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60馮姐
-
2 # 青竹144831729
沒有前途,根本沒有成片大面積耕地承包。即使有利潤每畝三百元左右,各種天災可能血本無歸。關鍵現在建設美麗鄉村,保護基本農田國策,養牲畜,養魚蝦種果樹收廢品等利潤稍大的行業受限制。回鄉和幹部協商後再投資。
-
3 # 奇妙楓葉sA
農村是廣壙的天地,那裡是大有可為,種糧掙錢,還能享受國家補貼,希望城裡的公子王孫來下鄉,農民的日子就好過了,農民的生活就有保障了。
-
4 # 青松散人a
回到農村種糧是可以的,但是要滿足幾個條件。現在的農業生產存在很多不確定性,首先是靠天吃飯問題,要棍旱澇保收就要有完善的水利設施,早能澆,澇能排。其次是多包地,種地少不能形成規模效益,小打小鬧掙不到錢。第三要節約成本,各項費用精打細算,儘量避免浪費。第四是合理安排作物品種,儘量做到投資,效益的利益最大化。否則以現在的糧食價格,想要成功是很難的,有時會賠本陪精力的,這種投資需要十分的謹慎。
-
5 # 山東海哥
現在種地是老人的工作,年輕人大多數外出打工,沒有幾個人想回農村發展的,某些回農村創業的大多數都是心術不正,這些人都是走投無路,創業失敗的人,沒有其他辦法了,想著回農村忽悠,這些人基本沒有什麼投資,承包土地都是秋後算賬,農資可以賒銷,找人幹活也不用給現錢,所以基本沒有什麼投資,就是因為農民好忽悠,很多人抱著國家補貼來的,最後跑路,這種情況農村特別多,基本都是這樣。
現在農民自己的土地都沒有利潤,如果有承包費大家算算能賺錢嗎?農民是沒有辦法,自己的耕地撂荒丟人,所以很多人是無奈之舉,現在很多農民都是免費把自己的耕地送給自己的家人,還有給鄰居的,如果種地自己親力親為肯定有利潤,僱人肯定賠錢,畢竟種地屬於低效益行業,根本僱不起人。
現在去農村承包土地最少一畝地500元,前幾年都是1000元,還有要1000斤麥子的,那時候一個賺錢的沒有,一畝地一年就是賺一茬,也就是千兒八百,現在承包費下降了,稍微好一點,但是還是沒有利潤,再說你不是農民,怎麼種地,全部僱人最後叫你血本無歸,種地賺的就是辛苦費,希望大家明白。
種植糧食自己親自幹肯定能賺錢,我種了七畝地,我叔叔家四畝,玉米賣了9600多,小麥賣了8500多,加在一起是18000多,去掉開資4000元,盈利14000元,當然我是沒有承包費的,所以自己幹利潤還行,如果僱人肯定不會賺錢,種地根本僱不起人,現在主要是人工費太高,動不動一天就想200多,大家說對嗎?
回農村種地行,兩口子種4、50畝,一年也有幾萬元的收入,幾畝地能管理的很好,如果大面積種植肯定不行,不可能和我一樣能收入這麼高,所以不要貪,力求做好,這樣才有利潤,大家說對嗎?
-
6 # 姬生存
師友提這樣的問題,應該是“行”外之人?最好是打消這個念頭吧。請您參考一下“山東海哥”的回答,或許對您有一定的啟發作用?恕我不再贅述!
-
7 # 三農顧問
前途在自己腳下,創造才有機會。
疫情過後,種植糧食能掙多少錢?種植糧食能掙多少錢好像和疫情沒關係,種植糧食要掙錢,卻和個體有關係。
將來種糧能不能掙錢,想掙大錢有點難。掙大錢需要大智慧、大投資、大市場、大人脈,我們一般人難有那個實力和氣魄。但是,要想種糧食好好生活,倒是很容易。儘量多種點地,盡力多投入科技,儘量拉長產業鏈條,只要你用心,就有多收入點 的機會。
長遠看,農業發展應該有機會。但這些機會也不是平均分配,人人都有。農業未來的發展應該是規模化、設施化、科技化、產業化、機械化、現代化,要實現這些“化”就需要硬實力。這個硬實力應該包括足夠的資本、專業的技能、敏銳的智慧、科學的組織、社會化的溝通。
如果我們不想一口吃個胖子,那就依據自己的現狀,朝著這個方向,一步一步的努力,是完全可行的。只要用心、只要堅持、只要創新,相信都會得到回報。人生苦短,創業也是重要的經歷,我們奮鬥了,就沒有後悔。
祝福那些創業的年輕人!
-
8 # 百川王佔功
金馬駒到處跑,抓住抓不住就看你的能力;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就看你優秀不優秀。不過我很佩服你的睿智,你看到了農村農業發展的大好時機,在鄉村振興的路上,有衝當一個捷足先登者的勇氣,值得大家學習。由於疫情肆虜和俄烏戰爭的影響,給世界人民帶來不安,糧食市場供求關係緊張,漲價趨勢不可逆轉,對種植業來說也許是個發展機遇,此時你有回農村種植糧食的想法也難能可貴,也許你的成功也在此一舉。至於能賺多少錢,今後的前景如何,對此實難斷言,正如人們常說的那樣:人生如天氣,可以預料,但常有出乎預料。比如你的經營管理理念和方式以及能力發揮,市場情況的變化等都與經濟收入和發展都有直接關係。
農村的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也是國家經濟建設的核心,與其他實體企業、加工服務以及物流、網商等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存在八仙過海,各顯其能和競爭式的格局,在同等的環境條件下,有的人做得如火如荼、蒸蒸日上盆滿缽滿;有的人也辛辛苦苦兢兢業業奮鬥著,就是賺不了大錢,在經濟盈虧中徘徊不定;還有更差的,在農村發展種植業也是如出一轍,在我們這裡種百畝以上的種植大戶,都成為農民致富的先鋒,他們的成功有個共同特點就是,糧、菜結合,種養結合,多業並舉的路子。
你既然對大家如此信任,我也給你提些個人看法:現在農村種地與以前大有不同,要在農村種植產業上搞個名堂,種地要在百畝以上,農機、農具一應俱全,如此這些都需要一筆不菲的投資,有投資就有風險,為避免風險需要提前作好幾方面的工作。
種植前有必要諮詢一下當地有經驗的農民,作一量、本、利的瞭解和分析,對資金投入和回收心裡有個底數,必須看到希望有利可圖方可行動,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如下問題:1、土地流轉必須走依法規範的程式,不能圖省事私下搞君子協議,確保土地種植經營權的依法保護,遇到自然災害可以得到當地政府部門的救助,每年可以享受政府規定的各項經濟補貼。2、品種一定要有高品質、高產量、價格優的優勢,一方面要看市場行情,還要看當地土地質量和自然條件如何;3、在安排種植結構上最好是糧菜兼作,這樣即可優秀互補,又可抵禦單一產品帶來的風險。
-
9 # 金色鄉村辣椒種植
我一個地地道道的金鄉農民,已是花甲之年。從小務農至今,一天更比一天好。60年代初種田費勁,曾經做過人拉犁人拉耙的苦日子,那時還沒有農機具,只有靠人工種植農作物。種出的小麥還要交公糧,剩下的只是少量的口糧度日。但那個時代,人民有信仰!有理想!有追求!精神風貌鬥志昂揚!
轉眼彈指一揮間,60多個春夏秋冬已過。生活條件好了,可人民彷彿缺少了什麼?說到城裡人回家種地能不能掙錢,實話實說:難上加難,一是土地流轉難,一畝地承租一千多元;二是很多人奔著套取國家補貼的誘惑而去,結果一敗塗地;三是不懂技術和管理,僅憑一腔熱血是不靠譜的;四是沒有做好市場調研和產供銷對接,不知道種植什麼,怎麼銷售;五是做甩手掌櫃,土地承租好了,莊稼種上了,管理跟不上。等等原因制約著投資農業要看時局,摸準方向,量力而行。農業話題太深太廣,不是三言兩語說清楚的,還是交給致力於三農事業的真正權威專家來分析吧!
-
10 # 0288820
要是散戶種你那十畝八畝地我看還是算了吧。但如果你能量大,能和村及政府搞什麼你懂的。成立個合做社之類的,再以農民種田所產生利益上下的價格租上五百至一千畝剩至更多的土地,自己種拿大量補貼或轉手千給外地人,你從中吃差價還有從中怎麼運做你明白了吧。如果有這樣的能力你回農村種地吧。若不然還是幹個別的吧。
-
11 # Sunny明媚149061
疫過後回農村種糧食賺錢是一定的,到農村發展一樣有前途。但這不是說話的,如果你種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不搞其他的付業,可以說生活都是問題,不要相信田園生活,那是有錢人說的話。用我自己的話說,農村燃氣、照明、吃喝拉撒那一樣不用錢,更不用說子女上學了。
疫情過後回家種糧能承包別人30到40畝地,種糧4口之家生活問題不大,承包費不能超500塊錢,還要旱能澆,澇能排,最重要自已能吃苦。
回覆列表
這個要看你有多少土地,規模大小,土地性質,土壤結構,適合種什麼品種等,如果土地很少,三二畝那也就是解決吃飯問題,如果是規模化那就要好好構思,想一個綜合方案,到農村發展要好好做市場調研,找一些適合專案,目前個人認為不適合大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