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2146381635464
-
2 # user8871107329087
1.忌猜疑
不要捕風捉影,無事生非亂猜疑。對於孩子來說,家是最安全的避風港灣。在外面遇到不順心或者委屈,作為子女,其實是很願意向家中長輩傾訴的。
但許多長輩在這方面往往會產生猜忌。比如,子女這段時間確實因為工作要經常加班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原本希望得到父母的體諒或者是安慰,但有的父母的第一反應卻是:我不信你能忙到連家都回不了,天知道你天天都在幹嘛——久而久之,子女便再也不會選擇主動和父母溝通了。
2.忌爭錢
不要在金錢上與子女斤斤計較。相信每個家庭的父母都不會真的與自己子女在金錢上過多計較,但是有時候金錢確實能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一個人的態度和想法。
如果因為金錢在家庭中如果出現了矛盾,不妨平心靜氣地和孩子聊一聊他們的真實想法,而不是事事都拿金錢去衡量。錢雖重要,但和親情相比卻輕如鴻毛。
3.忌遷就
不應對子女的缺點、錯誤一味姑息遷就。現今社會中,不乏那些做事飛揚跋扈的人,究其原因,是從小教育的問題。
但作為家中的長輩,應該在子女踏入社會以後糾正其原本錯誤的觀念或自身的缺點。畢竟,社會不像家裡,沒有人會包容他們的一切。
4.忌偏激
遇事要冷靜,對子女所做的事情,不冒然批評、教訓。這是老年人與子女溝通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往往還沒等孩子把話說完就直接下了結論。
長此以往,你會發現子女不會再把任何事情向你傾訴,甚至臉上不會有任何表情,站在子女的角度會覺得:說了還不如不說,不說至少不會被誤會。因此,多一些耐心,試著做一個優秀的傾聽者,聽聽孩子們原本要說的那後半段話。
5.忌冷漠
對子女要和藹可親,不要總擺出長輩的尊嚴,整天板著臉。常聽到有的子女抱怨:好不容易回趟家,可每次父母見到我好像都沒有很高興,我原本高興的情緒一下就減少了多一半。
很多年長的父母放不下‘架子’,雖然見到自己的子女回家很高興,但卻偏偏要擺出一張嚴肅的臉,長此以往,孩子會覺得不被重視,從情感上也會漸漸疏遠自己的父母。因此,別讓原本的欣喜變成親人之間無法逾越的距離。
6.忌挑剔
子女的興趣愛好,不要樣樣看不慣,更不宜隨意挑剔指責。和現在的青年人相比,老年人當時所處的時代背景與當今卻有天壤之別,比如有的子女喜歡在業餘時間培養一些與工作或家庭無關的興趣愛好,就會被一些父母認為是浪費時間,輕描淡寫的一句“這有什麼用?”往往會讓子女感到自卑。
因此,不妨站在子女的角度上去看待他們的興趣愛好。畢竟,多一些共鳴總要好過指責和挑剔。
7.忌傳話
不宜在親友中議論晚輩,更不要在子女中傳話,以免誤傳,引起矛盾。
這種行為是直接導致子女在情感上缺乏安全感的直接原因,不管是父母與同輩或者是其他晚輩之間傳話,都會給最初發聲的一方造成傷害,而且這種傷害的後果是立竿見影的——只要有一兩次這樣的事情發生,作為長輩,今後就很難再聽到子女的一些肺腑之言了。
8.忌專斷
只片面要求子女尊重自己,不講愛小,只強調子女按照自己的意志去辦事。在孩子成年之後,父母應該進行角色轉換:從以前的教育變成建議。畢竟子女已不是小孩子,有的甚至都已為人父母。那麼作為長輩,這時候如果還把自己的想法一味強加給子女的話就會激發子女的叛逆心理。
因此,試著在自己觀點的前面加上‘我建議’三個字——第一,表明了作為父母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做出正確的判斷。第二,巧妙地將‘專政’變成了‘民主’。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9.忌偏袒
對子女要一視同仁,不偏不倚,不要厚此薄彼。偏袒子女這種現象往往發生在30後的老年人家庭中。那個時代往往每個家庭中都有兩個以上的子女,這種現象往往會產生偏袒其中某一個子女。而在中國老傳統裡,‘男尊女卑’這一現象也深深地影響著那一輩的子女。
試想,同樣都是父母的親生骨肉,不被父母重視的子女心裡會是何等的不平衡與委屈。一碗水端平,才是家庭和睦的根本。
10.忌嘮叨
對子女搞不懂的事要耐心指教,做錯的事要適當批評,但切忌沒完沒了地嘮叨。之前我們說過不能偏袒子女的錯誤,同樣,在指出某種錯誤之後應當結束這一話題,而不是抓住孩子的一個點無限放大,甚至翻舊賬。
任何人在面對別人指出自己錯誤的時候都有慚愧感,切不可將原本的慚愧感放大出煩躁的情緒,這也是個別子女與老年人產生衝突的直接原因
-
3 # 299歸來
俗話說兒大避母女大避父!孩子大了真該注意,首先肯定是隱私,特別是夏天,媽媽還是要穿的得體點,不要在孩子面前換衣服,還有孩子的隱私,不要亂翻日記。
窮養兒富養女,兒子你的讓他艱苦著點,讓他知道父母的不容易,也不要事事都給他辦了,讓他有壓力,還有教養問題,讓他有禮貌!
回覆列表
母親和兒子相處的十大禁忌:只成年以後不同在一個屋簷下,不和兒子洗衣服,不和兒子同床,不和兒子做任何的一切。讓他獨立,能夠有自己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