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右轉大黃貓

    這麼說吧,完美復刻出真實場景,並不是動畫的主要目的,也不會是動畫存在的全部意義,充其量只是完善發展了動畫中的一小部分。動畫的優勢在於其多元性且沒有創作侷限性,表現手法從簡單線條到水墨丹青再到三維構建,極為豐富,這是實景拍攝無法實現的,是獨特不可替代的表現手法。真實表現物體場景甚至人物細節的動畫,雖然只是動畫大家庭的一小部分,但其影響力已經遠遠超越了動畫自身,它的技術進步,已經打破了傳統影像拍攝與動畫的界限,使之成為當代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能夠完美體現人物表情和點滴細節的虛擬影星,會逐步成為電影主流,這恐怕是最開始創作動畫的人們沒有想到過的。

  • 2 # 流水遊木

    視覺效果已經無限逼近真實的動畫,作為動畫存在有什麼意義?

    這種理解方式就太過於片面了。

    動畫的表現形式非常多。畫面在接近逼真,也代表不了真人表演的真實。並且,動漫的畫風種類非常繁多。你所說的寫實只是其中一種。很多型別的漫畫並不需要,甚至不可以用擬真的畫面來表現。

    並且你要明白,越是擬真的畫面,在計算方面越耗費資源。這樣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而簡單簡約的畫面。有時候有更好的表現效果和更低的成本。

    例如很多青春戀愛故事,如果要是做的那麼擬真,還不如找真人拍成電視劇來的更好。

    擬真畫面,主要是建立在誇張的場景,大規模的場景模擬。例如宇宙戰爭,科幻魔幻世界背景。以戰爭為主。視覺特效特別有震撼感。這樣還有點意義。

    對於日常的生活主題的漫畫,這樣的投入是浪費資源的一種行為。觀眾也不會接受的。

  • 3 # 御阪10805號

    我認為這樣的話就沒有存在的意義了。

    因為如果已經讓人看不出與現實的區別的話,還不如直接找演員演,3d建模也可以。

    我看二次元動漫是為了什麼?不就是因為我喜歡紙片人老婆嘛?如果都是三次元的,那我還看個捶捶,直接看中國產套路電視劇算了吧!

  • 4 # 寵么么

    動畫存在的意義不是為了“再現真實”而是為了“超越真實”。這和視覺效果是否無限逼近真實動畫無關。所謂“超越真實”就是去實現真實生活中不可能出現的畫面表達,從而讓觀眾獲得更好的視聽體驗。題主所說的“動畫天馬行空想象力的本質”就是“超越真實”的一種體現。說到新版《獅子王》,目前對它的批評並不是在批評它“無限逼近真實的畫面效果”,而是在批評它“為了要實現這種無限逼近真實的畫面效果而妥協掉了動畫的本質”。大家不滿意“面癱臉”是因為從這個“面癱臉”中感受不到這些動物角色的感情,大家是來看動物角色的人性化表演的,而不是來看動物世界的。大家原本希望逼真的畫面效果能夠強化這種人性化表演的效果,沒想到結果看到的確是反效果,所以都很失望。導演在相關訪談中多次談到“情感表達”,這一點在他上一部作品《奇幻森林》中應該是做得很好的(那部影片只有小男孩一個真人演員),但在《獅子王》中我們看不到這種“情感表達”。究竟是因為技術限制(真實肌肉驅動的獅子做不出相關的表情?)還是因為風格妥協(為了達到“紀錄片”的效果放棄讓獅子出現擬人表情?)目前不得而知。但可以確定的是,放棄了這種“情感表達”,放棄了“人性化表演”之後的《獅子王》,頂多只能算一部視效大片,而不能算作一部動畫片了。不過呢,也不能就因此說《獅子王》的存在沒有意義,總要有人在新領域新風格新技術新表現形式上去做嘗試,而《獅子王》應該說是為後來者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參考樣本。更何況,就算四平八穩地做出了故事和表演上都完美貼合原作的三維動畫版《獅子王》,票房上是否會更成功也未可知。過於逼真的畫面無疑是會壓縮觀眾的想象力空間的,但這兩者之間並不是不能找到一個平衡點。大家希望看到童話,但不代表童話就不能有寫實的畫面效果。難道《哈利波特》就不是童話了?《納尼亞傳奇》就不是童話了?反過來,二維卡通畫面效果也不能保證就有想象力,實拍轉制卡通效果的技術在很多年前就已經有了。總而言之,《獅子王》沒能做到用寫實畫面達到“超越真實”不代表這條路就是錯的,很多答主提到的《貓頭鷹王國:守護者傳奇》(2008)雖然沒有這麼寫實,但已經足以做一個正面參考了。

  • 5 # 巴拉拉嘟嘟啊

    本質上是裝置,渲染程式的進步

    1.目前雖然存在視覺效果逼近真人,但大多數作品都是重金砸出來的,沒有點資金財力是玩不起的,而真人劇這方面,千萬足夠拍個網劇了,要發展至製作成本低還很遠

    2.現實中拍攝是受到限制的,相比於全電腦特效製作,很多驚彩,特殊的鏡頭是很難通過攝像機拍攝出來的,打鬥方面更是複雜。

    3.有利無害,說到底,動畫到底是什麼?會動的畫嗎?那細究就會發現,其實真人劇本質上也是動起來的畫,影像本質就是無數張圖片高速運動,要說有什麼區別,一個是真人取景一個是用腦子通過手去創造罷了,是異曲同工的。

  • 6 # 黑鼠鼠

    視覺效果無限逼近真實的畫面,觀眾是很喜歡的,這種表現形式主要說的就是3D動畫,從剛開始出現方塊人,到如今經過N多次革命性的變化的栩栩如生。舉例來說我小時候看的《超能勇士》動畫,96年孩之寶的3D動畫,據說在當時已經是頂尖技術了,可如今的青少年們去看,根本看不下去,竟是吐槽五毛特效的。再看看16年史克威爾的《最終幻想15:王者之劍》,人物面部動作真實特別細膩,場面完全不輸好萊塢大製作的電影,因為它也是大製作。

    動畫發展兩個方向越來越遠,2D動畫製作早已成熟,可也只能吸引動畫粉。

    文:龍騎士謝魯

  • 7 # 辟穀七日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相當於我們給老闆幹活,如果我們的工資不會往下調,那麼我們的製作會更加的精良。動漫製作師的費用可比那些天價明星價錢要低很多。動漫往往是讓我們消耗時間,沒有別的更多的想法。而看電視劇有種讓我們討論他們的細節的想法。

    最後,相信很多小夥伴們都喜歡動漫。我就推薦幾部我最喜歡的中國產動漫。《一人之下》《狐妖妖小紅娘》《鎮魂街》《雪鷹領主》《斗羅大陸》《秦時明月》《不良人系列》《血色蒼穹》《迷蹤行者》《星辰變》這都是我看過的比較好的中國產動漫。

  • 8 # co青木

    題主問的大概是“這種無限逼近真實的動畫”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影視作品的娛樂作用很大程度來自於“沉浸感”或“共情性”,和表演、故事體驗、視覺畫面和音效都分不開。比如《獅子王》本身故事非常優秀,而原版動畫片給現在的小孩子看,恐怕也沒有上一代人小時候的觀影體驗好了,主要原因並不是故事,而是畫面。

    2002年重製了IMAX版《獅子王》,2011年又推出過3D重製版,對於3D重製片來說票房表現很好了。答主當時還在北美上學因此有幸在影院觀摩過,畫面體驗還是不錯的,故事因為太熟悉了很難像當年一樣投入,當然影院音效還是完爆小時候在家拿CRT電視機看錄影帶。況且11年時3D片源不像現在這樣爛大街,3D觀影還稍稍有點新奇感。

    之前重置版的成功加上2016年《奇幻森林》在特效和票房雙收,“真人版”《獅子王》重製本應有一定保底才對,但從目前各種評價來看並不是這樣,我們來分析一下是為什麼。

    答主從事真人CG製作,曾負責《猩球崛起3》和《死侍2》的角色三維掃描建模,因此對卡通到真人CG有一點了解。首先卡通動畫角色的五官比例、身材比例和真人相比是有天壤之別的,畫卡通入門時就會教線稿勾出大型,四肢長度、五官位置一類。

    舉個真例項子,X戰警中的Colossus,漫畫中是這樣的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例子,比如每部漫威的綠巨人都會有變化,雷神中的綠巨人為了突出雷神戰鬥力爆表,活活把綠哥改小了好幾圈。如果按前幾部復聯的設定,綠哥錘雷神白玩兒。

    目前看過漫畫轉真人體驗最好的應數《阿麗塔》,對答主個人而言這是頭一個可以無縫沉浸體驗角色感受的虛擬人物,是這部電影最大的突破。

    至於面癱,這又涉及到之前說的五官比例的問題,獅子的面部從解剖學上來講就這樣了... 寫實動畫又不好魔改,說到底現在片中的樣子已經很難為獅子了,這個物種壓根就不適合做面部運動員。說到分鏡,文戲鏡頭怎樣其實無所謂,幾個經典的巨集大鏡頭作為情懷粉絲還是非常期待真人版會給觀眾怎樣的震撼,照搬畫面構圖我覺得沒有問題,IP過於強勢確實給重製改編帶來很多侷限性。

    作為影視特效從業者,觀影時會不自覺帶入行業背景。我喜歡把好萊塢特效片分為三類——迪士尼系,Weta系,和其他。

    迪士尼系例如復聯絡列,星戰系列,童話故事系列——主力特效公司例如工業光魔ILM和MPC之類。

    Weta是紐西蘭的特效公司,也為很多迪士尼的電影服務,上面幾部其實都有Weta參與但不是主力。而Weta作為主力特效公司的片子,風格上和迪士尼繫有明顯不同,例如《指環王》、《阿凡達》、《猩球崛起》、《阿麗塔》,Weta被詹姆斯卡梅隆烙上了很重的痕跡,其特效技術和電影藝術的結合與迪士尼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思路。

    《阿麗塔》的成功實際是建立在《猩球崛起》之上,《猩球崛起》又建立在《阿凡達》和《指環王》之上,不光是技術經驗的積累,一系列影片也可以看到特效技術與藝術之間的相輔相成,摸索中進步到現在的效果。

    真人版《獅子王》既是之前片子的積累結果,又是給未來電影的嘗試,特效如何把故事表達推到新的高度,過程中的驚喜與坎坷一定會並存。

    答主所在地區《獅子王》上映時間較晚,目前還沒有看過。對我個人而言,挑個好影院,感受一下非洲巨集大場景畫面加重新做的音效,足夠賺回票價了。

  • 9 # 武者小菘

    有意義,而且意義非常重大!

    一般來說每一種藝術表現形式都有自己獨特優勢,例如漫畫,動畫和真人電影,這三種表現都有自己獨特的優勢,這些註定了每種藝術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但如果每種藝術只自顧自的發展,那麼勢必有一天會觸及到天花板。

    動畫的優勢在於可以使用誇張的配色,天馬行空的創意以及匪夷所思的鏡頭語言,這一點是真人電影無法達到的,比如我想拍一段地球大爆炸,動畫可以肆無忌憚的表達,想要穿越時空,動畫依舊可以做到無拘無束的表達。

    真人電影的優勢就是代入感,因為我們本身就處在一個真人的社會,真人電影理所應當的會有代入感,一部動畫版本的《雷神》和一部電影版的《雷神》,毫無疑問真人版代入感更強。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很多人都喜歡看《星際穿越》,而裡面的穿越黑洞情節,也讓人歎為觀止,電影中呈現的黑洞,其實就是無限逼近真實的動畫,正是它讓現實與幻想不再有了重疊,也是它為真人電影發展探索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 10 # 大齡兒童之漫叔

    動漫,可以完成很多真人拍不出來的效果,這就是另一個市場。

    其次,動漫是一種文化。拿大米和小麥舉例子,我作為關中人,只吃小麥就行,也不可能餓死,但偶爾也吃大米。南方主要吃大米,難道小麥就不用存在了嘛?不是這麼說的。當它存在成為一種習慣,一種文化,生活中的一部分時,它就已經不可或缺了。動漫也是同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優秀偶像,該具備哪些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