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春風化雨育兒記

    我們為什麼要逼孩子?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有自己的思想,無論誰都沒有資格也不可以逼孩子做他不喜歡做的事情。

    但孩子畢竟是個孩子,沒有規矩難以成方圓,你不逼他,他不會自覺學習。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手心裡的寶;所有父母都想自家孩子是天空中那顆最耀眼的星;沒有一個父母有意刻薄孩子。

    是,孩子們學習並不比父母上班輕鬆。但父母看在眼裡,疼在心裡,卻依然不敢有絲毫懈怠,因為比起沉重粗礪的生活,學習的“苦”真的是微不足道。

    父母比誰都想為孩子減壓減負,無時無刻不想酷酷的說聲"去他的作業,去他的輔導班",然後,帶起孩子去周遊世界,去看山看海.....

    但父母終究跟不了孩子一輩子,我們老去的速度快於孩子成長的速度,所以每個父母都拼盡全力想要給孩子最好的,就是想要將來有一天,孩子單槍匹馬闖天下時,能有足夠的勇氣和底氣披掛上陣。

    同時也"逼迫"孩子快馬加鞭,生怕才華配不上夢想,夢醒後無路可走。

    結語

    父母無意刻薄於孩子,事出無奈而迫不得已。升學競爭激勵,千軍萬馬爭過獨木橋,誰都不甘於人後。

    圖:網路(侵刪)

  • 2 # 豆花稀飯

    看到這個問題思緒萬千,想到自己小時候的學習狀況。那時的我在學習上很自由,我的父母基本上不會逼我去學習,以至於我曾經還埋怨他們當初為什麼不逼著我學習,如果那樣興許是另外一番光景。

    現在想來很是慚愧,不該對父母說那樣的話,把自己的責任推卸到父母身上。

    如今的我也有一個正在上學的小孩,為了避免將來的她也說出如此的話,在學習上我從未放鬆過對她的培養和監督。否則,將來後悔的不僅是她,更是我們自己。

    為什麼要逼?因為這條路我們已經走過,不願意再看見自己的小孩重蹈覆轍。父母就是孩子未來成長之路的總教練、指南針,你必須引導他們走在正確的方向上。

    現在也有很多人提倡快樂教育,我是不同意的。學習歸根結底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哪有上網打遊戲那麼輕鬆愉快。小孩在這些方面的自制力又很是薄弱,若不制定規矩,恐成一盤散沙。

    我有個親戚的小孩,馬上四年級,期末考試又在班上墊底。他們從小就秉承"放敞馬"的教育方式,在學習上很少過問,結果自己輕鬆了,孩子受了苦,現在到處找補習班。

    我們總是想著小孩子都會自己主動的去學習,那基本不可能。平時我們經常聽到很多成績很好的學生父母在談經驗時都在說從來不管小孩的學習,都是他們自己在學,然後一臉的輕鬆。有些父母是故意這樣說,突出自己的小孩很聰明。

    不可否認,這樣的孩子是有,但屬於極少數,大多數成績很好的學生都是從小就在父母的指引下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當然,逼孩子學習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父母要耐心引導,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不可施加過大的壓力,以免造成厭學情緒。要注意把握火候,一緊一鬆,因材施教。

    總之說到底,自己生的娃,自己不教誰教呢?

  • 3 # 年年的番茄

    每位父母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一種普遍的心理。個人認為孩子因為年齡限制沒有一個完整的世界觀與人生觀,當然也缺乏了自制力。家長需要對其進行引導與監督,這是十分必要的。現在學習依然是提升階級打破階級壁壘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如果本身家庭不是十分富足,孩子當然更需要十分努力。因為你的終點可能是其他人的起點,雖然這麼說很殘忍,但是必須承認從生下來那一刻起,人與人之間終究是不同的。

    我們為什麼要逼孩子,一個大家公認的原因是為了孩子好,為了孩子以後可以有更多的選擇,為了自己的遺憾能在孩子身上實現並得以圓滿等等。上帝給予的饋贈,早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富裕家庭的孩子有著更好的教育資源,普通人家的孩子可能需要更多的努力才能與之站在同一水平線,努力是唯一的籌碼與選擇不是嗎?不是我們願意強迫孩子,而是有著太多太多的理由告誡我們要逼孩子努力逼孩子上進,畢竟沒有什麼是可以不勞而獲的。

    當然對孩子的約束是要有一定的度數的,要把握好那個度,不能一味的強迫孩子,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我認為交流溝通與引導也同樣重要。

  • 4 # 小荷陽光

    記得當時是在一次大講堂上,一位媽媽回饋,“李老師,我就是聽不得老師告狀,老師一說孩子沒表現好,我就火冒三丈。”

    我停了一下請她和兩位媽媽上臺,讓她在旁邊看。

    一位媽媽扮演孩子坐在凳子上,我說到:“這就是你的孩子,他在這裡。”

    拿起另一位媽媽的手從後面按著“孩子”的頭,“這個手代表社會、學校和周圍的環境對孩子的壓力”

    然後用這個代表壓力的手把孩子的頭往下按,每說一句就按一下

    “你要考好點,不能拖班級的後腿”

    “你不能破壞學校制度”

    “你要認真努力考好成績,否則怎麼好意思跟別人說”

    “你要懂禮貌”

    “你要孝順,你要聽話”

    ……

    這時孩子的頭已經被壓到了快90度了。

    我讓這位媽媽遠遠地看著,問她:

    這是你的孩子,他還沒有長大,還是個孩子,但社會、學校、周圍的人對他會有很多要求,這些要求其實也是壓力在壓著他,請問你看到你的孩子被壓著,你有什麼感受。

    媽媽說道,我心疼、難受。媽媽眼睛溼潤了。

    我繼續問:

    你的孩子現在最需要什麼?你作為母親,你能為她做什麼?

    那隻手你能拿掉嗎?社會和學校以及周圍環境的壓力你能改變嗎?

    拿不掉那隻手,你還能做什麼呢?

    是的,支援他與他一起抗,只要是正常的媽媽都會產生這樣本能的反應。

    那你應該說什麼做什麼呢?

    是的,我們應該走過去摟著孩子,告訴他,媽媽願意幫你,需要媽媽為你做什麼,有媽媽在不要怕,再大的壓力媽媽跟你一起抗。

    孩子的頭就慢慢抬起來了,無需指揮,孩子的表演者自然呈現了這個動作。

    這時我突然一轉語氣

    “有爸媽支援的孩子能夠頂住任何壓力,可你能做到支援你的孩子嗎?”

    我重新讓那隻手繼續壓著“孩子”的頭。

    我在生活見到太多的父母是這樣的,他們會再在孩子頭上加上一隻手。

    不停的按著,一邊呵斥著:

    “你怎麼又不聽話,老師又告狀了”

    “你太丟我的面子了,我的臉往哪放?”

    “你怎麼這麼不認真,不聽話。”

    ……

    兩隻手緊緊地按著“孩子”的頭,我繼續說:

    “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常常來自父母,多少次自殺孩子是因為學校捱了批,回家又捱打呀。“

    “我想告訴大家,社會、學校、環境如果像刀一樣刺到孩子,那隻會是在面板表面上,而父母的傷害就會刺到肉裡去呀。”

    “逼孩子最狠的往往是父母呀。”

    這個時候鬆開手,“孩子”抬起頭來,我們看到她含著淚水,一旁的媽媽淚流滿面。

    這個演示讓我們看到父母是如何傷害孩子的。

    放下那隻手吧。

  • 5 # 孫姑娘是孩子王

    因為我們腦子裡一直有一個根深蒂固的思想:“人不逼自己一次,你就不知道自己有多優秀。”,可是我們都忘記了,優秀的孩子不是“逼”出來的,是教育出來的。

    而教育是什麼呢?“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顆樹,一朵雲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召喚另一個靈魂”

    如果你想讓孩子優秀,先要做優秀的父母!要相信言傳身教的力量,一味地逼孩子,只會適得其反!

  • 6 # 天降雙寶送福奶爸

    為什麼要逼孩子?歸根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有一顆望子成龍的心,都希望將來能出人頭地,更希望孩子以後能過上好日子.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現實社會,能立足與天地之間.

    我們不僅要逼,還要堅持逼!並且是要有方法的,否則只會事得其反.

    孩子還小,他們的認知和人生閱歷都是有限的,所以孩子們並不知道什麼是最好的,什麼是應該堅持的,為什麼要努力.作為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分辨是非,把握方向,放任只會害了孩子。

    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見意你可以看下,是個很有教育意義的影片。

    影片中的爸爸決定把兩個女兒培養成為摔跤運動員,逼著她們進行了殘酷的訓練:每天早上五點鐘開始起床訓練;兩個女兒被逼著穿男孩兒似的短褲;逼著女兒剪掉心愛的長髮......這些都是靠逼的.哪個女兒是自願的?這段時間,女兒會有埋怨和淚水,但是在父親的堅持下,這種苦累會讓女孩兒越來越勇敢,堅強,自信。

    正是父親的強迫讓她們愛上了摔跤這項運動,最後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並取得了很多驕人的成績......如果爸爸不逼,他們就不會更努力,爸爸不堅持,他們就更不會愛上這項摔跤運動了.

    著名的主持人董卿接受採訪時曾經說,自己得益於爸爸從小的教育:不許她多照鏡子、不能穿新衣服,每天抄誦成語古詩,每天晨跑一千米,15歲開始打雜工,在家承擔家務。爸爸的嚴厲和無情,曾讓董卿覺得自己不是親生的。

    這些都是爸爸逼著她做的,自己會願意嗎?但在父親的逼迫下,這些她都堅持了下來。現在這些事情都化成了她的內在和氣質,讓她在央視舞臺綻放出璀璨奪目的光芒。

    我們必須在孩子沒有足夠的能力為人生把握方向的時候,給一些建議、引導和鼓勵,讓孩子懂得學習和堅持的意義,懂得從時代飛速變化中,吸取必要的能量,並牢牢牽著他的手,帶他去摘取成功的果實。而不是聽之任之,把撒手不管當成靜待花開。

    當他寫作業當他寫作業累了,上補習班累了的時候,他有沒有告訴你?你有沒有發現他已經很累?有沒有告訴孩子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等著他去探索,如果他累了就可以歇一歇?你有沒有在孩子寫作業累了的時候允許他停下來,幫著他放鬆一下精神?

    所以用什麼方法方式去逼孩子更需要父母去用心.

  • 7 # 生動活潑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我們曾經也都是個小孩,或許也都被父母逼過,或許沒有逼過。著名鋼琴家郎朗曾經說過,多虧自己的父母逼他,才成為一名優秀的鋼琴家。為人父母,現在想想,我們為什麼要逼孩子?就是因為父母的逼,讓我們現在有所成就。逼孩子也是愛孩子的一種方式,只有慢慢長大了孩子才會懂。所以該逼還是要逼。

  • 8 # 姜胖胖

    其實“逼”孩子都是為了孩子好,讓他知道今天的不努力,會讓以後的生活很艱難,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我認為也不要逼孩子太緊,現在的孩子思想都很脆弱,還是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9 # 泥鰍裡的香草

    這個問題讓我有感而發,我也時常在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時候,會對著自己的內心問:我們為什麼要逼孩子?現在的孩子到底快樂不快樂?

    一,其實仔細想來,現在的孩子非常的不容易。有人說是時代變了,的確,過去平靜無憂的童年在現在孩子的身上一去不復返了;有人說是教育主導變了,的確,現在的家長參與教育的程度遠遠超過了以往。雖然我們的孩子琴棋書畫樣樣都學,但是我們的內心是很茫然了。

    我曾經在帶孩子上舞蹈課的時候,在等候區遇到一位媽媽。別的準備舞蹈課的孩子都在愉快的換衣服聊天,和家人或同學說笑。這位媽媽則一臉嚴肅的拿著手機讓孩子背誦英文單詞,並且一再催促孩子說背不完不讓進教室。她當著眾人面斥責孩子的每一句話都響在我們的耳朵裡。我的內心對那個女孩是很心痛的。孩子長的高高瘦瘦,真的很漂亮,很快就聽見媽媽啪啪的巴掌聲。雖然那不是我的孩子,但是也應該和我們同齡,我相信在場的每個家長都既無可奈何,又感到心痛。

    家長的焦慮會極大的影響到孩子,家長的催促會讓孩子不知道如何正確走向人生的道路。之所以現在這麼多家長在逼迫著孩子,很大程度有自己對社會生存意識的焦慮感。並且在向孩子施加無形的壓力。

    的確,孩子是有惰性,其實成年人也有。每當我讓孩子必須去完成一件什麼事情的時候,我也在內心要求自己做一件很不情願的事情。這是對等體會。比如你一直拖拉著不想做的一件事情,比如一件對你而言很困難的事情,它就好像是你的孩子在學習中遇到的瓶頸一樣。該如何去克服,如何去面對,需要家長給予很好的引導。

    如果只是單純的指令,我想5歲之前的孩子或許還有用,5歲之後的孩子一定會反駁你問:“憑什麼!”

  • 10 # 千居團兒

    現代社會發展迅猛,各種新鮮事物層出不窮。稍微不注意連社會潮流都趕不上,更不要說若干年以後的社會。恐怕很多現代人面對社會壓力,都在想當初在學校的時候為什麼沒有更加努力更加拼命讀書一些,如果當時更加勤奮現在的我是不是能過的稍微輕鬆一些? 所以現代父母會用自己的遺憾,用自己的經歷,用自己的教訓來嚴格的要求孩子。也就是所謂的“逼”孩子。我覺得我們當然可以放縱孩子去享受童年,少年,去瘋狂的玩兒去,去盡情的看動畫片去。但是這種快樂的童年少年能換來一個輕鬆成功的青年中年老年嗎? 學習沒有任何捷徑,畢竟天才全世界也沒幾個,每個人都是要踏踏實實認認真真的努力學習才會有個優秀的成績。才能考取一個好的大學,選擇一個喜歡的專業,今後有一個好的就業,可以賺多一些錢,過自己想要的生活。就好像若干年前,如果郎朗的父親不逼迫他學鋼琴,恐怕今天郎朗也不會取得今天的成就。當時的郎朗面對父親的強逼,恐怕心裡也有委屈也要反抗,但是最終他還是聽從了父親,才會有今天的不凡的成就。今天他對於父親肯定只有滿滿的感激。所以我覺得孩子得逼著學習。 學習這件事情,不管是文化課還是興趣課,不管是英語還是藝術,都是要付出極大的努力和汗水,所以過程必定是艱辛的,孩子呢?他肯定覺得遊戲,漫畫,動畫片遠遠比學習有趣的多。所以沒有太大的耐心以及毅力去完成這個過程,這樣就需要父母在旁邊嚴格的監督陪伴,也就是所謂的“逼”。而且我們逼迫孩子,不是為了他們將來有多成功,只是為了他將來做選擇的時候能有更多的砝碼,更多的自我資源。不是為了工作而工作,不會為了生活費愁斷了腸。而是為了讓他們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就連周董的歌詞也是這樣唱的“長大後我開始明白,為什麼我跑的比別人快,飛得比別人高,將來大家看的都是我畫的漫畫,大家唱的都是我寫的歌…”其中對於成才過程中父母逼的過程也可窺見。 為了孩子有個相對來說輕鬆的未來,我們做為父母還是得“逼”。就好像山路十八彎,只有身體好,堅持,才能爬上山頂,站的更高看的更遠。我們父母就是在他準備爬山的階段,逼迫他每天跑步,鍛鍊,這樣他才能有體力有毅力去爬山,讓他領略到這個世界更多的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生氣就衝動,就想拿東西砸自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