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三浪小金人
-
2 # 福星樂
對自己做了15年的工作沒有絲毫留戀,希望儘早脫離,可能有以下情況:
一.工作簡單,每天重複機械的工作,沒有挑戰性。
二.工作繁重,工作環境太差,很難改善。
三.收入太低不理想,只夠維持生活。
四.沒有發展空間,升職加薪前途渺茫。
五.人事關係難處,有一些說不清道不明事情解決不了,對主管領導有意見不能提,感到很憋氣。
六.單位的工作氛圍,人文環境不好,風氣不正。
七.現在的工作離自己的理想差的太遠,不是自己想要的,或者是自己的水平跟不上工作要求。
八.單位發展進入瓶頸期,未來預期不太好。
做了15年的工作如果扔了跳槽,對職業生涯的連續性不太好,除非有比這份工作更好的工作,建議你對自己的現狀做一個客觀的評估,如果是你本身的問題,那你得適應環境,得提高自己,如果是單位的問題,你可以提意見,所有問題都有解,只是時間的問題。
-
3 # 大笨熊爸爸
好的工作,應該讓人有一種歸屬感。做了15年的工作竟然讓人只想儘快離去,說明這個單位沒有給員工創造更為有力的發展空間,讓員工看不到未來。
我願意和單位一起成長,但單位是這麼想嗎?
從大學畢業到步入社會,每一個人在求職時,都願意找一份可以長期從事的工作,願意與單位共同成長。但是很多單位並不這麼認為,他們並沒有把員工看成可以一起前行的戰友,所提供的福利和發展空間,自然滿足不了職工的需求,甚至與職工最初獲得的承諾相差甚遠,時間一長,職工在這樣的單位中非但沒有歸屬感,反而極易產生厭倦情緒。
一個單位好不好,收入當然是最重要的一個考核因素,不過對於很多家庭條件尚可的職工而言,他們更看重的是這個單位所能提供的人性化舉措以及各項完備的社會福利,還有未來廣闊的發展前景,職工個人的提升空間等等。
這就好像一隻部隊,每一個職工都是這個部隊的戰士。最初時部隊的兵力很弱,但戰士們願意跟隨部隊一起打江山,一起成長,這樣部隊總有壯大的一天。
但是很多單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他們把職工當成了廉價勞動力,平時總愛擺出一副上級對下屬的嘴臉,想罵就罵,想指責就指責,絲毫不顧及對方的感受。而且很多單位為了節省成本,所提供給職工的福利非常有限,有些甚至在必須繳納的社會保險上洞外腦筋選擇性參保或者降低參保標準。這樣做,無疑是損害了職工未來養老,住院等隱性福利,侵害了人身權益,這樣的單位,遲早會傷了員工的心。
沒有無緣無故的恨,職工沒有留戀,單位應該好好反思
這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對於職工而言,單位的意義在於能夠提供一個養家餬口體現個人價值的場所。一旦職工有了離職意願,那說明單位所提供的平臺不足以滿足職工的需求和發展。這種情況下,單位如果希望進一步發展壯大,就應該站在職工的角度去改善提升現有的福利。
社會競爭很激烈,也很公平,大浪淘沙,各種用人單位在激烈的競爭中總會淘汰弱者。這樣的單位很容易被同行所淘汰。
前幾天一則有關格力集團的新聞上了熱播,董明珠在一起虧損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今年要繼續招錄5000名大學畢業生。董明珠坦言,格力集團現有6萬多名職工,但是如果三年沒有新招聘的人才入職 ,格力就會出現人才斷層。董明珠的做法值得很多用人單位去借鑑和思考,一個單位,尤其是一個企業想要獲得長足的發展,必須堅持以人為本以人才為本,不惜成本,盡全力為各種人才提供最優越的條件。反之,僅僅考慮眼前成本而忽視了職工的感受,直接會導致越來越多的職工離職,而企業也會最終被同行業所淘汰掉。
人生有幾個15年,為這樣的單位付出了青春,換回了什麼?
一個人從讀書到工作,能夠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的最佳時間段不過十五六年。這個期間如果單位的平臺足夠好,個人足夠努力,一個人可以迅速成長,在職場中獨當一面。相反,如果遇到了一個看似不錯,實則比較坑人的單位,那職工會白白浪費大好時光,在單位的每一天都會錯過很多發展好時機。
如果一個單位看上去就很糟糕,那麼也還好,因為職工體驗後會立刻跳槽,彼此不會浪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損失也不大。最害怕的就是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完善,福利也不錯,但是實際上各方面差別對待,單位內部的老人新人福利,薪酬各不相同。這種單位流之無用棄之,可惜也是最毀人青春的。
無論是幹了15年的工作,亦或是20年的工作,只要感覺對單位沒有任何留戀,也不願意為之付出,那就說明這個單位並不適合你,應該儘早地跳槽離職。
很多人猶豫是因為害怕再就業困難,其實大可不必憂心,因為相對於大部分的應屆畢業生有了15年的工作沉澱和積累工作閱歷,社會經驗更加豐富,這類人也更受用人單位的青睞。而且工作15年後這個年齡段正值中年,辦事成熟穩重,也容易在用人單位所提供的崗位中脫穎而出。
回覆列表
一份工作幹了15年,現在非常想離開,那證明在你心中這份工作已經非常的枯燥無聊。機械重複的勞動讓你感到已經非常無趣。你想做出改變,我覺得這是非常正常的一個情況。人生非常短暫,應該不斷的嘗試新鮮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