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全新視角觀歷史

    說起和珅,那可是清代著名的貪官。然而,為什麼他的兒子叫豐紳殷德?這背後有著深層的原因。

    和珅,本姓鈕祜祿氏,奉天府開原縣人,隸屬滿洲正紅旗。

    和珅出身名門望族,從小的他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和珅後來通過門蔭入仕,做了朝廷的官員。由於他博聞強記、精明能幹,深受乾隆帝喜愛,並且委以重任。和珅在處理李侍堯案時,處理妥當,符合乾隆帝的心意。於是,乾隆帝大可把朝中事務交給和珅處理。和珅身兼數職,地位顯赫,大權在握。更何況,和珅的兒子娶十公主為妻,當上了駙馬。自此,和珅權傾朝野,不可一世。

    二、其子豐紳殷德

    和珅的兒子為什麼叫做豐紳殷德?與和珅大不相同呢?

    和珅,本姓為鈕鈷祿氏。和珅是他的名字,所以連起來就是鈕鈷祿·和珅。而他的兒子名字,乃是乾隆帝所起,為鈕鈷祿·豐紳殷德。這就是父子二人姓名不同的真正原因。

    當時的和珅是乾隆帝的寵臣,是皇帝身邊的大紅人。和珅很會討好皇上,因此深得皇上的歡心。再加上他處理政務、精明能幹,於是乾隆帝放心地把權力交給了他,後來又把十公主許配給他的兒子。

    十公主是乾隆帝最喜愛的女兒。不僅在吃穿用度極力滿足,而且封她為固倫公主。按照祖制,只有嫡親的公主才能有此封號。由此看來,乾隆帝對十公主的喜愛可見一斑。

    說來話長,豐紳殷德和十公主是同年所生。再加上當時和珅受寵,於是乾隆帝便把十公主許配給和珅。在乾隆四十五年,乾隆特地找和珅拿了其子的生辰八字,看過後賜名"豐紳殷德",並且還指為十公主額駙。“豐紳殷德”有“福祿興旺”之意,十分吉祥。

    新人佳侶,情投意合。豐紳殷德與十公主是郎才女貌,互有深情。雖然這是一場政治聯姻,但是他們的感情還是相濡以沫、十分深厚的。

    可惜,好景不長。厄運降臨在了豐紳殷德的身上。

    三、屢遭厄運

    嘉慶登基後,在第一時間剷除了和珅。於是,豐紳殷德也收到了牽連。不僅全家抄光,而且革去了一切職務和爵位。這讓豐紳殷德陷入了深淵之中。

    豐紳殷德是罪人之子,因此被流放邊疆。後來,固倫公主府長史告發豐紳殷德謀反。雖然是誣告,但是也被幽禁府中、閉門思過。

    後來,嘉慶帝把他貶到了烏里雅蘇臺。那裡是清帝國的邊陲,十分荒涼。一系列的打擊讓豐紳殷德開始變得抑鬱寡歡,醉生夢死。後來,豐紳殷德患上了重病。由於是十公主額駙的原因,於是准許在京養病。可惜的是,不久便因病去世。

    和珅之子豐紳殷德,其名大有來頭。然而,豐紳殷德一生經歷了大富大貴,也經歷了谷底深淵,著實令人嗟嘆不已。

  • 2 # 小璇說歷史

    其實這個類似問題我也回答過,但是他後面還有個問題就是他最後結局怎麼了。

    回答問題,豐紳殷德這個名字是乾隆所取,要知道豐紳殷德是姓鈕祜祿氏,不是姓豐,是有滿語音譯過來的。

    豐紳是福分的意思,殷德是興旺的意思,加起來就是福旺,福裕常駐,可能那時乾隆就有了要將女兒嫁給他的意思,希望自己女兒幸福久久。

    這裡補充一句,豐紳殷德最後是病死的,為什麼是病死而不是和他父親一樣獲罪而死呢,這一切都得益於他的媳婦。豐紳殷德死時36歲。並沒有和名字裡的祝福那樣,他的媳婦固倫和孝公主也在其去世13年後過世,時年49歲。

  • 3 # 是愛吃辣的貓啊

    來分享一波度娘給的答案。

    其實早年看《鐵齒銅牙紀曉嵐》的時候,就注意到和珅稱他兒子叫阿德,之後又有人稱呼他為豐珅殷德,就很好奇就去百度了下,原來這是乾隆爺賜的名字。

    豐紳殷德與公主同年所生,生於乾隆四十年(1775年)正月十九日,比固倫和孝公主小半年月,豐紳殷德也與其父一樣英俊美貌,乾隆也非常喜愛豐紳殷德,豐紳在滿語中是福裕的意思,乾隆希望豐紳殷德能福裕長駐,好為自己最寵愛的小女兒帶來好運。 在和孝公主16歲那年,乾隆便把她許配給豐紳殷德為妻,從此,豐紳殷德與固倫和孝公主兩個人的命運緊緊地連在一起了。(此段文字為百度)

    後來嘉慶皇帝登基,因為和珅是貪官嘛,就把他滅了,但是沒有殺豐珅殷德,反而升了官,而且和固倫和孝公主生活的很幸福。

  • 4 # 月光侃歷史

    嘉慶皇帝也並非絕情之人,看到自己最疼愛的妹妹這樣悲哀,答應網開一面,留和珅全屍,饒恕額駙,仍予他爵位。

    和家正式敗落了,嘉慶下令軟禁額駙,不就就病倒了。豐紳殷德在嘉慶十五年死去,只有36歲。固倫和孝公主面對丈夫的去世傷心不已,才36歲就當了寡婦。固倫和孝公主自己照顧著整個家,於58歲去世。

  • 5 # 歷史小說家

    這是乾隆給賜的名字,就好像明珠的兒子是納蘭性德一樣。和珅是滿族,不姓和,和珅全名是:鈕祜祿·和珅,豐紳殷德也姓鈕祜祿。

  • 6 # 紀元的尾聲

    如果覺得豐紳殷德姓豐的話,那麼和珅可能會笑醒,因為他也不姓和,他和豐紳殷德的本姓,乃是“鈕鈷祿”。

    鈕鈷祿氏乃是滿族貴族之一,是為滿族的八大姓,因為自努爾哈赤統一女真開始,鈕鈷祿氏就和愛新覺羅家族有著很密切的關係(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都有鈕鈷祿氏的妾室),所以鈕鈷祿氏在大清朝廷的地位並不低。

    和珅原名“善保”,全名是“鈕鈷祿·善保”,在和珅小時候,和珅的父親“鈕鈷祿·常保”就因病去世了,整個家庭的擔子就落到了九歲的和珅身上,所以和珅雖是貴族之身,實際上的生活卻脫離了貴族的行列,後來和珅得於家族長輩的資助,進入了學堂,他的老師給他改名“和珅”。

    這就是和珅名字的由來。

    雖然和珅從小到大的日子並不好過,不過和珅的家族在大清朝還是有名的,和珅的父親常保乃是福建左翼的副都統(正二品官員),其祖父爾善還是康熙皇帝多年的貼身侍衛,所以和珅即便是科舉成績並不好,都仍然被乾隆青睞,破例提拔為自己的貼身侍衛。

    就這樣,和珅透過“出身”還是改變了自己的命運,在乾隆提拔他的時候,他也表現了出色的才能,而後連連高升,乾隆四十年,和珅被乾隆任命為“正藍旗滿洲副都統”,這一年也是和珅的兒子“鈕鈷祿·豐紳殷德”出生的時候,巧合的是,乾隆的十公主也是這一年出生,僅比豐紳殷德大了十幾天。

    當豐紳殷德和十公主到了五歲的時候,乾隆為了加強自己和和珅之間的關係,於是給雙方子女定下“娃娃親”,就這樣,和珅和豐紳殷德的地位再次暴漲,成為了乾隆心腹中的心腹。

    也是隨著和珅與乾隆的“親家關係”越傳越廣,和珅的名字和豐紳殷德的名字被世人紛紛議論,許多漢族的老百姓就很納悶一件事情,為什麼和珅與豐紳殷德明明是父子,他們卻不是同一個姓?

    會有這種想法的,其實都是習慣了漢族“姓名”的普通老百姓,在漢族的姓氏和名字中,超過三個字的都是“少之甚少”了,一般來說“姓+名”都不會超過兩個字和三個字,這也是我們漢族人姓名的習慣和規則。

    如果是漢族的官員和貴族階級,和滿族接觸較深,那麼必然不會有這樣的誤會,只不過普通漢族百姓和滿族直接距離還是很遙遠的,所以就把這種習慣代入了滿族人的名姓之中,於是大家就覺得和珅姓和,但是乾隆的女婿,和珅的兒子卻姓“豐”,十分稀奇。

    除了姓不一樣以外,和珅與豐紳殷德兩人的名字也有著巨大的差別,就算告訴世人和珅的姓與豐紳殷德的姓都是“鈕鈷祿”,也仍舊不會覺得兩人有親屬聯絡,比如和珅的祖父與和珅父親,一直到和珅,他們的名字結構就是很像的:

    和珅祖父:鈕鈷祿·爾善。

    和珅父親:鈕鈷祿·常保。

    和珅本人:鈕鈷祿·善保(鈕鈷祿·和珅)。

    和珅弟弟:鈕鈷祿·和琳。

    而和珅的兒子卻叫“鈕鈷祿·豐紳殷德”,在一般漢人的姓名觀感習慣上來看,確實不會覺得和珅與豐紳殷德是兩父子。

    造成這種“差距”的,更多是的“音譯”的問題。

    不管是和珅也好,還是愛新覺羅家族,又或者是整一個滿族,他們起名字的時候,用的首要語言乃是滿語,而不是漢語,如果是從漢語的習慣出發,那麼就算滿人再不會起名字,最起碼都會請教漢族文人來幫忙起名字,因為漢名是為了給漢人看的,取得不倫不類的話,反而是本末倒置。

    正是因為滿族起名用的是滿語,所以在名字上才會那麼令人費解,比如後金時期的大臣“費英東”、“額亦都”、“扈爾漢”,他們名字在漢人看到的第一反應,就是難以理解蘊含著什麼含義,這就是因為他們的漢名根本就沒有什麼含義,都是滿語音譯,人家也是為了方便融入漢族,才翻譯出來的名字。

    所以豐紳殷德這個名字,和珅給他起名的時候也是依照“滿語”來起的,或許在滿語中來看,豐紳殷德的名字就和祖輩姓名的規律很像了,只是剛好“豐紳殷德”的滿語轉寫為漢語之後是四個字,顯得有些差異罷了。

    關於和珅與他兒子名字之間的區別所造成的“疑問”,在清朝不是個例,事實上除了愛新覺羅皇族,大部分滿族人都還是習慣先起滿名,再譯漢名,這就會顯得一個家族的人名字很斑雜,而且因為滿姓太長了,一般人還選擇性忽略掉他們的姓,這導致一個滿人家族的“名字”看起來,就像是幾十個家族拼湊在一起的。

    這個問題最早是愛新覺羅皇族的困擾,所以他們在入關之間就選擇了給孩子起名首用“漢名”,而不是“滿名”,就算在起名的邏輯上依舊是按照滿足的方式,可是規格與格式,採用的都是漢人的辦法。

    之所以會這樣,那也是清朝吸取了他們的前輩元朝的教訓。

    中國古代皇朝中,元朝和清朝兩個皇族的名字最費勁,比如元朝皇帝,大家都知道忽必烈、鐵穆耳、海山,可是這些皇帝連名帶姓的完整名字,幾乎沒幾個人說得出來,清朝也同樣是這樣,雖然清朝吸取了元朝皇族名字太費勁,不好融入漢文化的教訓,可是這種情況還是存在。

    在元朝之後,明朝史官對元朝的歷史進行修著,這個過程中元朝貴族們的名字就把明朝史學家們整得沒脾氣了,比如忽必烈的名字,全稱是“孛兒只斤·忽必烈”,又比如元朝順宗名字全稱是“孛兒只斤·答剌麻八剌”,而元順宗的兒子元仁宗,後世人幾乎都沒有喊他的名字,因為元仁宗全名是:

    “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

    這不僅是長了,還非常拗口,因此關於元朝的皇帝們,姓氏“孛兒只斤”一般會被習慣性忽略掉,如果名字不長的話,那麼就會念名字,但如果想元順宗和元仁宗這種名字都很長的皇帝,乾脆只念廟號。

    因此忽必烈他不是姓“忽”,鐵穆耳他不是姓“鐵”,他們都是姓“孛兒只斤”。

    同樣的,努爾哈赤在後金建立之後,因為考慮到日後要融入中原,於是開始了一系列漢化,比如對自己滿族內部姓氏、名字的漢化。

    努爾哈赤,全名“愛新覺羅·努爾哈赤”,而愛新覺羅也就是清朝的皇族,不過努爾哈赤好像發現瞭如果子孫的名字太長的話,後人就會讀起來難受,假如努爾哈赤不規範起名,那麼後人再取一個類似於元仁宗這麼長的名字都是有可能的,雖然起名是皇族的自由,但努爾哈赤還是尊重漢文化,於是開始給子孫們的名字“設限”。

    在努爾哈赤這一輩中,他和他的兄弟舒爾哈齊都還是“四字名字”,但是隨著後輩的出生,他們先在愛新覺羅家族內部進行改變。

    比如努爾哈赤的大兒子叫做“愛新覺羅·褚英”,次子叫“愛新覺羅·代善”,就算是名字長一點的,也不超過三個字,比如愛新覺羅·皇太極,愛新覺羅·多爾袞。

    只不過努爾哈赤給兒子們起名字的時候,結合“漢語”文化還是太少了,所以還存在著這種型別的名字:

    愛新覺羅·德格類。

    愛新覺羅·巴布海。

    愛新覺羅·阿濟格。

    愛新覺羅·賴慕布。

    這些名字每一個大家都會讀,可是背後的意義用漢語來斟酌,卻是想不出什麼深刻的意義,跟漢語的名字一般有“寓意”是完全不一樣的,所以努爾哈赤給兒子們起名字,雖然在格式上有所改變,大大縮短了,可是字義上卻還是和滿語有所出入。

    所以到了更加親漢,也更加善用漢文化的清太宗皇太極這裡,他就對自己的兒子們的“名字”,跟漢語進行了強大的關聯。

    比如皇太極的兒子,順治皇帝,名字就叫做“愛新覺羅·福臨”,這個“福臨”,就算是漢人一眼都能看得明白的,其寓意自然也也好理解,畢竟自古以來家家戶戶的百姓都希望“福臨門”,在門上貼個“福”字對聯。

    可皇太極畢竟還沒有入關,加上自己也有幾個較為落後部落的妃子,所以有幾個兒子的名字還是選用的滿語,甚至漢譯之後還特別長,不過也是皇太極給予後世子孫一個“標準”,那就是大清皇族的名字,也要開始流行“字輩”,幾乎就跟漢人一樣。

    因此,順治的孩子們,名字就都是兩個字的了,雖然沒有編排好字輩,但是卻完全可以理解,比如順治的兩個兒子“愛新覺羅·福全”、“愛新覺羅·玄燁”,後者正是著名的康熙皇帝,前者就是跟康熙好了一輩子的裕親王福全。

    也就是說,在大清政權入關之後,大清皇族的命名方式開始巨大的變革,他們完全是傾向於以漢文化為主的名姓制度,這跟元朝數十年的“固執”是完全不同的,比如康熙皇帝的兒子們,就都是“胤”字輩(後來雍正登基了,為了避諱都改成了“允”字輩)

    九子奪嫡中耳熟能詳的那幾個人:

    廢太子:愛新覺羅·胤礽。

    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禛。

    八阿哥:愛新覺羅·胤禩。

    十四阿哥:愛新覺羅·胤禵。

    從這種排序和格式上來看,就立即讓漢族百姓看到就有一種“親切感”,而且都是同一個字輩的,就非常好理解了,首先就不會讓覺得他們不是一家人,肯定是兄弟,就算有人不知道他們姓愛新覺羅,只看他們的名字,那麼一家子人都姓“胤”,這也不難理解,無非就是這個姓比較少見罷了。

    從康熙的諸子們開始,清朝皇族的名字命名方式就是“流水線”化了,又因為此前已經有了明朝這種類似的流水線造名(明朝皇族,命名方式是字輩+五行偏旁),所以大家對大清皇族這種名字的格式一點都不難理解,後來的乾隆皇帝給自己兒子們起名字,也是一樣的規律。

    將大清皇族的這個做法和元朝皇族做對比,就能看出兩者的不同,最起碼後人說起大清皇族,都能很迅速地知道是哪個人物。

    不像元朝皇族,姓名看起來凌亂不堪,他們一直以來就堅持用“蒙語”作為起名的第一語言,堅持不用漢語,所以蒙語名字在音譯之後,就變成了很奇怪的漢子,比如元仁宗的“孛兒只斤·愛育黎拔力八達”,這就真的是‬完全‬沒有‬漢語的‬邏輯‬可言‬,這‬八個‬字‬組成的‬名字‬到底是什麼意思‬,漢人‬表示‬那真是‬看不懂‬。

    也是從這個角度來看,元朝對本身的文化還是有著一種迷之自信的,堅持不大量融入漢文化,所以元朝人的名字確實不好記,大家就沒有記住幾個的,而且是那幾個皇帝還好,比如元順宗、元仁宗,他們還有廟號可以喊一下,可那些沒廟號的貴族們,那就真的被人遺忘了。

    之所以會被人遺忘,那就是因為他們的名字太難記了,後世人看到他們的姓名,都會潛意識排斥,由此可見,文化的共通性很重要,如果文化不共通,那麼以後被另一個文化排斥且遺忘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

    由此再回到和珅兒子的名字“豐紳殷德”上來,豐紳殷德之所以看起來與“和珅”區別這麼大,正是因為和珅的起名還停留在努爾哈赤的那個階段,雖然也選擇起短一點了,可是漢語讀起來,還是不能理解“豐紳殷德”具體是個什麼意思。

    有這種特點的還不是鈕鈷祿一家,事實上清朝除了愛新覺羅家族以外,大部分的滿族、蒙古貴族都還是選擇以“滿語”、“蒙古語”作為第一起名的語言,然後再選擇是否“音譯”漢族名字,這可能也和大清皇帝並沒有強制他們“漢化”有關。

    別看愛新覺羅家族紛紛漢化,這也是他們作為統治者,為了更加“親民”才做出的改變,畢竟整個天下還是漢人為多,他們不能走元朝的老路,但是愛新覺羅家族也想在內部保持一定的“滿族遺風”,所以他們會讓其他貴族名字不漢化,甚至不可以漢化。

    因此在清朝末年,除了愛新覺羅家族以外,其他的滿族貴族名字讀起來就非常拗口,也令人難懂,後來大清毀滅了,他們被迫蛻去貴族的身份,那時候才開始改名才是難受,因為他們再改漢名字,就完全和原來的名字無關,看起來就像是兩個人。

    結語:

    和珅看起來姓和,豐紳殷德看起來姓豐,兩人好像沒有關係,但問題是當和珅被抄家的時候,豐紳殷德差點就給自己的“大舅哥”嘉慶皇帝牽連弄死,責任他卻是要背的,或許豐紳殷德自己都想過,如果他真的與和珅沒關係那該多好。

    鈕鈷祿氏起名在整個大清前後都沒有太大改變,一直都是那麼獨特,所以最後也沒有深刻融入漢族社會,再等到他們融入漢族社會的時候,就已經是一個別的、嶄新的名姓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部隊裡可以帶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