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亓官仁
-
2 # 嘬近d地
年輕的時候當過基幹民兵,玩過半自動步槍,至於哪個槍好,或者是說必須用哪個槍,這還真的沒辦法回答,你得問專業人士。
-
3 # 長安借東風
人類製造的任何裝備都離不開最基本的兩點:既科學技術進步與材料工藝的革命。石器,青銅器時代如此,近代工業如此,槍械發展史亦是如此。從中中國人最早的手持式火銃的出現,到後裝的線膛步槍出現,中間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這幾百年幹了些什麼呢?就是花在了科學技術進步,新材料新工藝的發展上去了。其中也包括火藥的進步。任何一種新的超前設想,都無法超越人類當前總的技術手段,材料工藝的限制。欲要實現願望,必先突破技術,材料,工藝的限制。這就是革命。
-
4 # 夏蟲冰語K
半自動步槍出現的不晚!1901年半自動步槍就已經用於部隊使用。這是第一款半自動步槍,看著還挺不錯。
再來一張高清無碼版的。
一個問題能有兩處錯誤,真是個人才。
~( ̄▽ ̄~)~
左輪步槍之所以沒有大規模使用,原因和左輪手槍一樣。裝彈量少,換子彈不方便,射程短,還有精確度差。這些上戰場是要命的缺點。
其實這些都不是本質原因!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不是每個人都那麼湊活事,因為總有人用工匠精神不停的鑽研研究,精雕細琢的態度去奮鬥進取,為了做出更強更實用更先進的工具,而非抱著手中的破爛不放,停滯不前!
因此我們的科技才能不斷進步!!我說的可不僅僅是製作槍械的領域!!
-
5 # 阿牛china2016
槍的發展一步步來的,從簡單到複雜,從射程短到射程遠,從單發到連發,從火繩到擊發,從前裝到後裝,放大的手槍、左輪手槍、左輪步槍、多管步槍都造過,半自動步槍是二戰未期發明的,美國和蘇聯大量列裝,這個槍精準度、射程比單發栓動步槍差,還費子彈,日本也製造了一款,但用三八大蓋也不用。而半自動步槍最適合那時需要了,新兵拿上手就能用,一發不準,但一扣就78發總有一發能打到你,炮兵轟、步兵衝,還有坦克急先鋒。子彈不夠就多造點,所以日本在太平洋被美國打得找不到北。半自動後緊接著又出了全自動,30發子彈,不鬆手,幾秒完了。仗打完了,不用大規模衝鋒了,又搞阻擊步槍了,栓動、單發手動裝填,又回到一戰了。
-
6 # hhh98868466
手槍與步槍本身在使用是各有長短用途不同,所有手槍都向小的方向轉型,如果生產放大版的左輪或別的手槍,還不如繼續使用德國造的二十響的駁殼槍!
-
7 # 純粹愛國不容反駁
對於這個問題呢,我還真不瞭解武器構造。但是有一點可以比喻一下。放大了就能用麼?手持彈弓放大了十倍,你怎麼拿?拉的動麼?話說可以把皮筋用細,那改不改又有什麼作用?還有能量守恆定律,違背不了的
-
8 # 開著皮卡打坦克
其實半自動步槍出現不晚的,一戰的時候就有不少半自動步槍,就連中國都搞出了一個劉慶恩將軍步槍,所以說半自動步槍出現的時間只比栓動步槍(不算擊針步槍)晚十幾年。
第二你說的放大版的左輪實際上早就有,比如著名槍廠史密斯維深和柯爾特公司都生產過轉輪步槍,南北戰爭之中美軍還採購過這種槍,這模式的槍最早甚至能追溯到明朝。但所有的轉輪武器都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轉輪與槍管之間無法完全密閉,這就意味著子彈激發時的燃氣會從間隙之中洩露,帶來的後果就是子彈的初速降低,這也就意味著武器的射程、威力、精度都將降低,所以這種槍沒出現多久就被槓桿步槍代替了。
-
9 # 鷹擊長空8351
半自動步槍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在捷克就製造出來了,代號ZH一29,抗戰前東北軍就有裝備,東北軍入關後分散到全國。
-
10 # 常志深
不行、半自動步槍在子彈打光後可以用刺刀、手槍行嗎?刺刀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可無聲殺敵、並且半自動步槍可遠距離射擊手槍不行。
回覆列表
步槍就是應戰爭需要而生,戰場上誰的槍打的越遠越準,誰就搶得了戰爭中的多一分勝算。手槍雖然靈活便攜,卻因為威力不夠大,射程不夠遠而變成近身防禦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