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半壺老酒不醉
-
2 # Leslie73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顏淵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論語》顏淵第十二
“克”,能也。非今人理解“克服”、“剋制”、“束縛”等意。“克己復禮”,即“能夠自己復禮”也。
“禮”,可解為周禮,亦可泛指先世垂範之禮法,非今人所創造“封建禮教”之概念,而是教人止惡向善、有禮有節、互相尊重、以企及和諧社會的禮數規則。猶如僧人之戒律,又如公司之職業操守,公民之行為準則等等。
世道漸衰,人不遵禮,故須“復禮”也。
“仁”,非唯今人理解“仁慈”之義,而是至仁至善之心體,類似老子的“道體”、佛家之“真如”也。
“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有朝一日若能夠人人自覺遵復禮法,諸惡不作、眾善奉行,天下即當下歸仁。
“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此仁吾人本心自具,貪慾惡念覆之,致其不彰。若能朝朝拂拭、勿使蒙塵,則仁體自顯矣。可見歸仁由我不由人,豈待人君、良臣、聖賢為之哉。
顏淵受教,進而問曰,“請問其目。”
“目”,綱目也。仁之義既明,請問具體綱目準則若何?
孔子垂示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不合禮法之惡事,勿視、聽、言、動,斯仁即可及也。放之當世亦然。違法亂紀之事固然不可為,傷風敗俗賣國求榮之事,亦萬勿視之、聽之、言之、為之。此大國公民之義務準則,人人皆須遵守奉行也。
顏淵(顏回)聞老師開示,當下即悟,乃謙恭答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敏”,聰敏也。“事”,從事、奉行、踐履也。“顏回雖不夠聰敏,必依老師開示之語奉行而已矣。”
-
3 # 桃之夭夭老牛
儒家的克己復禮的主張,本質上是落後的反動的主張。孔子所處的時代是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時期。
周公制禮作樂,建立了一整套具體可操作的禮樂制度,包括飲食、起居、祭祀、喪葬……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納入“禮”的範疇,潛移默化地規範人們的行為,這就是周代的禮制。
孔子的時代已經“禮崩樂壞”了,新興地主階級早已不把禮樂制度放在眼裡。孔子所在的魯國,季、孟、叔(季孫、孟孫、叔孫)三家,世代為卿,權重勢大;尤其是季氏,好幾代都操縱著政權,國君實際上已在他們的控制之下。魯昭公曾被他們打敗,逃往齊國;魯哀公也被他們打得逃往衛國、鄒國和越國;到魯悼公,更幾乎只掛個“國君”的空名了。
周成王封楚人首領熊繹為子爵,建立楚國。公元前704年,熊通僭越稱王,是為楚武王。以後楚國曆代都稱王。
《論語·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古時一佾8人,八佾就是64人,據《周禮》規定,只有周天子才可以使用八佾,諸侯為六佾,卿大夫為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但他用了天子禮,這是大不敬的罪名。孔子認為是絕對不能忍受的。
孔子的“克己復禮”是他企圖恢復奴隸社會的宣言,但歷史的車輪不會倒轉,孔子周遊列國,“累累若喪家之犬”到處碰壁,現在有人把他捧出來。正如馬克思所說“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用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用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孔子沒能恢復舊制度,今天的尊孔派也不能恢復舊制度。
-
4 # 王文錦
克己復禮,孔子時代講究的“禮”主要是指周禮,為什麼要指周禮呢?是因為他們處在那個時代。那麼,把這句話拿到現代,則此“禮”應該就是指現代社會中的一些一般性的、普遍性的社會基本規則。之所以先說這幾句,就是想說明一個道理,即古語應與現代社會相結合,隨著社會發展,賦予古語相應的現代意義。克己,是容易的嗎?很不容易的,這個世界上才有幾個人能夠做到克己呢?我自己認為,恐怕沒有幾個人,或者可以說,幾乎沒有人。戰勝自己是很難的,如果仔細巡查,每個人都有弱點,都有自己難以克服的私心偏念。為什麼這麼說呢?這就牽涉到本文剛開始說的內容了,即我們究竟克己是為了復哪些禮呢?誰來給我們明確清晰地規定出我們要復的禮呢?如果讓一萬人來說說我們應該復的禮都是什麼,恐怕會有一萬個答案。所以,每個人都有自己想復的禮,都有自己的認識。也許對於別人復的禮還有微詞呢。會不會自己給自己下個定義:我就復這些禮就行了,別的我不管。現代社會各項規章制度海量存在,誰能全部掌握?社會基本倫理也會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而代代更迭,要不怎麼會有代溝呢?所以,每個人不要說克己了,就是想想都需要克哪些己恐怕就是一項艱鉅的任務。這是從自身出發的考慮。另外,社會在前進,社會倫理也在前進,各種規章制度和禮儀也在前進,是誰把這些東西改革了?如果大家都堅決按照克己復禮的規則來做,社會還會前進嗎?所以,有句話怎麼說來著?我們不但擅於破壞一箇舊世界,更擅於建設一個新世界。社會潮流浩浩蕩蕩,如江河奔流到海,一日千里,日新月異。克己復禮,也就是一句詞語而已了,它的社會指導意義真的不大。其實也沒有多少人在遵守此意,也沒有多少人能遵守此意。
-
5 # 感照
母親是家庭的靈魂。
父親是社會的靈魂。
家庭的不穩,由於女德的缺失。
社會的不穩,由於家庭的不穩。
廉恥是立國之本。男人不懂廉恥為盜。女人不講廉恥是娼!
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禮是相處之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以復禮。若不克己,子弒其父者,有之,母殺其子者,有之;夫婦互殺者,有之……
義是行為底線。忽見孺子墜井,見之者必發乎怵惕惻隱之心。發乎心,踐乎行,義也。若不信乎義,社會冷漠,世態炎涼,重慶公交之事,可怖也!國家未嘗不似一輛行駛中的列車。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即是義之義!
廉不是清廉正直的意思!廉是自知之明!儒家一日三省吾身!自省以養廉!若不知廉,婦叛其夫,夫叛其婦,官叛其位,國叛其家,家庭之道絕矣!
恥是羞恥之心!書曰“一夫不獲,是餘之辜;百姓有過,罪之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羞恥是人性最後一道防線。不自知,不知恥,何為人!
育民不以廉恥,是為育畜!畜類只有被食用的價值!死不足惜!
-
6 # 方士的知識樂園
有正確的地方,但是也有絕對錯誤的地方。
首先克己復禮的克己對中中國人大都覺得是道德正確,但是另一面就是需要壓制自己的個性,追求,讓人變得平庸。對比之下,歐美教育中,對於鼓勵人的慾望,野心,個性,追求,在現代社會中,往往會讓個人有更好的成長。至於認為鼓勵人野心就會讓人無所顧忌,人不能為所欲為無所顧忌是因為有法律國家暴力的約束,不講法只講道德約束的最後就是沒人有道德。講法執行法的,最後就是到處講道德的和諧社會。
如果說克己還是個角度不同的道德定義,那復禮就是負面明確的思路了。
孔子的禮,很明確說的是周禮。春秋時代,諸侯相爭。孔子不能面對這個是社會發展必然後果的事實,虛構了禮儀時代的周禮聖王,復禮是指恢復已經被時代證明跟不上時代需求被拋棄的認知規則。這個是幾千年來,中華文明的膿包。至今依然如幽靈般寄生在中華文明的面板下,是幾千年都未能根除的文明的癌症。
-
7 # 愚夫自問
克己復禮,是孔孟之道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歷代統治階級愚民教化的一種手段與措施。其本質就是維護自己的統治地位。讓百姓做順民,愚民。
-
8 # 手機使用者64148718763
克己復禮正確與否,首先要清楚什麼是禮!
孔子所謂復辟的禮,是周禮。周禮是由周公旦制定的一套社會等級森嚴的禮儀制度,自上而下,逆天道實行天尊地卑,男尊女卑的原則,劃分出社會等級。
這套禮法,最高層是周天子,替天行道,皇權神授,君臨天下。享受至高無上的權利。而後,按公侯伯子爵,細化貴族等級,有一套完整的儀式,禮法,佩享樂器,詩歌。坐有坐姿,行有先後規範,不可逾矩。違反了,就是大不敬,越禮是要殺頭的。其次是士大夫,百姓,奴隸。奴隸是最低等的待遇,不僅不能享受常人的自由,而且還會隨時被殉葬。平時被鞭笞,打罵,肉刑是常有的事。
男尊女卑是周王朝打敗殷商,攻擊其牝雞司晨後,推進社會變化所形成的又一項禮法,這也是一種反動。在商朝,男女是平權的。女子不僅可以入朝為官,而且可以隨軍出征打仗,出任將軍,元帥。商王武丁妃婦好墓,大量的隨葬品就證明了這位女元帥,當年社會地位的崇高。而周朝卻把女子用禮法拖入了地域。
周禮是周公旦錯誤解讀周易的結果。主張從有到有(天命所歸,聽天由命,這是宿命論),自上而下(天道恰恰是自下而上,由少到多),這是公然對中國傳統文化——易道之道的背叛,是逆天而行的反動。以禮制劃分社會等級,制約人的社會行為,就是有意抑制人心,控制人慾,滅絕人性。而對女子的看輕,束縛,壓制,貶低,更透露周禮的腐朽本質,說著人倫,實際卻把母性變易為男人的玩物,毫無人倫觀理念。
幾千年來正是這套一成不變的禮法,應用於國家,宗族,在社會,家法上大行其道,才造成對中中國人思想的束縛,創新意識的壓抑,人性激情的閹割。對外委曲求全,對內殘酷鎮壓。對男性推崇備至,對女性極盡羞辱。兩千多年,一部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史,就是在對周禮的祖宗之法不可違,聖人之道不可變的令旗下,使中國墮落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落後國家。百年羞恥,才被五四運動一聲打倒孔家店打破。時至今日,難道你還認為克己復禮可以拯救中國嗎?
-
9 # 節度使95
隨手翻了下回答,這樣的管理專題難道是寫散文詩發揮才情的地方嗎?我真不懂這世道了。
《論語》是聖人之道的專述典籍,人文聖典。從頭到尾論大治中庸之要――在人,“文武之道,不墜於地,在人”:如何識人、教引人,至德中庸為民之用,管理的道、術及管理者在管理中修賢修聖的方法。
聖人之道的中庸,意同“允執闕中”,決策者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兩端不執私時價值觀應時而取捨為中。為什麼是應時,管理因時因地因人因勢而成。所以在這裡就順便區分一下:《中庸》一書說修身,跟聖人之道啥關係也沒有,別把此書歸入夫子名下。
《論語》中,子曰:“言之不出,恥躬之不逮也。”又有“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也”,無論如何也找不出個什麼要自己吹自己的美德,所以“明明德”也無關聖人之道,《大學》一書也與夫子的思想體系無關。
不要說《孟子》了吧?把這書的仁義禮智信定義歸納一下,你就知道孟子是個思維混亂的詭辯之徒了。惻隱之心為婦人之仁,沒有大局觀,所以與聖人之道的仁有啥關係?孟子與聖人有毛線關係啊?前人傻兩千年了,不等於我們也要傻吧?
回頭說聖人之道的仁,《論語》第四里仁篇首章:“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心裡有仁是很好的,但行為不選擇仁居之所,怎麼能得到知見的增長和思維的提升呢?仁心仁行合一,是大道的修證,也是學思行踐知再迴圈的提升途徑。仁是質真、自求的無私。聖人之道的禮在第三篇中指出了是君使臣、臣事君、祭人祖之傳承,那麼也是為公為治之用。
回過頭來看題主的問題,“克己復禮”語出第十二顏回篇第一章。顏淵篇說的啥呢?管理的道!全篇說決策思維,第一章為決策思維總持。只對顏回說,顏回德行第一:“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也”,回也萬世師表!
克己復禮,剋制自己的私慾,恢復人皇先祖公資源公制度公天下的人道之路!“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
夫子接著教導:“為仁由己,豈由人乎哉?”接下來顏淵就這句“請問其目”,所以四個非禮是對決策者而言的;不以公謀私,不以公器私用,言不越公禮,動不以私執。
顏回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喻總決策者的德行再好,大道之修行也以日日恪守仁為持,“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先之,勞之,無倦。顏淵篇與子路篇是道與術的配合,兩篇的第一章對應說明,《論語》是這麼讀的。
-
10 # 說道231960427
其實禮,做什麼的,先民祭天,祭祀,所行儀式,就是禮。現代,禮,就是文明,問候,講禮貌!只有儒家思想變態,又跪又拜,對君主也跪,對上司也跪,就是一付奴才相。更垃圾的,收禮,對上送,對人送,禮,成為貪汙腐化禍根,進而帶壞民間風氣,進行上行下效,出門帶禮,無禮不敢進門,不好意思,臉紅!有了儒家思想禮,講關係,講誰的人,講靠山,講親疏有序,講站隊,連走在一起,也講誰先後,這就是規矩,這就是儒家思想禮,這就是儒家思想道德!儒家思想是官樣文化,官僚傳承,官場講誰提拔,如恩同再造,就要行師生之禮,門生,顧吏滿天下,這就是儒家思想師之道,禮之道,也是儒家思想道德,說明儒家思想指導下封建專制下封建社會,儒老,儒少,尊孔子,拜孔子,崇拜儒家思想,抱儒家思想臭腳原因,官僚這個師,只有提拔,沒有真正意義教弟子之師,這就是儒家思想天,地,君,親,師,也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孝遞文化鏈條,利益共同體,權力與利益最大化,用所謂師生,門生,成為關係聯盟,組織網,關係網,以利益最大化為出發點,圍獵皇帝,殘吃天下,把天下人當羊糕圍起來,馴化,馴服慢慢殺!這就是儒家思想精髓!
回覆列表
克己復禮肯定是有積極意義的,只不過我們平時不這樣直接宣揚了,現在更多的是在提倡“法治”。
被冤枉了的“克己復禮”現在一談到“克己復禮”,大多數人的觀點就是孔聖人就是要恢復“周禮”,批判這是一種歷史的倒退,因循守舊,忽略了歷史和社會的動態發展性,沒有做到“實事求是”。
這個鍋,孔聖人背得真是“冤枉透了”。
孔子:“吾學周禮,今用之,吾從周。”
孔聖人“復禮”的根本原因,是因為“周禮”在借鑑夏禮和殷禮後,在當時是最完善的。
聖人還說:“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為政》)
這就是說,作為一代文明,禮的發展是—個歷史過程。一代有一代的文明,亦有一代之禮。孔子之所以重視禮,強調禮,正是因為它是這樣一種不斷髮展變化的社會文明。
從這一點來看,孔聖人是很講究“實事求是”的。
孔聖人之所以遭受這樣的“不白之冤”,純粹就是因為我們這些“不肖子孫”學習態度出問題了,不是“學而不思”、“望文生義”,就是“斷章取義”、“胡說八道”,完全歪解了孔聖人的原意。
“克己復禮”的真實內涵現在談一談到底什麼才是“克己復禮”的真正內涵。
簡而言之,克己復禮,是一種儒家的“修身”方法,講的就是要依禮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隨時警惕自己不去做失禮的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要做到這“四勿”,就必須“克己”,就要隨時注意約束自己,克服種種私慾和私心,不要“因私廢公”。
之所以提倡“克己復禮”,就是因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社會法制是不健全的。想要依法治理國家,諸王侯及士大夫那一關就過不去。所以,孔聖人只能是尋求“禮”治,通過提高統治者的個人修養,以“仁”治天下。
克己復禮是為仁。
注意,孔聖人更多的是強調“不失禮”,他並不希望弟子都變得循規蹈矩、謹小慎微。所以顏回對孔子說:“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
“克己復禮”的不足這個問題相對來說大家都比較容易理解,“克己復禮”畢竟講究的“人治”,寄希望於個人具有崇高的道德標準。但社會實際是,“聖人”永遠是少數人,一旦缺少了法治的約束,“作奸犯科”之徒估計會多如“過江之鯽”,更何況是那些高高在上的“統治階層”。
法治的核心精神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雖然,法治在不斷健全的過程,也會有“惡人”逃脫了因法律漏洞而逃脫正義的審批,但總的來看,隨著法治的不斷完善,它在維護最基礎的“社會正義”上會起到絕對的作用。
所以,我們才提倡“依法治國”。
法治的不足但僅靠“法治”,也是不可行的,並不能完全保證社會真正意義上的公正公平。
最主要的一點,法律是由人制定的。在制定的過程中,會帶有當時那個社會階段的社會觀和價值觀。一旦這樣的社會觀和價值觀存在明顯的“錯誤”,那就會對整個社會造成巨大的傷害。
這個時候,社會更需要的是道德層面的正面教化,不能違背最基本的公序良俗和社會倫理約束。
另外,“法無禁止即為可”,法律是一個不斷完善的過程,但在法律不完善時,鑽法律空子的行為,往往也會給社會帶來極大的“不公”。
所以,從這一方面來講,“克己復禮”是永遠不會過時的,它能給我們每個人樹立起“最崇高的道德標準”。
前提是別曲解了“克己復禮”真正的涵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