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熊貓君劉女士

    一,心理諮詢這個行業有有明確的法律法規對從業人員進行學術和規範的,禁止多重關係清晰的作為諮詢師的約束。(一)有兩個法律我們會首先就接觸到,這兩個法律是對心理諮詢師的工作方式工作關係等等做出了詳細遵守的。

    一個是大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生法》,而一個是專門針對倫理關係的《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工作倫理守則》,在這兩本法律書籍裡面,非常鄭重的說明了諮詢師和別人建立多重關係。

    如果一旦被發現諮詢師在給自己的朋友、閨蜜、甚至是戀人、父母做諮詢的話,不僅僅會給你的我們親人帶來效用風險,更嚴重者你所屬的當地心理學協會會出來干涉甚至懲罰諮詢師。

    這樣你努力學來的知識可能還沒有機會真正意義上應用於臨床,你就已經被趕下來,而且會失去一份心理諮詢的工作。

    (二)所以無規律不成方圓。正是過去有諮詢師對建立諮訪關係的多重關係的僥倖,過度“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最後才會自己也深陷非理性的泥潭。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諮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倫理守則》內容包括:專業關係、隱私權與保密性、職業責任、心理測量與評估、教學、培訓和督導、研究和發表、倫理問題處理……

    在倫理守則中明顯的提到了要和來訪者建立專業關係不能建立諮詢關係,這就意味著你不可以既做這個人的戀人還做此人的諮詢師。也不可以既和這個人成為發小閨蜜還要做她的心理諮詢師。

    接觸心理學一開始就要接觸倫理守則,就是怕不能夠堅定信心,不要因為情面等等,就不懂得在這一個領域保持具體。

    這點,我不僅希望你能理解,也希望你能讓你的閨蜜和發小們理解。而且你也要學會剋制,這是對你們可以雙方最好的決定。

    二、很多時候有些諮詢師其實是迫於無奈的,也許是因為你的好友們聽到你是心理諮詢師,就想著你定然很會撫慰人心,就想著你作為朋友應該為她們諮詢。

    可你心中應該是有數,而且你已經很累很累,你也有自己的生活,你也需要回到家以後卸下生活的負擔好好的和朋友們說笑玩耍,但是,如果真的有從小到大關係都特別好的朋友遇到了很痛苦的事找你求諮詢求開導,心軟的你肯定忍不住就將所有“不允許”拋諸腦後了。

    可是,不行就是不行。

    你如果一旦有了第一次,你的發小們閨蜜們說不定就會來找你第二次,即使他們按一般的諮詢小時付費又怎樣,你依舊是違反了行業規範你依舊心裡不踏實。

    我知道你最大的問題出在你不好意思拒絕,於是你就慢慢的妥協了。但是隨著情況越來越不對勁,你發現你和你閨蜜的關係越來越複雜了起來。

    這不僅是違規的問題,如果多重關係變得難分難解時,你的生活也會被打擾。可能因此連最後一點點自己的小小世界都沒有了。

    這樣的你,想想就很累。

    三、心理諮詢師在生活中怎樣去生活化,和閨蜜發小怎麼保持邊界,我提出如下建議,為你祝福,希望你找到答案。建議一:首先,寧願自己被“不理解”,作為心理諮詢師的你也一定要堅持自己的原則,這是對你最大的保護。

    很多人對於心理學的理解還是陪伴啊聊天啊,但是他們瞭解的並不全面,所以當你說“因為你是我的發小”所以我不能幫助你的時候,對方肯定會感覺到不開心,甚至會誤解你,這是你即將可能面臨的一種“被誤會”的尷尬局面。

    所以,我建議你先放下自己的焦慮,暫時一段時間減少工作的開展,你現在的心理狀態可能也不穩定,所以,你現在需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

    你要知道別人有心理問題很不安會找你,如果你被困惑影響的充滿苦惱,那麼又有誰來幫助你呢,你需要先善待自己,你才有機會振作起來愛這個世界。

    建議二:其實,邊界感來自於你自己的把控,只有劃清了“楚河漢界”,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心理輕鬆。

    一般心理師都不會跟關係太親密的人諮詢,所以,你也要整理好自己的思緒,千萬不要去以“我是心理諮詢師……”這樣的話為開頭。

    我知道在朋友聚會裡,大家酒過三巡,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可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你這樣就會給你的朋友“錯誤”的心理暗示。讓她們覺得你的意思就是“當自己有了心理問題的時候可以來找你”。

    我也建議你儘可能減少和你的朋友們談你的工作,儘可能聚會的時候也不要說自己的職業,別人多問你也罷你自己想說也罷,這種表達本身就在傳遞錯誤的資訊。

    你要懂得收放自如。

    建議三:最後,如果你已經沒有控制住局面,那麼你就需要說出真相,及時止損。

    建議你儘快和你那幾個朋友取得聯絡,並且專門安排出一個時間,真誠的告知你的朋友們:在心理諮詢行業是不允許多重關係的出現的。你當時也真的是有難言之隱。

    真誠的給你的朋友說明白。

    我想你的好朋友、閨蜜、發小都是希望你好的,他們能聽得懂你的為難,也定然不會蠻不講理,你只需要告訴他們實話,再給他們一點時間他們會想明白的。

    當你的好朋友的確真的有了心理問題,你可以做的還有很多……

    比如你可以幫助你的朋友聯絡到你認為優秀可靠譜的諮詢師,把你的朋友轉介過去。

    你可以用你專業的知識來幫助你朋友篩選更合適她的諮詢師讓她早日康復。

    你也可以作為朋友而不是諮詢師的身份,去陪伴你的朋友,你其實什麼都彼此多說,友情是有溫度的。

    只有你放下自己“心理諮詢師”的那麼職業習慣,單純的給予朋友關心,你的朋友定然能夠感受到你的真心,也定然懂得你當初拒絕做她諮詢師的苦衷。

  • 2 # 心理諮詢師喬木

    作為一個諮詢師,諮詢倫理中,不與來訪者建立諮詢以外的關係這一條原則您肯定很清楚。那麼您不太可能跟閨蜜和發小建立諮詢關係。

    所以我猜您的問題不是指建立諮詢關係後如何把諮詢和生活分開,而是作為從事心理諮詢職業的個體,如果閨蜜和發小有心理困擾,應該如何應對。

    這又要說到心理諮詢的另一個原則了,那就是“不求助,不幫助!”畢竟心理諮詢是一個助人自助的過程,來訪者最終的改變還是要通過自己來達成的,如果自己連求助的動機都沒有,也許是還沒有達到改變的時機。

    如果一個心理諮詢師,在生活中習慣性地用自己職業的角度,去評估身邊親人朋友的心理健康水平。還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就說你這個情緒是因為分離焦慮,你那個行為是因為俄狄浦斯衝突等等。這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暴力分析,這不是對人的幫助而是傷害。這等於一個外科醫生把病人的傷口切開卻不上藥也不包紮。

    也許您會說,不能為朋友做諮詢,又不能主動去幫助朋友,那我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難道眼睜睜看著閨蜜和發小被心理問題困擾嗎?

    對於這個問題,我覺得在心理諮詢師的技能訓練、自我體驗,案例督導的過程中。自己本身的人格得以完善。覺察、共情、同理、傾聽、表達等各方面的能力得以提高,這些能力在生活中會不自然地應用於跟朋友的相處過程當中,這本身就是一種幫助。

    總之,諮詢師只是一個職業,在生活中該怎麼跟閨蜜和發小相處就怎麼相處。只不過對於閨蜜和發小來說,你也許比其它的朋友情緒更穩定,更有耐心聽TA吐槽,更不會評判TA,更包容更中立,不會把自己的觀點強加跟TA。我覺得這本身對朋友就是一種穩定的支援。

  • 3 # 故事點放機

    別動不動就顯擺,就像八級鉗工別去哪都非得帶這個扳手似的。

    誰也別太把自己當回事兒。諮詢只是謀生工具,在該用的時候再拿出來。

  • 4 # 心理諮詢周婷麗

    心理學生活化,這是我一直倡導的理念。

    跟身邊的朋友相處時需要放下諮詢師的角色。也就是說,脫掉諮詢師的馬甲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和朋友在一起。

    重要的是,這個諮詢師本人需要把所學習的理論、知識,技能,內化為個人化的一個生活方式、態度,以及和朋友相處的獨特方式。這是需要這個諮詢師本人具有足夠強大的內化能力和應變能力的。

    比如一個朋友有可能跟我們傾訴她跟孩子的關係問題,我們能做的可能就說:哎呀,你跟孩子相處真的不容易呀,你需要我只是傾聽呢,還是需要我給你一些建議?

    如果你需要建議的話,也許我的建議不一定適合你,但至少可以是我作為朋友的一個專業的視角。

    然後給朋友給出幾個建議讓朋友自己選擇就好。

    當然你也可以說,如果我是你孩子的媽媽,我可能會怎麼怎麼做,我可能會理解孩子這些問題行為在跟我說什麼,等等。

    然後可以問朋友說不知道我這樣說,是不是作為朋友對你有一些啟發或者幫助。

    僅此而已。

  • 5 # 凡人魏蝦米

    這個問題很可愛!心理諮詢師就像拳擊手、律師一樣,是個工作角色;而在生活中不要強調這一屬性,簡單做自己,只要能分清什麼時候做什麼事就好。往往是你的閨蜜或是發小會介於你的心理諮詢師的角色反而會有所顧忌!

    心理諮詢複雜著說:“心理師運用心理學的原理和方法,幫助求助者發現自身的問題和根源,從而挖掘求助者本身潛在的能力,來改變原有的認知結構和行為模式,以提高對生活的適應性和調節周圍環境的能力。”簡單的說是“心理諮詢師協助求助者解決心理問題的過程。”

    其實沒必要把心理諮詢限定在某一範疇。因為,平時家長、老師、朋友和我們談心的過程,都算心理諮詢的某一環節,不同的是心理諮詢師會更加系統、更加科學且善於總結問題並引匯出解決辦法。所以,從客觀的角度來看,心理諮詢師會更好的處理與閨蜜和發小的關係,通過理性分析和感性推動幫助閨蜜和發小解決生活和工作上的困擾。

    那如果你擔心在某一事件上你的感性會麻醉你的理性時,這也很正常,你只需要只保留閨蜜或發小這一角色,關閉心理諮詢這一功能或介紹給其他心理諮詢師。

  • 6 # 自體與客體

    也可以不去諮詢化,如果閨密發小不是你的來訪者,也不太可能成為你的來訪者,沒有太多的必要保持邊界,諮詢是一個消耗精力的過程,大部分的諮詢師在諮詢後都願意做回自己,去諮詢化其實不難,一直保持絕對的界限反而是太過生硬的表現,這其實說明在諮詢師方面也會出現一些心理上的被動感,這個問題中的“保持邊界”我感覺會有一些自己比他人優越的意義在裡面,諮詢師精神固然有其精華所在,然而精神不是我們所去尋找或追求的,而是我們一直信仰著的,求證上帝存不存在是一件愚蠢的事情,我們所做的是信仰上帝的存在。

  • 7 # 律師忻浩

    諮詢師是職業,我們都會不知不覺的把某些職業習慣,經驗帶進生活之中。好比演員,如果把生活當戲劇,顯然不合適。

    作為一名專業的從業人員區分職業角色和生活角色,舞臺和現實,是必然的一門功課,若無法做到此,偏激的說,或許應該考慮是否適合的問題。

    另外一個角度看,作為諮詢師的閨蜜或發小,也應該對你的這位專業朋友視同普通職業的從業者,雙向交流雙向認可

    ,勿神話勿妖化。相信之間友誼的基礎感情的實質,自然亦會忽略某些職業特性。

  • 8 # 文章小白舒賢龍

    人有個圈子的生活羈絆,特別是當身邊的人熟悉後,你鼓勵她,他會認為你在敷衍,怕得罪他,沒有實質作用,若是真指出,它也心靈深處會覺得你把他沒放在重要位置,反正兩頭難,最好採取ABC法諮詢,避開你們之間微妙關係,既不有所謂傷害,也能恰如其分解決問題癥結,何樂而不為呢!

  • 9 # 快樂父母

    諮詢師在生活中如何諮詢化?角色轉化,諮詢的時候諮詢,諮詢師是諮詢師。玩耍的時候放棄諮詢的角色。和閨蜜和好朋友,在生活中分清楚界限,自己的事,別人的事,系統的事。尊重別人的事,順從老天的事,自己的事就是自己的事。所以,界限就分清楚了。

  • 10 # 水如香啊

    在諮詢界,有個最基本的規則,就是不給熟悉的人做諮詢。

    很多時候,朋友找到我,那種談話也只是作為一種朋友間的坦誠傾訴,給予理解和朋友間的悅納,並談不上專業的諮詢。

    如果需要深入,我會轉介紹給他人,因為這種親密度,會影響我們之間的關係,會影響判斷,會影響專業度。

    不給熟悉的人做諮詢,是保護雙方的做法。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感謝瀏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美海軍欲將軍艦從256艘增至355,又提高到500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