化重組,減少作戰指揮層次,統一指揮、資訊控制以及部隊編制之間連貫性,提升地面力量指揮系統的反應性、一致性和可使用性。陸軍司令部將建立在8個部門基礎之上,分別是地面力量司令部、人力資源部、國土司令部、空戰司令部、特戰力量司令部、合成培訓訓練部、專業司令部和地面物資作戰保障綜合部。
地面力量司令部:下轄2個師,構成陸軍地面作戰力量的主體。人力資源部:任務是改革人力資源政策,滿足現役和預備役人員需求的變化,體現職業管理個性化。
國土司令部:主要包括巴黎消防旅、3個地方安全訓練干預分隊、志願軍事單位以及預備役人員。這一指揮部的建立,旨在促進地面力量在內部行動中得到最大化利用,增強國家的抗衝擊能力。從2016年起,其主要任務是對國土範圍內系統性威脅的預防和展開集體行動的準備。
特戰力量司令部:下轄第4特戰直升機團、第13龍騎兵傘兵團和第1陸戰隊傘兵團。在大多數傳統空地一體作戰行動中,特戰力量都是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在陸軍中佔據關鍵地位。特種司令部的建立將集聚人力和物力資源,使特戰力量具備更開闊的視野、更快速的反應能力,實現與其他指揮部之間的組織暢通,加強與常規力量間的協同作戰。
空戰司令部:下轄1個空戰旅、1個空中機動支援營和1所陸軍航空兵學校。其空戰旅為新建立的第4空戰旅,包括3個戰鬥直升機團(原直屬於陸軍司令部),裝備約300架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位列歐洲第一水平。預計到2019年,武裝偵察直升機方面將擁有67架“虎”式武裝直升機和81架“小羚羊”武裝直升機。運輸直升機將擁有44架NH-90運輸直升機、43架SA330“美洲豹”多用途直升機、26架AS532“美洲獅”多用途直升機和8架“獰貓”運輸直升機。空戰司令部集中了陸軍航空兵資源,可加強直升機使用的協調性,便於組織陸軍空地力量的聯合訓練和作戰。空戰力量主要承擔三重功能:戰術運輸,提供空中指揮所;聯合行動,與地面部隊協同作戰;負責國土保衛。
合成培訓訓練部:包括陸軍參謀學校、合成戰鬥學校、多個訓練中心,以及承擔訓練任務的第1非洲獵騎兵團和第17炮兵群。合成培訓訓練部將優化戰備訓練,充分考慮諸兵種間的合成戰術訓練,促成地面作戰力量內部培訓與訓練的密切靠攏。
專業司令部:旨在橫向統一與作戰相關的少數專業資源,包括4個旅級司令部,分別對應情報、資訊通訊、作戰維護和後勤司令部,其中後勤司令部下轄第1後勤旅。
地面物資作戰保障綜合局:下設3個物資保障基地,將完善保障模式,更準確地關注作戰需求,有效控制保障成本,提升地面物資的可利用程度。
兵力和編制實現平衡
改革後,陸軍兵力數量將有所增加。長期以來,陸軍圍繞縮編規模來實施轉型,倡導建設精幹的地面力量。法軍原計劃在2014—2019年期間共削減3.4萬人,平均每年削減7 500人。陸軍人員裁減規模最大預計到2019年實現6.6萬人的地面作戰力量目標。然而,2015年恐怖襲擊事件後,陸軍在國內反恐行動中的兵力部署由每年例行的1 000人增加至10 000人,其中7 000人部署展開,3 000人處於預備狀態。法軍總參謀長指出,陸軍承擔的任務過重,需要同時維持1.2萬人的海外兵力投送和1萬人的本土兵力部署。如果按照原計劃裁軍,那麼陸軍在兩年後就不再具備當前的作戰能力。並且必須增加地面作戰力量,才能避免危害到戰備訓練和執行任務的質量。因此,新修訂的《2014—2019軍事規劃法》凍結了原裁軍計劃,且陸軍兵力新增1.1萬人,2019年可投送兵力將達到7.7萬人。改革後,法國陸軍總體編制也有較大調整。陸軍將依託“蠍子”裝備計劃組建2個師,分別是第1師和第3師,輪流進行作戰準備和執行戰鬥任務。這是法軍1999年取消師級編制以來首次恢復
改革之前,陸軍2014年主戰力量的編制為8個合成旅,3個專業保障旅,共79個團。根據不同的模組化組合和功能,8個合成旅劃分為2個決戰旅、4個多功能旅、2個應急作戰旅。2015年,法軍第1機械化旅撤銷,剩餘7個旅。2016年,考慮到兵力平衡原則,最終決定保留6個合成旅,1個專業保障旅,共76個團。第3輕型裝甲旅將被撤銷,下屬各團納入其他各旅,改變以往各旅人數差異較大不利於戰備訓練的狀況。3個專業保障旅中的情報旅和通訊旅,將被情報司令部和資訊通訊司令部取代,只保留後勤旅。構成陸軍核心作戰力量的6個旅也被稱為“蠍子”合成力量,其中重型旅、中型旅、輕型旅各2個,分別隸屬於2個師,具備執行各類任務能力。第1師下轄第7裝甲旅、第9陸戰隊步兵旅、第27山地步兵旅,另加上法德混成旅。第3師下轄第2裝甲旅、第6輕型裝甲旅和第11傘兵旅。重型旅將配備翻新的“勒克萊爾”坦克,中型旅將接收新型“粗毛犬”多用途裝甲車和“美洲豹”裝甲戰鬥偵察車,輕型旅將主要集中傘兵部隊和阿爾卑斯獵騎兵部隊。改革後,兵力規模上1個團約900人;1個旅下轄8至10個團,約8 000人;1個師下轄3個旅,約24 000人。此次陸軍編制方面的改革還涉及:步兵團新增第5個戰鬥連;步兵連人數由168人增至174人;裝甲團新增1個偵察連;第13外籍步兵“半旅”建立1個步兵團;2003年撤銷的第5龍騎兵團重組為“勒克萊爾”坦克團。
“蠍子”計劃更新裝備
“蠍子”(SCORPION)計劃是由法國陸軍參謀部和三軍裝備總局於2010年聯合發起的陸軍裝備現代化計劃,既是振興地面作戰能力的支撐,也是歐洲最大的陸軍武器裝備專案。代號“蠍子”實際上是法語“通過多能化和資訊化加強接觸式作戰的協同能力”的縮寫。該計劃的第一階段為2014—2025年,作為一項綜合性計劃,主要包括構建數字網路化戰場空間,全面更新合成戰術群的主要裝備,部分改進現有系統,在機動性、獨立性、防護性、火力等方面優化作戰行動。通過大規模更新陸軍裝備,“蠍子”計劃將使陸軍達成更高的一體化作戰水平,應對寬頻譜和精細化作戰任務,使包括旅在內的任何層級都能夠實施空地聯合作戰。在“蠍子”計劃的框架下,法國陸軍首先將大規模發展FELIN未來士兵系統,也就是通訊裝備一體化步兵系統。該系統由防護服、輕武器、微型計算機、GPS導航儀和數字化無線電臺組成,另配有多種外部裝置,能夠顯著提升單個步兵的技術能力。根據規劃,2015年防護服將裝備部隊,2019年之前共交付18 552套FELIN系統,2020年實現通訊系統發展,2025年實現自主化優先發展。
其次,“蠍子”計劃將重點打造適應未來陸戰環境的新型戰車,提高部隊的機動、突擊、偵察、支援、生存能力。一方面,200輛“勒克萊爾”坦克改造升級。另一方面,新一代輪式戰車將作為中型機動部隊的主力裝備投入未來戰場。第一批“粗毛犬”多用途裝甲車將於2018年交付,數量為92輛,取代已服役40年的VAB裝甲輸送車。預計2025年之前交付780輛,之後交付942輛,共計1 722輛。第一批“美洲豹”裝甲戰鬥偵察車將於2020年交付,取代同樣長期服役的AMX-10RC輪式偵察車和ERC-90輪式偵察車。預計2025年之前交付110輛,之後138輛,共計248輛。
“蠍子”計劃還將突出現代戰爭中自動實現的資訊主導和所有戰鬥人員之間的資訊共享。未來陸戰將是基於資訊系統的空地聯合作戰。因此,陸軍將依託於現代化通訊與指揮系統以及先進的情報系統,構建陸戰網路空間,將單兵作戰系統、戰車、火炮、直升機置於網路中,確保各種戰場資訊的及時獲取,加強資訊處理和指揮控制的實時性,提高反應速度,增強指揮效能。此外,陸軍將圍繞“蠍子”計劃發展適度規模的高效作戰單位,即合成戰術群。合成戰術群以團為核心,納入所有現代作戰力量,包括工兵、炮兵、通訊、維護、空中引導、媒體聯絡、醫療保障等,構成一個約千人的獨立單元,能夠執行在諸軍種和盟國聯合框架下的各類作戰任務。根據建設目標, 2021年將投送第一批“蠍子”合成戰術群,2023年投送第1支“蠍子”旅。
-
6 # 趣說吧
從世界軍事歷史來看,衡量一個國家軍事實力強弱主要有兩大核心方面:
一是現代化軍事裝備的生產能力及潛力;
二是軍人的勇武和戰鬥意志;
1.在現代化軍事裝備的生產能力方面,美、中、俄、法、英是第一梯隊,德國和日本因為是二戰戰敗國受到抑制,但生產潛力還是比較強的,其他較強的還有以色列、義大利、瑞典、南韓等。
法國有完整的國防生產體系,而印度是萬國牌,光輝戰機和阿瓊坦克都是四十年磨一劍,出來時已經落伍了,而且還達不到作戰指標,印度中國產航母維克蘭特號建造了十幾年,絕大多重要裝備依靠進口,下水了四五次,離真正完工還遙遙無期。連子彈都需要進口!可見,在這方面,法國完爆印度。
2.再看軍人的勇武和戰鬥意志方面,從二戰至今的戰爭和演習及軍人的精神面貌來看,比較突出的有中國、俄國、德國、日本、越南、北韓。
法國在這方面尚可,但印度就很差了,紀律渙散、磨洋工、摔飛機、炸潛艇等等,13億人口在奧運會體育上金牌約等於零(軍事大國幾乎都等於體育大國)。所以在這方面,法國輕爆印度。
也許有人會說印度可是南亞霸主,經常欺負南亞小國,很正常,都是血緣相同或相近的人種,十頭豬打贏一頭豬,並不能說明那頭豬是強的。(只是比喻)
綜上,法國軍事實力完爆印度。
印度排第四,只是某些西方機構根據一些指標的排名,並不具有權威性,並且西方的排名經常帶有政治目的(給印度壯膽去跟中國幹架)
-
7 # 垚森淼焱鑫
看國家的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要分為,紙面資料,實際資料,潛藏資料,以及民族性格四部分!
法國的力量遠勝於印度!
1.鎮國大殺器,法國是五常國家之一,三位一體核力量的國家,擁有氫彈。印度目前來看,海基核潛艇,空基轟炸機,基本屬於聊勝於無,路基導彈部隊,基本是紙面資料,也就是能用罷了,基本上沒有能威脅到法國的能力!並且沒有氫彈。。
2.空軍力量,以制空權,空戰為例,法國是中,美,俄之外基本獨立生產3代機的國家,Phantom,陣風(3.5代)就是代表作,印度目前也就是是個LCA光輝,最多也就是Phantom的水準。。。至於預警機,偵察機,反潛機,加油機等,北約有的,法國肯定有,至於印度那就不一定了!紙面資料,印度的蘇30部隊,Phantom部隊,各種型號的支援飛機都不少,效能也好不錯,初次交戰以後,進入消耗戰,印度不能生產,法國可以自產,印度必敗!
3.海軍力量,印度以航母為代表水面艦隊,以俄製為代表的潛艇部隊,遇到法國的核動力航母和小盾艦水面艦隊,加上世界聞名的常規潛艇和核潛艇部隊,基本上勝算為零!
4.陸軍力量,印度相比法國佔優,坦克部隊為代表的裝甲,炮兵為代表的火力部隊,防空部隊為代表的防禦部隊,導彈為代表的打擊部隊,直升機為代表的突擊部隊,法國不佔優勢!進入消耗戰的情況下,法國在武器上佔優,印度在兵力上佔優,能平!
5.民族性格的話,法國千年民族,戰鬥意識,戰鬥意志,遠非印度這種投降國家能比的!
最後說一句,真正的力量來自於,自己掌握的科技能力和製造能力!!
-
8 # 黑的手套
首先,我建議大家弄清楚一個問題。印度軍事力量發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可以讓大家迅速的形成看清問題進而解決問題的框架。
我們先看看三個國家的軍力為何強大
美國
中國
俄羅斯
問題就很簡單了
1.印度沒有美國的經濟規模和技術力量,就沒有足夠的軍費用以研發和購買武器。連糧食都要出口換取外匯。前提還是國內大多數人餓著。說實話,現在沒有解決溫飽問題是沒有資格談軍備建設的,高科技就得投入真金白銀。更何況還要有足夠的人才資源,印度撐死也就是做做軟體外包的散活兒,獨立研發根本沒有基礎。這是沒有先天條件
2.印度沒有中國的體制優勢以及先進的指導思想進而形成強大的國家力量。我們實事求是的精神他們沒有,我們拼命建設經濟的決心他們沒有,我們的忍辱負重他們做不到。我們尊重知識,尊重人才他們也做不到。別的就不說了。所以印度沒有厚積薄發的思路更遑論機會了。這是沒有後天的決心
3.印度缺乏如同俄羅斯一般的戰鬥精神。一個雖然歷史長久卻從來沒有靠自己完成真實統一的國家,一個長期貧富差距巨大,民智未開,語言文化沒有統一。不知從哪裡開始討論民族凝聚力的國家怎麼形成超強的戰鬥力來彌補技術上的落後和領導能力的低下。幾乎可以這樣說,印度軍隊現在缺乏的合格的門檻級的裝備水平、後勤水平和訓練水平。至於更高的素質要求和精神層面的要求我就不談了。
一個至今沒有能力製造子彈的國家,一個全面缺乏核心技術和基本供應能力的國家。一個拿到航母卻因為管理不善、貪墨成風等原因十幾年不能下水的國家。我實在找不出理由說服自己他能擁有一流戰力。最多不過和小國去玩玩也就罷了,真正的舞臺沒有它的位置。
而且,非常明顯的一點是印度經濟面對很多的問題不是幾年以內可以全面形成解決基礎的。誰聽說過一個老百姓吃不飽飯的國家能夠成為一流軍事強國?
說起來根本問題是什麼呢?
1.印度沒有機會對自身狀態形成清醒認識
2.印度從來沒有跳出小國界限,以大國姿態來審視國際環境和自身問題及其聯絡
3.印度缺乏體制的配合,不能腳踏實地逐步形成從根本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機會
4.國家整體思維模式的落後無法配合強國強軍夢想的開始和實現。有人說印度將軍很愛國,堅決不坐外國小汽車,哪怕自己中國產車熱死人。我覺得這是嚴重缺乏勇氣個清醒認識的說法。如果真的有獨立自主的國格,有排除萬難的勇氣又何必跟在美國屁股後面,自家人到都沒得吃還花大量的美元去買人家的垃圾軍備。眼見石油這麼便宜都沒錢買。你說應該怎麼理解?
所以生就了奴才的心性就不要談稱霸做主的夢。讓老百姓有飯吃,有事做,能享受健康和發展帶來的國民基本素質提高,才是真正的大國心胸,才可能強國有望啊!
看看中國,不就什麼都明白了嗎?
說實話,印度就是個白痴,沒有前途可言。假以時日,就看著周邊的小國一個一個成長起來,分而食之。這種前途也很符合歷史的規律,完全可行。
一說就沒邊兒了,主要問題忘了回答。抱歉!
法國,印度沒有戰勝的實力,連與之一戰的膽量都不可能有。
至於超越嘛,我實在想不出這個問題是怎麼提出來的,真的想請教一二。
-
9 # 飛翼點通
按照世界各國防疫水平排行榜,美國排名第一,中國排名五十一。軍力對比也是同樣道理,印度雖然排行榜上名列第四,但若印法發生大戰,法國足以打得印度滿地找牙。
印度與同等工業化水平國家比是名副其實的老大,但若與五常比軍力是不自量力。
法國達索公司的陣風戰機是印度的最愛。達索公司的飛機設計軟體全世界知名,中國飛機設計企業也在使用,因為盜版而被罰款。
法國的科技、高階工業實力雄厚,由於國家人口少,在經濟規模與中印是有差距的,但是法國的GDP比印度高,由此可見法國實力多麼強悍。
和平時期英國、法國、德國等國沒必要進行軍備競賽,有錢買葡萄酒喝,買鮮花泡妞不香嗎?何況還有北約罩著。一旦歐盟決定防衛自主,那麼軍備競賽不是問題。
印度窮兵黷武,死要面子活受罪,領導人不把精力放在解決民生問題,即使買再多的武器遇到戰爭也打不贏。軍力不是武器數量的堆積,是國家綜合實力的體現,美國軍力強大但卻無法生產口罩,用導彈轟炸病毒能行嗎?
印度是貧窮落後的國家,發生戰爭連肚子都吃不飽,你排行榜排第一有什麼用?
-
10 # 王玉東20
如果是打一場現有條件下的有限地面戰爭,可以打敗印度的,包括中美俄德日,法國行不行還真不好說。如果是打一場海戰,中美俄日德英法都能給印度打的找不著北。如果是空戰,中美俄英法日之外,以色列等擁有五代機的國家也能幹沉印度。因此在我看來,印度想要排第四,目前難度不小,僅僅紙面上的水平來說,五大流氓和日本它是打不過的。別看日本現在被美國壓制著,但是基礎軍事實力還是一流。德國雖然很先進,但是很多方面規模有限,所以總體上勝負難料。以色列之類如果是在印度邊上,估計印度搞不好第一種姓已經變成猶太人了,儘管大規模戰爭以色列未必能打過印度。
回覆列表
印度軍力真的超越法國嗎?,完全不可能,印度軍隊的人數是超過了法國,但印度軍隊的戰鬥力世人皆知,印度不聰明是事實,印度敎育也有問題,印度先進,海陸空武器都是買來的,核潛艇是從俄羅斯租來的,航母買俄羅斯舊的,飛機買法國陣風,俄羅斯蘇一30,米格29,最近買了美國直升機,運輸機,榴彈炮,預警機買的以色列,印度真像世界博物館,只要是先進的裝備都是買人家的,這樣的國防力量怎麼能與歐洲強國法國比,天方夜譚,印度有點值得中國學習,他們從幼兒園開始雙語教育,英語比較普及,所以印度軟體開發比中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