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歷史摸黑人

    鄭國渠本身的目的是為了削弱秦國,實際上卻加速了秦國的富強!

    在古代任何一個朝代興修水利都件大事,因為水利設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南韓才有了疲秦之計。但是出乎南韓意料,秦國君臣同心協力,鄭國作為水利工匠也不參和政治,使得鄭國渠一舉成功!

  • 2 # a趙佔華

    答:【鄭國渠】中國古代引涇河水灌溉的著名水利工程。位於陝西關中平原。始建於秦始皇即位當年(前246年),歷十餘年而成,因由水利專家【鄭國】主持,故名。西引涇水,東通洛水,渠長300多華里,可澆田280萬畝。現在的【涇惠渠】就是在此基礎上改造完善起來的!

  • 3 # 涇陽快訊

    涇惠渠的主要工程包括哪三個?

    涇惠渠以涇水為水源,是1930年開工,其主要工程有三:一是在涇陽縣張家山建混凝土滾水壩一座,以便將一部分涇水攔入引水渠;二是鑿引水渠11230米;三是在灌區修建灌溉渠道,以改造舊有的渠道為主,將其拓寬和浚深。

  • 4 # 秦風熱線

    位於咸陽市涇陽縣的鄭國渠,是中國古代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它開歷代引涇灌溉之先河。作為主持此項工程的籌劃設計者,鄭國在施工中表現出傑出的智慧和才能。

    鄭國渠從今陝西涇陽西北仲山引涇河水向西到瓠口作為渠口,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地形,沿北山南麓引水向東伸展,注入北洛水,全長三百多裡。利用涇水含沙而有肥效的特點,用以灌溉,並衝壓、降低耕土層中的鹽鹹含量,收到改良土壤的效用。鄭國渠灌溉土地四萬餘頃,使每畝增產到一鍾(六石四鬥)。司馬遷在他的《史記·河渠書》中這樣寫道:“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可以說,鄭國渠為秦國農業的發展創造了得天獨厚的灌溉條件,為秦國完成統一大業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鄭國創造的“橫絕”技術,使渠道跨過冶峪河、清河等大小河流,把常流量攔入渠中,增加了水源。他利用橫向環流,巧妙地解決了粗沙入渠、堵塞渠道的問題,表明他擁有較高的河流水文知識。涇陽縣群眾有“鄭國千秋業,百世功在農”的詩句稱頌他!

  • 5 # 梅里一了

    謝邀,鄭國渠是始建於秦始皇元年(前246年)的一項大型水利灌溉工程。當時的作用,很搞笑,本為″疲秦″,結果演化為″興秦″,成為秦始皇統一中國的後勤保障。《史記·河渠書》記載:“渠成,注填淤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摺合今天110萬畝),收皆畝一鍾(摺合今天100公斤),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秦國的水利工程為什麼叫鄭國渠呢?此事純屬巧合,是因為主持這一專案的工程師,名字剛好叫鄭國,這鄭國本是南韓的水利官員。這一工程的實施,涉及到歷史上一次最失敗的間諜案,這個間諜就是鄭國,而派他潛伏的幕後主使就是秦國的鄰居南韓的″一把手″韓桓惠王。這位韓王對鄰居秦國的日益強大感到"壓力山大"。打肯定不是辦法,當年″胡服騎射″的趙國,憑藉強大的騎兵與秦國硬扛過,結果被秦將白起擊敗,四十萬俘虜被活埋,國力一蹶不振。有謀士獻一策,″疲秦″,就是讓秦國大興土木,疲勞民力,無暇出兵打仗。但秦國當時上下同心,礪精圖治,怎樣的工程才能打動秦國呢?惟有水利,因為關中平原上有涇河,下有洛水,但都被山脈阻隔,與平原擦肩而過,十年九旱,土地板結鹼化,產量極低。如能將涇河之水,穿過平原,注入洛水,則沃野千里的平原就可旱澇保收。但秦國

  • 6 # 澹奕

    本來,南韓想借修建鄭國渠疲秦續命,沒想到適得其反,鄭國渠的建設秦國實力大增,南韓在山東六國中頭一個被滅。

    南韓讓秦國修建鄭國渠,為的是自保

    戰國時代,諸侯之間的兼併戰爭更加劇烈,當時已經吞下巴蜀,南敗楚國奪取黔中等地的秦國,已成為戰國七雄中最強的一個。

    關中,乃是秦國的根基所在,秦國為了增強自身的經濟實力,以便在戰爭中立於不敗之地,迫切需要發展關中地區的農田水利,以提升秦國的糧食產量。

    與秦相對的,那是崤山之東的南韓,雖然名列“七雄”,可作為三晉之一的南韓,卻是當時七個諸侯國中最弱小的一個,更要命的是,南韓剛好卡在秦國東出函谷關的必經之路上,若有朝一日秦軍東進,那麼南韓就首當其衝。

    蘇秦:天下強弓勁弩利劍皆出於韓。

    直到兩千多年後的今天,南韓墓葬出土的兵刃仍舊鋒芒如新,很多連一點生鏽的痕跡都沒有,兵器製造方面的高超水準,極大程度彌補了南韓綜合實力上的不足。

    此外,南韓身處四戰之地,既是壞事也是好事,壞的是,無論任何一方強盛,南韓都必然首先遭殃,好的是,南韓是山東諸侯與秦國之間的平衡點,也是楚國與中原各國之間的楔子,南韓遊刃於諸侯之間,尋找著平衡,借力打力維護著自己的利益。

    只可惜,戰國後期,秦國已經勢不可擋,南韓原本竭力維持的平衡早就被打破,要想自保,只能另想辦法,而面對咄咄逼人的秦國,南韓想出了一個最雷人的拙劣辦法。

    公元前246年,韓桓王採取了一個拙劣的“疲秦之計”,他派遣水利工匠鄭國化身細作,潛入秦國之內,遊說秦國在涇水與洛水之間修建一條大型灌溉渠道。

    南韓的想法其實很天真:讓秦國耗費實力去修建水渠,消耗秦國,使其無法攻打南韓。

    鄭國面見秦王嬴政後,陳述修建水渠灌溉的諸多好處,嬴政大悅當即允准,並且迅速徵集大量人力物力,任命鄭國主持水渠的開鑿工程。

    戰國時代,已經將水利作為強國之本,各國將水利工程視作農業豐產與國家強盛的大事,普遍鄭重對待,興修水利也是各諸侯國的重要工作。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雖然當時的秦國早就吞了巴蜀,修成了都江堰,而且從楚國那裡奪取了巫郡、黔中郡,這些富庶的糧倉供應著秦國大多數的糧食,但關中畢竟是秦國的根本所在,而秦國與關東六國作戰的時候,關中有糧要比從巴蜀等地運糧供應便利得多。

    在施工的中途,南韓的“疲秦之計”被秦國知曉,嬴政大怒,欲殺鄭國,然而,鄭國的一番話卻讓嬴政打消了念頭。

    鄭國曰:始臣之間,然渠成亦秦之利也,臣為韓延數歲之命,而為秦建萬世之功。

    這句話說的意思很明白,鄭國坦言最初修建工程的確是不懷好意,可水渠建成後,對秦國有極大的好處,雖然為南韓延續了幾年的命數,可為秦國建立的,卻是萬世之功。

    嬴政是個非常富有遠見的君王,也知道鄭國所說的確是事實,並未再繼續追究,不僅讓他仍舊主持工程,在水渠建成後,還以其名字命名。

    《史記》:渠成,注填於之水,溉澤鹵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命曰鄭國渠。

    鄭國渠修建完成後,使得常年乾旱缺水的關中平原得到有效的灌溉,而涇水含沙量很大,如此灌溉使得關中土地肥力大增,農業迅速發達起來,同一時期,關中的平均糧食產量為每畝六石四鬥,黃河中下游的齊國、魏國等,通常僅為一石,相差極其懸殊。

    司馬遷在史記之中,將鄭國渠的建成與秦國橫掃六國一統天下聯絡起來,足可見對鄭國渠的評價之高。

    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鄭國渠建成後,秦國實力迅速得到進一步強化,而當初想借此疲秦的南韓,卻在鄭國渠完工後的第六年,成為了秦國東出函谷關的墊腳石,此後的秦國勢如破竹,滅韓之後逐漸滅掉其他五國,建立秦王朝,正如鄭國所言,鄭國渠為秦立下萬世之功。

  • 7 # 聊以自娛2

    鄭國渠是公元前246年,由南韓人、水利專家鄭國在秦國主持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位於今天的涇陽縣西北25公里的涇河北岸。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近 300 餘里,灌溉面積號稱4萬頃的古代水利工程。

    當時,秦國國力強盛,虎視眈眈。南韓在秦國的東面,兩國距離太近,關係不好,矛盾又多,隨時都有被秦吞併的危險。南韓也很清楚秦始皇(當時還是秦王)統一六國的野心。為求自保,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元年),韓桓王想出了一個所謂“疲秦”的計策,在秦始皇繼位的那一年,派出了本國水利專家一個叫鄭國的人去秦國當說客(間諜),遊說秦王政修建一條溝渠,西引涇水,東注洛水的水利工程。也就是在涇水和洛水(北洛水,渭水支流)間,穿鑿一條大型灌溉渠道。表面上說是可以幫助發展秦國的農業,真實目的是要耗竭秦國經濟實力,企圖轉移秦國視線,引誘秦人將人力、物力和財力投入到這龐大的水利工程中去,使它無法也無力發動統一戰爭。

    南韓包藏禍心的投其所好,卻沒有想到秦王很爽快地採納了南韓人建議。並決定由鄭國主持,在關中地區的渭河平原上,開鑿、興修大型灌溉渠,它西引涇水東注洛水,長達約300餘里。涇河從陝西北部群山中衝出,流至禮泉就進入關中平原。秦王政當然知道這是南韓的計謀,但他為什麼又會答應呢?他想到的不是鄭國口中的“千秋偉業,萬世之功”。而是要想統一天下,就不能缺少雄厚的經濟實力。農業生產、經濟發展又離不開水利灌溉和水利利用。讓乾旱的關中平原解決饑荒、溫飽問題。當時,秦國的水工技術還比較落後,也需要像鄭國這樣地水利專家來幫助,所以,秦王就任命鄭國主持這一水利工程。

    鄭國渠是戰國時期繼都江堰之後,中國著名的水利工程。它的開鑿興建,是以涇水為水源的有壩引水工程。大約花了十年多的時間,才告竣工。由於這項工程是鄭國領銜設計和主持施工的,因此,人們稱之為“鄭國渠”。工程自今陝西禮泉東北,引涇水東流,至三原北匯合濁水,以及石川河道,再引流東經富平,南入蒲城,再注洛水。乾渠全長約120餘千米。具體一點也就是:西起仲山西麓谷口(今陝西涇陽西北王橋鄉船頭村西北),修築石堰壩,抬高水位,攔截涇水入渠。利用西北微高、東南略低的地形,渠的主幹線沿北山南麓自西向東伸展,流經今涇陽、三原、富平、蒲城等縣,最後在蒲城縣晉城村南注入洛河。所以,《漢書·溝洫志》說它的“渠首工程,東起仲山(中山),西到瓠口(谷口)。在涇縣西北,隔著涇水,東西向望”。它的建成,大大改變了關中的農業生產面貌,《史記·河渠書》說它:“用注填閼之水,溉澤鹵之地”。意思就是用含泥沙量較大的涇水進行灌溉,增加土質肥力,改造了鹽鹼地4萬餘頃(相當於現在的280萬畝)。從此,一向落後的關中農業,迅速發達起來。雨量稀少,土地貧瘠的關中,變成富庶天下的一方。使關中地區像《史記·河渠書》說的“為沃野、無凶年”。 《漢書•溝洫志》說:“渠就,用注填閼(淤)之水,溉舄[xì戲]滷之地四萬餘頃,收皆畝一鍾,於是關中為沃野,無凶年,秦以富強,卒並諸侯,因名曰鄭國渠”。當時,一鐘相當於六石四鬥,比黃河中游一般畝產一石五斗要高出很多。鄭國渠修成至今2400多年,谷口以下乾渠渠道,今天仍在發揮積極作用。

    鄭國渠的建成,南韓人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偷雞不成反蝕了一把米。當初的“疲秦”的計策,反而促使秦國十多年後的更加富庶強大。公元前230年,秦王政開始了統一六國的行動,到公元前221年完成了六國統一,秦王政也成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秦始皇。這大概也是韓桓王當初沒有想到的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問一下大家都願意在什麼地方花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