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王司徒軍武百科

    死記硬背即可區分,二戰總共就那麼幾桿大槍和幾個生產國,兩個巴掌就數完了,難道很難區分?

    常用的栓動式步槍有:

    我們再看看半自動步槍,二戰的半自動步槍設計挺多,但真正上戰場開打的也就那麼幾款。

    常用的半自動步槍有:

    不常見的還有:

    半自動步槍採用的是導氣式結構推動執行,自動化的迴轉或偏移閉鎖機構輔助完成槍機自動上彈,擁有活塞部件和導氣口設定,與栓動步槍根本是兩碼事。

  • 2 # 歷史雜談驛站

    其實很好區分,二戰中前期基本各國都是栓動步槍,也就是手動單發步槍,比如德國的毛瑟98K,美國的春田,日本的三八大蓋,九九式步槍,還有英國的李恩菲爾德(號稱手動中射速最快),蘇聯的莫辛納甘等都是栓動單發步槍。

    而半自動步槍直到戰爭中後期才開始裝備到戰場,特別有名的有蘇聯的SVT半自動,德國的G43,美國的M1加蘭德等,其中美國的加蘭德裝備數量最多,在二戰中也算最早,作為單兵武器,日軍和德軍可謂吃夠了苦頭,他們的三八步槍和毛瑟98和加蘭德加火,感覺就像燒火棍,單發栓動火力持續性實在比不過加蘭德,半自動步槍最好的優點就是能連發,裝彈量一般五到十發,比單發的栓動步槍要來得爽多了!

    不過戰爭快結束時,德國的STG44突擊步槍出來了,這可比半自動步槍還好使,精度堪比栓動步槍,火力持續性比半自動步槍還要爽,只是納粹德國裝備此槍太晚了,已經無法改變戰爭局勢。不過STG44可是劃時代的槍械革命,戰後,突擊步槍儼然成為世界單兵武器主流,而二戰時期的栓動步槍和半自動步槍只能退出歷史舞臺,而現代只有一些狙擊步槍還有很多是單發栓動和半自動。

  • 3 #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9說到這個到是想起了前兩年的吃雞遊戲風靡全球時的一個梗,那就是隻要是不認識的栓動步槍一律就是98K。其實二戰時期的的栓動步槍長的樣子其實都非常相似,有的其實就是同一種技術,對於普通軍迷來說也就認識一些比較大眾的槍支,比如說二戰主要參戰國的武器,無非也就是美英中蘇法日德,它們使用的一些比較大眾的武器還是比較好認的。

    首先說一下大家都認識的98K,其實這只是德國毛瑟M-1898式步槍系列中的一支,而同樣有一整個系列的還有蘇聯的莫辛納甘步槍、英國的李恩菲爾德步槍,這三家的武器是設計的主流。

  • 4 # 冬雨AK

    其實看的多了就熟悉了,也就很容易區分了,從外觀上區分主要看槍機 彈倉 ,簡單舉幾個例子

    毛瑟98K

    三八式

    莫辛納甘

    李-恩菲爾德

    春田式步槍

    至於半自動步槍,差異很大,看幾遍圖片就能區別出來,下圖從上至下分別為美國的M1加蘭德,德國的G43 蘇聯的SVT-40

  • 5 # 瘋狗的輕武

    題主想強調的是如何區分半自動和栓動,還是強調如何區分各國?

    半自動和栓動有個簡單的辦法——看拉機柄。

    但凡是個栓動,它的拉機柄一定會在扳機上方,而且比較大,畢竟每打一發都得拉,易用性才是關鍵。

    而半自動的拉機柄一般都比較靠前,往往是在拋殼口位置(上圖這個Gew 41M是個異端,半自動的敗類,與栓動的雜交,大家不要理它),而且半自動大多有彈匣(除了M1)

    至於如何區分各國的...那就得多看了,但基本特徵還是挺明顯的。比方恩菲爾德的彈匣非常好認

    莫辛納甘突出的彈倉也同樣很有特色,而且二戰中產量最大的M1891/30型是長度僅次於38大蓋的存在。

    98K則沒有突出的彈倉,下彎拉機柄位置的木製槍身上有個凹槽,三段飛翼式保險也很明顯

    日本三八也好九九也好,認準機尾那個充當保險旋鈕的菊花紋大屁股沒錯

    法國MAS36這個金屬彈倉部分特徵明顯,認不出來可以去看眼科

    我覺得二戰眾多栓動裡,一眼看上去有點迷的就是M1903,尤其是它的槍機也有個毛瑟飛翼保險。但咱們可以用排除法去區分他

  • 6 # 黃河水浪打浪593

    栓動:打一槍拉一次槍栓上鏜下一發。

    半自動:打一槍可自動上鏜下一發,一發發直至打完彈倉內所有子彈,但只能單發射擊。

    全自動:扣住板機可連續打光所有子彈。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某Magotan車主惡意別車後還往別人前檔風扔奶茶,曝光後發現5年前就是慣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