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藍天9096012808553農

    個人認為:過去養兒防備老,現今養兒防肯老。

    當今金錢至上,忘恩負義的文明社會裡:兒子兒媳女兒女婿有時間,有愛心,有耐心養寵物狗,也沒時間,沒愛心,沒耐心,沒良心來養生他(她)養他(她)的父母雙親!

    做為一個新時代的:兒女不孝,六親不認,缺德又壞良心的兒女的老人,也要跟進時代發展,與時俱進。

    靠天靠地靠政府,都不如靠自己!應該保護好自己的房產,存款。無論兒女如何花言巧語,都不能把自的房產過戶給自己的兒女,把金錢全部交給自己的兒女。

    假如您把自已的房產,金錢金部過早的交給兒女話,萬一老夫妻頭疼腦熱住進醫院,第一個不想侍候您,巴不得您快點死亡,簽字放棄治療的,往往是您從小辛辛苦苦養大成人的兒女!

    換句話說:您有房產,您有數額不非的金錢話,萬一身體不適住進醫院,兒女為了您房產金錢的繼承權,也許不耐其煩的陪床幾天,侍候您幾是。房產金錢在手,也可能是救您老夫婦性命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果您房產,金錢提前交給兒女話,萬一住院,第一個放棄您治療,讓您早死早超生的,拒簽字的,拔掉輸液管,輸養管的往往是您辛辛苦苦,養大成人的您口口聲聲的寶貝:兒女們!

  • 2 # 悠悠媽的快樂生活

    以前都說養兒防老,而現在呢是養老防兒。你會發現年輕人畢業之後,想要買車買房結婚,那這些錢多數都是父母傾進所有來提供的。而這些就是老人攢了一輩子的養老金,那這個時候你說養老是不是應該防兒呢?

    人老了到底誰養呢?沒有錢是肯定不行的,當孩子為錢而奔波,他即使再有孝心,但是面對生活的壓力也一樣要去努力賺錢,所以想要孩孩子守在膝下,首先要有錢。

    有錢了之後才有可能獲得穩定的生活,那這個時候孩子來陪你其實才能夠實現,如果沒有基本的經濟基礎那麼不要談養老,那是混日子。

    所以說人老了養老什麼最可靠,錢最可靠,有了錢才能夠有親情,有陪伴。沒有錢,孩子想陪也是有心無力。

    曾經有一個朋友說,他的爸爸得了癌症不想治了,於是他帶著父親回老家,想度過一個安穩的最後的生活,因為他的工作本身自由,自己開網店,所以還可以應對,但如果不是這樣的,是天天要上班呢,哪個企業會能夠批你很長時間的假,還繼續發著你的工資呢?

    還記得那個因為說父親不行了,請假回去之後父親好轉了一些,孩子說你再不死我的假就沒了。

    有錢才會有選擇餘地。

  • 3 # 九天老嫗下凡塵

    這個問題對城市的老人來說,沒有太大的懸疑,因為他(她)們或多或少,都是每月有退養金的,最可靠的養老方式,順理成章的做法,當然是依靠自己!

    這個問題對農村的老人來說,那就太錯綜複雜了。這並非是我的上半輩子是在農村長大的,還是因為我所居住的這個地方,是一個“南腔北調”的小區:

    我們這個小區,是二十一世紀初的央屬企業的集資建房,百分之八十的業主,是原鐵道部辦的大專院校的畢業生,他們都是來自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吉林等省的農村孩子。

    他們從偏僻的山村,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工作生活,無法找到比較優秀的本地女孩子做配偶,我看到他們很多的媳婦,都是一些矮矮胖胖黑黑的,而且脾氣性格,或多或少都有一點點問題。

    自從政府提出放開二胎的政策之後,我們這個小區就陸陸續續增添了很多的農村老年人,他(她)們一來是為了照看“二寶”,二來也是為了自己能夠在兒子這裡養老。因為畢竟在窮困的山村,能夠培養出一個大學畢業生,也是竭盡了全力非常之不容易的,何況農村的舊思想觀念,就是養兒防老,所以就義無反顧地住進了這個南腔北調的小區。

    我們這個城市,對外來人口,還是比較包容的,這些農村來的老人,無論是來自哪個省市的,只要拿著兒子的戶口簿和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辦理老年公交卡,送二寶去幼兒園,農貿市場買菜,下公交上地鐵,天天忙得不亦樂乎……

    去年的網上,有不少人提議取消老年卡,我之所以極力反對,那都是受了他(她)們的委託,因為一旦取消了老年卡,這些外地的老年人也不會得到一絲一毫的補貼。

    這些老人誤以為我也是來投奔兒子來養老的,生活中和兒媳婦有了矛盾,總是喜歡向我傾訴,我也多次充當過消防員的角色。

    只是俗話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去年已經有幾對老人,已經被兒媳婦趕回老家去了,走的時候哭哭啼啼:娶了一個媳婦,丟了一個兒子!

    前幾天的時候,一個老妹子満眼含淚地找到我:被兒媳一巴掌摑得鼻子都流血了!

    我調解了半天,也沒有一點效果,只好把一大群老人,帶到小區的廣場上學習“太極”,但是我只教閃、躱、騰、挪、避,不教他(她)們反手一擊……

    有什麼辦法呢?依老嫗所見: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的,無論是有退養金還是沒有退養金的,人老了主要應該靠自己養老,那才是最可靠的!

    如果您沒有一個好兒媳或者好女婿,只是單純地依靠兒女,有的時候是要付出尊嚴作為代價的。

  • 4 # 愛咩咩的老羊

    人老了,到底應該靠誰?

    靠孩子,恐怕不行。

    我們這一代人當年都響應了政府的號召,只生了一個孩子。一個孩子能不能照顧好我們,恐怕要打個問號。他們現在都有自己的事業,要忙著上班掙錢。還要照顧自己的小家庭,照顧孩子。忙自己的事,都忙不過來。哪裡有空來照顧你?等哪天,我們生了病住到醫院,他能隔三差五的來看你,就算不錯的了。

    當年,我們都是晚婚晚育,就拿我自己來說吧,我兒子出生的時候,我已經28週歲了。現在國家逐步實行延遲退休制度,估計到我兒子退休的時候恐怕要65歲了。那時候我多大?93週歲。我能不能活到那一天,自己都說不清楚。反正指望小孩退休後來照顧你,這是完全不可能的。孩子們就是有孝心,也沒有那個能力。

    靠國家,恐怕也不行。

    現在中國有多少老人?

    根據民政部2018年8月17日公佈的《2017年社會發展統計公報》,2017年年底,60週歲以及以上的老人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65週歲以及以上的老人15,831萬人,佔總人口的11.4%。平均近四個勞動力撫養一個老人,預計2020年,60週歲及以上老人達到2.5 5億人。

    這麼多的人要養老,國家沒有能力把它包下來。

    國家的政策是: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構建“養老、孝老、敬老”的政策體系和社會環境,健全“居家為基礎、社群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在養老機構床位數量方面,提出了護理型養老床位的佔比要超過30%。在老年社會保障制度方面,提出了基本養老保險的參保率要達到90%以上,基本醫療保險的參保率要穩定到95%以上。

    靠社群,恐怕也不行。

    我們的絕大部分社群建設,還沒有到可以讓老年人依靠的程度。

    養老,依我看還是要靠自己。

    國家的養老政策也是以“居家為基礎”。在我們現在手腳還靈活的時候,要注意加強營養,加強鍛練身體,增強體質,減緩衰老的速度,增強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要提高生活質量,參加各種有意義的社會活動和文體活動、娛樂活動,讓我們的每一天都快樂、充實地度過。夫妻之間要互敬互愛互助,相互扶持和照應,過好晚年生活。在保證生活質量的基礎上,略有一點兒結餘,為將來有一天實在不能動了,需要請人照顧做準備。

    如果有條件,也可以採取抱團取暖、社群養老的辦法。

    到了實在不能動的時候,需要別人來幫忙的時候,還是要把生活質量放在第一位、把人的尊嚴放在第一位,不能做一些無效的治療,不能為了延長壽命而痛苦的活著,那是既折磨自己、又折騰孩子、也拖累社會的生活方式,完全沒有必要。當然,也許那時我們已經老糊塗了,與植物人已經所差無幾了。但是,乘頭腦清醒時把話講清楚,讓下一代知道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和感受,還是很有必要的,免得到了那個時候讓孩子們為難。

    (圖片取自網路,感謝作者)

  • 5 # 毒舌財經

    人老了之後養老方式有多種多樣,比如靠子女養老,靠養老保險養老,靠自己養老,靠政府養老等等,至於在這些養老方式當中哪一種最可靠,我認為是靠自己最可靠。

    對於老年人來說,我相信沒有誰會比自己更關心自己的老年生活,自己過得怎麼樣只有自己最清楚,自己想怎麼過也只有自己能夠決定。

    雖然在現實當中,很多老年人在年老之後都有孝順的子女幫他們養老,但萬一哪一天子女收入受影響了,或者他們跟老年人發生一些矛盾了,那麼他們隨時有可能放棄養老或者減少對老人的支出,那老年人的養老就會受到較大的影響。

    比如我曾經在網上看到一個真實的故事,一個老年人在退休之前他還有一定的收入來源,但是他的這些收入基本上都是用來幫子女買房買車了,在他比較健康的時候,子女對他都是比較好的,所以他覺得依靠子女養老應該沒有多大的問題,而且在他退休的前幾年事情確實像他所預料的那樣,養老基本上沒有什麼大的問題,兒女都很孝順。

    但是前幾年他的兒子因為意外情況去世了,這時候他的兒媳婦就要改嫁。丈夫去世之後兒媳婦改嫁也是很正常的事情,關鍵是這個兒媳婦要把這個老人幫他們買的房子全部佔為己有,打算把房子賣掉之後拿錢改嫁,最後這個老人不同意,結果老人只能跟自己的兒媳婦打官司,最後的結果雖然房子是保住了,但是這老人卻要支付給這個兒媳婦一大筆費用,這讓他的老年生活變得更加困難。

    所以凡事不能完全依賴於別人,想要過一個比較舒適的老年生活,最可靠的還是要靠自己。

    當然靠自己說得很輕鬆,但做起來其實並不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情,這裡面最大的問題就是收入問題。如果一個老年人在退休之前有一大筆存款,或者退休之後每個月都可以領到較大的退休金,那他的養老生活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但假如一個老人退休之前沒有存款,或者退休之後沒有退休金或者退休金很少,那他的晚年生活肯定會比較難過,說得簡單點就是自己的養老生活完全不能由自己說了算。

    因此假如大家想要過一個體面的晚年生活,大家一定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計劃,在三四十歲的時候就要為養老生活打好基礎。一方面是儘可能的多交一些養老保險金,因為你交的養老保險越多,退休之後可以領到的退休金越多;另一方面趁著自己年輕還能動,還能拼的時候,一定要努力一把多賺些錢,儘可能爭取在退休之前存個100萬~200萬的存款,這樣退休了之後才會更加從容和自信。

  • 6 # 我愛澆地

    人老了靠自己養自己最可靠!為什麼?

    因為國家有國家的難處,親親朋友有親親朋友的難處,兒女有兒女的難處,單位有單位的難處。最沒有難處的是你自個。為什麼?

    因為你自己年輕時就考慮好了自己老了的生存生活問題怎麼解決好:一攢好自己養老的費用。二買好自己的養老金。等到自己不能自理生活之時用這些錢尋找合作伙伴,度過殘年殘月殘日殘時。

    不知妥否,我自己打算這樣幹。

  • 7 # 農人潘哥

    我來發表一下我的觀點。

    我認為每個人都應樹立自己養老為主,其它養老為輔的原則去養老。

    我看了,在人生中靠誰都不如靠自己,誰有都不如自己有。

    在養老上,無論誰年齡多大,只要自己能動、能吃、能喝。自己能照顧好自己,讓兒女少為自己操點心,有時間回來看看自己,經濟寬裕的給老人一點錢,輔助的照看一下老人就很好了。

    靠自己養老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才是真正的好,做為一個老人要樹立養好身體是正事,其它一切少管閒事,別瞎操心。在這我就說一下老人健康的好處。

    一、有了健康的身體 ,讓兒女們少操心,好好工作。我們經常看到,老人身體好了,子女們都在安心工作,不用操父母的心,隔三叉五回來看看父母就可以,一旦父母病了,或意外摔倒了等其它傷害,那子女們各家都亂了,都打亂了正常的生活秩序,放下工作去照看、看望父母,在這工作壓力大,兒女們都很忙碌的情況,即要工作又要照看父母,給兒女們將會添多大麻煩。

    二、有了健康的身體就是為國家做貢獻。有了健康的身體,兒女們不用操父母的心,兒孫們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認真工作,每天都在為國家、為社會創造價值,造福著社會,那麼老人健康是不是也國家做了貢獻。

    三、健康的身體不給社會添麻煩。如果病了,是不是要到醫院去看醫生、吃藥、打針,住院。現在到那個醫院都是人滿為患,醫院的資源是很緊缺的,如果健康是不是不用去搶醫院的資源,將這些需求留給更需要的人,給社會減少了麻煩。

    四、更重要的是健康的身體自己不受罪。有一個健康的身體自己不遭受病痛的折磨。

    五、有一個健康的身體,為自己以後儘快去世打下了基礎。做為一個老人身體越健康,就意味著活的年齡越大,年齡越大身體的部件、機能將越退化。這就是年齡越大的老人,一旦病了就會很快去世的原因。這樣年齡大的老人將會盡快去世,儘快短時間去世的好處有:一是自己不受長時間病痛的折騰。二是不給子女添麻煩。三是越大年齡的老人去世,是屬於壽終正寢是喜喪,兒女們臉上有光,也好行事。

    所以老人養老以自己養老為主,保養好自己,有一個好身體少操閒心,讓自己越長壽越好,等到老的真不能動了,就輔助其它方法,兒女養、進敬老院都行,如果能儘快去世更好。這是人生最好的完節。

  • 8 # 金融筆記

    從人性、社會狀態等各方面考慮,我覺得養老不能靠任何一個單一維度,真正想要獲得優質的老年生活,每個人需要為自己構建一張多維度的綜合養老網路。

    子女、金錢、政府等,單一維度全都靠不住

    面對風險,我們經常會說“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對養老問題的時候,這個結論也同樣適用,我們一項一項領出來分析的時候,會發現,幾乎任何一項養老手段都是靠不住的。

    單靠子女養老根本不可靠

    儘管中國自古有多子多福的傳統,但是歷史上從來不缺不肖子孫。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如果子女的經濟實力不行,贍養父母成為一個很重的負擔,時間長了,也會“無孝子”,我們經常能在電視上看到,有4,5個孩子的老人流落街頭無人照看。

    多子多福在大多數時候是有效的,但是對於經濟情況特別差的家庭,也並不總是有效。

    養老光靠錢也沒有用

    很多人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只要有了錢,就能安度晚年。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錢確實可以買到很多東西,但是,對於高齡無子嗣的老人來說,養老對抗的不光是物資匱乏,還有人性。

    假設你獨身一人住在家裡,沒有子嗣會定期來看你,就算有錢能找護工,能保證護工不虐待你嗎?伺候老人的工作又苦又髒,願意幹這個活的通常是家境不太好又沒有什麼能力的底層勞動者,這批人素質就不太好,很容易會在護理的過程中虐待老人。如果老人經常有子孫來探望,懾於被子孫報復的壓力,虐待的可能性會小一點。一旦沒有了探望的子孫,虐待起來就無所顧忌了,所以養老院裡,最容易被虐待的老人是沒錢沒子嗣的,其次就是有錢有子嗣的老人。

    只靠國家來養老,也靠不住

    30年前,為了鼓勵獨身子女,提出過“只生一個好,國家來養老”,到了現在老齡化日益嚴重的時候,就變成了,“養老不能靠政府”

    國家財政受到多方面的影響,從交養老保險到自己享受養老保險的好處中間跨度太長了,很難說未來人均能分到多少錢。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這種不確定的地方是很危險的。

    可靠的養老需要依靠一整個防護網路

    我們假設一個老人,他有2個子女,退休後有穩定的退休工資,自己還攢了一大筆錢,他的養老生活會怎麼樣?

    每個月有穩定的退休工資,子女在贍養的時候不會有太多經濟上的負擔,有些時候可能光靠這個退休工資就解決了日常的開銷。

    有一大筆錢在,可以花錢自己去養老院,也可以找個住家的護工來幫助打理日常的生活。子女也會因為這筆錢在,而不會輕易不管老人

    有子女在,護工也不會輕易虐待老人。有2個的好處是,兩個會為了多分遺產而在贍養老人上有所競爭。

    顯然,當這些單一因素彙集在一起的時候,相互取長補短,完美互補,就能為老人創造一個比較好的養老環境。

    要想老年過的好,多生孩子多攢錢,還不能忘了給國家交社保。

  • 9 # NEW生活

    一、養老儘量靠子女

    為什麼說養老儘量靠子女呢?在老人當中,經濟條件有好有差,家庭情況各有差別。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絕大多數老人,尤其是農村的老人,老了以後還是靠子女,為什麼呢?

    首先,當人老了以後,經濟條件夠不著,生活有困難,老人是需要子女來援助的。即便是條件好的老人,到了年老的時候,你住院出院、手術等,也得有人簽字辦手續吧。很多的老人到了年老的時候,身體有礙不能自理的時候,生活必需品總得買吧。這些都得靠兒女。

    再說年老了以後,老人的心理會發生變化。一是怕死,二是怕寂寞。在老人寂寞的時候,他最想溝通的是誰?最想見的是誰?還不是自己的子女嗎。退後一步講,如果子女不孝順,對老人的養老不上心,就是老人在養老院 ,也是非常期盼子女能常常看望他們 ,能去跟他們聊聊天。遇到節假日的時候,老人都希望兒女來接他們回家團聚。

    再說就是找養老院的時候,也應該找一個與子女住得較近的地方,方便子女來看望老人。因此無論是從親情還是實際情況來說,老人養老靠子女,我認為是最可靠的,而且子女沒有任何理由去推脫老人的這種要求。

    現在有好多老年人,看著兒子和兒媳婦並不孝順,或者是其他原因,對養老產生憂慮甚至失望。尤其是這樣的老人,更應該提早對自己的養老做好設計和規劃。屆時,如果兒女改變心思 ,對老人孝順了,那就皆大歡喜。如果不孝順,那就按照你設計好的規劃去做就是了。

  • 10 # 被叫作黃老師的1948

    農村情況不明,但想想也只能靠子女了。主要應是兒子,不然為什麼說養兒防老?但隨著城市化和農村人口城市化,農村末來的養老,會和城市老人養老,遇到同樣問題。

    看到有人輕鬆的說,城裡人有養老金,有一套值錢的房子,養老不成問題。說這話的人,太不瞭解國情和城裡情況。

    錢能解決所有問題?多少錢算有錢?

    我朋友家老人,89歲頭腦清醒,行動不便,住兒子處沒電梯,基本就困樓上。被兒子送醫養院,每月費用1萬1千元。老人退休金6千,加上存款能堅持十年。

    問題是子女都60以上,沒法說服老孃,只能讓她上養老院。每二天去一人陪伴,最大的女兒70多了……這是錢的問題?

    有一同學單身,唯一女兒在國外,自己有慢性病。有人發現群裡幾天不見他,去家一看,死了,何時死的不知。經公安鑑定:自然死亡。此老兄為大學老師,不缺錢。

    獨生子女,能管住自己,就不錯了。養老問題還得靠政策,向發達國家學習,不解決好還真不行。

  • 11 # 李裡叔叔愛撩車

    不同階段選擇不同,總的來說養老靠自己最可靠,身體尚可的時候靠自己,稍差一些靠互助式養老,徹底不行的時候靠機構養老。

    60歲以上的老人,有相當一部分身體健康、活動自如,這樣的屬於活力老人,這樣的老人多數會喜歡在自己的家中養老,一是有家的感覺,他們多數會選擇居家養老,只是午飯或是休閒的時候選擇到社群的居家養老中心與其他老人共同進餐或是進行娛樂活動,這種方式適合多數的活力老人。

    活力老人

    身體不能自理或是半自理老人,如果有能共同扶助的老年朋友採取抱團互助的方式也是非常不錯的選擇,一是可以互相照顧還能節省成本。

    徹底失能、失智的老人建議去專業的養老機構,有醫養結合條件的更適合,在那裡,專業的醫護人員能及時發現並處理一些基本的危機,為老人的生活提供更穩妥的保障。

  • 12 # 中醫雜症

    人老了靠誰養老都不可靠,兒女們忙忙碌碌的也沒功夫照顧你,只有靠自己最可靠。

    年齡大了要有個窩,手裡多少有點錢,平時注意養生保健,儘量少生病或者不生病,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麻煩別人。

    有條件的可以去養老院,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裡老頭老太太的多,各種娛樂設施齊全,是個養老的好地方。

  • 13 # 靠山4

    人老了到底應該靠誰養老,以我之見應該分各種不一樣的老人,來作各不相同的對待。

    如果有退休金的,夫妻雙方都有自理能力的老人,可以在一起慢慢緩老。

    如果失去一個了,可選擇與兒女輪流,有兒女陪伴養老,或者根據自己養老金多少,也可選擇養老院養老。

    根據各種具體不同情況,作出不同的養老方式,不當請指教。

  • 14 # 糊塗

    要靠自己!不要指望兒女,

    人啊!要注意保養自己的身體,經常去鍛鍊一下,尤其老年人,身體不好,生活的會很無奈的,身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也別有那種重男輕女的思想,不然你真會自食其果的,講我一朋友家的事吧,他家兄弟姐妹五個,老大、老三是女孩,老二、老四、老五是男孩,老太太生病先走的,老爺子是在深圳離休,退休金也很高的,還有一套地段很好,也很值錢的三居室,老大、老二和老四生活好,有錢,工作也好,賺的多,都還有房子。老三離婚了,工作不好,賺的也少,有個小房子;老五兩口子也是工作不好,賺的都少,但是一直與父母住在一起,生了個小孫子深得祖父母的喜愛,後來老爺子也生病了,孩子們就討論誰來照顧的事了,吵了很多次,推翻了N多的方案,比如把老爺子現在的房子賣了,大家均分,然後輪流照顧老人,但老五不同意。最後的方案是老五還是和老爺子一起住,將來老爺子走了把房子賣了,給他二姐一個單房的價錢就行。老三也就是二女兒辭掉工作專門照顧老爺子,老爺子的退休金歸她。而老大、老二和老四放棄遺產,也不用照顧老爺子,並且把結果告知老爺子,老爺子這時候有苦也說不出只能接受。

    最後你猜老爺子活的了多長時間?人啊從中年就要明白一點:身體健康才是你的本錢,要學會愛惜自己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不要指望別人將來會照顧你,年齡大了,要有自己的愛好,這樣也會有個精神寄託,身體也不會總出毛病。

  • 15 # 生活亂燉大雜燴

    人老了到底應該靠誰養老,這是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這應該是每個人,尤其是步入中年的人都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每個人都會老,這是自然規律,不論貧富貴賤,誰都避免不了,但怎麼老去,過怎麼樣的老年生活是可以選擇的,由於生活的環境、條件的差異,決定了一個人的老年生活的質量。

    常言道:養兒防老,這是自古以來中中國人的理念,所以在年青時多生兒女,老時便多子多福,老有所養,可現實生活中往往有許多的人年青時為了養育兒女耗盡心血,老了卻是無人贍養,過著孤苦零仃,老無所養的悽慘生活。所以在當今時代,養兒防老成了不是太靠譜的選擇,在年青是多努力奮鬥,儘量多積累一些屬於自己的財富,為以後的老年生活多一份保障。這樣,既不會給兒女增添生活負擔,也讓自己的老年生活溫馨舒適。

  • 16 # oldwolfliu

    靠錢最靠譜,人靠不住。不是孩子不孝,是讓他們沒辦法孝。所以儘量多存點,實在動不了孩子們又沒時間照顧你就去養老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娛樂圈新人是你覺得一定會大紅大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