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1
回覆列表
  • 1 # 火記168

    無邊落木蕭蕭下,形容晚秋蕭條的景象

  • 2 # 使用者弈海拾貝

    這是杜甫著名詩篇《登高》中的詩句,意思是無邊的樹木樹葉開始落下去,有傷秋的意味,加上自己體衰多病,感慨萬千。

  • 3 # 幸福Sunny與微笑

       “無邊落木蕭蕭下”是選自杜甫的《登高》,為什麼說“無邊落木蕭蕭下”,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

    1. 為了豐富詩歌的語言。

    2 .落木與落葉相比,更顯出了深秋的落寞,落葉使我們想到的是初秋,雖然有,但強烈,滿樹葉子落下。而落木則表現出了深秋的淒涼,使我們更加能體會到作者當時內心的憂傷與無奈。

    3 .落葉是活潑的,而落木則是蒼老的 “蕭蕭”是風吹樹地聲音與殘葉飄零結合的景象以及樹枝擺動的感覺,它極好的稱託了“落木”,相互呼應,更表現出作者的一片憂國憂民的心境。

  • 4 # 思緒隨便飄


    此詩題為《登高》,詩句一定扣題。


    這裡的“落木”不是指落葉,而是秋日裡低垂的樹木枝葉。


    杜甫時在蜀地,多為常綠喬木,即便在秋日也不會有大規模落葉的情景。此時,他在逐步登高上行,而秋日裡低垂的枝條和搖落的樹葉,迎面紛紛而來,有向下之意。


    詩中言落木而不言落葉,就是要怕讀者誤以為只是說掉落的樹葉,其實還包括低垂的枝條。


    特別是“蕭蕭”二字,是指蕭條稀疏、悽清冷落的樣子,顯然用以形容樹木枝條更為恰當。


    現在讓我們縱覽全詩,領略其意境。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袞袞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通篇詞句都與登高的見聞感受有關。


    秋日天高風勁,猿聲是哀婉悲泣之音;清澈之渚(渡口),白色之沙地,盤旋之飛鳥,應是詩人泊舟之處,也是登山的起點。隨著拾級而上,見低垂的落木紛紛迎面而來,登至山頂亭臺後見到了滾滾長江奔湧到眼前。天高雲淡秋意悲涼,慨嘆自己離鄉萬里多年為客,老病之身於此異鄉獨自登臨遠眺。年歲漸老故國難回,登上亭臺本應開懷暢飲,但是於身體於心境都無飲酒之興致。


    此時的傷感有多重,一是年華老去,如步入人生的秋日;二是多年客居他鄉,思鄉心切,似已預感到歸家無望。其三,甚至是在隱隱嘆息,曾經輝煌無限氣象萬千的唐室江山,已然有了步入秋景的一絲淒涼。其四則更為昇華,人事代謝,往來古今,總是春去秋來,迴圈往復,榮枯變化,無不如此。


    登高,是重陽節的特定習俗,因古人認為秋氣漸升,故在九月九,九九極陽之日上高處,插茉萸飲菊花酒,九九歸一,所以此日又有歸鄉回家,與親人團聚的含義。說到這裡,朋友們一定想到王維那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沒錯,這兩首詩可以對照閱讀,更有助今人理解詩中隱含之意。其實,唐詩中有大量敘寫九月九日重陽日登高的詩句,此日登高賦詩乃文人慣例,承上啟下,綿延歷代。


    杜甫詩的“獨登臺”“停酒杯”與王維詩有異曲同工之趣,都表達了獨居他鄉歸而不得之情。唯杜詩還多有一層遲暮傷老之意。


    落木,即暗喻此身如枝條低垂之樹,似即將搖落葉子之木,悲傷而無可改變。“木”,即指此老病身也,換為葉則意不佳。


    滾滾長江,則是喻那無盡的時間長河永不停息,相比之下,個人的生老病死是多麼卑微渺小。

  • 5 # 風雨彩虹夢中看

    登高

    唐代 · 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此詩作於公元767年(唐代宗大曆二年)秋天,杜甫時在夔州。這是他在五十六歲時寫下的。一天他獨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臺,登高臨眺,蕭瑟的秋江景色,引發了他身世飄零的感慨,滲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於是,就有了這首被譽為“七律之冠”的《登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凍魔芋皮製作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