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以載道MZS

    這是孔子在論語中的一句名言。我們要讀懂他的整段話的意思,才能品評出它的真實含義。

    這整段話的原文是: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這段話孔子講的是一個國家的整個戰略思維,他以儒家的思維來詮釋:在一個國家,不管是諸侯還是大夫,他們不擔心財富不多,只是擔心財富分配不均勻;他們不擔憂人民貧窮,只擔憂境內不安定。如果財富平均,便無所謂貧窮;如果境內和平團結,便不會覺得人少;境內平安,國家便不會傾危。做到這樣,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再修仁義禮樂的政教來招徠他們。他們來了,就得使他們安心。

    實際上,“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就是說,不管財富有多少都不是主要矛盾,而主要矛盾在於對分配的是否合理之上,合理分配,按勞取酬就會有一個團結和諧的局面;如果巧取豪奪,多級分化,貧富差距巨大,國家就會有不安的風險;不怕貧窮的存在,只要通過努力,總有改變貧窮的時候。就怕一些人有一個躁動不安的心,一心想不勞而獲,遊手好閒,整天去思索著用不正當的手段去掠奪財富和欺壓百姓,這才是國家的最大禍害。

  • 2 # 書院掃地生

    魯國的季孫氏勾結孟孫氏、叔孫氏不斷削弱公室權力,僭越行為路人皆知,迫使魯公下決心想除掉季氏。魯國上層矛盾重重,國家危機四伏,在此背景下,季康子又想謀劃攻取顓臾。顓臾本為魯國的附庸,當時臣屬於魯,季康子想滅掉顓臾,使其土地併入自己的領域費邑,進一步增強自己的實力。冉有(冉求)、季路(仲由、子路)都是季氏家臣,清楚此事,見到孔子後說:“季氏將要對顓臾用兵。”

    孔子說:“冉求,這恐怕就是你的過錯了吧?那顓臾,從前的國君讓他主持蒙山的祭祀,而且他們的地盤在魯國疆域之內,他們又是魯國的臣屬,為什麼要攻打他呢?”

    冉有說:“季孫氏大夫想這麼做,我與子路二人都不想這樣做呀!”

    孔子說:“冉求,古代周任曾說過:‘使出自己的才力去擔任適當職務,如果不能發揮自己的才力就辭職不幹。’現在國家有了危險不去解救,國家將要傾覆也不去扶持,那麼還要你們這種輔臣幹什麼用?而且你剛才說得也不對,就像老虎、犀牛這樣的猛獸從籠子裡跑出來,龜甲、玉器這樣的國寶在匣子裡毀壞,這是誰的過錯?那不是看守者的過失,難道怨老虎、犀牛、龜甲、玉器嗎?”

    冉有說:“現在顓臾城牆堅固,接近季氏采地費邑,現在不奪取它,一定給後代的子孫們留下後患。”

    孔子說:“冉求,君子最討厭那些明明貪心卻偏說自己不貪,尋找藉口掩飾貪慾的人。我聽說諸侯有國、大夫有家,不怕國家貧窮,就怕財富分配不均勻。不怕國家人口少,就怕國家不安定,因為財產均勻就顯不出誰貧。中國人和睦就不覺得人口稀少,國家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做到這些,如果遠方的人還不歸服,就用修治仁義禮樂來招徠他們。他們來了,就幫助他們安心住下來。現在仲由和冉求你倆輔助季氏,遠方的人不歸服,你們又不能招徠,國家四分五裂,你們無固守保全之策,卻策劃在國內大動干戈,我擔心季氏的憂患,不在於顓臾,而在於魯國上層內部。”

    春秋後期,魯國的憂患在於孟孫氏、叔孫氏、季孫氏三家貴族勢力日益強大,魯國公室漸弱,無力對付日益激烈的列國兼併,國家危亡在即。孔子的學生冉求反去幫助季孫氏聚斂,增加其財富,孔子深惡痛絕,曾號召其學生對冉求“鳴鼓而攻之”。季孫氏想攻打顓臾,冉求也必定參與謀劃,冉求雖拉著子路一同向孔子彙報此事,孔子知冉求在此事中的重要角色,所以單獨向他提出指責。冉求先是說自己並不想攻打顓臾,繼而又替季孫氏攻伐顓臾進行辯解,孔子清楚冉求沒有悔改之意,於是從治國的根本上說明季孫氏攻伐顓臾的嚴重危害。

    孔子指出國家貧(即財物睏乏)、寡(即人口稀少)並不可怕,怕的是沒有“均”、“和”、“安”,不均則怨恨生,矛盾起;不和則內亂生,動亂起,這正是魯國當時國情的真實寫照。有“均”,國雖貧而分配公,人人各得其分,政事無偏;有“和”,人口雖少,上下一心,內部不勾心鬥角,中國人不離心離德,就會眾志成城;有“安”,人心安定,社會穩定,國家就不會有顛覆的危險。要做到“財均”、“人和”、“國安”,就要“修文德”。修文德會使近者喜悅,遠者來歸服。否則,人心不順,遠近不服,政局分崩離析,大夫現有的領地還保守不住,還想大動干戈搞擴張?季氏的危險不是來自於顓臾,而是來自魯君與大夫之間內部矛盾的激化,來自他手下的家臣對其政權的覬覦,禍起“蕭牆”一句,正點出季氏處險境而不知的要害。孔子對魯國及季氏狀況分析得深刻而透徹,很有政治預見性。

      

  • 3 # 待鹿車

    原文:“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解讀:孔子聽說國君或家大夫,不擔心治下百姓人少而是擔心百姓密度不足,不擔心自己貧窮而擔心統治不安定。大體是因為百姓數量足稅收就多,治理和諧百姓數量就不會少,治理安定統治就不會傾覆。

  • 4 # 命理師陳一巨集

    論語之道,講的也是修身立命之法。所以,讀《論語》知智慧。還有提問題的朋友,句子沒寫對,需要重新描述啦。

    這句話完整來說是這樣的: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貧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

    孔子說,我也聽說過,一個國家乃至一個家族,是不怕窮的,但怕財富不均,不怕孤獨,但怕不安全。因為只要財富均衡自然沒有窮福之分,只要裡面的人和諧,自然沒有人數多少的在乎,只要能居住安全就不會有家國傾危之慮。

    孔子不僅是講大道理,說的也是實情。在一個或大或小的族群裡面,如果大家都一樣,財富均衡,大家就不會為了增加財富而起非分之想做非分之事,不是嗎?如果自己足夠安全,還會在乎我這邊人少你那邊人多嗎?多和少,都一樣安全不會被欺負壓迫。只要人人安居樂業,也自然不會有誰不服管束,想要敗壞這個族群或者掀翻這個組織。

  • 5 # 使用者18775990487

    國家人口少(寡),又很窮(貧),最怕戰亂(不安)。要治理就實行原始共產主義(不患不均)使每個人都活下去,讓國家渡過難關。

    一定要避免窮爭餓鬥,引起國家動亂。

  • 6 # den_ko

    攀比心自古有之,世人皆需假借外物認識自己。但有人的地方就有三六九等,絕對的大鍋飯就是對三等不公平,絕對的按勞分配就是對九等不公平,所以只能折中,讓三等收穫最多,同時確保九等基本生活保障,並提供良好的階級流動制度,讓出生於九等的天才也有機會走到三等,但,僅僅能提供機會而已,畢竟教育資源與社群環境差異巨大,塑造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就決定了向上流動的艱難;但這艱難是必須的,知青上山下鄉的同時也有大量文盲被提拔到領導崗位,鬧出笑話是次要的,決策錯誤那可是大事,這點上一定年紀的人一定有記憶,而70後、80後年少時也略有所聞,這是國家汗與淚的教訓;個人認為目前國家的做法是:把階級流動的難易度控制在“合理區間”。

  • 7 # 看透古今

    “小人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小人,是廣大普通百姓。孔丘說這段話,是對廣大普通百姓心理的剖析。應當承認,孔丘對百姓心理,是瞭如指掌。也正因為如此,他才推出了一系列治服百姓的苛刻主張。

  • 8 # SundaySeventeen

    沒錯啊,美國有很多有錢人,寡頭,比哪個國家都安定,沒人想推翻政府。不安不是貧窮造成的,一個人不安和錢沒太大關係,不安的首先是生命危險,其次是所謂的輪迴倫理,最後才是錢,錢在社會各個時期都相對容易賺,除非是亂世,或黑暗馬上快亂的遲世,但是亂世遲世人最擔心的是生命問題,所以錢真的不是很重要

  • 9 # 筆端蘊藏千點紅

    《論語》中這二句話可以說是作者在總結朝代更迭中所做出的結論,更是至理名言。

    “不均”是導至“不安”的主要因素。

  • 10 # 三仙論易

    不患寡而患不均,這實際從一個方面講出了人類的本性,人人心中都有攀比思想,有比較心中才有了參照物,得與失,多與少的概念才能形成。均即大家都一樣,因此沒有參照的標準了,多與少的概念也不存了。不患貧而患不安,說明不安比貧窮在人們生活中更可怕。如果人們總是在多事之秋中生活,精神肯定會受到極大傷害,如遇到戰亂或社會動盪重大疾病等,連命都不保,即便再富有那又有何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秀清和石達開誰的才能更高,為何楊秀清死後石達開屢吃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