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雨萱qxx0105
-
2 # 半張臉0717
1,
孤身追落日,深夜叫開天。
2.
鷙鳥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3.
蘇糞壤以充幃,謂申椒其不芳。
4.
舉賢而授能兮,循繩墨而不頗。
5.
戶服艾以盈腰,謂幽蘭不可佩。
《離騷》是中國戰國時期詩人屈原創作的詩作,也是中國古代最長的抒情詩。《離騷》採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手法,賦、比、興三種修辭手法靈活穿插轉換。
全詩運用美人香草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開創了中國文學史上的“騷體”詩歌形式,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
3 # 新玲
下面這3個片段都出自屈原的代表作長詩《離騷》。
第一個片段: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第二個片段: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第三個片段: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1.先分析第一個片段:“長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艱。”
從這一片段中,我們可以看出,屈原雖是個當官的,但他處在被流放的環境之中。一般來說,他會頹唐,或想辦法去迎合那些有權的人,好給自己找一條回去的路。可他沒有這樣做,而是藉此機會,深入接觸勞動人民,身臨其境地感受人民的痛苦。他也許覺得:只要能與自己所熱愛的人民在一起,就是幸福。
但是,當他看到“ 民生”的艱難,而他又知道自己無法解救他們時,他又感到無限的悲痛與無奈。一聲長嘆後,詩人捂著臉哭了!太息,意思是嘆息;掩涕,就是掩面哭泣的意思;至於“兮”,那是一個句中的語氣助詞,相當於現代漢語中的“啊”。
相信,凡是對詩人有所瞭解的,都會與這句詩產生共鳴!
2.再分析第二個片段:“亦餘心之所善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是我內心所珍愛並追求的,即使讓我死無數次,我也不會後悔。詩中的“亦”,當如果講;“善”,當珍愛的、追求的講。從這一片段中,我們不僅可以看出詩人追求理想的執著,而且可以體會到,詩人一生對知識的渴求,對國家對人民的酷愛。就是這種精神,使他練就與諸侯舌戰的口才,寫出愛國愛民而又驚天地、泣鬼神的詩文。
當時,他的最大理想與追求是抗擊秦國的侵略,為楚國的獨立與強大而貢獻智慧和力量。為此,他即使犧牲多少次,也在所不辭。
屈原這種為美好事物不懈奮鬥雖死不悔的精神,不僅影響了與影響著歷代文人,而且更影響了與影響著歷代的勞動人民。
可以這樣說,幾千年來,優秀的中華兒女的基因中,無不滲透著詩人的這種精神!
3.現在分析第三個片段:“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
《離騷》中這一詩句,人們最熟悉。意思是說:在追尋真知、真理尤其是理想方面,道路還十分漫長。詩人表示,為了獲得它,他可以上至天空、下至地底(上窮碧落下黃泉)不遺餘力地去探索。漫漫,形容道路或時間很長很長;修遠,就是遙遠的意思,修,指長度;上下,指上天下地,即到天上到地底的意思。
這兩句詩激勵作用太大了,以至於千千萬萬的學子,即使他們沒有讀過《離騷》,甚至不知是何人所寫,都會背誦這兩句詩。因為這樣形象生動而又比喻恰當的詩句,最容易撥動人們的心絃,從而引起共鳴!
回覆列表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餘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餘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亦餘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怨靈脩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
眾女嫉餘之蛾眉兮,謠諑謂餘以善淫。
固時俗之工巧兮,偭規矩而改錯。背繩墨以追曲兮,競周容以為度。忳鬱邑餘侘傺兮,吾獨窮困乎此時也。寧溘死以流亡兮,餘不忍為此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