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逆流的魚L
-
2 # 常棣tandy
一、文帝時期的大封同姓諸侯王與諸侯王的膨脹
呂后專權時,極力排擠和迫害劉氏宗室,趙王劉友和樑王劉恢被害而亡,燕王劉建死後也被殺盡後嗣而罷廢。劉氏宗室與朝中老臣合謀誅除諸呂后,共扶漢文帝繼位。
至此,漢高祖所封的9個同姓諸侯王,就只剩下吳王劉濞、楚王劉交、齊王劉襄、淮南厲王劉長,還有一個異姓長沙王吳芮。漢文帝原本是個代王,他之所以能繼承帝位,得力於宗室大臣的擁戴,為了酬謝並籠絡劉氏宗室以鞏固帝位,便又繼續分封同姓諸侯王。
即位不久,他即於漢文帝前元元年(前179年)十二月,立趙幽王劉友之子遂為趙王,徙呂后時封的琅邪王劉澤為燕王,將“呂氏所奪齊楚地皆歸之”,漢文帝前元二年三月,立趙王劉遂之弟闢疆為河間王,悼惠王之子朱虛侯劉章為城陽王(三年四月死),劉興居為濟北王(三年八月因興居犯罪自殺,國除),立皇子劉武為代王(四年徙為淮陽王,十二年徙樑,史稱樑孝王),立皇子劉參為太原王(四年徙封代王,復並得太原),立皇子劉揖為樑王(十一年六月死)。
漢文帝前元十六年(前164年)齊王劉則死,無子,又立齊悼惠王子六人為王,同年,又封十年前因謀反敗亡的準南王劉長之子三人為王。這樣,漢文帝先後共封了17個同姓諸侯王,幾乎是高祖所封之同姓諸侯王的一倍。
同姓諸侯王在漢高祖初封時,大多數年紀尚幼,羽毛也未豐滿,高祖死後又遭呂后的排擠迫害,自顧不暇,所以尚未能對中央政權構成威脅。但是,隨著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社會經濟的恢復發展,人口的繁衍增殖,諸侯王的勢力也在不斷膨脹。
許多郡國諸侯“各務自拊循其民”,爭相招徠流民,容納亡命,甚至藏匿罪犯,與中央爭奪人口和勞動力。他們還自徵租賦,自鑄貨幣,擴張自己的實力。由於漢初規定商人子弟不得入仕為官,商賈在政治上沒有出路,又紛紛投入諸侯王門下,以其錢財交結王侯,更增加了諸侯王的經濟實力。
隨著經濟勢力的不斷髮展,這些諸侯王覺得羽毛已豐,足以與朝廷分庭抗禮,漸露不臣之心,公然“廢先帝法,不聽天子詔”,甚至自置丞相,不用漢法,“自為法令,擬於天子”,儼然以獨立王國自居。
然而,漢文帝以諸侯王代王的身份入繼大統,自覺威信未立,羽翼不豐,對諸侯王的驕縱不法,多采取寬容態度。一些諸侯王因而認為他軟弱可欺,公開發動反對中央朝廷的叛亂。以皇帝為代表的中央集權勢力同以諸侯王為代表的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迅速地激化起來了。
二、文帝時期的諸侯王反叛
最早拉開同姓諸侯王叛亂的序幕的,是濟北王劉興居。劉興居是故齊悼王劉肥之子。在諸呂勢力被清除後,他曾以東牟侯的身份,同諸大臣共立文帝於代邸,並親自率兵將少帝逐出未央宮,迎文帝入宮就位。
商議封王時,許多大臣以誅諸呂時朱虛侯劉章功勞最大,“許盡以趙地王章,盡以樑地王興居”。但漢文帝聽說劉興居與劉章當初曾打算立齊王為帝,所以只割齊地兩郡封授劉章與劉興居,立劉章為城陽王,劉興居為濟北王。劉興居與劉章對此極為不滿,“意自以失職奪功”。
過了一年多,劉章病死,但劉興居仍耿耿於懷,漸起叛心。漢文帝前元三年(前177年)五月,匈奴侵入北地、河南,文帝下令調集大軍,命丞相灌嬰統率出征,自己親自到太原督戰。劉興居遂乘機起兵反叛,準備進襲滎陽。漢文帝聞訊,下詔罷丞相兵,命棘蒲侯柴武為大將軍,率10萬軍隊回師鎮壓,並令祁侯繒賀為將軍,戍守滎陽。
七月,漢文帝回到長安,下詔宣佈:“濟北吏兵,兵未至先自定及以軍城邑降者,皆赦之,復官爵。與王興居去來者,亦赦之。”叛軍迅速瓦解。八月,劉興居被俘自殺,國除。
但濟北王的叛亂剛剛平息3年,淮南王劉長又再次起兵反叛朝廷。劉長是漢高祖最小的兒子,於漢高祖十一年(前196年)即已受封。漢文帝即位後,他“自以為最親,驕蹇,數不奉法”。漢文帝寬赦之,他更是驕橫不法,隨文帝入御苑狩獵,竟“與上同輦,常謂上“大兄”,公然錐殺闢陽侯審食其。
薄太后及太子諸大臣都怕他三分,他因此益恣,“不用漢法,出入警蹕稱制,自作法令,數上書不遜順”,並趕走朝廷為淮南國所置傅、相等二千石官,自置丞相及二千石官,自行封爵關內侯以下94人。
他還“收聚漢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與居,為治家室,賜與財物爵祿田宅”。漢文帝未加懲處,只令其舅父、將軍薄昭致信勸戒。劉長更加“不說(悅)”,遂於漢文帝前元六年(前174年)令大夫旦、士伍開章等70人與棘蒲侯柴武的太子柴奇祕密策劃,準備以輦車40乘反於谷口(今陝西西安北),並派人出使閩越、匈奴,求其發兵援助。但未及行動,即被朝廷覺察。漢文帝派人傳訊劉長入京,丞相張蒼、典客馮敬奏請依法處以“棄市”之刑,漢文帝說他“不忍置法於王”,讓與列侯、吏二千石官再議,列侯、吏二千石官灌嬰等43人也主張依法處置。最後,漢文帝下令盡誅所與謀者,但赦劉長不罪,只廢除王爵,流放蜀郡。劉長行至雍地,絕食而死。
三、賈誼與削蕃主張《治安策》
濟北王與淮南王的反叛說明,日益膨脹的同姓諸侯王勢力,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嚴重地威脅皇權的安全,破壞國家的統一。
朝野一些有識之士感到憂心忡仲,紛紛思考如何削弱諸王勢力和維護國家統一的問題。漢文帝前元六年,就在淮南王的叛亂平息不久,年青的樑王太傅賈誼向文帝呈遞了一篇後來被稱為《治安策》的上書,陳述自己的意見。
上書首先分析了當時天下大勢,駁斥某些進言者所說的“天下已安已治”的錯誤看法,認為當時的西漢是危機四伏,是“天下少安”,“何也?大國之王幼弱未壯,漢之所置傅、相方握其事。數年之後,諸侯之王大抵皆冠,血氣方剛,漢之傅、相稱病而賜罷,彼自丞尉以上遍置私人,如此,有異準南、濟北之為邪?”
“天下之勢,方病大癱。一脛之大幾如腰,指之大幾如股,平居不可屈信,一二指搐,身慮亡聊。失今不治,必為痼疾,後雖有扁鵲,不能為已。”
因此他建議立即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勢力,辦法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即把一個王國分為幾個,讓諸侯王“之子孫畢以次各受祖之分地,地盡而止”,從而使每個王國由大變小,“力小則易使以義,國小則無邪心”,無力再與中央政府對抗,而接受朝廷的統轄,這樣,“地制壹定,宗室子孫莫慮不王,下無倍畔之心,上無誅伐之志”,天下就可安定。
賈誼《治安策》對形勢的分析十分精闢,“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主張也切實可行。但因此前曾有朝中元老指責賈誼“年少初學,專欲擅權,紛亂諸事”,漢文帝怕得罪這些開國元勳,故未即採納。
漢文帝前元八年(前172年)夏,封已死的淮南王劉長四個兒子為列侯,賈誼看出文帝終將封立他們為王,又上疏諫阻:“竊恐陛下接王淮南諸子,曾不與如臣者孰計之也。淮南王之悖逆亡道,天下孰不知其罪?陛下幸而赦遷之,自疾而死,天下孰以王死之不當?今奉尊罪人之子,適足以負謗於天下耳。此人少壯,豈能忘其父哉?”
漢文帝前元十一年(前169年)樑王劉揖墜馬死,無子,賈誼又上書建議文帝將皇子劉武由淮陽王改封為樑王,“割淮陽北邊二三列城與東郡以益樑”,如不行,則將皇子、代王劉參遷都於睢陽。因為“樑起於新鄭以北著之河,淮陽包陳以南捷之江,則大諸侯之有異心者,破膽而不敢謀。樑足以扦齊、趙,淮陽足以禁吳、楚,陛下高枕,終亡山東之憂矣,此二世之利也。”
這次,漢文帝接受了他的建議,徙封淮陽王劉武為樑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陽,得大縣四十餘城”。漢文帝前元十二年(前168年),徙城陽王劉喜王淮南故地。十五年(前165年)齊文王死,無子。
翌年,漢文帝又依照賈誼的建議,把齊地分為六,立齊悼惠王六個兒子為王:劉將閭為齊王,都臨淄;劉志為濟北王,都博陽;劉賢為菑川王,都劇(今山東壽光南),劉雄渠為膠東王,都即墨;劉卬為膠西王,都高苑(今山東鄒平東北);劉闢光為濟南王,都東平(今山東東平東)。
同年,又將劉喜從淮南遷回城陽故地,將淮南一分為三,此時劉長一子已死,另立其餘三子為王:劉安為淮南王;劉勃為衡山王,劉賜為廬江王。
四、七國之亂的導火索——晁錯削蕃策
漢文帝限制諸侯王的措施顯得過於軟弱,未能抑制諸侯王勢力的發展。漢文帝后元七年(前157年),文帝病死,由“材智高奇、馭射技藝過人絕遠”的太子劉啟繼位,是為漢景帝。
漢景帝對諸王專橫不法早就十分痛恨。他年輕氣盛,繼位不久就與御史大夫晁錯商議進步削弱、打擊諸侯王的對策。漢景帝繼位前,晁錯曾對漢文帝“言宜削諸侯事”,但文帝“不盡聽;他還幾次針對吳王劉濞的不法行為,“言吳過可削”,但“文帝寬,不忍罰”。
劉濞是漢高祖兄劉仲之子,在漢高祖平定英布後被封為吳王。吳王擁有50餘城,僅次於擁有72城的齊王,是同姓諸侯王中的第二大國。
在漢惠帝、呂后統治時期,劉濞利用吳國境內豫章郡的銅山,“招致天下亡命者盜鑄錢,東煮海水為鹽,以故無賦,國用饒足”。他利用雄厚的財力,大肆收買民心,不向百姓收賦,“如此者三十餘年,以故能使其眾”。
到文帝時,隨著經濟實力的增長,劉濞也日益驕橫,日漸走上與朝廷對抗的道路。有一次,吳太子入朝侍皇太子博飲,因不恭敬被皇太子擊殺,他由是“怨望”,稱病不朝,開始露出反意。漢文帝對他採取寬容態度,賜其几杖,免其入朝覲見。但他不圖改過自新,“乃益驕恣”,“誘天下亡人謀作亂道”。
這場醞釀已久的叛亂終因晁錯“削藩策”的提出,而爆發出來。
晁錯,潁川人,文帝時為太子家令,深得當時尚為太子的景帝信任,被稱為“智囊”。他以其政治敏感早已看出:諸侯王是西漢政權統一的嚴重障礙,主張“宜削諸侯”(《漢書·爰盎晁錯傳》),並多次“言吳可削”(《漢書·荊燕吳傳》)。
景帝即位後,晁錯先為內史,後遷御史大夫,見諸侯王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更加尖銳,尤其是吳王劉濞目益驕橫反勢已成,就上“削藩策”,主張借諸侯王觸犯法網的時機,削減諸侯王的封地。他特別指出吳王劉濞“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漢書,荊燕吳傳》)
景帝採納了這個建議,於景帝前三年(前154年),以各種罪名先後削去楚王戊的東海郡趙王遂的常山郡和膠兩王印的六個縣。這一措施引起很大震動。被削地之當然甚為不滿,未被削地之王見朝廷“削地無已”,也都惶惶不安。形勢到一觸即發的地步。
景帝二年(前154年)吳王劉濞見朝廷不斷下令削地,立刻就要輪到吳國,就決心公開叛亂。他先後串通了楚、趙、膠西、膠東、淄川、濟南六國的諸侯王祕密謀劃,當年冬,朝廷下詔削吳國之會稽、豫章郡終於拉開導火索。吳王劉濞公開舉起叛旗。吳楚七國之亂就此爆發。
(正文完)
-
3 # 狄飛驚
七國之亂,是發生在西漢景帝時期一次著名的政治事件,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聯合叛亂,對抗中央政權,最終以中央政權完勝,七個諸侯國完敗告終。
七國之亂是中央和諸侯國利益博弈的必然結果。
隨後,劉邦吸取了秦二世而亡的教訓,覺得單純實行郡縣制太不安全,老百姓一造反,皇帝就是孤家寡人,沒人幫助,他覺得天下最親莫過手足兄弟,於是重拾西周的分封制,把自己的兒子、侄子分到各地做王,還在臨終前規定“非劉氏不得封王”。
劉邦很信任自己兒子,賦予這些“兒子王”很多權力,他們在自己封國內擁有行政權、財權、兵權,甚至可以自己鑄錢,一個個儼然獨立王國。可劉邦不知道他死以後,這些兒子、侄子們個個擁兵自重,尾大不掉,已經構成對中央政權的嚴重威脅。
漢文帝繼位後,已經意識到諸侯國對中央政權的這種威脅,他採取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策略,把一些大的諸侯國析為幾個小國,比如把齊國析為七個小國,雖說齊國封地還是一樣大,但力量分散,實力已經被削弱。
漢文帝時,吳王劉濞的太子劉賢入朝,陪著皇太子劉啟玩,倆太子下棋時起了爭執,甚至動起了手,劉賢在吳國驕橫慣了,對皇太子劉啟一點都不客氣,劉啟一怒之下,拿起棋盤使勁砸向劉啟的腦袋,結果一下子把劉賢當場砸死。
這原本是一次過失殺人事件,但殺人者是皇太子,無需承擔法律責任,只能怪劉賢腦袋不夠硬,經不住砸,但老年喪子的劉濞卻從此對皇太子懷恨在心,對漢文帝也不怎麼守禮,經常稱病不朝,漢文帝體諒劉濞的心情,也沒怎麼跟他計較。
漢景帝即位後,御史大夫晁錯上《削藩策》,提議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
晁錯的建議正中漢景帝下懷,立刻著手實施削藩,他不斷找茬對各王國採取措施,削減他們的封地,限制他們的發展,一時間巢也震動,諸侯王人人自危。
漢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藩王們當然不服,吳王劉濞對漢景帝當初的“殺子之仇”仍耿耿於懷,他擔心削藩遲早削到自己頭上,與其束手就擒,不如突然發難,主動出擊,聯合諸王造反,一舉推翻漢景帝,自己當皇帝。
七國之亂的藉口是“清君側,誅晁錯”,但實際目標卻是皇帝和中央政權。
一開始,七國佔據上風,漢景帝迫於壓力不得已讓晁錯背鍋,誅殺了這位大功臣,七國不僅沒有滿足,反而認為中央軟弱,吳王劉濞竟公開稱帝,與中央分庭抗禮。
關鍵時刻,兩個人發揮了支柱作用。
一個是漢景帝的弟弟樑王劉武,他的封地主要在河南,他率兵頑強抵抗,頂住了吳楚聯軍的進攻,牽制住了叛軍最強大的主力,為決戰爭取了時間和空間。
另一個是名將周亞夫,他趁叛軍主力進攻樑國時,避開正面決戰,從關中率軍繞道藍田、出武關,抵達叛軍背後,然後堅壁不戰,待對方師老兵疲時進行反擊,大敗叛軍主力。
隨後,周亞夫率軍大舉追擊,迫使吳王逃到東越,漢景帝派人利誘東越,東越王的政治站位很清晰,用計誘殺了吳王劉濞,把人頭獻給了皇帝,隨後楚王自殺,吳楚聯軍潰散。
七國之亂後,漢景帝趁熱打鐵,進一步採取措施打擊同姓諸侯王,如收支郡、邊郡,分封諸皇子為諸侯王,取消任免官吏和徵收賦稅權,等等。這些措施大大削弱了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增強了中央政權的權威,為漢武帝徹底解決藩王問題奠定了堅實基礎。
-
4 # 文化華夏
吳楚七國之亂的主要作案者就是吳王劉濞,讓我們來看一看吳王劉濞的所作所為。
既然吳王已經積蓄力量30餘年,那這30餘年之間,真的是天衣無縫,無人知曉,祕密謀事嗎?當然不是的。吳王要造反,那幾乎是天下人盡皆知,而且大家似乎都在等著他,看他到底什麼時候才造反。
後來吳王劉濞果然造反了,他打出的旗號是“誅晁錯,清君側”,聽起來冠冕堂皇,但是,後來漢文帝仍然是想通過和平解決問題,不得已,答應他們的要求,誅殺晁錯,但是,吳王和其他的反王們並沒有停止造反的腳步。
當然,大漢王朝中央政府最終平定叛亂,有利於王朝統一安定政治局面的形成,繼續推休養生息的政策,也有利於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
5 # 淮上秋陽
導火索是晁錯的“削藩”,禍根是劉邦實行的分封制,挑頭的是吳王劉濞。
高祖劉邦建立大漢王朝後,為鞏固劉氏天下,先是剷除異姓王,接著又大封同姓王。當時,同姓王國轄地共達39郡,而中央直轄的土地只有15郡,其中還夾雜了不少列侯的封國和公主的“湯沐邑”,從而形成了支強幹弱的局面。呂后統治時期,大封諸呂為王、侯。呂后死後,劉氏諸王與西漢大臣合力消滅了諸呂的勢力,迎立代王劉恆為帝,是為文帝,同姓王的勢力更加發展。他們擁兵自重,稱雄一方,成為統一的一大隱患。
漢初政治家賈誼向文帝上《治安策》,提出“欲天下之治安,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力少則易使以義,國小則亡邪心。”賈誼的建議,在當時並沒有引起文帝的重視。但是賈誼死後四年,即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分齊國之地為六國,分淮南之地為三國,實際上就是賈誼“眾建諸侯”之議的的實現。
繼賈誼之後,晁錯屢次向文帝建議削奪諸王的封土。景帝時,吳國跋扈,晁錯又上“削藩策”。他說諸王“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其反遲,禍大”。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用晁錯之策削楚王東海郡,削趙王常山郡,削膠西王六縣,以次削奪,將及吳國。
吳國國王劉濞本是劉邦哥哥劉喜之子,於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被封為吳王。吳國佔有三郡53城之地,為當時王國中的第二大國。劉濞就封后,利用封國內豐富的自然資源,冶銅、鑄錢、煮鹽,集聚了大量的財富。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他招天下亡命之徒,窩藏天下逃犯。同時還用減免賦稅等方式籠絡人心,使自己的經濟實力和政治實力日益壯大。文帝時,劉濞就已顯出對皇帝的不敬。並在王國內準備謀反,到景帝接受晁錯建議,開始削藩時,劉濞眼見其所屬的會稽郡和豫章郡也保不住了,便帶頭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參與叛亂的有膠西王劉卬、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等,史稱“七國之亂”。
-
6 # 浮沉於史
分封宗室亦或功臣,必然就會導致動亂,這在歷代以來,史書不絕。
周分封諸國,導致中央疆域越來越小,諸國擁兵自重。到了後期,甚至都要依靠封國來抵禦外敵。
這種情況,在王室威望尚存的時候,還能維持穩定,一旦喪失信任,那就危險了。
朱元璋分封諸王,鎮守天下,雖然他們分封而不賜土,但是同樣擁有極大的權力。朱棣常年帶兵,於北平發動靖難,最終奪取江山。
再說回漢之七國之亂,這是同樣的道理,漢高祖劉邦認為,秦之所以滅亡得這麼快,就是因為沒有王族的輔助,所以,他毅然實行了分封制,這種分封可是實實在在的封,既擁有行政權,也擁有兵權和財權。
就是不發生七國之亂,也會發生別的叛亂,只是情況略有不同而已。
七國之亂的發生,總結起來,有三個原因。
其一,中央與地方矛盾已深。王室的叛亂,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有了,漢文帝登基之前,諸王與大臣們合謀誅諸呂,其中齊國意欲以齊王劉襄繼承帝位,可惜事成之後,大臣們覺得劉襄不好控制,所以選擇了偏弱一些的代王,及至代王登基,成為漢文帝,漢文帝猜忌諸國,便將之分裂為一個個小國。
各國實力被削弱,諸王心生怨憤,濟北王劉興居、淮南王劉長先後謀反,事敗後一個自殺,一個死於貶謫途中。
這樣一來,中央與地方積怨更深。
其二,漢景帝劉啟殺死吳王太子。七國之亂,某種程度上說,就是吳王在主導。吳王的恨意,很有可能就是因為吳國太子之死。
直到劉賢被送回吳國,吳王看著兒子冰冷的屍體,胸中怒濤慢慢開始醞釀。
吳國不僅豫章郡產銅,而且還臨海,握有廣大的資源,加上他們地盤大,轄有三郡五十三城,可以說是有錢有人。他們所缺的,只是一個機會。
其三,漢景帝藉口削奪諸王領地。削藩這個事情,明面上看是晁錯在引導,實際上就是漢景帝本人的意思,作為皇帝,他不可能看不到諸王坐大的危害,所以他決然的下手了。
於是,楚王削東海郡、膠西王削六縣。接下來,漢景帝要削吳王的會稽、豫章兩郡。
吳王坐不住了,這麼削下去,遲早有一天要削完,而他本人也對漢景帝存有恨意,於是偷偷與諸王聯絡,當然,大部分都是被朝廷欺負過的難兄難弟。如膠西王、楚王等。
-
7 # 楊朱學派
漢景帝時七國之亂的罪魁禍首,是晁錯和漢景帝二人。罪責全在二人。
吳楚七國為何反叛?
因為漢景帝採用晁錯建議,進行削番。
漢朝採用郡縣制與分封制結合的政治體制。
劉邦的兄弟和兒子皆被封為王。中央政府直轄地域約佔大漢疆域的一半。其他諸侯的疆域不到中央政府的五分之一。甚至五十分之一。
漢朝無論是中央政府,還是諸侯國內部。都採用郡縣制。
由於漢朝的中央政府十分強大。任何一個諸侯國。都遠遠不能與中央抗衡。這也就避免了諸侯國之間的混戰和吞併。
大漢抵抗匈奴時,各個諸侯國都必須出兵。
漢朝的政治制度實現了周王朝的分封制和秦朝郡縣制的完美結合。
但漢景帝和晁錯卻違背漢高祖遺命,今日謂之——違背憲法。公然削番,以進一步加強中央集權。
最終導致吳楚七國之亂。幸好周亞夫和樑王給力。幾個月就平定叛亂。
若無周亞夫和樑王。大漢可能會陷入長期的混戰。可能會一蹶不振。
總之,吳楚之亂,七國是正義方。漢景帝和晁錯是非正義的一方。天子違背憲法,濫用職權。公然削番。
分封制改進之後,就是今天的民主聯邦制。今天的美國,各州擁有較大的自治權。中央政府也沒有削番。
-
8 # 賀灝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個七國之亂又稱吳楚之亂,這場內戰的爆發根源在西漢立國之初就已埋下。
劉邦立國之初施行封建與郡國並行的制度,後期又殺白馬為盟~非劉氏為王者,天下共誅之。本意是分封劉姓諸王藉以屏藩中央。認為造就了清一色的劉氏藩國漢王朝就從此穩如泰山了。
理想很豐富,現實很骨感,劉邦死後四十年七國之亂爆發了。
漢文帝時的太中大夫賈誼看到了漢帝國體制上的憂患,他上書言事,即後世著名的《治安策》。他言到:天下之勢方病大瘇,一脛之大幾如腰,一指之大幾如股。可見當時的諸侯做大已有了尾大不掉之勢。
賈誼提出了加強中央集權,節制地方封國權力的對策。具體的辦法就是推恩分封諸王子弟,增加諸侯的數量,分化削弱他們的勢力。也就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
後來劉徹搞推恩令也就是落實了此項國策。但景帝時的御史大夫晁錯性子太急,想將這個歷史遺留問題用強勢的手段一下子搞定。搞出了一個削藩策,說:削欲反,不削亦反,早削反禍小,晚削反禍大。劉啟亦有同感,支援晁錯發起了聲勢頗大的削藩運動。
當時的漢帝國還有十七個劉姓藩國,以吳國為最大,吳王劉濞坐擁三郡五十三城的地盤(包含今天江東、安徽、浙江的一部份)。地方富庶,有銅山可鑄錢,海水可煮鹽,是天下第一藩國。劉濞位尊年長但他和當今天子卻有大仇。漢文帝時吳國太子來朝覲和當時的太子劉啟博戲,因言語不和劉啟拿起博器擊死了吳太子,從此劉濞再不入朝,劉啟即位後雙方的關係更是微妙,晁錯削藩直接激發了雙方的矛盾,景帝三年公元前155年,劉濞聯合楚王劉戊
、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菑川王劉賢等七王以清君側,討伐晁錯為名起兵叛亂。一時間半個國土變色,景帝慌忙殺了晁錯,想息事寧人,但吳楚並不買帳繼續進兵,景帝啟用周亞夫為太尉率大軍討伐吳楚聯軍,用竇嬰為大將軍屯兵滎陽已為後盾。三個月的時間就平息了叛亂,亂平,漢中央大力削減藩國的勢力,沒收了他們的土地,改為中央直屬的郡縣,下轄的官署亦併入中央體系,從此諸侯已徒具形勢,再無資本對抗中央。
西漢中央政府與地方諸侯國之間圍繞著集權與分治的利益搏奕是七國之亂爆發的癥結所在。
-
9 # 兔子愛吃甜甜圈
不是說漢景帝時期爆發七國之亂,而是中央和地方劉姓皇族自漢高祖死後矛盾一直有之,只不過到了漢景帝時期已經到了不可調和的地步。
景帝時期,漢景帝劉啟任用晁錯為御史大夫位列三公,聽從晁錯建議進行削藩。而削藩直接成為導火索,七國之亂正式拉開序幕。可以說漢高祖劉邦封劉姓皇族為王是造成七國之亂的原因,劉姓諸侯王勢力隨著發展到文帝末期劉姓諸侯王實力已經漸漸超過中央政府,而晁錯的削藩的政策直接成為七國之亂的導火索。
-
10 # 瓦當歷史
藩國,將一個國家整體分割成一個個的小邦國,雖然名義上他們推崇著一個皇上,卻可能而懷鬼胎,而呆在龍椅上的皇帝更是忌憚這分割的小邦國,生怕某天他們揹著自己忽然來一個群起而反之,自己不就成了甕中之鱉了,所以,但凡有點野心的皇帝都想壓制住這些威脅自己統治的勢力,將勢力扼殺在搖籃裡。我們不妨來說這樣一個時期,可以封王分封制與征服部門的郡縣制並行的時代--西漢。西漢統治下多封王,封王掌握兵權,雖然皇帝用禮儀規定登等級,也耐不住封王仗著兵力挑釁自己啊。所以,我們就來看看漢景帝時期為何會突然發生七國之亂。
我們再來反觀賈誼、晁錯提出的藩國威脅論,事實證明,他們沒有錯,藩國若是勢力積攢起來了,便是自行將王國劃分出來,自立為王,所以平定"七國之亂"這場暴風雨來得猛烈卻著急,完全是因為先前僅是隻言片語的提及卻沒有采取行動造成的。
-
11 # 劉一千五
漢景帝因吳楚叛逆作如此詔書,其辭曰:
朕當年忝為太子之時,與吳國王太子下棋,那荊吳之人歷來剽悍,輕重不分,讓朕十分難堪,一氣之下提了棋盤甩過去,不料砸在堂弟頭上,蹬了幾下腳就死了。皇叔吳王因此不朝貢長達三十餘年。心中己是有隙了。先皇以宗親故,賜杖不朝,歲時 存問。
朕繼位後,賴祖宗福祉,天下承平日久,四海晏然太平。然社稷日見傾危,各藩國日益驕恣,不遵典憲。不奉職守,不盡諸侯本份。時時與朝廷抗衡。朕寢食難安,不知計之所出。幸有賢才為朝廷分憂,出謀獻策,力主弱枝強幹,固本去末,尊朝廷卑諸侯。實在是強國良策。
昔者,高皇帝 為江山社稷故,分封齊,楚,吳三堂叔輩為侯王,佔去天下一半土地,餘下是朝廷郡縣,功臣食邑,公主湯沐地。如此一來,朝廷地少兵少民少,一旦國家有急,諸侯或來或不來,坐看國家危難而不伸手相助。自建朝至今,藩國日益強盛,驕奢淫逸,擁兵自重,輕慢朝廷,頗有不臣之心。故有近臣晁錯,為社稷江山之故,時時進諫諸侯強大必有後患,應適當抑制,而又莫過於鋤強削割。朕以為甚好,詔按諸侯不法者。於是有削趙國河間郡,楚國東海郡,吳國會稽郡等。諸侯因此震恐。
悖逆吳王濞,白首舉事,狼子野心,串通趙,楚,齊等七國名為"清君側",實則聚兵逞威,引兵西向。朕為家國江山,忍痛詐斬晁錯以塞叛迕之口,並以此詔令七國罷兵。而七國不聽。叛逆大兵聚於梁國之野,抗拒朝廷,荼毒百姓,敗壞朝綱,辱及祖宗。
故此詔書,凡為將者,多殺為功。討逆必盡,又留後患。不奉詔者與叛逆同罪。欽此
-
12 # 閒看煙雨散
中國歷史上,藩王制度本意是想著同宗能有凝聚力,共同守衛江山,但往往藩王坐大最後成為皇帝的心頭之患,漢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也是發生在這樣的背景下。
漢景帝從漢文帝手裡接班的時候,局勢良好,不過從漢高祖劉邦時策封的藩王,有幾家也發展的很好,讓漢景帝感到了壓力,這時候有個人的政論很合他的心意,這人就是晁錯。
晁錯在漢文帝時期就已經提出了削藩提議,只不過沒得到漢文帝的響應,倒是當時的太子劉啟後來的漢景帝對他大為稱讚。漢景帝即位後,提升晁錯為內史,經常與他談論政事,深得景帝的賞識,又將晁錯升為御史大夫,這時候,晁錯又向漢景帝提出削藩論。晁錯在《削藩策》中說到:"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
削藩,對於最高統治者來說也是樂意做的事,漢景帝也沒有漢文帝的深謀遠慮,於是漢景帝採納建議,開始一系列的削藩操作,先後削減了楚王的東海郡,吳王的豫章、會稽兩郡,趙王的河間郡,膠西王的六個縣。
削藩必定會觸及藩王的利益,特別是吳王劉濞,他的兒子吳太子與漢景帝小的時候,下棋發生爭吵,被劉啟用棋盤砸中腦袋死了。
做為藩王之中勢力最大的一個,削藩是他最不願意看到的,當時吳國的經濟,因為吳王大量鑄錢、煮鹽,發展工商,可以說實力雄厚,又懂得收買民心,治理吳國數十年,勢力龐大,自認為可以與朝廷一戰,現在可以說是新仇舊恨一起算,當漢朝廷削地的詔書送到吳國時,吳王劉濞就藉機發難舉事,在此之前,吳王劉濞就派使者四處聯絡劉姓藩王,而那些因過錯被找藉口削地的諸侯對晁錯也多有怨恨,所以也起來響應吳王“清君側,誅晁錯”口號,就這樣,以吳楚為首的“七國之亂”爆發!
漢朝廷開始失利時,晁錯成了政治犧牲品,被漢景帝誅殺,只是七國仍然沒有罷兵,後得周亞夫平叛成功,才化解了這場藩王為亂的危機!
-
13 # 歷史研究院
七國之亂看起來是晁錯的削潘計劃所引起的,實則是地方實力過大有了和中央抗衡的力量所造成的。
公元前154年也就是景帝三年,漢景帝的老師御史大夫晁錯提議削減各諸侯王的勢力,以便加強中央集權。結果吳王劉濞聯合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楚王劉戊、淄川王劉賢、膠東王劉雄渠、膠西王劉卬等諸侯王,以“清君側”之名發起的叛亂,號稱“七國之亂”。後來被周亞夫和梁王在三個月之內平定。
其實實施削藩論之前,漢景帝做了大量的準備,所以朝廷是知道削藩會引起諸侯王起兵叛亂。但是諸侯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如果景帝不處理越往後越削不動。乘著現在國家還有點財力物力人力景帝就下了決心“削藩”。從後來削藩情況來看,這個決定是非常正確的。
其實七國之亂髮生是因為以中央集權的皇權動了地方各諸侯國的利益,也就是中央集權跟地方諸侯國的利益發生了矛盾。使得地方各諸侯王聯起手來一起對抗朝廷。
起初劉邦分封自己的子孫去鎮守各地是為了漢朝的安全穩定,但是漢高祖只考慮到了當下,沒有考慮如何管理各諸侯國,他的想法是都是劉家的天下,大家會一起努力維護的,但是別忘了前秦是怎麼滅亡的,胡亥是怎麼當上秦二世的。所以七國之亂的爆發是必然的,只是時間遲早而已罷了。
-
14 # 都市南鄉子
勢在必然。用18個字簡單說結論:景帝剛愎自用,晁錯操之過急,七國尾大不掉。漢初為平衡各方利益,劉邦採用郡國並存制統治天下,歷經四代君主,諸如七國這樣的同姓藩王已成尾大不掉之勢,藩國內軍政財權一把抓,尤其是七國之亂首犯吳王劉濞,國內有鹽有礦煮鹽鑄,財雄勢大危及中央,豈能不除?但既成事實,意味著需鬥智不鬥力,亟待考驗皇帝的政治智慧和中央治理能力。事實呢?景帝一味迷信老師(晁錯曾是太子太傅,景帝的老師),偏聽偏信,加上親手誤殺吳王太子也有心理壓力,而晁錯書生意氣,用心操切,極力慫恿以吳王當殺雞儆猴的榜樣,於是,逼反諸侯王,授人以柄引發七國之亂。
-
15 # 遊弋歷史長河
七國之亂是漢景帝時期的一次諸侯國叛亂。漢景帝即位後,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但卻導致諸侯國的不滿,七大諸侯國以“清君側”為名發動叛亂。最終叛亂在三個月內被平定。西漢諸侯王勢力的威脅基本被清除,中央集權得到鞏固和加強。
那麼漢朝初年,諸侯國為什麼有這麼大的權利呢?七國之亂又是怎樣被平定的呢?
背景漢初異姓王
高祖劉邦一統全國前,為了擊敗西楚霸王項羽,分封了八個諸侯與手下功臣為異姓王,分別為齊王(後改封楚王)韓信、韓王信、燕王臧荼、後燕王盧綰、梁王彭越、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長沙王吳芮。擊敗項羽後,劉邦為鞏固權勢,就透過各種手段消滅了這些手握兵權的異姓王。
圖 分封的漢初異姓王
立同姓諸侯王的作用
漢初,高祖劉邦滅掉了異性諸侯王,分封自己的兒子,這就是同姓諸侯國,各諸侯國土地遼闊,戶口眾多,但由於同姓諸王與高祖血統親近,效忠漢朝,起著拱衛中央的作用,所以這時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國的矛盾並不突出。
呂氏封王 矛盾凸顯
漢高祖死後,呂后違背”非劉姓不王“的誓約,立諸呂為王。而處處打壓劉氏諸侯網。
呂后專權以及分封諸呂為王的行為激起了劉姓諸王的強烈反對。呂后死後,劉氏宗親抓住機會共滅掉了呂氏集團。掌權大臣們害怕再也呂氏的禍亂,就立代王母家勢力一般的帶王劉恆為帝,這就是漢文帝。
文帝勢孤 諸侯國野心膨脹
漢文帝是劉邦的庶子,他的地位並不是很鞏固,而漢初所封諸侯王,已經歷了兩三代的更迭,血統關係已經比較疏遠,文帝時期,諸侯王多次發生叛亂。
有一次,吳王太子劉賢入朝,同皇太子劉啟(即後來的漢景帝)飲酒玩樂。期間發生爭鬥,劉啟將劉賢誤殺。吳王從此不遵守諸侯對天子的禮節,稱病不朝。逐漸就起了反叛之心。
起因景帝繼位 矛盾日盛
景帝劉啟即位後,中央和地方諸侯國的矛盾日益激化,漢景帝和御史大夫晁錯謀劃削藩的事情。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陳說明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
小試牛刀 開始削藩
恰逢楚王來京,晁錯藉機說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景帝誅殺楚王。漢景帝下詔赦免死罪,改封為削減東海郡。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
這樣的削藩之舉引起了吳王劉濞的擔憂。吳王劉濞就親自到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的事情若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劉昂同意了,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聚眾30餘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 “請誅晁錯,以清君側” 的名義,舉兵西向,自此齊國之亂爆發。
經過誤殺晁錯
景帝看到諸侯國勢大,十分擔心,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立景帝御駕親征,但景帝聽信了曾在吳國當丞相的袁盎建議,誅殺晁錯,以此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晁錯被腰斬,但七國軍隊卻沒有停止前進的步伐,景帝知道誤殺了晁錯,悔恨不已。
劉濞自立 中央出兵
晁錯被殺後,劉濞覺得中央軟弱,就自稱東帝,與漢政權分庭抗禮,景帝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出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圖 七國之亂形勢
打敗吳楚
七國中的吳楚聯軍負責東進,在梁國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劉武向中央告急,而周亞夫則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向景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自己尋找時機切斷吳楚國聯軍的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
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多次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不為所動,於是梁王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梁國城池防守嚴密,吳兵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周亞夫這才率軍追擊,吳楚聯軍大敗。
吳王被東越王刺死,首級獻於漢朝。楚王劉戊也自殺而死。
圖 周亞夫進軍路線
叛軍投降
其他諸侯王勢力比吳王小,吳王被殺後,其餘諸王也先後投降。七國之亂僅僅三個月就被平定。其中參加叛亂的七國,除儲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諸侯國勢力達到沉重打擊。
七國之亂的影響持續削藩 加強中央集權
七國之亂被平定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打擊。景帝趁勢採取措施,大力削藩,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先後分封了諸皇子為諸侯王;取消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平叛戰爭的勝利,中央集權得到鞏固,西漢王朝的實力逐步強大,文景之治所積累的財富,為後來漢武帝時期的用兵匈奴奠定了物質基礎。
圖 漢朝疆域(強大統一的漢朝為武帝攻匈奴奠定了基礎)
總結政策往往適應一定的歷史時期,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就需要不斷的改進、完善,一成不變的在條條框框中求發展、求生存是不可取的。
時間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立足實踐、不斷創新,才能給民族、給國家定下良好的發展藍圖。
-
16 # 周柃利
高祖皇帝劉邦當初平定天下,建立漢朝,封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並和群臣定立“非劉姓不王”的誓約。
呂后專權違背了這個誓約,呂氏被剷除,等到漢景帝時,御史大夫晁錯提出《削藩策》,提議漢景帝削弱諸侯王勢力,加強中央集權,之後就引發了七國之亂。
七國之亂是地方諸侯勢力和中央皇權勢力的一次對抗,最終以地方被平定,皇權得到鞏固而告終。
一、弈棋事件後,吳王日益驕橫早在漢文帝時,吳國太子進京見文帝,和皇太子一起喝酒、下棋。
吳國太子在與皇太子下棋時,態度不恭敬,皇太子拿起棋盤擊打吳國太子,導致吳國太子身亡。
吳國太子死後,朝廷將他的靈柩送回吳國,可吳王惱怒地說天下都是劉氏一家的,既然死在了長安,就不要送回了,乾脆葬在長安就行了。
吳王把吳太子的靈柩又送回長安,之後就漸漸失去了為人臣子的禮節,聲稱自己生病了,不去朝見文帝。
朝廷知道吳王是因為兒子的事情,所以才態度不恭敬,於是就扣押了吳國的使者,並審問他們,吳王為此心生恐懼,有了謀反的想法。
之後,吳王又派使者去長安朝見文帝,文帝問為什麼吳王一直不來,使者說:
“王實不病,漢系治使者數輩,吳王恐,以故遂稱病。夫‘察見淵中魚不詳’;唯上棄前過,與之更始。’’
使者說吳王其實沒有生病,只不過是因為朝廷多次扣押了吳國派來的使者,又治他們的罪,吳王心裡害怕所以不敢來長安。
使者希望皇上不要再追究吳王的過失,能讓他改過自新。
文帝聽了使者的話,將吳國的使者都放了回去,並賜給吳王几案和柺杖,表明吳王年事已高,以後不必再來朝見。
吳王見朝廷不再追究,心裡打消了想要謀反的念頭。
二、晁錯建議漢景帝削藩,諸侯王謀反1、晁錯提出削藩建議,漢景帝採納
吳國國內有冶銅、製鹽的財源,他就不再徵收百姓的賦稅,百姓要服役時,也由他花錢另外僱人來頂替。
每當到過年過節,吳王會慰問有賢能的人,並給百姓賞賜,還有一點就是,別的國家要來抓流亡之人,他總是阻止。
晁錯多次上書文帝,說吳王有罪過,應該削減他的封地,但漢文帝仁厚,不願意這麼做。
等到漢景帝繼位,晁錯又勸漢景帝,說:
“昔高帝初定天下,昆弟少,諸子弱,大封同姓,齊七十餘城,楚四十餘城,吳五十餘城;封三庶孽,分天下半,今吳王有太子之郤,詐稱病不朝,於古法當誅。
文帝弗忍,因賜几杖,德至厚,當改過自新;反益驕溢,即山鑄錢,煮海水為鹽,誘天下亡人謀作亂。今削之亦反,不削變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反遲,禍大。”
楚王劉戊來到長安朝見,晁錯趁機說劉戊在薄太后服喪期間,私下姦淫,讓漢景帝處死他。
漢景帝免了劉戊的死罪,但把楚國封地東海郡收了回來。
趙王犯了罪,漢景帝削奪了他的常山郡,膠西王劉卬因為販賣爵位,被奪了六縣之地。
2、吳王讓應高遊說膠西王,兩人約定謀反
群臣在議論削奪吳王的封地,吳王劉濞怕削奪沒有停止,就打算舉兵謀反。
他想了想諸侯王中好像沒有誰能共商大事的,但想到膠西王劉卬喜歡兵法,且勇武,就派中大夫應高去遊說。
應高分析了一下當下的形勢,說朝廷現在聽信小人的言論,削弱諸侯國,對諸侯王的打擊一天比一天厲害。
吳國和膠西國是著名的諸侯國,朝廷會特別注意,因此以後不會有安寧日子過了。
吳王因為身體有病,已經二十多年沒有進京朝見天子了,時常擔心朝廷會懷疑他。
且聽說膠西王因為販賣爵位的事,受到了朝廷的處置,還聽說其他諸侯被剝奪封地的事情,但如果按照罪名來處理,不應該如此嚴重,恐怕朝廷的用意不止是想剝奪諸侯王的封地吧。
膠西王問該怎麼辦,應高說應該順應時勢,為天子去消除禍患。
膠西王聽出應高話裡的意思,大吃一驚,說自己不敢謀反。
應高說是御史大夫晁錯在蠱惑皇帝,剝奪諸侯王的封地,現在諸侯王都有謀反的心思了。
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要膠西王一句話,吳王就率軍直搗函谷關,據守滎陽和敖倉的糧倉,抵禦漢軍,等待膠西王過去,如果膠西王願意,到時候吳王和膠西王一起平分天下,這不是很好嗎?
膠西王就這麼被說動了,為了事情可靠,吳王之後和膠西王見面當面約定叛亂的事。
3、各諸侯紛紛響應起兵謀反
楚王劉戊因為犯罪,被朝廷剝奪封地,他於是就與吳王劉濞通訊息,準備叛亂。
申公和白生去勸諫他,他把兩人當成罪徒,給他們拴上繩子,讓他們穿上囚衣在街上舂米。
休侯劉富去勸他,楚王卻說:“叔父如果不幫我,我一旦起兵,第一個攻打的就是叔父。”
劉富特別害怕,帶著他的母親跑去了長安。
等到朝廷頒發的剝奪吳國會稽郡、豫章郡的文書到達,吳王殺死了朝廷任命的官員,首先起兵,之後膠西王、膠東王、濟南王、楚王、趙王、菑川王也都起兵作亂了。
濟北王因為城牆壞了沒有修好,他的郎中令劫持了他,他也就不能作亂了。
膠西王和膠東王為統帥,聯合濟南王和菑川王,一起圍攻齊國的都城臨淄,而趙王把軍隊調往趙國西部邊境,準備和吳國、楚國等軍隊聯合進攻,又去聯絡了匈奴一起起兵。
吳國一共徵集士兵二十多萬,他又派使者去聯絡閩和東越,兩地響應發兵。
吳王起兵後,渡過淮河和楚國的軍隊匯合,然後派使者致書諸侯,指控晁錯的罪過,說要舉兵誅殺晁錯。
三、晁錯被殺,七國之亂被平定袁盎向漢景帝獻策,說誅殺晁錯,這樣諸侯王就沒了繼續作亂的理由。
漢景帝接受了這個建議,腰斬晁錯於東市,但是諸侯王並沒有因為朝廷殺晁錯而退兵,反認為朝廷軟弱,繼續作亂。
漢景帝這時候才決定用武力平定此事,他任用周亞夫率軍抵抗吳楚軍隊。
周亞夫覺得吳楚軍隊勢力很大,不能正面對抗,獻計策說讓梁王拖住吳楚主力軍,尋找機會切斷對方的補給,然後伺機擊潰他們。
按計策行事,果然大破吳楚聯軍。
吳楚聯軍被破,其他諸侯的軍隊也無作為,叛亂在三個月內被朝廷平定,以朝廷獲勝為終結。
以上就是七國之亂的始末了,希望大家滿意。
-
17 # 謀世123
地方做大,必然要挑戰中央,
-
18 # 閒來聊聊歷史
楚漢相爭階段,劉邦迫於形勢,分封了異姓王。漢高祖五年,劉邦稱帝后,實行郡國並行制,諸侯國的政治地位遠遠高於郡,諸侯國疆域廣大,人口眾多並位於經濟發達地區。諸侯王的地位僅次於皇帝,在封國內獨攬大權。諸侯國擁有強大的武裝,由諸侯王隨意調遣。此外,還自行徵收賦稅、鑄造錢幣,成為實際上的獨立王國,最終成為中央集權的最大障礙。漢初共有異姓王七人,劉邦在總結秦亡的歷史教訓時,認為秦亡的原因是沒有分封同姓子弟為王。因此,他一面消滅異姓諸侯王,一面又陸續分封了九個劉氏宗室子弟為諸侯王(同姓九王)。隨著時間的推移,諸侯王的實力不斷增強,從而有了和中央抗爭的力量。
漢景帝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王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漢景帝接受御史大夫晁錯削藩的建議,著手逐步剝奪王國的封地。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王國,打著誅晁錯,清君側的旗號,聯合起兵反叛,歷史上稱作七國之亂。影響是平息叛亂後,漢景帝把王國官吏的任免權收歸中央,西漢中央政府加強了對王國的控制。
-
19 # 呆萌小索隆
漢景帝劉啟即位後,中央專制皇權和地方諸侯國勢力的矛盾日益激化,御史大夫晁錯開始與漢景帝謀劃削藩。景帝二年(前155年),晁錯向景帝上《削藩策》,再次上陳諸侯的罪過,請求削減封地,收回旁郡。
等到楚王來朝,晁錯藉機說楚王劉戊為薄太后服喪時偷偷淫亂,請求誅殺他。漢景帝下詔赦免死罪,改為削減東海郡作為懲罰;兩年前趙王劉遂有罪,削去其河間郡;膠西王劉昂因為售賣爵位時舞弊,削減其六個縣;隨之景帝又與群臣商議削奪吳王劉濞的封地事宜。
漢景帝的削藩之舉在朝野引起了很大震動,吳王劉濞擔心削地沒完沒了,就想進行謀反,遂親往膠西,與膠西王劉昂約定反漢事成,吳與膠西分天下而治。劉昂同意謀反,並與他的兄弟、齊國舊地其他諸王相約反漢。吳王劉濞同時還派人前往楚、趙、淮南諸國,通謀相約起兵。
不久,漢景帝降詔削奪吳王劉濞的豫章郡、會稽郡。詔令傳到吳國,吳王劉濞立即謀殺了吳國境內漢所置二千石以下官吏,聯合串通好的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闢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等六王公開反叛。劉濞徵募了封國內14歲以上,60歲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聚眾30餘萬人,又派人與匈奴、東越、閩越貴族勾結,以“請誅晁錯,以清君側”的名義,舉兵西向,從而開始了西漢歷史上的吳楚七國之亂。
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吳王劉濞起兵廣陵(今江蘇揚州),置糧倉於淮南的東陽,向西渡過淮河,與楚兵會合,並派遣間諜和遊軍深入餚澠地區活動。吳楚聯軍渡過淮水,向西進攻,是叛亂的主力。膠西等國叛軍共攻齊王劉將閭據守的臨淄,趙國則約匈奴聯兵犯漢。由於劉濞早有預謀,所以七國軍隊在叛亂之初進展順利。
漢景帝聞知訊息,和晁錯商量出兵事宜。晁錯建議漢景帝御駕親征,自己留守京城。曾當過吳國丞相的袁盎向景帝獻策誅殺晁錯,滿足叛軍“清君側”的要求以換取他們退兵,景帝採納了袁盎之計,封袁盎為太常,要他秘密整治行裝,出使吳國。袁盎獻策十多天後,丞相陶青、中尉陳嘉、廷尉張歐聯名上書,彈劾晁錯,提議將晁錯滿門抄斬。景帝批准了這道奏章,腰斬晁錯於東市。
但殺死晁錯並沒有讓七國軍隊停下進攻的步伐,七國聯軍反而認為景帝軟弱無能,於是劉濞自稱東帝,與西漢政權分庭抗禮,拒見袁盎。漢景帝這才下決心武力鎮壓叛亂,派太尉周亞夫率三十六位將軍領兵抵禦吳楚聯軍,派曲周侯酈寄領兵攻打趙國、欒布攻擊齊地諸叛國,並以大將軍竇嬰駐屯滎陽,監視齊、趙的動向。
吳楚聯軍東進,行至梁國(治今河南商丘),遭到景帝之弟梁王劉武的頑強抵抗,吳楚聯軍併力攻城,攻下樑國南面的棘壁(今河南永城西北)。梁王劉武向朝廷告急,周亞夫認為吳楚聯軍勢大,正面決戰難以取勝,獻策用梁王軍隊拖住吳、楚主力,尋找時機切斷對方補給,然後伺機擊潰叛軍,景帝同意了周亞夫的計劃。於是周亞夫繞道進軍,走藍田、出武關,迅速到達了雒陽。梁國被叛軍輪番急攻,梁王向周亞夫求援。周亞夫卻派軍隊向東,屯兵於梁國以北的昌邑(在今山東鉅野西南),堅守不出。梁王再次派人求援,周亞夫還是不發救兵。最後梁王寫信給漢景帝,景帝又下詔要周亞夫進兵增援,周亞夫還是不為所動,梁王於是任命韓安國與張羽為將軍,拼死抵禦,與吳楚聯軍僵持。
梁國城池防守嚴密,吳兵無法西進,轉而奔向周亞夫的軍隊。周亞夫堅守壁壘,不肯與戰,私下卻趁機輕兵南下,奪取泗水入淮之口(在今江蘇洪澤境),斷絕了叛軍的糧道。吳軍斷糧,士兵飢餓,幾次挑戰未果,於是夜裡襲擊周亞夫軍營,佯攻東南面,周亞夫命令於西北面守備。吳兵果然從西北強攻,未能攻破,吳兵大敗,士兵多半餓死或投降走散,周亞夫率軍追擊,大破吳、楚聯軍。
吳王與其麾下壯士數千人乘夜逃走,渡過淮河逃至丹徒(今江蘇鎮江),退守東越,並派人招集殘兵。漢廷派人以利引誘東越,東越王騙吳王出去慰勞軍隊,用矛戟刺死吳王,獻其頭於漢朝。吳軍潰散後,楚王劉戊自殺而死。
在齊地,膠西王、膠東王、淄川王圍攻齊都臨淄,三月不下。漢將欒布率軍進逼,三王便退兵回到封國。膠西王回國後,其子劉德建議襲擊漢軍,不成則逃到海上,膠西王不聽。到漢營請罪,韓頹當斥責他陰謀叛亂,宣讀詔書,膠西王自殺而死。膠東王、菑川王、濟南王也都伏法被誅。
在趙地,酈寄領兵進攻趙國,趙王劉遂堅守邯鄲,酈寄久攻不下。匈奴得知吳楚兵敗,也不肯出兵相助。欒布平定齊地諸國後,還軍與酈寄會師,水淹邯鄲城,邯鄲城破,趙王劉遂自殺。
濟北王劉志被脅迫參與叛亂,後堅守不發兵,所以赦而未殺。
齊王劉將閭為朝廷守城有功,但是他曾擬奪取帝位,後來還參預過七國之亂的策劃,特別是在被圍困時又與膠西王等通謀,因此不能見容於漢,被迫自殺。
七國之亂的結果及影響:
結果:七國之亂,西漢中央政權獲得了絕對勝利。這次叛亂,從漢景帝三年(前154年)正月開始,到三月即被平息,七王皆死。參加叛亂的七國,除儲存楚國另立新王外,其餘六國皆被廢除。
影響:七國之亂平息後,同姓諸侯王的勢力受到致命打擊。漢景帝趁勢收奪各諸侯國的支郡、邊郡歸朝廷所有,並進一步採取措施,削弱諸侯王的權力以加強中央集權:繼續推行賈誼“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計劃,先後分封了諸皇子為諸侯王;取消諸侯諸侯王任免封國官吏和徵收賦稅的權力,諸侯王不得繼續治理封國,由皇帝派去官吏;改革諸侯國的官制,改丞相為相,裁去御史大夫等大部官吏,使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規定諸侯王不能自治其國,無權過問封國的政事,只能按朝廷規定的數額收取該國的租稅作為俸祿。
至此,中央政權的權力大大加強,諸侯王的力量大大削弱。諸侯國雖仍然存在,但由於諸侯王失去了政治權力,其實際地位已與漢郡無異,已經不再具有同中央對抗的物質條件。
平叛戰爭的勝利,中央集權的鞏固,使得西漢王朝的實力愈發強大,漢族人對匈奴的反攻,也逐漸拉開序幕,對社會經濟發展和政治穩固,起到了卓越的成效。另一方面也緩解了原諸侯王勢力下百姓艱苦的生活,讓文景之治的利端真正的覆蓋向全國,可以說為後來漢武帝時代的雄風和多年戰爭打下了堅固的基礎。
-
20 # 鶴清修
其實這就是分封制的弊端,周王朝建立後對天下進行了分封,各地諸侯可以組建自己的軍隊,有很高的自治權,這對打天下的功臣來說是非常欣喜的,但中央政權一旦衰落就形成無法駕馭地方政權的情況出現,於是乎形成了春秋和戰國的紛爭,漢朝表面上看分的藩王都是劉邦子孫,其實和周王朝是一樣的,地方藩王逐漸壯大後就形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如果漢景帝任由如此發展下去必然形成春秋戰國時的局面,可漢景帝時期出現了一個人叫晁錯。
晁錯對漢景帝開說肯定是忠臣,他提出了消藩的策略,在消藩的執行中觸動了各地藩王的利益,所以他們就以清君側的名義起兵謀反,這就是著名的七國之亂。
總得說起來地方政權和中央政權總會出現這樣的矛盾,如後世西晉的八王之亂,唐朝的藩鎮割據,明朝的靖難之役,這中間有也有不同的結果,如何平衡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確實也是每一個管理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回覆列表
漢景帝時爆發七國之亂是必然的,即使景帝時不發生,景帝之後也會發生。秦朝統一後,秦始皇鑑於周朝分封制造成各諸侯國混戰,周天子大權旁落,因此廢除了分封制,全面推行郡縣制。
劉邦後來考慮異姓諸侯對中央的威脅,為了鞏固劉家天下,因此先後將異姓諸侯王剷除,大封自己的兄弟子侄為王,讓他們鎮守一方。
但是這些同姓諸侯王隨著和皇帝的血緣關係越來越遠,再加上封地實力的不斷加強逐漸和中央朝廷分庭抗禮,甚至發動叛亂,越來越像春秋戰國發展。為此漢文帝先後採取加恩分割諸侯國的方法緩解這種矛盾,但是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問題。
不過景帝卻對這位堂伯父產生了疑心,吳國封地廣闊,境內有魚鹽銅山之變,吳王不收賦稅而封國富足,並且吳王幾十年不來朝賀,在吳國招兵買馬,招募天下亡命之徒,因此吳國成為朝廷第一隱患。
劉濞在看到膠西王等人先後被削地後,本來已經消失的謀反之心又出現了,他馬上聯絡楚王等人準備造反。
漢景帝三年,朝廷終於決定削吳國的兩個郡,劉濞立刻聯絡趙楚等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由公開造反。除了吳國還有齊國、葘川國、膠東國、膠西國、濟南國、濟北國、趙國、楚國。其中齊王反悔,濟北王被手下劫持,因此沒有參加造反,最後剩下七個封國造反,史稱七國之亂。
漢景帝一開始慌了手腳,首先殺了晁錯,但是之後經人提醒才醒悟過來劉濞等人的企圖,於是開始調兵遣將,三個月平定了叛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