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廣西阿合
-
2 # 樂逍遙0766
蔡英文夢想獨立建國,反一中狂傲,緊抱美國大腿,她執政,民眾隨風牆頭草,曾經的亞洲四小龍,如今被大陸超越。
蔡英文之流獨斷專行,分裂祖國的民族敗類,最終釘在恥辱柱上下場,一臭萬年!
-
3 # Omesoft
不可否認臺灣已經是一個發達地區。臺灣現在的問題是富人的煩惱,她與窮人的煩惱不是一碼事。以臺灣人的勤勞、聰明和才智,以後還有上升的空間。只是兩岸問題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希望兩岸能夠找到和解的方案。
-
4 # 使用者8902736946589
在臺灣生活過二年有餘,自己的體會是老百姓安居樂業,生活井然有序。百姓文明素質較高,尤其是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你在任何一家簡陋的小店吃飯儘可放心不會有食安問題,你在任何一個商店買東西不會被坑騙。總之你生活很放鬆。而且物價便宜,有時去礁溪鄉泡湯,簡單幹淨的才合15元左右人民幣。你在大陸找不到。生活安逸的臺灣,確實舒坦
-
5 # 71156774
臺灣主要是內亂,政治人物只為上臺而上臺很少考慮臺灣的遠景和未來。民進黨是一群合之眾,更無對臺灣負責操心,加上一群臺獨分子的支援更是有持無恐,這局面不打破四小龍必然變回四:小蟲。
-
6 # 一碟清水
臺灣經濟其實是沒有自主創新,引領世界技術科技的經濟的。早在亞洲四小龍時期,臺灣的經濟產業也是世界經濟的補充性經濟,也就是說幾乎沒有高附加值的產業,除了臺積電等高科技的幾個企業。世界經濟到了今天,已經是新的發展時代。在生物科技,資料科技,網路科技,人工智慧,生化科技等等方面,發達國家都在想盡辦法站在業內的最頂端。而大陸也發現了這一點,在補充經濟已經沒有前途的情況下,中國大陸正在各個前衛科技上加大力度,雖然有許多企業發展過於盲從,處於虧損狀態,但這些科技缺是未來。臺灣到現在還在吃老本,只在少數的資料科技方面下力是不夠的,正因為大陸的前瞻性,香港才提出香港可以成為中國科技研究的橋頭堡。可以說,臺灣若不跟大陸互動,也應該跟美國,歐洲高科技國家互動,否則,臺灣的經濟將更加疲憊。
-
7 # 蟬風
臺灣是中國經濟最發達的省份,在2007年之前是全國第一,儘管現在排在第六,但人均GDP依然比大陸第一的天津還高。臺灣人口兩千多萬,比人口相等的發達城市上海要厲害的多,福建是中國沿海發達省份,人口三千萬,但比臺灣差的遠,廣東,山東雖然GDP比臺灣厲害,但人均GDP卻比不上福建,所以說與臺灣有很大的差距,四川河北等人口眾多的省份卻比不上臺灣。
臺灣是亞洲四小龍之一,影響力在東亞及東南亞都很強大,並且有很先進的科技與工業,是其他省份比不了的,是當之無愧的經濟強省。
-
8 # 不想上學嗎
前面不錯後勁沒有,這就是目前臺灣的整體發展形勢,不是咱們妄自尊大,看不到成就,現在臺灣就是吃四小龍的底子,實地去一趟,跟當地人聊聊就知道了,大陸強勢崛起,臺灣的空間就會被擠壓的更小,再有錢的財主也架不住的,沒什麼希望
-
9 # 武大東湖
臺灣曾經是貴為亞洲四小龍之一,也是亞洲最早進入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地區之一!不過臺灣一方面因為發展飽和,製造業外流,其實已經發展停滯了二十年!
日本有失去的二十年,臺灣更有失去的二十年,而且臺灣的失去二十年,失去的比日本更多,更徹底!
隨著世界巨龍中國大陸的崛起,臺灣就更加落寞。加上缺乏穩定的政治環境,社會失去共識,臺灣的未來更讓人擔憂。
今天,臺灣的發展已經遠遠落後於中國大陸地區。甚至不客氣地說,一個武漢市就頂兩個臺灣!
今天,武漢市的城市規模,工業,科技,經濟,教育,國際影響力,都遠遠超過臺灣。說回民生,就連武漢地鐵都比整個臺灣的地鐵通車裡程要多不少。
我去過臺北,臺北的城市規模和發展水平,還不如湖北的襄陽和宜昌,就和荊州或者咸寧差不多水平。
臺灣的未來已經失去了!永遠失去!以後是中國大陸的時代!
-
10 # 大師兄987
其實臺灣發展好不好,用資料說話是不正確的。總是說GDP或者談人均大家都沒有啥感覺!對比也不現實!按照我的角度來看人民的體會最深!三個方面最說明問題。第一現在有多少孩子願意去臺灣讀書的,同時臺灣有多少孩子願意來大陸讀書的。兩者比較一下就知道了!第二有多少臺灣人來大陸工作的。臺灣有900萬勞工,大陸最起碼有300臺勞!如果臺灣經濟好,我想臺灣人是不願意來大陸做臺勞的!第三現在還有多少女孩子願意嫁到臺灣?這是最直觀的現象!我記得三四十年前大陸人很願意嫁到臺灣的,這其實就是經濟發展的風向標!現在有多少臺灣女孩子嫁到大陸來。通過這三點比較我想很多事情我們都會知道答案!
回覆列表
以經濟總量上看,2017年臺灣經濟總量為174446億新臺幣,摺合5793億美元,位居世界第22位,人均GDP24577美元,位居世界第36位,這個水平,目前處於中等發達水平。
臺灣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其經濟發展可謂欣欣向榮。早在上世紀90年代臺灣就已經躋身發達經濟體行列,但是在過去幾年,臺灣經濟發展在低速徘徊,大部分年份經濟增速不足2%。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對比如下:
南韓:GDP15380億美元,人均2.99萬美元
臺灣:GDP5793億美元,人均2.46萬美元
香港:GDP3341億美元,人均4.53萬美元
新加坡:GDP3058億美元,人均5.46萬美元
由此看來,臺灣省的GDP在亞洲四小龍裡位居第二,但是人均GDP居於末位,不足新加坡的1/2。在90年代之前,臺灣的人均GDP一直都是高於南韓的。這也反映出近年來臺灣經濟發展的頹勢。
與大陸相比,GDP總量在擴大,而人均GDP在縮小。二十年前,臺灣省的GDP高居全國各省份第一,佔全國的比重超過1/4,是廣東的3.23倍,而人均GDP更是大陸的15倍以上。到了2017年,臺灣省經濟總量摺合人民幣為38702億元,已經不足大陸的5%,位居全國各省份第六,而中國經濟總量第一大省——廣東省,GDP是臺灣省的2.32倍。人均GDP方面,2017年中國大陸人均GDP為8836美元,臺灣省的人均GDP是大陸的2.78倍。
臺灣省目前的經濟實力還是比較強的。20世紀60~90年代,臺灣通過推行出口導向型戰略,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加工產業,從而實現了經濟騰飛。目前它在電子精密儀器、半導體、IT、通訊等行業在全球仍然有不俗的實力。2017年臺灣有7家世界五百強企業。臺灣一省的GDP位居全球第22名,比瑞典、比利時這些高度發達的經濟體還要高,所以整體上看,臺灣省的經濟實力並不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