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莫問667
-
2 # 那洛夕陽
以中國的財力物力人力,大規模生產戰機,我覺得問題並不大,主要還是考慮如何最大化的實現戰機應有的價值。
殲20作為中國首款第五代隱形戰機,很多技術是首次作用,所以實際效果需要長時間的應用中去考察驗證。同時,由於中國發動機方面的短板,多少也影響著殲20的最終定型,所以中國首先在解決有無的問題,然後在此基礎上,不斷的結合實際深化設計,隨著發動機的研發程序,我相信殲20很快就會完全定型,但是是否就會大批量的生產呢?我覺得我不會,就像當年中國引進的S27,現如今,也是停產,改做自己的殲11。殲十作為高低搭配中的單發輕型戰機,同樣也是在生產了一部分入列裝備後,不斷的推出新型號殲十。
-
3 # 呆檬15927
我之前看到過有人分析,說是因為殲20正在使用新型中國產發動機驗證其效能,如果發動機通過測試,可以隨時擴大生產。
雖然現在使用的發動機滿足其基本的要求,但是還遠遠沒有滿足。
我研究過這問題,中國j~20的生產量在800~1000架比較合適。主要原因是下面幾條。
第一,根據國土面積,以及外部環境。五大戰區,每個戰區200架,或者不低於150架,就足夠了。
第二,代差問題。我們在這上吃過虧,我們J10以下的飛機,J5、J6等,生產了多少,有人說1萬多架,這不是浪費嗎?不在多而在先進。美國的6代機已經在8月27日試飛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主要精力用在6代機上,不要再落後了。
第三,有一個使用壽命問題,使用年限夠了就要換新的型號,在保證一定數量的基礎上進行這樣的改換是必要的。
第四,研製一代,生產一代,戰備執勤一代,不間斷,有迴圈的規律,當然原話不是這樣,但是,大概意思是這樣。
什麼發動機問題呀!什麼隱身塗層問題呀!等等,這些問題都已經克服了,不要亂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