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大灣區饞文字的博主

    著名的教育家曾經說過:愛孩子,母親都會,但是教育孩子還是要花很多的精力的。暑假來了,很多孩子就放假了,父母讓兒子一個人去吃飯,讓兒子自己去洗自己的衣服。

    首先:

    因為孩子如果已經長到一定的程度,他有很多能幹的這個事情,應該放手讓他去幹,因為這樣才能鍛煉出那種自強自立的好孩子。什麼事都幫他包辦,他就變成了就是 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懶孩子,那這樣的人能長大之後什麼都不會做,不就很容易被社會淘汰嗎?

    2、其次:

    兒子逐漸長大了,應該能讓他明白,他也是家庭裡面的一份子,父母也已經年老了,並且有很多的事情。孩子應該要承擔起自己的責任,所以讓他適當去做家務,可以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庭的一份子,可以讓他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並學會感恩父母,所以這樣的感恩教育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3、第三:

    過去我們中國奉行計劃生育政策,很多的孩子被奉為了掌上明珠。他們被父母變溺愛成為了小公主和小皇帝,所以就說這個性格非常的跋扈,那麼現在的開明父母能夠在假期訓練孩子的自律自強能力,這樣的話就可以讓孩子來告別的壞習慣,然後呢成為一個自尊自強的人。

    當然了,話從兩邊說,因為孩子太幼小,那麼那些危險性的事情的確是不應該的乾的。

    但是如果孩子已經逐漸長大,讓孩子學會自立,讓孩子學會做家務,學會孝順父母,學會體諒父母,學會養成堅毅的品格……我覺得是很有必要的。

    從這一代開始就訓練他們這一些品格吧,只有這樣,他未來才會成人,才會成才,才會成為社會的棟樑!

  • 2 # 知青歲月516

    我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腦海裡立即產生了幾個疑問。

    這個孩子是親生的嗎?是撿來的嗎?

    如果以上都不是,為啥那樣對待兒子,讓人費解。

    女兒,兒子都是媽媽十月懷胎生的,為啥不能同等看待。

    你們考慮過兒子的感受嗎?不讓上桌吃飯,洗女兒衣服,不洗兒子的衣服,不知什麼原因?

  • 3 # 麻團123

    我覺得雖然說男孩子不能慣著,儘量要讓他自己做點家務,但是這對父母這樣對待兒子真的好嗎?這樣區別對待兒子和女兒感覺是在對他進行懲罰,這樣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以後對父母只有怨恨,因為不公平的對待讓他感受不到家庭的溫暖,本來飯桌旁邊就是家庭成員交流的一個重要場所,一家人說說笑笑談論一下自己一天的經歷,互相交流一下感情,父母這樣讓兒子單獨出去吃飯豈不是特意把他孤立出來?平時還要經常嘮叨我個人感覺正常人都會受不了,遲早要有爆發的一天,到時候悔之晚矣。

  • 4 # 快樂的在水一方

    一個母親生的,為何如此對待,如果家裡的女兒和兒子都是同等對待,無可厚非,鍛鍊獨立能力,可並非如此,也可能在這個母親心裡,兒子長大了就是給媳婦養的,大機率都是娶了媳婦忘了娘,女兒呢?可能認為女兒就是成家了,在家裡也會說了算,像這位母親一樣強勢,所以,就抱著這種心態,對待兒女,但我想說的是,無論將來,兒子是否是心交給媳婦了,在兒子小的時候,你是有義務和責任,作為母親,之所以是偉大,是可以為孩子犧牲一切的,做母親的不心疼兒子,你指望媳婦能心疼?現在的人多自私呀,你做母親都如此,更何況沒有血緣關係的外人?現在看不是所有父母都是心疼兒女的,兒子從小被這樣對待,長大了跟不會對家有留戀,將來用到兒子的時候,別求兒子就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夢華錄》劉亦菲告訴你做人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