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賦(〔明〕李贄)
【原文】
《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於正道,故謂之琴。餘謂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聲,而不知手亦有聲也。如風撼樹,但見樹鳴,謂樹不鳴不可也,謂樹能鳴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聲矣。聽者指謂琴聲,是猶指樹鳴也,不亦泥歟!
《屍子》曰: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因風而思民慍,此舜心也,舜之吟也。微子傷殷之將亡,見鴻雁高飛,援琴作操,不敢鳴之於口,而但鳴之於手,此微子心也,微子之吟也。文王既得后妃,則琴瑟以友之,鐘鼓以樂之,向之展轉反側,寤寐思(復)者,遂不復有,故其琴為《關雎》。而孔子讀而贊之曰:《關雎》樂而不淫。言雖樂之過矣,而不可以為過也。此非文王之心乎?非文王其誰能吟之?漢高祖以雄才大略取天下,喜仁柔之太子既有羽翼,可以安漢;又悲趙王母子屬在呂后,無以自全。故其倚瑟而歌鴻鵠,雖泣下沾襟,而其聲慷慨,實有慰藉之色,非漢高之心乎?非漢高又孰能吟之?
由此觀之,同一心也,同一吟也,乃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夫心同吟同,則自然亦同,乃又謂漸近自然,又何也?豈非叔夜 所謂未達禮樂之情者耶!故曰:言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康亦曰:復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傅仲武《舞賦》雲:歌以詠言,舞以盡意。論其詩不如聽其聲,聽其聲不如察其形。以意盡於舞,形察於聲也。由此言之,有聲之不如無聲也審矣,盡言之不如盡意又審矣。然則謂手為無聲,謂手為不能吟亦可。唯不能吟,故善聽者獨得其心而知其深也,其為自然何可加者,而孰雲其不如肉也耶?
吾又以是觀之,同一琴也,以之彈於袁孝尼之前,聲何誇也?以之彈於臨絕之際,聲何慘也?琴自一耳,心固殊也。心殊則手殊,手殊則聲殊,何莫非自然者,而謂手不能二聲可乎?而謂彼聲自然,此聲不出於自然可乎?故蔡邕聞弦而知殺心,鍾子聽絃而知流水,師曠聽絃而識南風之不(兢),蓋自然之道,得手應心.其妙固若此也。
【作者小傳】
李贄(1527~1602),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其一生崇尚自由,以異端自居,思想與儒家的傳統學說相悖。
李贄常借論琴發表自己的理論主張。他曾於《焚書征途與共後語》中,對歷史上伯牙學琴的傳說,進行了詳細地分析。他指出,伯牙有了成連這樣的老師,為什麼非要移之海濱無人之境、寂寞不見之地,直與世之矇者等,則又烏用成連先生為也?此道又何與於海,而必之於海然後可得也?首先提出問題,即為何成連先生盡力傳授伯牙琴藝,而伯牙仍學無所得。李贄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蓋成連有成連之音,雖成連不能授之於弟子,伯牙有伯牙之音,雖伯牙不能必得之於成連。所謂音在於是,偶觸而即得者,不可以學人為也。矇者唯未嘗學,故觸之即契,伯牙唯學,故至於無所觸而後為妙也。作者認為只有伯牙自己親自去到海濱體驗生活,在沒有老師成連的跟隨和指導,周圍空無一人的情況下,伯牙才會真正學有所得。設伯牙不至於海,設至海而成連先生猶與之偕,亦終不能得矣。唯至於絕海之濱、空洞之野,渺無人跡,而後向之圖譜無存,指授無所,碩師無見,凡昔之一切可得之傳者今皆不可復得矣,故乃自得之也。這段話表明音樂之道並非語言、文字可以傳達,只能親自領悟,對音樂的體驗別人不可代替。
李贄有關琴論的文字,還 可見於《焚書琴賦》。他認為琴的作用,是用來吟其心,即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他說: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聲,而不知手亦有聲也。如風撼樹,但見樹鳴,謂樹不鳴不可也,謂樹能鳴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聲矣。聽者指謂琴聲,是猶指樹鳴也,不亦泥歟!這些說法,對起源於漢代《白虎通禮樂》中的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於正道的思想提出挑戰,繼承併發揚了道家法天貴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批判精神,認識到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主張琴樂要抒發人的真實情性,表現真實的個性。李贄音樂美學思想可以說是繼魏晉名士嵇康聲無哀樂論以後,崇尚自然、反對名教的願望在音樂美學領域的反映
琴者心也,琴者吟也,琴者情也
【解讀】
琴者心也,琴者吟也。琴者,情也。琴乃自娛之雅樂,非娛樂他人之器物,與一般眾樂器不同。自娛自樂,發乎於心,寄情於琴。
娛人之樂,未免違心。或阿諛獻媚,或強顏歡笑。為了迎合他人只好摧眉折腰,不得歡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被長期壓抑,長此以往,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
琴為雅樂,或娛己,或奏與知音者聽。彈琴,表達的是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不斷髮掘自己的內心,我們會發現久而久之自己所面對的當下的自我越來越真實。心也因此變得柔軟而靈敏,能夠察覺到周圍事物,一花一草,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等等細微的變化。用心去感受世間的萬事萬物,用心去體會生命的喜悅。萬物皆有靈性。琴能夠讓我們於種種細微的變化中去捕捉那種霎那間生命的美好和喜悅,教會我們愛與感恩。用心待一張琴,有如用心去請教一位良師,用心去體驗一本好書,確實讓人受益匪淺。心因琴,因琴聲而變得柔軟,柔軟使我們擁有了水的智慧。智慧一旦開啟,慈悲和光明就升起。於是我們能夠用愛與感恩去對待周圍的萬事萬物。
對於琴,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感激、敬仰。誰說琴只是一塊木頭?!琴不僅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靈性的。對琴要用心去體會,與琴交流溝通,而不是駕馭琴。
真正的琴人懂琴、愛琴、惜琴。無須多少海誓山盟,只見於日常細微之中。
善待你自己的琴,善待每一張與你有緣的琴!那是前世多大的願念才修得今生的琴緣!
琴賦(〔明〕李贄)
【原文】
《白虎通》曰: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於正道,故謂之琴。餘謂琴者心也,琴者吟也,所以吟其心也。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聲,而不知手亦有聲也。如風撼樹,但見樹鳴,謂樹不鳴不可也,謂樹能鳴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聲矣。聽者指謂琴聲,是猶指樹鳴也,不亦泥歟!
《屍子》曰:舜作五絃之琴,以歌南風,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因風而思民慍,此舜心也,舜之吟也。微子傷殷之將亡,見鴻雁高飛,援琴作操,不敢鳴之於口,而但鳴之於手,此微子心也,微子之吟也。文王既得后妃,則琴瑟以友之,鐘鼓以樂之,向之展轉反側,寤寐思(復)者,遂不復有,故其琴為《關雎》。而孔子讀而贊之曰:《關雎》樂而不淫。言雖樂之過矣,而不可以為過也。此非文王之心乎?非文王其誰能吟之?漢高祖以雄才大略取天下,喜仁柔之太子既有羽翼,可以安漢;又悲趙王母子屬在呂后,無以自全。故其倚瑟而歌鴻鵠,雖泣下沾襟,而其聲慷慨,實有慰藉之色,非漢高之心乎?非漢高又孰能吟之?
由此觀之,同一心也,同一吟也,乃謂絲不如竹,竹不如肉,何也?夫心同吟同,則自然亦同,乃又謂漸近自然,又何也?豈非叔夜 所謂未達禮樂之情者耶!故曰:言之不足,故歌詠之;歌詠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康亦曰:復之不足,則吟詠以肆志;吟詠之不足,則寄言以廣意。傅仲武《舞賦》雲:歌以詠言,舞以盡意。論其詩不如聽其聲,聽其聲不如察其形。以意盡於舞,形察於聲也。由此言之,有聲之不如無聲也審矣,盡言之不如盡意又審矣。然則謂手為無聲,謂手為不能吟亦可。唯不能吟,故善聽者獨得其心而知其深也,其為自然何可加者,而孰雲其不如肉也耶?
吾又以是觀之,同一琴也,以之彈於袁孝尼之前,聲何誇也?以之彈於臨絕之際,聲何慘也?琴自一耳,心固殊也。心殊則手殊,手殊則聲殊,何莫非自然者,而謂手不能二聲可乎?而謂彼聲自然,此聲不出於自然可乎?故蔡邕聞弦而知殺心,鍾子聽絃而知流水,師曠聽絃而識南風之不(兢),蓋自然之道,得手應心.其妙固若此也。
【作者小傳】
李贄(1527~1602),號卓吾,別號溫陵居士,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其一生崇尚自由,以異端自居,思想與儒家的傳統學說相悖。
李贄常借論琴發表自己的理論主張。他曾於《焚書征途與共後語》中,對歷史上伯牙學琴的傳說,進行了詳細地分析。他指出,伯牙有了成連這樣的老師,為什麼非要移之海濱無人之境、寂寞不見之地,直與世之矇者等,則又烏用成連先生為也?此道又何與於海,而必之於海然後可得也?首先提出問題,即為何成連先生盡力傳授伯牙琴藝,而伯牙仍學無所得。李贄開始對這一問題進行分析,蓋成連有成連之音,雖成連不能授之於弟子,伯牙有伯牙之音,雖伯牙不能必得之於成連。所謂音在於是,偶觸而即得者,不可以學人為也。矇者唯未嘗學,故觸之即契,伯牙唯學,故至於無所觸而後為妙也。作者認為只有伯牙自己親自去到海濱體驗生活,在沒有老師成連的跟隨和指導,周圍空無一人的情況下,伯牙才會真正學有所得。設伯牙不至於海,設至海而成連先生猶與之偕,亦終不能得矣。唯至於絕海之濱、空洞之野,渺無人跡,而後向之圖譜無存,指授無所,碩師無見,凡昔之一切可得之傳者今皆不可復得矣,故乃自得之也。這段話表明音樂之道並非語言、文字可以傳達,只能親自領悟,對音樂的體驗別人不可代替。
李贄有關琴論的文字,還 可見於《焚書琴賦》。他認為琴的作用,是用來吟其心,即表達人的思想感情的。他說:人知口之吟,不知手之吟;知口之有聲,而不知手亦有聲也。如風撼樹,但見樹鳴,謂樹不鳴不可也,謂樹能鳴亦不可,此可以知手之有聲矣。聽者指謂琴聲,是猶指樹鳴也,不亦泥歟!這些說法,對起源於漢代《白虎通禮樂》中的琴者,禁也,禁人邪惡,歸於正道的思想提出挑戰,繼承併發揚了道家法天貴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批判精神,認識到音樂藝術的獨特魅力,主張琴樂要抒發人的真實情性,表現真實的個性。李贄音樂美學思想可以說是繼魏晉名士嵇康聲無哀樂論以後,崇尚自然、反對名教的願望在音樂美學領域的反映
琴者心也,琴者吟也,琴者情也
【解讀】
琴者心也,琴者吟也。琴者,情也。琴乃自娛之雅樂,非娛樂他人之器物,與一般眾樂器不同。自娛自樂,發乎於心,寄情於琴。
娛人之樂,未免違心。或阿諛獻媚,或強顏歡笑。為了迎合他人只好摧眉折腰,不得歡顏。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被長期壓抑,長此以往,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消亡。
琴為雅樂,或娛己,或奏與知音者聽。彈琴,表達的是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感受。不斷髮掘自己的內心,我們會發現久而久之自己所面對的當下的自我越來越真實。心也因此變得柔軟而靈敏,能夠察覺到周圍事物,一花一草,一草一木,一沙一塵等等細微的變化。用心去感受世間的萬事萬物,用心去體會生命的喜悅。萬物皆有靈性。琴能夠讓我們於種種細微的變化中去捕捉那種霎那間生命的美好和喜悅,教會我們愛與感恩。用心待一張琴,有如用心去請教一位良師,用心去體驗一本好書,確實讓人受益匪淺。心因琴,因琴聲而變得柔軟,柔軟使我們擁有了水的智慧。智慧一旦開啟,慈悲和光明就升起。於是我們能夠用愛與感恩去對待周圍的萬事萬物。
對於琴,心中充滿了無比的感激、敬仰。誰說琴只是一塊木頭?!琴不僅是有生命的,而且是有靈性的。對琴要用心去體會,與琴交流溝通,而不是駕馭琴。
真正的琴人懂琴、愛琴、惜琴。無須多少海誓山盟,只見於日常細微之中。
善待你自己的琴,善待每一張與你有緣的琴!那是前世多大的願念才修得今生的琴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