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4006257180803288
-
2 # 使用者540594028427747
我們先來一起看幾位家長的煩惱 1、我的孩子(男)今年5歲了,上幼兒中班。整天在家時和家長對著幹,說什麼也不聽,愛打人,愛哭,非常讓家長心煩。在學校比較老實。我們打算等他上一年級的時候把他送到封閉式學校,一星期接一次,不知道這樣好不好?如果不好,能有什麼方法教育他呢? 2、我本來很喜歡小孩子的。可是自從遇見老闆家小女孩,我就看見小孩就心煩。這哪像小女孩啊,調皮又搗蛋,一點都不聽話,而且特別煩人。怎樣讓聽話,實在太煩人了,恨不得一腳踹的她遠遠的,真的是討厭啊。 3、朋友跟我說的煩惱,說每天都在教訓孩子,剛開始是教育,現在孩子都7歲了,是個女孩子.學習成績很不好,回家就知道要糖果吃,爸爸媽媽的話都不聽,太生氣的時候就會捱打,每次都給打的傷痕累累,但完全沒有效果,還是依然我行我素,以前也採取教育的方式,現在是沒有耐心了,想問一下是不是孩子的身體裡缺少什麼微量元素,身體長的也還可以.還有是不是性格的問題 4、孩子調皮,不聽話,怎麼教育啊今年5歲,我都頭大了! 5、一位使父母頭疼的男孩子,平時不聽話,調皮、由於家長平時的溺愛,導致這名男孩現在到了18歲有點叛逆的心裡,染上了一些惡習。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是想透過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能夠改掉這些惡習。 針對以上這些家長或者朋友的煩惱,我們來系統的一下,看看應該怎麼樣才算正確的對待這個問題,或者說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呢? 1.孩子任性家長應該怎麼辦? 專家會客廳:出場專家——關鴻羽,著名教育專家,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長。著有中國第一本養成教育系統著作《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小明上三年級了,上週末媽媽鄭女士帶他到商場給奶奶選生日禮物,誰知一路過玩具櫃檯小明就不挪步了,指著一款幾百塊錢的機器狗非讓媽媽給他。媽媽說家裡已經有兩個小的了,這回就不了,要趕快去給奶奶東西。小明不肯,媽媽又許諾說下回小明過生日時把這款機器狗送給他做生日禮物,誰知小明還是不為所動,乾脆一坐到地上。鄭女士一生氣掐著小明的胳膊想把他拉起來,而小明使勁掙脫開便開始躺在地上打滾兒。許多逛商場的人圍過來看,鄭女士尷尬極了,只好趕快掏錢下機器狗帶著小明“逃離”眾人的視線。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許多家長都有過與鄭女士類似的遭遇,而小明也有不少和自己一樣的同伴。 關教授說,任性孩子的表現是對家長的正確勸告故意不聽,稍不如意就犯擰,擰勁一起來,家長怎麼說也不行。任性的孩子總愛拿“不吃飯”、“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為手段要挾家長,一旦他們透過這一番折騰最終“如願以償”,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任性對孩子健康成長是有害的。如果幹什麼都由著自己的性子,沒有任何約束,性格就會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就會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越發不冷靜、愛發脾氣。 任性原因有多種: 任性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但關鍵還是後天的教育和影響。任性形成的原因有多種,比如,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嬌慣、放任、遷就;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長說得對不對,一概不接受,從而埋下了任性的種子;有些家長無視孩子的意願、想法,只要求孩子絕對服從,並想出各種方式讓孩子就範,這種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也是形成任性的原因;另有一類家長經常當著別人面數落孩子,愛用諷刺、挖苦的語氣和孩子說話,雖然是為孩子好、哪怕家長說得再對,也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孩子為了面子,為了和家長對抗,故意任性犯擰。 糾正任性招不少 防止和糾正任性的方法有很多,關教授給家長介紹了幾種方法,您不妨試一試。 ▲提前打好預防針 孩子任性發作一般是有規律可循的,當預計孩子可能因某種情況任性時,要提前打好預防針。比如帶孩子到商場之前,要估計到孩子會要求玩具,一旦得不到滿足八成會耍賴。家長在從家裡出發前就要和孩子講好條件,看到喜歡的玩具只許看一會兒,不能,不聽話就不帶他去商場了。如果孩子表現好,家長可以表揚鼓勵他,甚至可以給他個小禮物以示對“不任性”的獎勵。 ▲遇到犯擰不能軟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長的弱點。家長怕孩子哭,孩子就哭;家長怕孩子滿地打滾,孩子偏偏要滿地打滾。就比如上文提到的鄭女士,因兒子哭鬧打滾在眾目睽睽之下感到難堪,她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滿足小明的要求下機器狗。“得逞”了的小明會因此認為,媽媽怕他在人多的時候耍賴,下回他還用這一招。因此,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絕對不能讓步,不管他怎麼哭怎麼鬧,都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示,態度要堅決,而且一定要堅持到底。 ▲讓孩子多與人交往 目前,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受到溺愛,又缺少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容易形成孤僻、執拗的性格。形成這種性格後,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學相處困難,一不順心,回家更要耍脾氣,惡性迴圈。因此,家長要多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在和小夥伴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沒道理要求別人事事順著自己,對別人任性耍脾氣的結果可能就是“沒人理了”。孩子慢慢會因此意識到任性的壞處,並且在和同齡人交往中改變任性的壞毛病。 2.家長訓斥孩子的最佳方案 由於孩子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往往引起意想不到的惡作劇和事故。有時,他們會弄壞十分貴重的東西。出現這些情況,做家長的當然要加以訓斥。但有的家長訓斥孩子不得法,往往使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從而使訓斥達不到應有效果。 針對上述情況,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松達哉先生提出10條訓斥孩子的最佳方案。為孩子不聽話而頭疼的家長不妨一讀: 一、當孩子的某些行為可能造成重大危險時,如孩子在公路和水溝邊玩耍、玩火或玩耍利器時,要毫不客氣地狠狠力口以訓斥。 二、當場訓斥。對於幼小的孩子,如果不當場加以訓斥,就不會有效果。固為早上發生釣事情等到晚上再去訓斥,孩子早就忘在腦後 三、訓斥時,全家人要意見統一。態度一致。同樣是撒野、淘氣,可是家裡的人有的訓斥,有的放任不管,有的甚至批評不該訓斥孩子;這樣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但是,在訓斥孩子時如果大家七嘴八舌一塊訓,那效果也不好。要由一個人做代表,其他的人可以採取贊同的態度。 四、先表揚後訓斥。不要一上來就不分清紅皂白地猛訓一通,可以先表揚一下孩子好的一面,然後再批評做錯的地方。 五、管教孩子不能例外。同樣是孩子淘氣,由於客人在場,或者是身體勞累,事,情大忙等原因,時而訓斥,時而不管,那是管教不好孩子的。不要例外,始終如一的訓斥方法是很重要的。 六、訓斥時不要感情衝動。看到孩子淘氣,十分惱火,大發雷霆,不知訓斥是為了什麼,這種感情衝動地訓斥孩子是不可取的。不要忘記,訓斥不是目的,而是為了使孩子知錯改錯。訓斥和發火是兩碼事。 七、不要動手打,要用語言訓斥。為了教育兩三歲的孩子,有時在訓斥時,揍孩子的和打手心也是需要的。但是,孩子到了五六歲時,不要再打孩子,而要用語言訓斥。特別是倘若打得頻繁,孩子就難以充分理解被訓斥的原因,容易造成抗拒心理。訓斥時應耐心地指出這樣做為什麼不好,錯誤有多嚴重。 八、不要無休止地訓斥。訓斥孩子要直截了當,乾淨利索。如果訓斥起來沒完沒了,有時孩子就搞不清楚為什麼遭到訓斥。 九、不要在飯前訓斥。在飯前和吃飯時斥責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特別是禁止或限制孩子吃飯,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十、要以強烈的疼愛之情來訓斥,不要抱著怨恨情緒來訓斥孩子。只要經常以疼愛心情和誠意同孩子接觸,和孩子進行親密的交流,訓斥就會收到好的效果,給孩子的人格以好的影響。即使訓過了頭,也會取得孩子的諒解。 3.尊重、平等、信賴讓孩子快樂接受教育 近日,石家莊42中召開了模範家長表彰暨家庭教育研討會,多名家長參加,名模範家長被表彰。記者瞭解到,評選模範家長的規則多達幾十條,其中一項為“教育成果”----也就是他們的孩子。評價“教育成果”時,孩子的身心健康、進取精神、為人處事等等方面都決定了父母的“得分”,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因此,有的模範家長的孩子並非成績最優秀,但他們人格健全、健康快樂,而且每天都有進步。因此,這些讓孩子開心學習、生活的父母都是“家教高手”。 表彰會後,記者採訪了部分模範家長,請他們和其他家長分享教育孩子的感受和快樂。 何燕的女兒郭欣茹今年上高一。初中三年,郭欣茹一直是班長、校三好學生,初三被評為級優秀學生幹部。升入高中後,擔任衛生委員兼副班長。今年初,郭欣茹參加了年AFS文化交流學生選拔,該專案在全國選拔名學生,她被選為赴阿根廷文化交流的學生。不過,讓媽媽何燕欣慰的不僅僅是女兒取得的成績,女兒的健康、快樂、自信、自律讓她深信對女兒的教導是對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的生活中會面臨許多選擇,是父母一錘定音還是讓孩子充分表達看法?何燕認為,孩子和大人一樣,有的人格,有自尊心,需要得到尊重。剛從外地遷到石家莊時,女兒剛好該上初中。在選擇上哪所學校上一家人舉棋不定。女兒自己拿主意並陳述了理由,她覺得很有道理就沒有反對;中考結束後再次面臨報考哪所學校的選擇,這次仍是女兒自己做出選擇。兩次選擇,女兒都有充分理由。這以後,何燕發現女兒自信心越來越足了,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她自主的健康意識更強了。當然,由孩子選擇也要講究“度”,超過一定尺度就會變成放任。 ▲和孩子平等相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何燕一直努力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和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生活環境。她告訴記者,有一次石家莊連續陰天,一到家她就嘮叨陰天不好。誰知女兒說“陰天只不過光線暗點,你們大人的臉要是陰起來,整條聯盟路都是黑的。”女兒的機靈、幽默讓何燕開心,這句話更讓她回味許久,“家庭的一滴雨點,在孩子心裡就是一大塊烏雲”。 何燕認同這樣的觀點,孩子把父母當成傭人或是頂頭上司都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只有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去交流,才能贏得信任,孩子有什麼心思、委屈、困惑才能毫無保留告訴你。因此,家裡有什麼事,她都會請女兒出主意。在和女兒相處時,有時也會不耐煩、發脾氣,但事後一定會及時向女兒道歉。 ▲讓孩子學會自律 該放手時就放手能鍛鍊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因此,在家裡,何燕只給女兒提出原則,讓女兒自己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比如,女兒喜歡看電視。有時放學回家就說“今晚有好電視,我想看。”她不會馬上拒絕,但會說,“可以啊,你自己安排時間,不要耽誤寫作業。”女兒很高興,向何燕保證只看半個小時。半小時到了,她會注意女兒是不是關了電視去寫作業。如果女兒想貪看,她就提醒說,“如果說話不算數以後就沒人肯相信你了。”這時候,女兒會不好意思,覺得媽媽批評得對。 何燕說,守時、守信的好習慣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從小要求女兒按時回家,到現在女兒也能做到,即便不能馬上回來,她也會給家裡打免得父母掛念。 4.父母應該善於和孩子談心 談心,就是進行思想交流。心理學認為:人的思維是和語言密切的,思維是藉助語言而實現的,語言是思維的直接表現,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人們透過語言把存在於自己頭腦中的經驗、思想比較準確地傳達給別人,也可以透過語言接受對方的經驗和思想,從而達到交流思想、相互瞭解的目的。因此透過與孩子的交談,可以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如何和孩子談心呢?俗話說,一娘養九子,九子九個樣。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應有不同的方法。總體上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一、融洽關係,談話的氣氛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良好的親情關係,是進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礎。有些父母平時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發生了問題之後就嚴厲訓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離漸漸拉大,或者在孩子不順自己的心時,大發牌氣,使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感情關係陷於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交談是沒有什麼效果的。為此,與孩子交談,首先要一種和諧的氣氛,說句笑話,講點令人高興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離,效果就會好得多。 二、利用典型,善抓談話的機會 孩子自身和周圍環境裡隨時都可能發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時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時好,一位初一的女學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禮,這位女學生回家向她父母談起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輕描淡寫地說不要理那些非禮的男生,而是啟發她應如何對付這類事情,使她增強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護自己的方法。之後,她向老師反映了這件事情,使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處理。 一般來說,家長會之後是孩子們最急於和父母談話的時候,抓住這個機會,可以瞭解孩子的很多情況。一位高一年級的男學生,平時對自己的學習不夠重視,期中考試成績“甩尾”。家長會後,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急切地想知道家長會的情況。這位學生的母親沒有大聲訓斥孩子,她抓住這個敏感的時機,對孩子親切地說:“家長會上我感到很難為情,也證明我平時對你關心太少了。只希望你找出失敗的原因,期末考試為我爭一口氣。”孩子是尊敬媽媽的,他向母親坦誠地彙報了自己懶惰、貪玩的行為,表示今後一定要趕上去。後來,他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抓住孩子關心某一個問題的時機談心,孩子容易聽得進。 三、有的放矢,主題明確 針對孩子的什麼思想,解決孩子的什麼問題,要做到胸中有數,在談話時,圍繞主題進行雙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問題,例如事件,父母之間的感情問題,孩子的生理方面的問題等,也不要回避。對於不宜直接說的,可以採取側面啟發的方式,不要態度曖昧,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四、態度親切,消除談話的戒心 要表現出對子女的愛心,使孩子樂於接受談話,避免使孩子處於防禦戒備心態。“我們來談談吧”,這樣會使孩子想:“又來給我上課了。”或者說:“你真是個糊塗蟲”,“看我怎麼來教育你。”這樣,孩子只能層層設防了。如果對立情緒較大,可採取“冷處理”的方法,暫時延緩談話,或者“曲線交談”,從另外的事入手。如果孩子有事需要談,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能說:“我很忙,以後再說吧。”這樣就會失去機會,關閉談話的大門,孩子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五、選擇方法,增強談話的效果 一位哲學家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這就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談話方法。通常的方法有:直敘法。孩子直接向父母談論一個問題,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其特點是快捷,但只適合於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間接法,向孩子講一個小故事,說一條成語,引用一個事例,談幾句詩詞,或談電影、小說等,引起孩子談話的興趣,然後順勢引導到談話的主題上來。在談話的人員問題上,採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以父親或母親與孩子單獨談,也可以三人一起談,還可以請孩子信任的親戚談。 六、語言精煉,把握談話的時間 孩子都反對羅嗦,最忌沒完沒了的嘮叨。在談話達到目的後,適可而止。談話是可經常進行的,不求長談,只求效果。另外,在談話時,不妨語言幽默一些。一位哲人說過:“含笑談真理,又有何妨呢。”幽默給人以輕鬆,使孩子願意快樂的交談。正襟危坐,叫人望而生畏,實際上是“拒人以千里之外”了。 和孩子談話,不是對孩子訓話,而是重在思想交流。孩子常常渴望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希望父母重視和理解自己。家長應該主動地引導孩子說出他的內心話,聽了孩子的話後,應及時反饋,使孩子覺得“我被理解了”或“我知道了”。 5.和孩子說話的五大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語氣肯定、直接了當。切忌語氣委婉、目的不明。 棠棠5歲,很愛畫畫。媽媽還在幼兒園裡給棠棠報了鋼琴班,所以每週一、三、五都有鋼琴老師來帶他去上30分鐘的鋼琴課。一次,江老師來領棠棠的時候,趕上棠棠在專心致志地畫畫。江老師對他說:“棠棠,你能把你的畫收起來嗎?老師在等你上鋼琴課呢!”棠棠頭也不抬地說:“不,我還沒畫完畫。” 另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聽了棠棠的回答後,說道:“棠棠,把畫收起來,鋼琴課的時間到了。”棠棠聽後,乖乖地把沒畫完的畫收好,然後高高興興地跟江老師去上課了。 顯然,使用不同的語氣,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疑問句會給兒童選擇的機會和空間,兒童通常會作出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比如,對於“能不能把畫收起來”的問題,棠棠選擇回答“不”。與疑問句相比,陳述句則不給兒童選擇的餘地,並能讓兒童明白他們需要履行的責任,如“把畫收起來”。所以,家長和老師在說話之前,應該明確自己是要詢問還是要求。如果是要求兒童做某件事,最好使用陳述句,如果是詢問兒童是否願意做某件事,才用疑問句。運用成人間的婉轉迂迴的方式與兒童交流是不妥的。
回覆列表
我們先來一起看幾位家長的煩惱 1、我的孩子(男)今年5歲了,上幼兒中班。整天在家時和家長對著幹,說什麼也不聽,愛打人,愛哭,非常讓家長心煩。在學校比較老實。我們打算等他上一年級的時候把他送到封閉式學校,一星期接一次,不知道這樣好不好?如果不好,能有什麼方法教育他呢? 2、我本來很喜歡小孩子的。可是自從遇見老闆家小女孩,我就看見小孩就心煩。這哪像小女孩啊,調皮又搗蛋,一點都不聽話,而且特別煩人。怎樣讓聽話,實在太煩人了,恨不得一腳踹的她遠遠的,真的是討厭啊。 3、朋友跟我說的煩惱,說每天都在教訓孩子,剛開始是教育,現在孩子都7歲了,是個女孩子.學習成績很不好,回家就知道要糖果吃,爸爸媽媽的話都不聽,太生氣的時候就會捱打,每次都給打的傷痕累累,但完全沒有效果,還是依然我行我素,以前也採取教育的方式,現在是沒有耐心了,想問一下是不是孩子的身體裡缺少什麼微量元素,身體長的也還可以.還有是不是性格的問題 4、孩子調皮,不聽話,怎麼教育啊今年5歲,我都頭大了! 5、一位使父母頭疼的男孩子,平時不聽話,調皮、由於家長平時的溺愛,導致這名男孩現在到了18歲有點叛逆的心裡,染上了一些惡習。家長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就是想透過學校和家長共同努力能夠改掉這些惡習。 針對以上這些家長或者朋友的煩惱,我們來系統的一下,看看應該怎麼樣才算正確的對待這個問題,或者說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呢? 1.孩子任性家長應該怎麼辦? 專家會客廳:出場專家——關鴻羽,著名教育專家,教育學院教育管理研究室主任,兼任普教研究所副所長。著有中國第一本養成教育系統著作《教育就是培養習慣》。 小明上三年級了,上週末媽媽鄭女士帶他到商場給奶奶選生日禮物,誰知一路過玩具櫃檯小明就不挪步了,指著一款幾百塊錢的機器狗非讓媽媽給他。媽媽說家裡已經有兩個小的了,這回就不了,要趕快去給奶奶東西。小明不肯,媽媽又許諾說下回小明過生日時把這款機器狗送給他做生日禮物,誰知小明還是不為所動,乾脆一坐到地上。鄭女士一生氣掐著小明的胳膊想把他拉起來,而小明使勁掙脫開便開始躺在地上打滾兒。許多逛商場的人圍過來看,鄭女士尷尬極了,只好趕快掏錢下機器狗帶著小明“逃離”眾人的視線。 在採訪中記者瞭解到,許多家長都有過與鄭女士類似的遭遇,而小明也有不少和自己一樣的同伴。 關教授說,任性孩子的表現是對家長的正確勸告故意不聽,稍不如意就犯擰,擰勁一起來,家長怎麼說也不行。任性的孩子總愛拿“不吃飯”、“大哭大鬧”、“滿地打滾”為手段要挾家長,一旦他們透過這一番折騰最終“如願以償”,就會變得越來越任性。任性對孩子健康成長是有害的。如果幹什麼都由著自己的性子,沒有任何約束,性格就會朝著不良的方向發展,就會失去控制自己的能力,越發不冷靜、愛發脾氣。 任性原因有多種: 任性與遺傳因素有一定關係,但關鍵還是後天的教育和影響。任性形成的原因有多種,比如,家長對孩子的溺愛、嬌慣、放任、遷就;還有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法簡單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不管家長說得對不對,一概不接受,從而埋下了任性的種子;有些家長無視孩子的意願、想法,只要求孩子絕對服從,並想出各種方式讓孩子就範,這種違背孩子身心發展規律的做法也是形成任性的原因;另有一類家長經常當著別人面數落孩子,愛用諷刺、挖苦的語氣和孩子說話,雖然是為孩子好、哪怕家長說得再對,也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從而導致孩子為了面子,為了和家長對抗,故意任性犯擰。 糾正任性招不少 防止和糾正任性的方法有很多,關教授給家長介紹了幾種方法,您不妨試一試。 ▲提前打好預防針 孩子任性發作一般是有規律可循的,當預計孩子可能因某種情況任性時,要提前打好預防針。比如帶孩子到商場之前,要估計到孩子會要求玩具,一旦得不到滿足八成會耍賴。家長在從家裡出發前就要和孩子講好條件,看到喜歡的玩具只許看一會兒,不能,不聽話就不帶他去商場了。如果孩子表現好,家長可以表揚鼓勵他,甚至可以給他個小禮物以示對“不任性”的獎勵。 ▲遇到犯擰不能軟 孩子任性往往是抓住了家長的弱點。家長怕孩子哭,孩子就哭;家長怕孩子滿地打滾,孩子偏偏要滿地打滾。就比如上文提到的鄭女士,因兒子哭鬧打滾在眾目睽睽之下感到難堪,她解決問題的辦法就是滿足小明的要求下機器狗。“得逞”了的小明會因此認為,媽媽怕他在人多的時候耍賴,下回他還用這一招。因此,家長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絕對不能讓步,不管他怎麼哭怎麼鬧,都不能有任何遷就的表示,態度要堅決,而且一定要堅持到底。 ▲讓孩子多與人交往 目前,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受到溺愛,又缺少與同齡人交往的機會,容易形成孤僻、執拗的性格。形成這種性格後,在外面和小朋友、同學相處困難,一不順心,回家更要耍脾氣,惡性迴圈。因此,家長要多為孩子創造條件,讓孩子多和同齡人交往。在和小夥伴交往的過程中,孩子沒道理要求別人事事順著自己,對別人任性耍脾氣的結果可能就是“沒人理了”。孩子慢慢會因此意識到任性的壞處,並且在和同齡人交往中改變任性的壞毛病。 2.家長訓斥孩子的最佳方案 由於孩子好奇心強、活潑好動,往往引起意想不到的惡作劇和事故。有時,他們會弄壞十分貴重的東西。出現這些情況,做家長的當然要加以訓斥。但有的家長訓斥孩子不得法,往往使孩子產生抗拒心理,從而使訓斥達不到應有效果。 針對上述情況,日本著名心理學家松達哉先生提出10條訓斥孩子的最佳方案。為孩子不聽話而頭疼的家長不妨一讀: 一、當孩子的某些行為可能造成重大危險時,如孩子在公路和水溝邊玩耍、玩火或玩耍利器時,要毫不客氣地狠狠力口以訓斥。 二、當場訓斥。對於幼小的孩子,如果不當場加以訓斥,就不會有效果。固為早上發生釣事情等到晚上再去訓斥,孩子早就忘在腦後 三、訓斥時,全家人要意見統一。態度一致。同樣是撒野、淘氣,可是家裡的人有的訓斥,有的放任不管,有的甚至批評不該訓斥孩子;這樣是不可能教育好孩子的。但是,在訓斥孩子時如果大家七嘴八舌一塊訓,那效果也不好。要由一個人做代表,其他的人可以採取贊同的態度。 四、先表揚後訓斥。不要一上來就不分清紅皂白地猛訓一通,可以先表揚一下孩子好的一面,然後再批評做錯的地方。 五、管教孩子不能例外。同樣是孩子淘氣,由於客人在場,或者是身體勞累,事,情大忙等原因,時而訓斥,時而不管,那是管教不好孩子的。不要例外,始終如一的訓斥方法是很重要的。 六、訓斥時不要感情衝動。看到孩子淘氣,十分惱火,大發雷霆,不知訓斥是為了什麼,這種感情衝動地訓斥孩子是不可取的。不要忘記,訓斥不是目的,而是為了使孩子知錯改錯。訓斥和發火是兩碼事。 七、不要動手打,要用語言訓斥。為了教育兩三歲的孩子,有時在訓斥時,揍孩子的和打手心也是需要的。但是,孩子到了五六歲時,不要再打孩子,而要用語言訓斥。特別是倘若打得頻繁,孩子就難以充分理解被訓斥的原因,容易造成抗拒心理。訓斥時應耐心地指出這樣做為什麼不好,錯誤有多嚴重。 八、不要無休止地訓斥。訓斥孩子要直截了當,乾淨利索。如果訓斥起來沒完沒了,有時孩子就搞不清楚為什麼遭到訓斥。 九、不要在飯前訓斥。在飯前和吃飯時斥責孩子,會影響孩子的食慾。特別是禁止或限制孩子吃飯,只能引起孩子的反抗心理。 十、要以強烈的疼愛之情來訓斥,不要抱著怨恨情緒來訓斥孩子。只要經常以疼愛心情和誠意同孩子接觸,和孩子進行親密的交流,訓斥就會收到好的效果,給孩子的人格以好的影響。即使訓過了頭,也會取得孩子的諒解。 3.尊重、平等、信賴讓孩子快樂接受教育 近日,石家莊42中召開了模範家長表彰暨家庭教育研討會,多名家長參加,名模範家長被表彰。記者瞭解到,評選模範家長的規則多達幾十條,其中一項為“教育成果”----也就是他們的孩子。評價“教育成果”時,孩子的身心健康、進取精神、為人處事等等方面都決定了父母的“得分”,孩子的學習成績只是一個方面。因此,有的模範家長的孩子並非成績最優秀,但他們人格健全、健康快樂,而且每天都有進步。因此,這些讓孩子開心學習、生活的父母都是“家教高手”。 表彰會後,記者採訪了部分模範家長,請他們和其他家長分享教育孩子的感受和快樂。 何燕的女兒郭欣茹今年上高一。初中三年,郭欣茹一直是班長、校三好學生,初三被評為級優秀學生幹部。升入高中後,擔任衛生委員兼副班長。今年初,郭欣茹參加了年AFS文化交流學生選拔,該專案在全國選拔名學生,她被選為赴阿根廷文化交流的學生。不過,讓媽媽何燕欣慰的不僅僅是女兒取得的成績,女兒的健康、快樂、自信、自律讓她深信對女兒的教導是對的。 ▲尊重孩子的選擇 在孩子的生活中會面臨許多選擇,是父母一錘定音還是讓孩子充分表達看法?何燕認為,孩子和大人一樣,有的人格,有自尊心,需要得到尊重。剛從外地遷到石家莊時,女兒剛好該上初中。在選擇上哪所學校上一家人舉棋不定。女兒自己拿主意並陳述了理由,她覺得很有道理就沒有反對;中考結束後再次面臨報考哪所學校的選擇,這次仍是女兒自己做出選擇。兩次選擇,女兒都有充分理由。這以後,何燕發現女兒自信心越來越足了,得到父母的理解和尊重,她自主的健康意識更強了。當然,由孩子選擇也要講究“度”,超過一定尺度就會變成放任。 ▲和孩子平等相處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何燕一直努力營造輕鬆、愉快的家庭氛圍和互相尊重、平等交流的生活環境。她告訴記者,有一次石家莊連續陰天,一到家她就嘮叨陰天不好。誰知女兒說“陰天只不過光線暗點,你們大人的臉要是陰起來,整條聯盟路都是黑的。”女兒的機靈、幽默讓何燕開心,這句話更讓她回味許久,“家庭的一滴雨點,在孩子心裡就是一大塊烏雲”。 何燕認同這樣的觀點,孩子把父母當成傭人或是頂頭上司都是家庭教育的失敗,只有以朋友的身份、平等去交流,才能贏得信任,孩子有什麼心思、委屈、困惑才能毫無保留告訴你。因此,家裡有什麼事,她都會請女兒出主意。在和女兒相處時,有時也會不耐煩、發脾氣,但事後一定會及時向女兒道歉。 ▲讓孩子學會自律 該放手時就放手能鍛鍊孩子自主管理的能力。因此,在家裡,何燕只給女兒提出原則,讓女兒自己明白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比如,女兒喜歡看電視。有時放學回家就說“今晚有好電視,我想看。”她不會馬上拒絕,但會說,“可以啊,你自己安排時間,不要耽誤寫作業。”女兒很高興,向何燕保證只看半個小時。半小時到了,她會注意女兒是不是關了電視去寫作業。如果女兒想貪看,她就提醒說,“如果說話不算數以後就沒人肯相信你了。”這時候,女兒會不好意思,覺得媽媽批評得對。 何燕說,守時、守信的好習慣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培養起來的。從小要求女兒按時回家,到現在女兒也能做到,即便不能馬上回來,她也會給家裡打免得父母掛念。 4.父母應該善於和孩子談心 談心,就是進行思想交流。心理學認為:人的思維是和語言密切的,思維是藉助語言而實現的,語言是思維的直接表現,是人們交流思想的工具。人們透過語言把存在於自己頭腦中的經驗、思想比較準確地傳達給別人,也可以透過語言接受對方的經驗和思想,從而達到交流思想、相互瞭解的目的。因此透過與孩子的交談,可以及時地掌握孩子的思想動態,幫助孩子學會正確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如何和孩子談心呢?俗話說,一娘養九子,九子九個樣。對不同性格的孩子,應有不同的方法。總體上來講,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進行。 一、融洽關係,談話的氣氛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良好的親情關係,是進行思想交流的良好基礎。有些父母平時和孩子思想交流很少,發生了問題之後就嚴厲訓斥孩子,久而久之,感情距離漸漸拉大,或者在孩子不順自己的心時,大發牌氣,使孩子產生了逆反心理,感情關係陷於困境。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交談是沒有什麼效果的。為此,與孩子交談,首先要一種和諧的氣氛,說句笑話,講點令人高興的事情,拉近了感情距離,效果就會好得多。 二、利用典型,善抓談話的機會 孩子自身和周圍環境裡隨時都可能發生一些事情,如果抓住典型事件,及時交流思想,其效果要比平時好,一位初一的女學生,在校外受到同校男生的非禮,這位女學生回家向她父母談起這件事,她的父母不是輕描淡寫地說不要理那些非禮的男生,而是啟發她應如何對付這類事情,使她增強了是非能力,悟出了保護自己的方法。之後,她向老師反映了這件事情,使問題得到了及時的處理。 一般來說,家長會之後是孩子們最急於和父母談話的時候,抓住這個機會,可以瞭解孩子的很多情況。一位高一年級的男學生,平時對自己的學習不夠重視,期中考試成績“甩尾”。家長會後,他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急切地想知道家長會的情況。這位學生的母親沒有大聲訓斥孩子,她抓住這個敏感的時機,對孩子親切地說:“家長會上我感到很難為情,也證明我平時對你關心太少了。只希望你找出失敗的原因,期末考試為我爭一口氣。”孩子是尊敬媽媽的,他向母親坦誠地彙報了自己懶惰、貪玩的行為,表示今後一定要趕上去。後來,他確實有了很大的進步。抓住孩子關心某一個問題的時機談心,孩子容易聽得進。 三、有的放矢,主題明確 針對孩子的什麼思想,解決孩子的什麼問題,要做到胸中有數,在談話時,圍繞主題進行雙向交流,使孩子有所得。如果遇到了敏感的問題,例如事件,父母之間的感情問題,孩子的生理方面的問題等,也不要回避。對於不宜直接說的,可以採取側面啟發的方式,不要態度曖昧,使孩子感到無所適從。 四、態度親切,消除談話的戒心 要表現出對子女的愛心,使孩子樂於接受談話,避免使孩子處於防禦戒備心態。“我們來談談吧”,這樣會使孩子想:“又來給我上課了。”或者說:“你真是個糊塗蟲”,“看我怎麼來教育你。”這樣,孩子只能層層設防了。如果對立情緒較大,可採取“冷處理”的方法,暫時延緩談話,或者“曲線交談”,從另外的事入手。如果孩子有事需要談,可以放下手中的事情,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能說:“我很忙,以後再說吧。”這樣就會失去機會,關閉談話的大門,孩子覺得沒有受到尊重,會對父母產生不信任感。 五、選擇方法,增強談話的效果 一位哲學家說:“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樹葉。”孩子的性格各有不同,這就需要父母根據孩子的特點,選擇適當的談話方法。通常的方法有:直敘法。孩子直接向父母談論一個問題,父母直接向孩子表明自己的態度,其特點是快捷,但只適合於性格比較外向的孩子。間接法,向孩子講一個小故事,說一條成語,引用一個事例,談幾句詩詞,或談電影、小說等,引起孩子談話的興趣,然後順勢引導到談話的主題上來。在談話的人員問題上,採用孩子容易接受的方式,可以父親或母親與孩子單獨談,也可以三人一起談,還可以請孩子信任的親戚談。 六、語言精煉,把握談話的時間 孩子都反對羅嗦,最忌沒完沒了的嘮叨。在談話達到目的後,適可而止。談話是可經常進行的,不求長談,只求效果。另外,在談話時,不妨語言幽默一些。一位哲人說過:“含笑談真理,又有何妨呢。”幽默給人以輕鬆,使孩子願意快樂的交談。正襟危坐,叫人望而生畏,實際上是“拒人以千里之外”了。 和孩子談話,不是對孩子訓話,而是重在思想交流。孩子常常渴望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希望父母重視和理解自己。家長應該主動地引導孩子說出他的內心話,聽了孩子的話後,應及時反饋,使孩子覺得“我被理解了”或“我知道了”。 5.和孩子說話的五大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語氣肯定、直接了當。切忌語氣委婉、目的不明。 棠棠5歲,很愛畫畫。媽媽還在幼兒園裡給棠棠報了鋼琴班,所以每週一、三、五都有鋼琴老師來帶他去上30分鐘的鋼琴課。一次,江老師來領棠棠的時候,趕上棠棠在專心致志地畫畫。江老師對他說:“棠棠,你能把你的畫收起來嗎?老師在等你上鋼琴課呢!”棠棠頭也不抬地說:“不,我還沒畫完畫。” 另一位有經驗的老師聽了棠棠的回答後,說道:“棠棠,把畫收起來,鋼琴課的時間到了。”棠棠聽後,乖乖地把沒畫完的畫收好,然後高高興興地跟江老師去上課了。 顯然,使用不同的語氣,會產生不同的效果。疑問句會給兒童選擇的機會和空間,兒童通常會作出符合自己意願的選擇。比如,對於“能不能把畫收起來”的問題,棠棠選擇回答“不”。與疑問句相比,陳述句則不給兒童選擇的餘地,並能讓兒童明白他們需要履行的責任,如“把畫收起來”。所以,家長和老師在說話之前,應該明確自己是要詢問還是要求。如果是要求兒童做某件事,最好使用陳述句,如果是詢問兒童是否願意做某件事,才用疑問句。運用成人間的婉轉迂迴的方式與兒童交流是不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