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動漫線上

    如今的作文教學一些孩子打怵,老師頭疼,還是在於學生知識面不夠,閱歷太淺;而老師卻沒有辦法改變如今的教學方式。學生要想提高知識面和增加閱歷就會和學校求穩的教學方針有衝突。所以說就算老師知道怎麼教學,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要想提高作文水平還得多讀、多看、多寫和多思

    1.多讀:俗話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要提高作文水平,那麼平時多閱讀優秀的文學 作品;有時間就去多看詩歌,散文集,多看文學雜誌等,增加知識面。

    2.多寫:空閒時間,多練筆,多寫文章,或者寫任何雜文小記都可以,寫得多了,那麼運字用 句就靈活了。

    3.多看:日常生活中,如有各類感觸,也可以多記錄一下,比如看電影后,看節目後,逛街外 出,旅遊等增加閱歷,從古至今沒有哪個大文豪是在家裡寫就錦繡文章的。

    如果沒有一定的感悟那麼寫出的文章只能是無病呻吟,堆砌詞藻。

    4.多思:要寫一篇作文時,要抓住主題,應養成先構思計劃清楚,再下筆開寫;養成在提筆開寫之前。

  • 2 # 華問教育

    小學生、初中生作文打怵,一個原因是畏難情緒,怕困難;另一個是無米下鍋,找不到寫的。

    第二個是主要原因。

    高中生寫作文,也會有困難,只不過高中生心智成熟了能理智地要求自己去克服困難。

    學生為啥找不到寫的呢,這與老師在課堂上過於講技巧、講方法有很大關係。

    作文是書面表達,說話是口頭表達。

    一個學生,一天說的話,記錄為文字,課堂上回答老師問題除外,起碼5000字以上,而小學生作文次數要求也就四、五百字。

    有人會問,這豈不是流水賬了嗎?

    學生說的話,有內心的意願,起到了良好的交際溝通效果,怎會是流水賬呢?

    學生課外滔滔不絕,作文課上筆有千鈞,為什麼?

    就是在作文課上把習作引入了一個誤區:學生以為作文就是寫一篇高大上的文章,為賦新詞強說愁,與自己內心的表達慾望、生活實際阻隔起來。

    所以,要讓學生有話可寫,把學生的日常交際轉換為文字記錄再稍加格式成文就是一篇好作文了,——即“先說後寫”。

    舉個例,要寫媽媽的愛,課堂上可先播放一個有關母愛的小視訊或一段歌曲一個故事,把學生帶入表達的情境中,然後學生交流,之後用文字記錄下來。

    類似的,有“先看後寫”、“先讀後寫”。

    至於開頭、結尾、選材、立意之類的章法、技法要淡化,要把“內容”放在作文教學的首位。

    從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來看,內容是第一位的,何況我們老師從小學三年級起就講那些寫作技巧,直到高中,也沒有幾個學生掌握。

    當然,為了發揮更好地表達效果,是需要一些表達技巧。但作文表達技巧的教學要少而精,要服從作文內容的教學。

    要落實“寫文育人”,還需紮實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維力,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

    觀察力和思考力是一體的。

    觀察方法,就是思考問題認識事物的方法。學生觀察細緻了,寫一事一人、一物一景就有了細節能寫出細微處。

    學生觀察力的培養需要整體計劃,以觀察日記為抓手,連續觀察和非連續觀察結合。將觀察結果表達出來的過程裡,就可滲透言語表達技巧的訓練。

    就作文的感染力而言,用得多的是形象思維;作文要深刻靠的是抽象思維。

    作文中的思維力培養要把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結合起來,高中階段還需訓練辯證思維。

    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重點是多讀。

    怎樣更讓學生愛讀、會讀同樣需要精心設計,也不可簡單地安排一個閱讀任務就了事。

    年級越高,精神生活越豐富,作文內容就越充實。

    觀察、閱讀的過程也是作文語料的積累過程。

    表達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一天不說一句話,十天半月不與一個人聊一陣子,會感覺難受。

    作文教學立足於表達的需要,著意於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學生寫出飛揚文采,就有了真正的源頭活水。

  • 3 # 小易老師

    作文教學在中考和高考中所佔的分數比很高,是語文綜合能力的體現。如今的作文教學一些孩子打怵,老師頭疼,問題出在哪裡?

    教師的問題。

    1、很多語文教師本身素質就不過硬,讀的書很少,寫作能力不高。不關心時事政治,思想深度不夠,不深入生活,觀察、感受、理解等能力都比較差,這樣的教師怎麼去指導學生的作文?

    2、很多教師覺得教作文費力不討好。

    按照教學大綱的規定,每位學生一學期至少要交6篇作文,每篇作文不少於500字。實際上,為了迎接中考和高考,學生的作文一般都不少於800字。假如一位教師教兩個班級,每個班級有40名學生,兩個班級就是80名學生。按照大綱的最低要求,每個學生每學期交六篇作文,就是480篇作文。這些作文都需要批改和講評。教師批改作文時,每篇作文最低看兩遍,用符號法批改,有眉批有總批,批完一篇作文最低十分鐘,教師每天批十五本就很了不起了。一次作文批完,講評完就得兩週時間。而且作文的教學效果也不明顯。

    3、很多教師不認真進行作文教學。

    很多教師基本不怎麼佈置作文,而是讓學生背作文。即使是批改作文也只是批個優秀、良好,或者批個分數就完事,很多教師,一學期幾乎沒講過作文,也沒有認真批改過作文,更談不上寫個下水文。

    4、教學時間不充裕。

    一本語文書,六個單元,課程安排非常緊張。現代文、文言文、詩詞都要講,名著、修辭、語法都要學習,知識點很多,課時很有限,因此沒有時間講作文。

    5、教學方法有問題

    小學是學生寫好作文的關鍵,剛上小學,學生就應該寫好看圖說話,可以多做口頭作文,描述場景、複述故事等。要經常記日記,把口頭作文整理成書面作文。作文教學應該從興趣入手,不要限制文體,只要孩子能寫,感興趣即可,然後慢慢指導。指導作文既要找到共性,在班級上好講評課,又要針對學生的個性,做好面對面的單個輔導。批改作文要多鼓勵,少批評,多肯定,少修改。要指導學生觀察、感受生活,積累素材。

    學生的問題。

    1、學生的活動少,沒有親身經歷,缺少素材

    為了孩子們的安全,學校大門緊閉,學生成了籠中之鳥。

    一次一次的無故傷害,學校裡大門口都有保安,學生不能隨便進出學校。把孩子們成天關在教室裡死讀書,讀死書。唯一的課外活動;唯一的體育課、唱歌課成了擺設。提高學習成績,成了學生和老師追求的唯一目標!

    學生缺乏實踐活動。過去我們上語文課,一個教研組老師提前備課,做研究;做按排。

    如《公園的一角》作文課前,以同行班為單位集體活動,帶學生去公園遊覽一次,儘管孩子和家長去過多次,但是不如老師帶孩子們去這一次。帶著寫《公園的一角》的作文任務去。

    老師有重點地帶孩子們看幾個景點,邊遊覽邊講解,在實踐活動中教給孩子觀察方法,培養孩子的觀察習慣。

    家長都很忙,陪伴孩子做親子活動成了孩子的奢望。

    孩子沒有生活,沒有觀察習慣,不會觀察,讓他寫《我的媽媽》,朝夕相處幾年的媽媽,孩子坐在那裡苦思冥想,兩節課結束了,好歹寫了幾句,乾巴巴的語言,打動不了讀者。有生活,作文才能寫出真情實感!

    家庭是孩子幸福的港灣。最好的教育是來自父母的家庭教育。現在中小學的家長都是中年人,在單位、在家裡,壓力都很大。有多少家長經常帶孩子做親子活動?打球、游泳、遊覽等等。

    就是有陪伴,也沒有目標,沒有任務。缺少方法;缺少記錄。玩了做了,回來一切都忘到腦後!沒有意識去培養孩子的寫作能力,積累素材,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2、讀書少,詞窮語乏。

    加強語文課的課文閱讀理解,吸收課文的營養,提高孩子們的寫作能力。

    課本里的每天一篇文章,都選自名人名篇。孩子們買一大摞《作文選》,但是沒有好好吃透課本。

    要學習好語文,大聲朗讀是很好的方法,做到熟讀成誦,再遇到類似的作文題目和閱讀理解,就能做個八九不離十。

    大聲朗讀,可以記住很多字,記住很多美詞佳句,開頭和結尾。如果把課本里的東西跟著老師的節奏走,吸收課本里的營養——字、詞、句、篇章結構。作文還會有問題嗎?

    買一大摞《作文選》也不如跟著老師把課本里的名人名篇學好!路走偏了,越走離目的地越遠!

    3、學生對寫作不感興趣,覺得作文浪費時間,收穫小。學生課業負擔很重,沒有時間寫作。

    考試的影響。

    現在的中考作文,學生只要寫夠字數,卷面整潔,段落結構清晰,標點符號運用得正確,不跑題。那麼作文的分數差距很小。假如寫好了開頭結尾,那麼還可能得到高分。這樣的批卷方法,造成了學生的急功近利,學生不去認真練習寫作,而是背誦好的開頭、結尾和句、段,到時候套作。有的學生還背誦了十幾篇,甚至幾十篇範文,到時候整合。這樣下去,學生的寫作能力令人堪憂。

    結束語:

    如今的作文教學,存在著各種問題,有老師的問題,有學生的問題,也有考試批卷的問題,需要綜合施策,才能使作文教學走上正確的軌道。

    沒有生活,靠胡編亂造,作文確實很難!生活是寫作的源泉,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積累素材,教給孩子們寫作方法,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有素材、有方法孩子們才能把作文寫好!

  • 4 # 張軍濱海藏君

    作文的前提在於表達,我任教一所普通高中校,現在很多孩子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可以說沒有什麼口頭表達能力,讓他們進行書面語表達則是更難!

    這些孩子為什麼沒有語言表達能力呢?

    一、課堂訓練

    1、語文課上有訓練,但很少,且多為假設情境甚至沒有情境的短暫訓練,所以很難遷移到生活之中;

    2、學生忙於完成背誦任務,缺乏思考、賞析、運用,平時所學和生活是兩層皮;

    3、為了應試學生過多的學習了套路、方法、技巧、模板,卻沒有真正學會觀察、思考,也就沒有表達的渴望,沒有真情實感來支撐,就沒有生命力;

    4、語文課堂中的教師、教材,充斥著太多太多的情感宣洩,毫無緣由甚至意義的假的情感宣洩,理性缺位、邏輯缺位、批判意識缺位。

    二、生活體驗

    從這幾級的學生身上能夠體會到閱讀思考的嚴重欠缺。過多的網路溝通,習慣了隻言片語,長期生活化口頭化的形式等等,讓他們大腦中沒有正式表達意識、系統表達意識、書面文字意識。

    還記得我們小時候第一次給朋友給長輩寫信的時候嗎?從開始的興奮渴望,到過程忐忑不安到,到收到回信的興奮開心,生活便是表達的真實體驗場。

    我身為班主任深深感到,孩子站起來說不出一句完整清晰的話;坐下去寫出的東西讓你頭疼崩潰;國旗下代表講話都要網路下載,照稿讀;甚至有大量學生根本沒有說話的渴望,很可怕。

    語文是所有學科的基礎,是學問的根本,重要性不用多言;生活給與一切知識以靈魂和生命力。

    無論教師還是家長,都應當關注到當代人的這個問題。

  • 5 # 虎妞狼爸

    我個人認為有幾個方面:

    第一,閱讀量達不到

    現在的孩子都在拼命去考高分,卻忽視了課外書的閱讀。這主要是來自家長的引導和自身的榜樣沒有做到位。隨著時代的變革,從今年起,高考將會增加大量的閱讀內容,據悉語文試卷的文字將達到9000-10000字左右,如果平時沒有大量的閱讀積累,很難在高考中勝出。

    只要孩子平時有大量的書,即使沒有去過遠方,心裡也裝滿世界,在寫作過程中也將會得心應手。

    第二,寫的少

    大部分孩子沒有養成寫日記的習慣,這也是孩子一到寫作文時就頭疼的主要原因。寫日記是寫好作文的基礎,只有把平時的記錄積攢起來,孩子在寫作文時才有內容,才不會覺得難。

    第三,方法欠缺 細節才能更抓眼球

    很多孩子寫出的作文大、空、虛,沒有實質性的內容,讓人看起來沒有興趣。主要是寫作的方法和認真觀察的問題。

    如果能寫出細節,更能抓人眼球。比如,你在寫樂山大佛的高度時說,樂山大佛高71米,或者說有二十多層樓那麼高,這些大家也頂多抬抬頭看看,想想著有多高,還是很空,如果你寫,這個大佛的小腳趾頭可以供四個人一起打麻將,這樣的話,給人的感覺就很有想像力了。再比如,寫媽媽是一個很節儉的人時,如果用例子的話更能說明,比如:我的媽媽是一個很節儉的人,每次爸爸把那些空紙箱扔了,媽媽都會撿過來。這樣的一個細節給人留下的印象是很深的。

    第四,不能引經據典

    很多人在寫作文時,寫的很好,如果能再加上一些經典,名句,或者詩詞,瞬間將會提高本篇作文的高度和意境,並且還能得高分。

    說起經典,我還不得不說,我對我女兒的要求非常高,孩子從兩歲開始,我就教孩子三字,弟子規,現在孩子六歲了,不但背完了小學初中的古詩,而且還能熟背論語,易經,道德經等國學經典。我也一直認為,腹有詩書氣自華。或者說,只要喝水多就別怕沒有尿。

  • 6 # 開心快樂lchy

    問題關鍵首先是學生寫作文沒有寫作源泉,“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拿起筆半天憋不出一句。現在的孩子上幼兒園的年齡越來越早,他們沒有自由更不能釋放天性,接觸不到大自然,更不能痛痛快快玩 ,接觸的都是動畫,手機遊戲。升入初中坐在高樓大廈教室裡,他們更沒有了自由,下課十分鐘,上個廁所時間都很緊張別說去玩玩。條件好的家庭有精力帶著孩子出去溜溜,可是一次兩次旅遊能解決什麼問題。活生生的孩子看傻了,沒有生活體驗他們寫什麼。“問渠那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其次手機上網現成的作文鋪天蓋地,留一個作文作業交上來的雷同的內容很多,哪個孩子願意不抄現成的而是坐在哪兒冥思苦想呢?第三考試糊弄糊弄就能得分,與其費勁寫一篇作文不如痛痛快快做幾道題有成就感。培養寫作興趣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潛移默化的影響。大多數老師只能講一些寫作的技巧和督促學生多讀書多練習寫作。好的語文老師會用好的策略培養學生的興趣,當堂寫作,互相批改,為優秀的範文批註,優秀作文定期展示,佈置生活體驗作業等。希望語文教學中老師重視作文教學,盡力培養學生的興趣。試想能寫出真情實感,文辭優美,積極向上的作文,孩子的語文成績會差嗎?表達會手足無措嗎?思想和審美會消極庸俗嗎?

  • 7 # 奔跑的阿白

    作文教學真是語文教學第一頭疼的大問題。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首先,胸中無墨,筆下無言

    所謂作文,其實就是一個情感思想輸出的過程。要輸出,必然需要先輸入,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我常跟學生說,寫作就像是從一個桶裡往外舀水,你要舀出水來,首先得保證桶裡有水。桶裡的水就是你通過生活或閱讀體驗積累下來的。

    現在的孩子大部分課外時間都被各種班填滿了,或者是被手機等電子產品佔據了。本來就缺少對生活的體驗,再加上沒有時間閱讀,他們的輸入少的可憐。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頭腦裡沒有什麼東西,寫作時自然是無話可說的。

    其次,學為功利,欲速則不達

    這其實是整個社會功利浮躁的氛圍在教育上的投射。

    相信語文老師們都有同樣的感覺:語文雖然一直位列“三主科”之首,但是學生對刷數學、物理等科目試題的興趣要遠遠大於去讀一篇文章,去欣賞一首詩。

    為什麼呢?因為刷數學物理題見效快,知識類的科目,知識點就在那裡,確定的答案就在那裡。多練習,效果是明確的。從心理上,也更容易獲得滿足感成就感。

    人本來都是趨利避害的,更何況在整個社會都比較急功近利的情況下。學生會覺得我花這麼多時間去看書,去體驗,我能多掙幾分?這個付出價效比如何?

    而語文又恰恰是一個不能著急的學科。她需要長時間的在書香裡的浸潤,需要持續性地關注生活,思考社會,所以語文與這個“快時代”格格不入了。

    或許,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寫作技巧讓學生的作文“看起來”還不錯,但是這種辦法一定會很快遇到瓶頸,形式終究不可能彌補思維的缺憾。

    特別是有些思維上的問題,很多學生其實並不太能理解,這就需要一對一的面批,單獨指導。

    但是我們國家在大部分地區的班額還是很大的,這就讓面批成為一件特別奢侈的事情,幾乎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能面批。所以就讓寫作教學變成了“灑灑水”,只打溼了表層,無法深入下去,風一吹就幹了。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老師覺得,我講了那麼多遍,反覆強調的東西,學生就跟沒有聽過一樣?因為他們本來就沒有聽懂,更不知道自己的文章哪裡存在這些問題,所以也就不可能學以致用,去改正自己文章的缺陷了。

    不過,寫作教學之路道阻且長,我輩還需繼續努力。

  • 8 # 61128晴天

    大家好,我是晴天,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今的作文課教學育孩子打怵,老是頭疼,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老師講課文的時候,學生不注意聽,課外書片頭的少,還有缺少鼓勵。

    1、語文老師在講課文的時候,要注意作者的寫作方法,給孩子每段每段說清楚,讓寫作文的時候,運用到課文上的寫作方法,和修辭方法。這對孩子寫作文的時候很有幫助,鼓勵孩子先模仿課文著寫作文。

    從生活中吸取作文的素材,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管寫的好不好?先開始寫。

    2、鼓勵孩子們先寫出來,不管寫的怎麼樣?都要先開始。即使是胡寫胡說也行。先胡說胡寫一翻,然後再教他們修改整理思考。不要總是批評孩子,寫的是流水賬什麼的,只要開始寫,多練習,多練筆,慢慢的就會寫得好一些。

    無論孩子寫的好不好?都要鼓勵她多寫,多練,萬事開頭難,文從胡說起。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然後再教他們怎樣修改,再教他們抓住重點,抓住中心思想,胡說的東西就能順理成章了。

    3、多讀書,多積累,讀書的時候見到優美的句子段子,要記下來,把自己的想法也記下來,對文章的理解,領悟,寫出來,積累的越多,慢慢就會越來越好,有話可說。

    讀的書多了,就能為己所用,寫作文的時候就可以順利地輸出。

    總體來說,小學生要多讀書,多多理解課文內容,多練筆,勤記日記,才能有效的解決,害怕寫作文這件事。

  • 9 # 悠然Teacher

    我是悠然老師,關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經驗,供您參考:

    一、引導學生留意身邊的事,讓學生消除畏懼感。

    首先讓學生明白:習作就是寫身邊的人、事、自己的喜怒哀樂。教師應該不放過任何一個有利時機引導學生進行即興作文的訓練。因為往往在意想不到的情況下,在突發事件中,學生會有感而發,在不經意間表達出更真實、更自然的思想感情,展現出他們激情的一面。所以,教師善於抓住最佳時機開展即興作文訓練,有利於降低學生習作恐懼感,培養學生作文創造力。夏季天氣多變。在一次語文課上,狂風乍起,天空驟然變得一片昏暗。伴隨著轟隆隆的雷聲,豆大的雨點沖刷下來,地面瞬間濺起無數帶有塵土的雨花,窗外一片混沌的世界。孩子們望著窗外,表情各異:有的好奇,有的驚訝,有的害怕,思路無法回到課文中。於是我索性讓學生放下課本,走到窗前仔細觀察景物的變化,聆聽大自然最巨集偉的交響樂。其間,讓學生隨意交流、議論,談不同感受。雷雨過後,我稍作準備,引導學生進行口頭作文。有的學生生動地描述了雷陣雨的憾人景象,有的學生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情感受,還有的學生髮揮奇思妙想,訴說了心中一個美麗的童話。由於抓住了最佳訓練時機,學生們情動而辭發,爭相發言,語言流暢而富有個性。在這個過程中,描述、抒情、想象結合在一起,不同的表達方式都得以訓練。事後,我再讓學生把口頭作文整理成《暴雨中》的書面作文,大家普遍完成得很好。

    二、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寫作情感。

    心理學認為:“當一個學生對某種學習產生興趣時,他總是積極主動,而且心情愉快地去進行學習,不覺得學習是一種沉重的負擔。”學生只有產生了作文興趣,才能充分發揮語文才能,寫出真實感人的文章。利用小學生活潑活動的特點,可以在習作之前組織一些小遊戲。激發學生寫作的情感。人教版三年級第一次習作主題是“豐富多彩的課餘生活”。我指導寫之前,我問學生:“大家愛玩遊戲嗎?”學生一聽有遊戲玩,樂得歡呼起來:“愛玩!愛玩!”“那好,現在我們就來玩一個遊戲‘貼鼻子’。”接著我在黑板上畫了一個小丑的臉,讓學生排好隊按順序把眼睛蒙上,一個接一個到黑板上去貼鼻子。看得出來,學生一個個玩得很投入、很開心。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如有順序、抓住特點、注意事物發展變化、關注人物的表情等等。學生在寫作時,我不作任何內容上的限制,放手讓他們去寫自己喜歡的東西。這堂課的結果是:孩子們的表現的非常棒!

    三、勤動筆,讓日記、小練筆成為學生習作練筆的磨刀石。

    《語文課程標準》提出:要鼓勵學生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容。為了讓學生的習作能更好的取材於生活,我讓學生堅持寫日記,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事,或者所見所聞寫成日記。等到要寫作文時,可以把平時寫的相關日記再加工,就是一篇好作文了。生活就像萬花筒,多姿多彩,學生如能把這五彩的生活寫進日記。那麼,他們的作文內容也就五彩繽紛了。引導學生堅持寫小練筆不為一種有效的方法。它能靈活地圍繞作文教學,進行小範圍、短篇幅的作文練習。在教學中,許多課文都配有生動鮮明的插圖,這些插圖均是練筆的好材料。如在教學《燕子》,插圖上出現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我積極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畫面,然後讓學生動筆描繪美麗的春天。課文中有好多句子 表達含蓄,給學生留下想象、延伸、拓展的空間,在教學中我會找準這些“空白”,讓學生把簡練的寫具體,把寫得含蓄的地方補充出來。如《掌聲》一文,第一次英子在同學們的掌聲中一瘸一拐的走上講臺,第二次英子講完故事後同學們熱烈的掌聲。這兩次掌聲同學們是怎麼想的?引導學生寫,在動筆能力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想象力。小練筆還可以續寫課文,寫讀後感等。讓習作成為學生的習慣,在不斷的小練筆語言訓練中不斷獲得習作生命的源頭活水。

    四、改變評價,點燃學生繼續寫作熱情。

    首先,習作批改形式要多樣性,教師不要包辦。讓學生把自己的作文在組內先和其他同學交換,互相討論,共同修改。接著把修改後的作文在全班進行交流,讓學生吸取其他同學作文經驗。然後再對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補充。這樣,學生之間積極評議,互相影響,對提高作文水平有很大的幫助。

    其次,教師習作評價一定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我們也不應該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的學生,應實事求是地、因人而異地看待他們。讓不同的學生都得到成功的激勵,促使他們在各自的基礎上得到相應的發展。用心寫作文評語,激勵學生進步,不要吝嗇你手中的高分。認真做好優秀習作的展示工作,可以辦板報,也可以製作一個班級部落格,把優秀習作傳上去,讓孩子們自己欣賞習作中的精彩.學生有了成功的激勵和體驗,必然產生巨大的內驅動力,從而信心地邁出習作的第二步、第三步……

  • 10 # 許傾城

    這個問題問的好,問出了廣大師生的心聲。其實,每個老師都在認真教學生寫作文,什麼方法、什麼技巧、怎麼構思等等都教了。大部分學生,也在認證聽,但最後提筆寫問作文的時候,很多學生,不知道怎麼寫,不知道如何開頭,也不知道如何結尾。就算知道了,中間的內容、詞句,缺乏新意,沒有血肉。那問題處在哪?個人覺得,問題的根源,在於教育體制的問題。不改變教育體制,五年後、十年後,大部分學生的作文,還不知怎麼寫好。

    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現在的學生,讀了多少課外書?天天在學校,去哪裡“行萬里路”,好像去逛街的比較多。在不改變現行體制的前提下,作文要寫好,建議做好以下幾點。

    首先,要大量閱讀。軍事、歷史、文學、天文、地理等等,各種書籍,都要涉獵,開闊視野。

    其次,廣泛背誦,積累詞彙。詩詞歌賦,成語、歇後語,經典篇章。能背的都背下來,越多越好。

    第三,多實踐,“行萬里路”,積累素材。多出去走走,什麼動物園、植物園、科技館等等多去看看,增長知識。多勞動,多做家務體驗生活。沒有生活體驗,沒有人生經歷,拿什麼去寫精彩篇章,難道都去抄寫嗎?

    第四,多練習,多寫文章。沒有誰天生就會做某件事,都是練出來的。

    篇幅問題,以上建議,僅供參考。

  • 11 # 凌川

    如今的作文教學一些孩子發怵,老師頭痛,問題在於老師的教學能力不高,導致學生的思路狹窄,看不到可俯首皆拾的作文素材,怎能不抓耳撓腮,自以為江郎才盡,無能為力,殊不知其實是滿腹經綸卻不知抽絲剝繭,其實是捧著金飯碗四處乞討,其實是滿茶壺的餃子倒不出來……

    作為一名好的作文老師,其實關鍵在於幫孩子找到一團亂麻的線頭,認識金飯碗的價值,告訴孩子可以開啟茶壺的蓋子把水餃倒出來……

    記得我兒子在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轉學後,新學校的語文老師開了作文輔導班,一次家長會上那位老師把輔導班的小黑板上寫滿了成語,讓孩子寫作文的時候多用成語,聽的我是一臉懵逼。後來上到語文第三課古詩三首的時候,佈置了一篇作文,是把三首詩其中一首改寫成記敘文或者散文。在我的輔導下,兒子的這篇作文讓老師在兩天後給我電話,明確告訴我的孩子不需要上她的作文輔導班了。後續的事情就是我成了他們班競賽作文的課外輔導員了。

    作文不難,難的是教會孩子認識素材。

  • 12 # 過河小卒

    作文教學沒有系統的教材。目前的部編本人教版語文教材,寫作練習部分,失之空泛,闡述理念的多,具有操作價值學生馬上能拿來用的寫作技法太少。寫作本來是循序漸進的層進式的提高過程,可是語文教材沒有提供這樣一個序列課程。

    學生的生活面太狹窄,在應試的高壓下,許多學校體育美術音樂課程只是課程表上的擺設,大量地被主科老師擠佔。三點一線的學習生活,學生覺得枯燥乏味無聊之至。“問渠那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沒有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寫作素材抓襟見肘,作文沒內容寫,寫得沒新意,作文雷同,題材撞車屢見不鮮。

    讀的少。我們的閱讀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試題機械僵化,沒有“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開放,只有不敢越雷池一步的標準答案。語文要考高分,老師領著學生大量刷題,用大量的時間去背誦區區幾十篇古詩文,語文考試使得學學生忙碌的焦頭爛額,很少接觸語文教材之外的成套成本的經典書籍。學生閱讀越來越粗鄙化,越來越膚淺,腦中羞澀,自然寫作上不能文采斐然,文思如汩汩流水。

    手機網路也使得學生在作文的時候懶得思考,題目下來就搜範文,美名其曰借鑑,實際上跟剽竊沒什麼兩樣。

    作文高分不是寫出來的,是對付出來的。許多作文分數簡直像草菅人命。只要字數達到要求,有一筆好字,不怎麼離題,有時候語文還真就能得高分。不需要語言的錘鍊,不需要在謀篇佈局上匠心獨具,因為即使用心寫,即使考場上冷不丁寫出傳世之作,也未必能取得高分。

    寫作上的出力不討好導致學生的寫作熱情不高也是了因素。每年畢業班,老師總是諄諄教導學生,字數寫夠,書寫要好,其他的就是傳授一些作文考試技巧,別的實際上也很難幫助到學生。

    更為要緊的是教寫作的語文老師自己長年累月也不寫一篇文章,他們對學生寫作的指導很難做到一步到位,一針見血,客觀中肯有效。

    所以我們總是說作文是悟出來的,不是教出來的來為自己寫作教學上的不作為開脫。

  • 13 # Merry的英語角

    感謝受邀!如今的作文教學令一些孩子打怵,老師頭疼,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我個人認為以下是關鍵。

    第二,家長要培養孩子多觀察多動腦袋的習慣,限制他們看電腦打遊戲玩手機的時間,閒暇時間多引領孩子去圖書館書店去參觀,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那麼引導孩子的老師就是家長。孩子養成了常去書店的習慣,自然也就和書成了朋友。每天將自己的所思所想充分的躍然紙上,就是孩子表達的另一種方式。這樣就不愁孩子的作文怎樣寫。

    第三,大自然充滿了無窮的魅力,花鳥魚蟲,各種動物,好山好水都是我們依依相伴的朋友,在野營的過程中同樣感受其他物種的生活方式,讓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充分的展現,那麼在寫作文的時候也有了想創作的衝動。長此以往的訓練,自然寫作的水平的就會日益提高,再也不會打怵的現象出現。

    第四,人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作為家長也要做好表率,哪怕你不愛看書也決不能孩子在裡屋寫作業,大人還在玩手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律師口頭承諾勝訴結果敗訴可以投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